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年代文中的极品老太太(池陌)


只见钱子义走到副驾驶位置,替宋小红打开车门,俩人手牵着手走了出来。
“哎呀!成了!”张翠花抹了把眼泪,激动地抱着甄臻,“桂芝,我家小红终于有伴了!”
甄臻拍拍张翠花的肩膀,“咱家小红狭义,子义才对她念念不忘。”
“是,小红是我的骄傲。”
钱子义牵着宋小红的手,满面春风,“翠花姨,我明天正式登门拜访,希望您跟叔能成全我们。”
张翠花哪里舍得为难他,“成全!一定成全!你翠花婶子是农村人,没读过什么书,可你翠花婶子疼孩子,小红喜欢你,那婶子一定举双手赞成!”
宋小红有些不自在,她前头那男人经常来找她要钱,孩子也不争气,她打算跟钱子义去京市。
宋小红说了自己的打算,“钱子义要回京市做芯片,我过去不仅仅是为了照顾他,也想读书深造。”
张翠花虽然舍不得,却也不会阻拦。
孩子想飞,家长哪能不赞成?
“我家小红就配过好日子!”
宋小红红着眼点点头,宋小玉来时,就见她姐抱着她妈无声哭泣,她袖子一卷,以为谁欺负她姐,要她帮忙干架,一转头就看到了钱子义。
宋小玉一副见鬼的表情,谁知钱子义也震惊于宋小玉容貌变化。
得知宋小玉整容了,钱子义一副物理公式被推导成功的表情。
宋小红哼哼:
“我姐怎么看上你的。”
甄臻这才给钱子义介绍,“子义,这位是徐蔚县长,我们新姚县的二把手。徐蔚县长接到上级指示,奉命接待你,想要跟你洽谈芯片工程的事。”
钱子义很客气地跟徐蔚打招呼,毕竟,他跟小红离开后,老丈人丈母娘还需要县领导多照顾。
徐蔚也明白他的意思,“咱们新姚县城可真是人才辈出,虽然你户籍不在新姚,但你是新姚的女婿!”
钱子义笑起来:
“我就是新姚人,我的根在这里。是这里的乡土哺育了我,是甄大娘帮助了我,这些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徐蔚开玩笑:
“回头一定给甄大姐颁个最佳导师奖!”
钱子义的到来让坝头村都轰动了,大家都出来迎接他,不是因为他是芯片专家钱子义,而是因为他是坝头村的知青!
“程素回来了,钱子义也回来了!”村民们都很高兴。
听说钱子义和宋小红成了,村里人更高兴了:
“钱子义是我们坝头村的女婿,以后就可以常回来看看啦!”
“我们村变化可大了,大家脱贫了,没有从前那么穷了。”
“我们村又做起羊毛纺织行业,干得有声有色!”
苟子娘也笑道:
“子义,一定要为国争光啊!我们国家的未来,靠你了!”
宋小红去京市,也会接手焦点女装在京市的业务。
而钱子义将成立一家芯片公司,芯片公司需要高薪从国外聘请人才,还需要专业设备,投资不小。
国家会拨出专项基金给钱子义做项目,可公司是他自己的,他这些年在硅谷工作,赚了些美金,只是美金和人民币的汇率不算高,就算折算成人民币,他也不过几百万的资产。
关系到国家命脉的行业,钱子义不会随便拉投资,想找靠得住的朋友入伙。
甄臻试探性问,“要不,甄大娘给你投资?”
钱子义一愣,他知道甄大娘家业挺大,可甄大娘是靠食品发家,真心商场也建在县城里,听说真心商场的食品价格便宜,没啥利润,她哪来那么多钱?
“我这里至少两千万投资!”
甄臻不在意地笑笑:
“小红没告诉你吧?我有个金矿!哈哈,每天能存好几斤的金子,我这矿能挖几十年,两千万而已,还能把我掏空不成?”
钱子义明显震惊,“科研有滞后性,不是一年两年能回本的!”
“不差钱,甄大娘就是想为国家做点贡献。”
钱子义自然不会拒绝,早日筹集到资金,就能早日开启研究,华国的芯片就能早日摆脱进口。
甄臻没想到钱子义会答应,以钱子义的能耐,只要芯片研发出来,日后的摄像头、手机、相机都能用上华国芯片,还可以出口给国外。
可想而知,这是多大的市场。
谁能想到,当初随手帮助的小知青,竟然有这么大的后劲!
眼看着又有人帮自己赚钱了,甄臻开心地差点蹦跶起来。
钱子义和宋小红不想办婚礼,打算去京市开证明领证结婚。
甄臻不想让这对新人太过劳累,就开车送他们去省城机场,让他们坐飞机回京市。
她送了他们两对戒指,一对有钻石,适合重要场合佩戴;另一对是素戒,适合日常佩戴。
钱子义要付钱,被甄臻拒绝了,“你们好不容易凑到一起,我这当婶子的心里高兴,一点心意,不要拒绝。”
戒指里都刻着俩人的名字,钱子义感谢她的用心。
张翠花一路送他们到机场,哭得稀里哗啦的。
甄臻拍拍她的肩膀,“小红离婚后一直在家住,她这一走,你肯定不习惯,但没关系,慢慢就好了。”
张翠花叹息道:
“还好有你陪着我。”
“不好意思,我也要离开一阵子。”
“啊?”张翠花哭得更大声了。
巧合的是,钱子义的公司将与清大成立联合研究中心,三娃也被选入项目组,认真做了他人生第一个项目。
三娃的BP机业务也确实赚了一波快钱,但如甄臻所料,在大品牌的围剿下,三娃的牌子很快坚持不住,被对方花了50万收购了。
钱不多,但也是三娃创业所得,他还挺高兴的。
三娃创业赚钱的事,跟家里说了,可把陶爱红嘚瑟坏了。
她见人就说三娃赚了多少钱,说了个把小时不见口渴,说完三娃就说钱子义和宋小红的爱情史,比县里的大喇叭还管用!
“看把陶爱红给忙的!”甄臻笑着摇头。
孟老太把家里的香肠拿出来晾晾,又怕被老鼠或猫给吃咯,就坐边上看着。
甄臻寻思着回头给孟长征和孟老太爹上坟时,多带点香肠。
再给谈征寄点过去,他就爱吃孟家灌的香肠。

空间就这点好, 跟保鲜柜似的,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
甄臻每次去外地, 看到当地有什么好吃的,就多买点放在空间里。
这不, 大晚上的,趁程素睡着了, 她偷偷摸摸把多年前在京市买的烤鸭拿出来。
烤鸭皮色金黄, 酥脆爽口, 蘸着烤鸭酱,放到薄如蝉翼的春饼里,再加点黄瓜丝和葱丝,那叫一绝!
甄臻吃得满嘴流油,感觉不过瘾,又把在川省考察时买的火锅端出来,火锅里的食材刚煮沸就被她放进空间了, 拿出来正好吃。
吃饱喝足好睡觉, 一觉睡到大天亮,就听见程素嘀咕:
“甄大娘, 你觉没觉得咱这屋一股烤鸭味?”
甄臻心说她昨晚明明开窗透气了。
“没闻见, 你该不会是馋烤鸭了吧?”
“不能把?窗帘上还有一股火锅味。”
甄臻直摇头, “年纪轻轻的,鼻子就不好使了, 哪有什么烤鸭火锅?你没吃,总不能是我半夜偷偷爬起来吃的吧?”
程素当然不会怀疑甄大娘,甄大娘是最大公无私,喜欢分享的!
谁都能吃独食, 就她不会。
“真是我闻错了?”
“那必然是你闻错了。”
程素有点怀疑人生。
午饭后,孟大嫂从公交车上下来了。
坝头村是乡镇里经济最发达的,来往县城的公交车也最多。
孟大嫂经常坐公交车来孟家,既为了跟妯娌联络感情,也是来看看孟老太,怕别人说他们把孟老太扔给老二媳妇不管。
这几年,甄臻厂里盖房子,真心百货盖大楼,都是让孟大建兄弟俩承包的。
兄弟俩赚了不少钱,老家也盖上了楼房,孟大嫂这次来,是有个事,想叫甄臻说和说和。
“大建和大柱都盖上了楼房,我和你大哥还住从前的老瓦房。我俩倒不是贪图享受,可这几年村里富裕了,家家户户盖上了楼房,就有人说我们闲话。”
孟大柱和孟大建都有钱了,按理说也该合伙给父母盖个楼房。
孟大建媳妇周淑芬提过这件事,可张巧红不同意。
张巧红觉得盖楼房要至少要花两万多,孟大嫂手里攒了五千多,两兄弟至少一人拿出一万来。
孟大柱靠给甄臻盖房子,赚了小十万,除去家里盖房子的花销,张巧红手里还剩下五六万,可别说一万了,一千块钱她都不会出。
凭什么叫儿媳出钱给婆婆盖房子!
哪有这样的道理!
孟大嫂心里委屈,当初他跟孟老大拼死拼活,给两个儿子盖上了瓦房,孙子孙女都是他们带,她从没为难过张巧红,可张巧红却一毛不拔。
“等我们死了,这房子还是他们兄弟俩分,怎么都不会亏本的。”
甄臻也觉得头疼,张巧红的性子跟陶爱红差不多,要她拿钱出来,那是不可能的。
一万块钱对甄臻来说不算什么,可别人家的事,万万没有她出头的道理。
甄臻沉吟:“她不愿意,就让大建俩口子出。”
“我有两个儿子,哪有让一个儿子出钱的道理?”
“大嫂,你听我说,大建干工程赚了小十万,周淑芬给我卖卤肉凉菜,更是赚了几十万。”
孟大嫂瞪大眼,“淑芬赚这么多钱?我还以为卖卤肉赚点辛苦点。”
“那您可真小看卖猪头肉了,这年头,比卖猪头肉赚钱的生意可不多。”
“就算孩子有钱,也不能都叫他拿,我怕周淑芬心里不痛快。”
孟大嫂是个讲道理的人,甄臻跟她相处多年,也知道她的性子。
“我的意思是,让大建拿钱给你盖房子,再请李德成写个字据,就说老俩口死后,这房子由孟大建夫妻俩继承,跟张巧红无关,让张巧红签字画押。”
“那张巧红不可能同意的!钱虽然是大建出的,可宅基地是我们的,我还能拿出五千块钱本钱。”
“就是这意思!不同意就让她拿钱!她必须选一个。”
孟大嫂想来想去,也只能这么办了。
她再次感叹,生两个儿子可真是命苦。
“我没你这么有福气,三个儿子上赶着孝顺,哪像我们,分财产的时候全跳出来,要他出钱的时候,没一个吭声的。”
甄臻让孟老太回去主持公道。
孟老太和孟老太爹也有一块宅基地,甄臻不要,她打算把宅基地给孟大嫂,如此一来,孟大嫂的宅基地从东到西有二十多米,房子盖起来特别气派。
孟老太是老思想,认为老家还是该盖个气派点的房子。
那是孟家的根,不能断在她这里。
孟老太回去找了李德成,李德成自然愿意帮这个忙,他叫了村里几个叔公,去孟大柱和孟大建家说和,兄弟俩都同意,可就是张巧红龇牙咧嘴的,不肯掏一分钱。
李德成就说了签字画押的事,张巧红一听要签字,当时就急了!
她确实不想出钱,可她想分遗产啊!
她打算让孟大建出钱盖房子,回头孟大嫂死了,她就跳出来分钱。
可张巧红没想到,孟老太会提出签字画押!
要知道,这房子二十多米长,院子也宽敞,孟大建本身就是盖房子的,成本价肯定便宜,分起遗产来,张巧红至少能得到两间房的地基,上下三层楼,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李德成承了甄臻很多人情,也想把这件事给办好。
“巧红,我跟你爹娘商量了一下,把这房子盖成左右对称的。等你爹娘去了,就在这房子中间砌上一道墙,一家一半,跟你们现在的院子合到一起去。”
孟大建和孟大柱的房子在孟大嫂家的东西两侧,李德成这主意,对张巧红来说,是占便宜的。
毕竟孟大嫂会拿五千块钱出来,还有这么大一块宅基地。
农村宅基地是不贵,可坝头村发达了,家家户户都盖上楼房,村里适宜居住的地方,真没几块好地了。
张巧红不习惯去县城生活,就乐意待在农村,对她来说,家里要是能大上一圈,就能学人家城里的别墅,在院子里种种菜。
“我没钱!”
“没钱你就画押!主动放弃遗产!”
张巧红没办法,只能咬牙同意了。
李德成解决了这件事,也有脸去城里找甄臻帮忙了。
这事他纠结好几个月了,他媳妇叫他去找甄臻,可他张不开嘴,觉得自己经常麻烦人家,把往常的情分都耗光了。
李德成带着自家种的人参药材,就骑车去了好婆婆。
“我真不好意思开口,可我小儿子要上高中了,镇上高中混子多,我怕他不好好学习,就想请你帮个忙,把孩子送来县城读书。”
甄臻疑惑:“直接花钱办不成?”
“您有所不知啊!县里刚出了新政策,为了保证乡下学校的生源,不许乡下学生到城里读书。我托了半年关系,又是请客吃饭,又是送礼塞钱,可人家都说不好办。”
李德成为了这事,愁的都长白头发了。
要是放在从前,李德成觉得在哪上都一样,反正孩子不一定能考上大学。
可看到甄臻为孩子付出的一切,他潜移默化受影响,就觉得父母还是要尽力托举孩子。
再说他家日子比从前好过了,脱贫后自然会关注孩子的读书问题。
甄臻没想到还有这茬,这对她来说不是啥大事。
“你等着,我给徐蔚打个电话。”
李德成心说徐蔚是谁?教育局局子也不叫这名字,他想了好半天,才意识到,这是新姚县长!
这甄桂芝竟然直呼县长的名字!
甄臻拿起电话,就直说了孩子读书的事,徐蔚也没拿腔拿调,直接答应下来,十分钟后,甄臻接到电话,徐蔚说事情已经办妥了,让她直接带孩子去报道。
李德成都惊呆了,“这就办成了?老天爷,还是您有本事,我办了半年没办成的事,您一个电话就解决了!面子可真够大的。”
李德成听说真心食品厂是纳税大户,甄桂芝可以跟各大局长平起平坐。
以前他还不相信,觉得当官的谱大,不可能给甄桂芝这面子!
今天他才发现,甄桂芝的面子远比他想象的大!
回去后他就得讲给坝头村的村民听,人家甄桂芝这么大能耐,还天天跟他们这些农民混在一起,真够讲究的!
坝头村的日子是好过,可孩子们的学习资源是匮乏的,甄臻寻思着给坝头村捐献一个图书馆,由村里集中管理。
李德成高兴坏了,“我替村里人感谢您!”
购书直接跟新华书店联系就行,甄桂芝在新姚县城的名头极响亮,新华书店的工作人员听说她要采购图书捐献,也愿意添砖加瓦,给她打个折扣。
新华书店列出图书清大让甄臻选择。
甄臻看了几眼,去掉一些年代太久的图书版本,又添了一些世界名著,和港台的书册,让新华书店直接把书发出去。
李德成这边请村里人打个防虫书架,书买过去,就可以编号入库了。
如此多方配合下,半个月不到,就把图书馆给建好了。
村里孩子没啥娱乐活动,甄臻买的这批书有不少给孩子读的,孩子们都听高兴的。
书不能让人暴富,却能在人心里播下一颗种子,等将来时机成熟,就会长成参天大树。
孟大国和孟华今年没回家过年,也有个把月没给家里打电话,甄臻有点担心他们的安全,便打算去一趟南海省。
临走前,她把孟大建给带上了,俩人买了省城机场去南海省的机票。
孟大建第一次坐飞机,紧张地扒着座椅,“婶子,这飞机不会飞一半就掉下来吧!”
甄臻神色自若道:“放轻松,我们国家的飞行员都很有经验。”
孟大建还是很担心,上飞机后一直紧张,好在飞机不仅没有掉落,反而带他穿越云层,见识到最美的朝霞。
下飞机后,热浪扑面而来,甄臻脱下毛衣外套,换了一件轻便的装扮。

第127章
炎热的工地上, 机器声不绝于耳,还有各种锤子敲打钢板的声音,孟大国站在椰子树下, 热得后背全湿了,他找了个扇子给自己扇了两下, 远远看到不远处一个女人挺像他娘的。
“弟,我可能是真的想娘了, 看谁都像咱娘。”
孟华本来还不觉到, 听他这么说, 也觉得气氛到了,必须得抒发一下对娘的思念之情。
“你确实是眼花了,咱娘明明比那女人苗条、白净、温柔,个子也更高点。”
“你别说,不仅她长得像娘,她身边那男的也有点像大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