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说呢,黄巢这场大的起义,基本把忠于朝堂的那些节度使都打的差不多了,剩下这些都是有二心想当土皇帝的主。
谁厉害他们就往谁的方向倒,只要不动了他们利益就行。】
唐太宗,唐
“五代十国。”李承乾道,他记得之前神迹提过,宋朝建立在五代十国后,按照时间推算,五代十国应该就在唐后面。
这些节度使终究成为了真正的土皇帝。
【面对这些藩镇的态度,黄巢恼怒,他决定找个藩镇来杀鸡儆猴,河中的节度使王重荣就成了靶子,但是这些割据的节度使可不是唐军,他们是有实力的。
此次大战黄巢军再次大败,这下黄巢大俊的威信再次扫地,那些原本装死的藩镇开始勤王了。
公元881年4月,右藩镇还有宰相郑畋率领的大军开始进军长安,黄巢大军节节败退,唐军收回了长安!】
不知为何,唐代宗他们听到唐军收回了长安并未有多少的喜悦。
“爹,你说唐僖宗能改么?”李诵语气间满是不信任。
李适叹了一口气,“即便他能改,那些虎视眈眈的藩镇……”
【长安的百姓大喜,他们以为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谁承想除了郑畋之外,其他三路藩镇到了长安后宛如土匪,他们开始抢夺洗劫……
长安的百姓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黄巢大军听此立马来了个回马枪,而那些藩镇军已经抢红了眼,被黄巢的大军杀了个措手不及,长安再次沦陷。
黄巢夺回长安后,再次血洗了长安,这场动乱中最受苦难得仍旧是老百姓。
从不反思的大齐越来越腐败,最后黄巢手下的大将朱温造反,投靠了唐朝。
于此同时,唐僖宗再次启用了之前反动叛乱的李克用父子。】
“启用叛军。”李豫听了直摇头,他的直觉告诉他李克用必成大患。
【李克用虽然之前反叛,但是他手下却有一支沙陀军,实力强大。
黄巢得知后,自知打不过李克用,于是他便用金银贿赂李克用,但是万万没想到李克用收了黄巢的银子后不守承诺,仍旧攻打长安。】
【路人甲】:真是恶人自有恶人磨。
路人甲感叹,听唐朝末期这段历史真让他听的脑仁疼,他甚至有点希望大唐赶紧亡了吧…
【过程咱就不多说了,最终黄巢大军被打的节节败退,黄巢大势已去,最后被自己的属下杀死,
公元887年,这场持续了九年的黄巢起义终于平定了!
唐僖宗大喜过望,苦难的日子终于结束了,他质问那些黄巢的小妾,问她们为何要跟着贼寇作乱!
从这咱们可以看出唐僖宗经过了这场政变并没有成长多少,她们为何要从?一国之君弃都而逃,唐朝的百万大军无力抵抗贼寇,如今唐僖宗却质问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
说到这乐瑶明显情绪激动,虽然唐僖宗的确接了个烂摊子,但也不能抹杀他是昏君的事实。
这也是为何后人会怀念唐宣宗,因此和后代的这些混账东西相比,唐宣宗起码还像个正常的皇帝。
【最后唐僖宗回到了长安,但是此时的长安已经不是之前的长安,连年的战争让朝堂国库空虚。
当年唐僖宗为了让节度使勤王,把盐池都送了出去,如今的朝堂连给神策军的军饷都发不出来。
于是唐僖宗想要抢回盐池,于是派出凤翔节度使李昌符等人,但没想到王重荣投靠了李克用,于是李克用出兵,李昌符等人大败。
眼看李克用要攻到长安,唐僖宗又跑了……】
天幕中出现狼狈的唐僖宗,只见他撒丫子就跑。
【眼见唐僖宗跑了,静难节度使朱玫起了歪心思,他想挟天子以令诸侯,自己扶持一个傀儡皇帝,就和当年三国的曹操一般。】
听神迹提到魏国,刘备不禁攥起了拳头,他定要恢复汉室!
因为神迹的出现,这个平行时间并没有发生关羽败走麦城,如今刘备手下还有张飞和关羽两员大将。
【但是当年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人家魏国是有实力的,但是节度使朱玫可没有。
自负的他扶持襄王李煴立为了新君,然后唐僖宗就成了太上皇……
李克用一听这还了得,本来唐僖宗此次出逃的原因就是李克用,如今朱玫竟然直接改朝换代,那李克用就成了罪人。
于是李克用要求出兵讨伐朱玫,唐僖宗一看李克用支持自己立马有了底气,立马下诰命,谁杀了朱玫就给谁赏赐!
于是朱玫的手下王行瑜发生兵变杀了朱玫,要迎接唐僖宗回长安。
但是唐僖宗到了凤翔,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又起了心思,他想挟持唐僖宗来命令诸侯。
这个凤翔节度使李昌符也是个糊涂的,他也不想想那些藩镇能听?
此次他们迎唐僖宗回长安,只是李克用不想得一个乱臣贼子的名声罢了。】
唐代宗李豫祖孙三人同时长叹一口气。
“他赶紧死了吧。”李诵道,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不如死了。
【此时唐僖宗怎么也有六万神策军,这六万神策军竟然打败了凤翔节度使李昌符,唐朝意外的收复了凤翔。
于是唐僖宗于是任命神策军指挥李茂贞为凤翔节度使。
折腾了这么久,唐僖宗终于再经不住折腾,三个月后驾崩,然后他的弟弟唐昭宗继位。
和唐僖宗不同,唐昭宗是有志向的皇帝,他一登基就开始励精图治,想要力挽狂澜平定藩镇之乱。
只是此时的大唐早就不是当年的大唐。】
唐太宗,唐
“就算是咱父皇,也不一定能把大唐救回来。”李泰感叹,放飞后的李泰是什么都敢说,但是他说的的确是事实。
如此的大唐早就腐烂,朝堂早没有经济大权,军事上只有几万的禁军,更何况还有宦官之乱,李唐的宗室也差不多死绝了……
【修养生息了一段时间,唐昭宗先任命宰相韦昭度为西川节度使,率中朝堂的几万神策军去打逃到西川的宦官田令孜。
和唐僖宗不同,唐昭宗可是十分厌恶宦官。
唐昭宗本意是想用这场大战立威严,可是久久也没打下来,于是同时李克用那边和朱温起了冲突,吃了败仗。
唐昭宗又想出兵攻打李克用,只能说唐昭宗的确是有壮志的皇帝,但是的确没自知之明。
即便官员反对,他仍旧出兵,后果可想而知,唐军大败。】
“如此鲁莽,是随了我么?”李适不由自责起来,看到唐昭宗他就想到神迹提到的自己,自己登基的时候也是直接对藩镇下手,也不管到底朝堂有多少把握。
【唐军大败后,唐昭宗立马向李克用示弱,朝堂的颜面扫地。
而唐昭宗之前派出去攻打田令孜的大军,最后虽然杀死了田令孜,但是利州刺史王建拥兵自重,直接吞并了西川。
这个王建就是后蜀的开国皇帝。】
“后蜀?”阿斗不住皱起眉头,虽然不是这个王建是好是坏,但是他就是觉的他们的季汉被侮辱了。
【随后唐昭宗又被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和华州刺史韩建散了手中的兵权,唯一的自保的神策军也没了。
经过一系列的政变,唐昭宗又被逼着迁都洛阳,但因为他一直不听话,最终被朱温的手下所杀。
唐昭宗虽然一生都励精图治,他想做一个好皇帝,但是此时的大唐早就积重难返,不是他一人可以挽救回来的。
唐昭宗死后,唐朝最后一位皇帝唐哀帝继位,这位皇帝咱就不说了,傀儡皇帝罢了了。
公元907年,朱温逼唐哀帝禅位,唐朝灭。】
唐朝终于落幕,那曾经的盛唐就这样的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唐朝的历史正式结束,感谢大家坚持到最后!说了这么久的晚唐,接下来咱们换换脑子,一起来看看盛世!
没错,接下来要盘点的朝代就是大汉王朝,汉武大帝!】
一直在直播间前当观众的汉武帝没想到神迹下一个要盘点的王朝是汉朝!
方才神迹说什么,汉武大帝!汉武帝刘彻眼神都亮了。
秦始皇嬴政听神迹要盘点汉朝,心中浮现出那么一丝丝的羡慕,汉朝在秦朝之后,不知神迹会不会盘点秦朝。
秦始皇嬴政真的很想知道那个败家子秦二世是谁…
神迹消失后, 唐代宗他们祖孙三人更加坚定要逐步削藩的信念。
如今唐代宗是开了个好头,起码此次平藩是唐代宗亲自御驾亲征。
最重要的一点,对朝堂忠诚且威信极其高的郭子仪还在。
唐代宗李豫开始极力的优待这些立有大功的武将,自己熬不死他们, 下一代总会熬死他们。
且唐代宗开始限制宦官的权利, 以免再出现宦官干政。
“父皇, 您可别吃什么丹药。”李适通过后朝几位帝王之死发现了一件大事, 很多帝王是吃丹药死的,看来这丹药并不能让人长生。
李豫点点头, “在你掌握朝堂前,朕不会死。”
因唐代宗身体不好,作为太子的李适时常监国,而且还会带着皇太孙李诵。
唐朝第一次出现皇帝在位的时候把下代皇帝和下下代皇帝提前定好的。
李适完全继承了李豫的政治理念,对立下战功且忠于朝堂的武将特别好, 并且也御驾亲征去攻打不听话的藩镇, 然后攻打下来后由朝堂官员担任节度使。
为了防止藩镇叛乱, 李适还会亲自坐镇两个月。
反正也有皇太孙, 李适也不怕自己死。
李诵则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争取等自家儿子长大, 唐宪宗虽然不错, 但是他得好好教育, 并要把神迹之言告诉他, 千万不要立那个败家子唐穆宗为帝。
立下功劳的武将, 因为皇帝对自己的高度信任,也不重用宦官佞臣, 来瑱没有被杀,仆固怀恩也没有造反。
加上任用经济能臣, 大唐一片欣欣向荣,一切都往好的方向发展。
知道后朝历史后,武则天全力培养李隆基,但是留下太平这个镇国公主制约李隆基,防止李隆基飘起来。
权利顺利交接,没有发生历史上的种种政变,李隆基接手唐朝后,开元盛世如期到来。
只是这辈子他不敢再飘了,他想留一世英明,对外同样采用困藩之策,积极的恢复府兵制。
神迹虽然消失,但不知为何,还能观看唐朝历史回放,李隆基最终选择让自己的孙子李豫上位。
越到晚年,李隆基就越小心,生怕自己一个昏庸让自己再成为大唐的罪人……
自古哪有直接立长孙的,李隆基为了让唐代宗顺利继位,当着大臣的面放了一集神迹。
当然了,就一段而已,李隆基要面子,坚决不让后人知道自己晚年昏庸。
如今的他就是一个明君!一个堪比太宗的明君!
正因为李隆基太过出色,加上他又是由武则天亲自指定的继承人,历史上对武则天的风评也变了。
她再不是篡唐江山的外戚,而且为了大唐江山不得不继承皇位的明君,没办法,其他的皇子都是废物。
唐睿宗,唐
唐睿宗李旦自认为自己承担不起当皇帝的责任,因为精神压力太大,他竟然禅让皇位给他母后。
武则天再次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上台后,还是用雷厉风行的手段打压。
但是她仍旧立了唐睿宗为太子,直接表明这天下还是唐朝的,甚至没有改国号。
如此大唐的反对声小了很多,并且武则天的政变的确英明,并且对外战争也打的漂亮,仿佛能预知吐蕃能干什么一样。
大臣们不得不佩服高宗当年的眼光。
【大家好,咱们又准时见面了!今天的话题是和秦始皇并称为千古一帝的汉武帝刘彻!
汉朝!大汉王朝!】
【秦始皇嬴政进入直播间】
【汉武帝刘彻进入直播间】
【宋太祖赵匡胤进入直播间】
【唐太宗李世民进入直播间】
【蜀国刘禅进入直播间】
这次进入直播间的粉丝并不多,乐瑶一看,大唐的那些粉丝都离开了,只剩下一个唐朝的粉丝穿婚纱也是,大唐的历史都讲完了……
但是汉朝的历史也很意思呀!不过她也理解,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朝代。
【提到汉武帝,大家的第一反应都是他对抗匈奴的一生,有人称赞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开拓江山,崇拜汉武大帝的“寇可往吾亦可往”霸气!
当然也有人批判汉武大帝的穷兵黩武。
接下来,咱们一起来看看汉武大帝对抗匈奴的一生。】
听到后世对自己的评价,汉武帝刘彻一身傲气,他不管后世对自己如何评价,匈奴必诛!大汉王国岂能被外族欺辱!
四年的修养生息,汉武帝刘彻已经准备好再次迎击匈奴,这次他打算先派四路大军试探一下。
汉武帝刘彻目光落在他这次要派出的四位大将,车骑将军卫青、骑将军公孙傲、骁骑将领李广还有轻车将军公孙贺。
卫青他们没有想到在出征之计竟然能有幸见到神迹,若得神迹相助,定会多几分胜算。
此次是继马邑之围后的汉朝第一次出征,汉武帝很是重视,并且这次他大胆启用了外戚卫青。
面前的沙盘就是卫青和能工巧匠打制的,可看出他对此战的重视。
卫青精神高度集中,他要牢记神迹的一字一句,以增加胜算。
其他三人也同样认真,因为几人都知这次出兵是君王对他们的考验,成则飞黄腾达,败则……
【这次汉武帝出兵的目的就是要将雁门北的匈奴赶出长城外,若能成功,汉朝北方的军事压力变会大大减少。】
说着乐瑶直接在天幕中放出地图来,天幕中的地图可比面前的沙盘要详细的多。
“我们每人记一处。”卫青对公孙贺他们道,语气带着急切。
要知道这种地图对将领们来说太重要了,但是此时的汉朝还用竹简,没发立刻记下来,卫青只能先用脑子记住,然后调整沙盘。
卫青作为汉武帝信任的近臣,虽听汉武帝提过神迹,但卫青没有想到神迹竟然有如此本事。
【但是此战的难度很大,咱们一起来看看。
一来,雁门地区长期被匈奴所占,一旦大战,漠南匈奴和漠北匈奴几天内就可以赶到支援。
二来汉军没有什么士气,汉武帝之前汉朝都是无为而治。
所以此次汉武帝决定兵分四路,并且卫青还提出一个大胆的战术,假设匈奴单于南下援助雁门北,卫青便带着一万骑兵直捣黄龙!】
“不愧是神迹。”汉武帝感叹,之前神迹讲述后朝之事,汉武帝刘彻还没如此深的感觉
如今神迹当着自己的面把他和四位大将商量的对策一一阐述出来,汉武帝不由感叹神迹的伟大!
“此战必定大捷!”汉武帝更加有自信讲真,神迹未出现前汉武帝还没如此自信。
如今神迹就等于祥瑞,祥瑞出现大汉怎可能败!
【公元前129年,四路大军出击。
第一路由大将公孙贺率兵,攻云中郡。
第二路由大将李广率兵,攻雁门郡。
第三路由大将公孙敖率兵,攻代郡。
第四路由大将卫青率兵,攻上谷郡。
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位大将里,只有大将李广是老将,其余都是汉武帝任用的新人,并且卫青是外戚。
而公孙贺是公孙昆之后,汉武帝对他寄予众望,并且还让他取了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因此公孙贺还是卫青的姐夫。】
听神迹提到自己,李广觉的自己肩上的担子又重了一分,一拖三。
李广在心里叹气,实话实说,他有些瞧不上卫青和公孙贺,总觉的两人并没有什么真本事。
【还是按照之前的计划,公孙贺、李广、公孙敖三路大军从正面进攻雁门北,卫青则从后面包抄,最后和前方三路大军汇合。
但是一旦军臣单于清剿南下救援,那么卫青则按照计划直接攻打军臣单于的老巢,这一去便是九死一生。
不过汉武帝刘彻和众将都认为军臣单于倾巢出动的概率不大,但是一旦发生这个概率,卫青的这个战略就是拿着自己的命在赌。】
“不愧是大将卫青。”阿斗不由感叹。
听神迹讲述大汉王朝,作为一直把匡复汉室作为一生理想的蜀国君臣,从刘备到阿斗,都很激动。
恢宏的音乐响起了起来,天幕上的地图上出现了四路大军。
公孙贺等人的心也跟着澎湃起来。
【四路大军按照计划出军,最被汉武帝刘彻看好的公孙贺却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不知是因为迷路还是畏惧不前,公孙贺这一路大军并没有按时到底会师地点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