写完了,再核对一下有没有跟历代君王名字重合的字,一一替换后,再将答案誊抄到试卷上。
写完后,李耀安重点又看了看自己的籍贯姓名,见都没有错,才起身交给监考夫子。
出了考场,李耀光和李耀明已经等在外面了,现在只要等三天后知道结果就行了。
下山的时候,太阳已经开始西下了。
下山倒是允许人帮忙的。
李耀光和李耀明分别搀住李耀安一边的胳膊,架着李耀安下山。
等在山脚下的童秀才见李耀安被架着下来,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直到李耀安抬头对他笑了笑才稍微安下一点心。
“怎么样了?”童秀才带着众人回了客栈,要了清粥馒头,才有了心思问情况。
李耀光狠狠咬着馒头夹了一筷子赠送的酸菜才含糊不清地说:“爬台阶不难,要写的文章才麻烦。”
童秀才盯着他,想听下一句,结果李耀光只顾着干饭。
李耀明见童秀才等答案,放下手中的馒头道:“考的是对孝顺的看法,想要写得出彩,并不容易。”
童秀才点点头,让三人明天把自己写的默出来给他看看。
三人点头,晚上睡觉的时候,李耀明不敢睡实了。
半夜的时候果然,李耀安发了低烧。
他连忙起身,从自己的包裹里拿了两颗药丸,用温水化了,给李耀安喝了。
等李耀安睡舒服醒过来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了。
他起了血泡的脚已经被上药包扎过了,身上也被擦干净换了一套衣服。
晚上李耀安终于将自己的答卷默好了,给了童秀才。
童秀才一边看一边说好,看着李耀安的脸,心里的激动直接表现在了脸上。
李耀安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这文章我是这样写的,但是当时我爬山上去之后,气力有些不足,字就写得不大好,这次可能会落榜。”
童秀才脸上的笑意渐渐落下。
这次来的三个人,李耀明应该没有问题,李耀光是在可与不可之间。最大的希望就是李耀安,但可惜天意弄人。
设置了一个登天梯,虽然李耀安登上去了,可惜终还是受了影响。
童秀才将李耀安的文章收了起来,让他们三个各自回去了,现在只能看天意了......
云清书院,众夫子看着试卷看得眼睛都要发昏了。
今年秋天来的人不少,就算有登天梯,也还是有三百人来应试。
录取人数只要三十人,所以众人看得就要苛刻些。
“好!好!好!这篇文章写得真好,是我这两天看到的最好的!”
有一个夫子拿着一张试卷笑出了声,连声叫好。
其他人好奇,看过去,只觉得这字怎么写得有些无力?
仔细去看文章,又觉得是写得真好,观点和常人不同。
大多人都在以史做例,或者单纯引用书中的话。
这类文章单看文笔和其知识储备量了。
可这位学子对于“孝”的看法就比较新颖,首先阐明了“孝”的重要,再详细说明“孝”不能是顺从,最后又写了该如何“孝”。
文字不靠华丽的词藻去堆砌,单单详实地去叙述。
有些夫子也在那里可惜,觉得这字太丢分了。这卷子要是张贴出去,有些难以服众。
“这学子我知道,登天梯那天差点都上不来了。”
“有先天不足之症,才六七岁左右,愣是自己爬上来了。”
有夫子看着卷子上的名字和年龄就想起来了,毕竟那天看到的李耀安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那个年纪的也只有他一个人,今天见了他的文章,就觉得此子不凡。
众人一听,也觉得这字丑一些,也情有可原了。
将李耀安的文章放到了中的那一边。
三天的时间一晃而过,因为没有钱的原因,几人都待在客栈读书没有出来。
等到第三天的早上,童秀才顶着一对熊猫眼出来了。
李木头还是没心没肺的样子,整天笑得像个憨憨。
李耀光深吸了一口气,率先出了客栈的门。
云清山脚下,来的人很多。这次不光有应试的学子,还有学子的家人。
当然还有闻讯而来的商贾。
李木头仗着自己人高马大,在前面开路。
好不容易到了前面一点,李耀安觉得自己快要被压成饼干了,一步都动不了。
他赶紧拉了拉李木头,李木头回头,见李耀安这小块头快被人潮淹没了。立马将李耀安抱起来,放到自己脖颈上。
等放好了李耀安,又将李耀明和李耀光费力地扒拉到自己身边。
接着李木头的身高,还有自己现在极好的视力,李耀安看清了中选名单。
他哥排在第五位,他排在第十位。至于李耀光,他看了很多遍都没有看到。
他跟李木头说看清了,李木头就带着众人出去。
李耀光不信自己没有中选,执拗地想自己去看,自己确认。
李耀安等人无法,只得等人潮散去,再让李耀光去确认。李木头不想再丢失一只鞋了,不想再挤进去。
等人潮散去,李耀光直接走到名单的最后面开始看。
他看了很多遍,始终没有看到自己的名字。他站在名单面前垂下了头,显得有些失落。
在李耀光终于认清现实,想要转身得时候,只见一个穿着云清夫子衣服的人来划去了最后一人的名字,将他的名字写了上去。
李耀光的眼睛瞪得溜圆,充满了不可置信。
“夫子,请问...这是什么意思?”李耀光的声音中带着些期盼和不确定。
那夫子有些不耐烦地问:“你是李家村的李耀光吗?”
李耀光点头
夫子道:“最后一位的那个学子,家里出了急事不能来了。这顺位下来就是你,准备一下,五天后来交束脩吧。”
童秀才听了,惊喜得不行。带来的三个人都进了云清书院,这就表明三人距离成为秀才又进了一步!
回客栈后几人连忙收拾了行李,赶着牛车回家。
都想着能快些回去,将喜讯传给家里、传给族里。
回去的路上,李耀光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也考上了,整个人阳光了些,不再是一副沉重的样子。
还破天荒的跟李耀安说一些笑话,哈哈大笑的样子,才像是他这个年龄段的人。
晚上天空的星星已经出来给人指引方向了,众人才到李家村。
村口火把照耀,族长带着人站在村口。
见到远处有火光,族长的心才稍微放下了些。
等牛车近了,族长细细打量众人的神色,只有李耀安脸色有点苍白,其他人都一脸喜气。
族长的嘴角慢慢翘了起来,又笑着和童秀才寒暄,听说三人都中选了,笑容就收不住 了,连声道好。
李梁带着王氏和李莲华来到牛车这里,将自家的好大儿和幺儿看了又看。
王氏连声问:“还好吗?你们两个怎么样?有没有生病?肚子饿没有?渴不渴?”
李耀明下了牛车,垂下头道:“爹!娘!你们将耀安交给我,我没有照顾好,让耀安生了病。”
李耀安怕爹娘说什么伤人的话,连忙说:“这不能怪大哥,谁都没有想到要自己爬山,不能别人帮忙。”
“我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喜欢逞强,这才累了些,生了病。大哥十分照顾我,这几天喝了药,已经快要大好了!”
李梁将李耀安从牛车上抱下来,放到自己背上说:“你们都是好孩子,没让爹娘失望,咱们回去吧,你娘给你们炖了鸡呢!”
王氏拉了李耀明,轻轻拍了拍李耀明的背。李莲华则给了李耀明和李耀安一个大大地笑容,举着火把,走在旁边给照明路。
有人说,吾心安处是吾家。
李耀安将头靠在李梁宽厚的背上,觉得这句话是对的
第54章 令人震惊的李雪华
清晨的阳光已经将屋子给照的十分亮堂了,李耀安洗漱完,王氏让他喝了小米粥吃了个鸡蛋。
李耀明一大早已经跟着李梁去了县城,说是去看看王大夫。
王氏拿了一筐子鸡蛋和一包红糖,让李耀安给童秀才提过去。
“阿娘,快点!快点!咱们还要去祠堂那里收成衣那些,拿去县城呢!昨天炼红裳那边就来人说了,有人今天要来拿婚服的!”
李莲华动作麻利地将背篓背上,匆匆喝了口水,就往外跑。
王氏连忙跟李耀安说:“饭在锅里,中午你自己在家热一下,我们都要晚上才回来!”
王氏说完就跑,这风风火火的,可见县城的店铺生意有多好。
李耀安慢悠悠吃了饭,洗了碗,拿了给童秀才的鸡蛋红糖就出了门。
这鸡蛋红糖是用来感谢童秀才的,感谢他对他们兄弟两个的教导,还有这次去云清书院的辛苦。
王氏在人情往来上,从来都是谨慎的。
自从搬出来后,村里族里对他们一家都很是照顾,更何况,李梁想要当李氏一族的族长。
这人情往来上就更是得小心谨慎了。
村里今年已经秋收了,一些野果子也熟透了。待会儿见了童秀才,还可以去摘些药材,再摘点野果子。
等晚上莲华回来,必定十分开心。
想着想着,李耀安自己的嘴脸先翘了起来。
如今的日子,对于李耀安来讲是十分舒心的。
到了童秀才家,童秀才正在书房自己读书。
这几天他给族学放了假,没有学生来,他就想安静看看书。
李耀安被童秀才媳妇迎进门,叩响了童秀才书房的门。进去的时候,李耀安看见了童秀才手中的《论语》。
李耀安有些意外,毕竟《论语》童秀才早已经倒背如流了。
李耀安对童秀才行了一礼,道明来意。
童秀才却有些欲言又止,李耀安询问了,他才说:“我年轻时曾听闻云清书院的大名,但总觉得自己差人一等,而没有去应试过。”
“那天我站在台阶上,远远望着云清书院的房顶,却始终没有勇气再上前。”
“云清书院是我们大昭国排名前十的书院,我心向往之。”
“那可是众多大儒才子待过的地方,我实在不甘心从未进去看过。”说到这句话的时候,童秀才语气稍微有些激动,语速也加快了些。
说完了这句话,童秀才又打量了一下李耀安的神色,见他没有任何不屑的意思,才放缓了声音道:“我想着,等你们去云清书院上学的时候,可否让我跟随进去看看?”
李耀安懂这种心情,就像前世有一个只考了大专的同事,她就是想进北大清大看看。
但是很可惜,要么没时间,要么没钱去首都。最后好不容易站在北大门口,却因为心里莫名的胆怯没有进去。
她认为自己就算再努力也不可能作为学生进去,虽然她从小到大就以成为北大清大的学生而努力,但学习成绩实在不好。
就算后来她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公司的高管,但也从未有勇气踏进北大清大的校门。
不知道是不甘心,还是什么别的缘由,她站在门口看了很久很久,久到太阳已经下山。
作为偶然看见她在北大门口徘徊的李耀安,看见如今的童秀才,尽然觉得,在这一刻,又看见了那张早都遗忘在记忆中的脸。
李耀安的脑子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一个公司遇到的人,明明一起待了一两年,但在离开那个公司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就会忘记一些那个公司人。
就像是李耀安的大脑将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人,划分出来,直接删除了。
李耀安答应了童秀才,云清书院的学子在入院那天,只允许一人来送。
刚好李梁送李耀明,送他的名额可以给童秀才,圆他的一个梦。
从童秀才家出来,回家拿了挖药材的工具,就一个人往山脚下的方向走。
刚走到山脚下,就看见了一个身影蹲在那里。
等走近一看,就看见是李雪华。
她在树下,蹲着用树枝默写《论语》。
李耀安本想忽视她,去其他地方采药材。却被李雪华给喊住了:“栓子,你能陪我一下吗?”
她的声音有些轻,小声而又怯懦。
李耀安到底还是动了些恻隐之心,走了过去。
见李耀安过来,李雪华开心地笑了笑。
她的身体很是瘦小,头发枯燥发黄,一张脸就一双眼睛在迸发喜悦的时候好看些。
等李耀安走近,她连忙让李耀安帮她看看自己默写的《论语》有没有错字之类的。
李耀安一目十行地看完,告诉她没有。她高兴地好像吃了糖。
然后她将地面弄平整了些,接着默写《三字经》。
看着现在自信而又高兴地李雪华,李耀安为自己能投身为男儿身感到庆幸,又为这个时代的女性感到可悲。
李雪华的《三字经》也默写完毕了,李耀安看了,没有一个错字。
据李耀安得知,莲华其实没有怎么教导她们,毕竟村里族里的女孩们总有很多活要做。
更别提,处在老李家生物链最底端的李雪华。
这么说,李雪华其实并没有怎么跟着李莲华学习。
但现在能将《三字经》和《论语》默写得一字不差,这就很能看出她的天资了。
这要是在现代,妥妥一个大学生苗子。可这是古代,连一个女官,一个女学都没有的古代。
这里的女子,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一生都是别人的附庸,更不用说,李雪华,只是老李家大房养来换聘礼的。
见到李雪华对知识的渴望,李耀安不忍心拒绝那双求知若渴的眼睛。
只好回答李雪华对于《论语》和《三字经》中的一些释义和她的一些疑惑。
两人一人问,一人答,还不忘采药材和摘野菜野果子。
中途李耀安还将打包出来的两个白面馒头和两个鸡蛋分了一半给李雪华吃。
夕阳西下的时候,两个人要分别的时候,李雪华笑着对李耀安说:“有些时候,我真想当你的亲姐姐。栓子,你是这个世界上唯一愿意听我说话的人。谢谢你,栓子,我今天很开心!”
夕阳下的女孩子看起来很是单薄,她背着沉重的背篓,先一步出了山。
李耀安一直都是知道的,几个堂兄弟堂姐妹中,只有李雪华最不受人待见。
李耀明和李莲华把她归为大房的人,从不愿怎么搭理。若不是族里让李雪华跟着读了一阵书,李莲华也不会去教李雪华。
其他房的人,也看不上她,村里族里的人也有些讨厌老吴氏的人,不准孩子们跟她玩,加上她成日里干活,就更不会有人和她玩了。
所以说李耀安是唯一听她说话的人,还真是这样。
第二天的一大早,李梁已经带着王氏和李耀明去了县城。
留下了李莲华和李耀安两个人,今天李莲华是有任务的。
她需要在下午的时候,给村里族里的女孩们讲课。
李莲华等李梁他们一走,立马就跑到李耀安的房门那里大声喊李耀安出来。
李耀安无法,放下练习了一半的字,开了房门。
打开房门,只看见李莲华讨好的笑,一看就是没憋好事。
李耀安无奈一笑问:“有什么事要我做?”
李莲华嘻嘻一笑道:“这不是今天下午该我讲课了嘛,我实在不知道该讲什么了?”
李耀安让李莲华进了房间,收了练习的字,请李莲华坐下后道:“那你知道你教的女孩们各自掌握学习了多少了吗?”
“有没有去分辨过,每个人有什么优点,擅长做什么?”
“我干嘛要去分辨这些?”李莲华扁了扁嘴巴
李耀安给了李莲华一个白眼道:“你平常看着那么聪明,自己好好想想。”
李莲华眼珠子一转道:“哦~你是要我向阿爹学,了解每个人的擅长,然后更好地去安排村里族里的那些女孩子!”
李耀安给了李莲华一个赞赏的眼神,道:“你教的女孩子们,特别是族里的那些。你想想族长为什么要族里的女孩子们和你学习认字?”
“这并不是发什么善心,族长对族里的女孩子是有打算的。”
“你说女孩子有什么可供人打主意的?”李耀安问李莲华。
李莲华立马就反应过来道:“是婚事!阿奶常常对我们说,好好学习做家务,以后好嫁个好人家,这样才能多要些聘礼给家里!”
“嗯,就是啊。”李耀安点头然后又对李莲华道:“族长想的无非是让族里的女孩子们,知书达理并且又擅家务。这样就可以嫁给更有钱有势的人家,然后让这些嫁出去的人给族里的人提供便利。”
“怎么这样!族长爷爷看起来明明很和蔼,怎么会跟阿奶一样,总是想用女孩子换好处!”李莲华有些气愤,啪的一声拍了桌子。
相似小说推荐
-
集齐三个前夫后游戏成真了(千里江风) [BG同人] 《(综武侠同人)集齐三个前夫后游戏成真了[综武侠]/[综武侠]三次继承遗产后穿越了》作者:千里江风【完结...
-
星际最强指挥官(泽水在天) [穿越重生] 《星际最强指挥官》作者:泽水在天【完结】晋江VIP2025-1-24完结总书评数:38 当前被收藏数:641 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