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建国受宠若惊,大家都是做女装的,他没想到甄老板竟如此大方,完全不在乎他们偷学。
“我们学会了没用,得工厂的版型师傅学会才行。”
甄臻笑:“你们可以把版型师傅带去,总之,我建议你们的版型做大一些,做均码服装,这就避免了尺码问题。”
不得不说,对做女装的人来说,最大的问题一是库存,二是尺码。
眼下华国刚从裁缝做衣服的年代过来,市面上大部分衣服都是XS到XL的码。
码数多对批发商来说,可是件麻烦事。
一件衣服有五六个尺码,每个尺码做一百件,起订量特别高。
客户拿货也不容易,为了能省钱,大部分客户都是拿中间尺码。
也就是M和L两个尺码卖的更好。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都拿中间尺码,剩下的尺码批发给谁?
对温市批发商来说,经常会剩下最大和最小两个尺码的,如何处理这样的尾单就是个难题了。
以至于批发市场附近,专门诞生了收购尾单、断码货的商贩。
崔建国迟意道:“您说的均码,是什么样的版型?”
甄臻拉了拉身上的衣服,“我身上这件就是均码的,能从九十斤穿到130多斤,甚至150斤都不成问题。”
崔建国看了眼这种均码的休闲装,确实对体重比较包容。
“可咱们华国人,不一定认均码吧?”
“未来劳动力变贵,均码是趋势。”
甄臻的话让这群温市商人陷入了思考。
对他们来说,只要能赚钱,就值得尝试。
甄臻往前走了两步,被崔建义的窗帘布吸引了注意力,焦点女装原先也做布料,甄臻对布料还是懂一些的。
“这是什么料子?还挺厚实的?”甄臻摸了摸那布料的手感,“硬度也够,花色也很特别,这是打算做裙子?”
崔建义愁容满面,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甄臻。
甄臻想了想,“既然当窗帘布卖不出去,那就做别的。这些布料水洗过吗?”
“下水不会缩水不会变形,都经过特殊工艺制作,您看这些花多,都是手工弄上去的。”
崔建义为了做这批窗帘布,可花了不少心思,谁曾想,卖家会撤单。
“办法总比问题多。”
“20万呢!我所有钱都压在这批货上了,要是卖不出去,这些年就白干了。”
甄臻很明白,二十万对她来说不多,却是很多人一辈子的积蓄。
她想了想,“这布料,我寻思着,可以做西装。”
“西装?”
“不错,面料够硬,做西装版型肯定好,再找个厉害的师傅,把有花色的部分,剪切到肩膀或者袖口的位置,不要大面积使用,如此一来,就是一件很有特色的西装了。”
甄臻的话,让崔建义拿不定主意。
倒是他哥哥崔建国比他果断,“我觉得甄老板说的有道理,反正你这批货卖不出去,倒不如试试甄老板的方法,说不定还能赚一笔。”
窗帘布成本高,好在这年头的西装价格不便宜。
要真能做成西装,搞不好真能赚钱!
崔建义的老乡都说好,庞老板也觉得可行,崔建义便跟甄臻介绍的工厂联系,让师傅帮忙做出来,放在批发档口做挂版。
甄臻逛了一圈,批发市场开了五十多家店,大部分是靠温市商人撑起来的。
他们胆大肯创新,服装做得可圈可点。
只要名气打出去,肯定有客流量。
崔建义很快就拿到了西装挂版,他把衣服挂在档口最显眼的地方。
让他失望的是,衣服挂出去后,别说是拿货了,就连问价的人都没有。
崔建义有些失落,他那批货还堆放在库房呢,要是卖不掉,受潮或者生虫,很可能血本无归。
看来这个甄老板也不是神。
批发市场客流量不错,可看得多买的少,崔建义忙活老半天,累死累活,却一分钱都赚不到。
其他温市商人也是同样的情况。
第二天,一个打扮精致的女人忽然来到崔建义的摊位前,她一眼看中了白底带花的西装,眼睛放光道:
“麻烦您,把这件衣服拿给我试试。”
女人试完觉得很满意,付了钱,什么话都没说,转身就走了。
崔建义卖出一件,倒是挺满意的,虽然要亏二十万,可好歹回来二十块,有钱总比没钱好吧!
崔建义安慰自己,他做好了亏钱的准备,谁曾想,第二天早上,忽然涌来一批人,在市场里转了一圈,张嘴就要崔建义的衣服!
“那就是徐主播同款吧?”
“可不是,徐主播说在批发市场买的,就是这大花西装,我记得特别清楚。”
崔建义这才知道,昨天那位女性是本地的节目主播。
新姚自立为市后,就开通了市电视台。
电视台收视率还不错。
昨天一档《新姚新事物》节目里的女主播,徐主播播报了新姚批发市场的事,她穿着崔建义做的西装,西装图案特别,设计又好看,很多人打电话去电视台问在哪买的。
这西装莫名其妙火了起来。
本地人穿得多就算了,外地人也来买。
很多外地摊贩,听说西装是在新姚批发的,都想来看个究竟。
一时间,新姚批发市场的商贩多了起来。
做生意靠的是积累,崔建义的衣服火了之后,连带着其他款式也卖的很好。
西装没啥季节性,崔建义卖了整整三个月,终于把所有西装都卖了出去。
他最后清点了自己的营业额。
这西装看着不起眼,竟然为他带来三十多万的营收!
利润查不到有20万!
崔建义高兴坏了,这样窗帘布卖出去了,他不仅不用亏本二十万,还倒赚了十万。
客户们说这西装好卖,催他多做点,这不,崔建义的合作工厂都要冒烟了。
在新姚电视台的宣传下,新姚批发市场的名气越来越大。
新姚交通发达,周围城市做服装的人都来进货。
没多久,新姚批发市场的名气就传了出去。
来这里进货的商户发现,新姚的衣服跟其他地方的衣服不一样。
这里的衣服版型大,宽松舒适,很多休闲装都是均码的。
没有尺码的束缚,大家拿衣服方便多了。
张翠花听说批发市场衣服好看,就拉着甄臻和苟子娘来逛街。
甄臻没买,这两人各自买了几十件,装了满满一麻袋。
甄臻来到崔建义的档口里,想起西装的事,就问了一嘴。
崔建义感激坏了,“卖完了!全卖完了!不仅卖完了,还赚了十万块钱!甄老板,我真得感谢您啊!”
甄臻不在意地笑笑,“举手之劳,有什么谢不谢的。”
崔建义却知道,这哪里是举手之劳?
明明是萍水相逢的关系,他亏不亏本关人家什么事?
人家告诉他,是真心想要拉他一把。
崔建义忽然就明白了外头的传言,他们说新姚做生意的风气很好,大家从不互相压价,更不会把事情弄坏,因为有真心集团压着,更不敢随意哄抬物价。
跟新姚人做生意,爽快又舒服!
崔建义感慨:“甄老板,新姚可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啊!”
甄臻笑起来,“我们新姚批发市场刚成立,但徐书记跟我说了,他要让新姚批发市场,成为整个北方最大的市场。你们占据了市场最好的位置,一定要把优势利用起来,争取做我们新姚的门面!”
崔建义连连点头:“那肯定的!我们一定把质量和款式给做好,争取不给新姚丢人!”
批发市场的名气大了出去,来这里开档口的人越来越多了。
不少本地商户也租了铺位,打算卖自家的羊毛衫。
甄臻也介绍了几个外地商户过来。
不到三个月时间,新姚批发市场的铺面租出去了八成!
商户多,衣服款式多,来逛街批发的人就更多了。
新姚批发市场实现了良性循环,就连徐蔚来考察时,都忍不住感慨:
“就没有甄大姐盘不活的生意!”
程素设计了一条钻石项链,送给甄臻,甄臻接过项链一看,这款项链的钻石切割可不普通啊。
“这钻石成色不错,切割的也好。”
“可不是,咱家的钻石切割工艺是一流的。”
这几年,钻石开始流行起来,年轻人结婚也流行戴钻石戒指。
甄大福也推出自己的钻石产品,她从国外引进技术和生产线,还招聘了一批好的师傅,想把这一季的主推产品,给做出名堂来。
甄臻爱不释手,“你越来越专业了。”
程素笑了笑,她一直跟甄大娘住在一起,奇怪的是,这些年,别人都催她结婚,觉得她年纪大了,可就是甄大娘,从头到尾都没催过。
“甄大娘,我要是一辈子不结婚,咱俩是不是一辈子都住一起?”
甄臻看她一眼,忍不住笑起来:
“你该不会是为了陪我,才不结婚的吧?”
“不全是。”
“那你是为了什么?”
程素说不上来,可能是潘东明给她留下的心理阴影,她经常做梦梦到被潘东明虐的很惨,一觉醒来,总觉得自己经历过梦境。
以至于程素对感情本能抗拒。
“我就是不想结婚。”
“不想结就不结,”甄臻拍拍程素的头顶,露出笑意,“结不结婚,我们都要好好生活。”
程素幸福地搂着她,“那当然了,我也要把您给伺候好,让您长命百岁。”
孟老太听到这话,忽然来了一句:
“桂芝,我死了以后,可别给我办酒席了。”
甄臻笑起来,“您怎么想起来说这话?”
“嗨,我年纪大了,哪天说没就没了,怕身后事没人当回事,只能交代你了。”
“别人家生怕子孙后代办的不够隆重,您倒是想得开,竟然不想办酒席。”
孟老太笑了笑,眼尾炸开花了,可每一条皱纹里都隐藏着幸福。
“我老太婆活到这个岁数,晚年什么好日子都过过,实在够本了。”
“新姚的风俗是请人吹吹打打,热热闹闹送人走。”
孟老太不喜欢那一套,她觉得死后的孝顺都是假的,都是子孙后代为了收礼做样子罢了。
收礼就得分钱,分钱就会闹矛盾,农村没几家不闹的,她不想自己死了,也面临这情况。
孟大国听到这话,就觉得孟老太大限到了,犹豫着要不要给孟老太买寿衣。
按新姚的习惯,肯定是要买的。
可甄臻不让提前买这些,总觉得买回来放在家里,老人家看着不舒服。
更何况寿衣这种东西,去哪家店买不到?
家里都是甄臻说的算,她说不买,孟大国也不能说别的。
“娘,我爷和我爸边上还有个位置,要是给我奶了,您以后可就不能长住在那了。”
孟长征死的突然,埋得时候也急了点,那块地不大,容不下那么多人。
按孟大国的意思,爹娘肯定是要合葬在一起的。
甄臻直接拒绝了,她又不是原主,莫名其妙穿越过来,拉扯这一家子,只能说她的使命已经达成了。
她不是孟长征的原配,连孟长征的面都没见过。
怎么可能跟陌生人合葬?
甄臻一摆手,“我不跟你爹合葬。”
孟大国瞪大眼,“那怎么行?没离婚的夫妻都是要葬在一起的。不然,您想葬在哪?”
甄臻也没个头绪,隔天她跟张翠花和苟子娘商量这事。
张翠花就提议三人葬在一起。
“我们三人?”甄臻觉得不可思议,她和苟子娘倒是能做邻居,张翠花有男人有闺女的,她孩子能允许这种事吗?
“那有什么不行的?”张翠花跟她男人过一辈子,也过腻歪了,可不想死了都葬在一起,“咱们三人到了地底下,整天嗑瓜子吹牛,不比跟男人葬在一起好?”
苟子娘双手赞成,“我没意见。”
甄臻也没意见。
择日不如撞日,甄臻开车带她们去选了墓地,她不迷信,张翠花和苟子娘却有很多讲究,觉得生前住的不算好,死后一定要住大别墅,要依山傍水,风水好,还要左右邻居都是本分人。
张翠花瞅准了一块地,左边埋得是一对老教授,右边埋得是医生。
苟子娘比划了一下,“这哪够我们三人睡得?”
张翠花差点笑歪了,“现在都是火葬,你还以为是土葬啊?咱们都被烧成灰了,放三个骨灰盒而已,怎么都够放了。”
提到死亡,苟子娘有些落寞,她不想被烧成灰。
三人偷偷买了墓地,又趁着年轻,画好妆,拍摄了一组黑白照。
甄臻看着黑白照里的自己,“还挺好看。”
“你本来就好看,六十来岁的人了,身材皮肤都很好。”
张翠花觉得自己不如甄桂芝漂亮,可她笑容灿烂,这照片让她很满意。
甄臻想了想:
“我要是哪天倒下了,小病就治,要是大病,救过来很没有生活质量的那种,就别费劲给我治了。”
甄臻知道自家孩子孝顺,怕他们拼死拼活,都要给她治病。
她可不想过那种没质量的晚年生活。
张翠花点头:“我也这么想的,我要是先死了,孩子不好意思说放弃治疗,你们可得替我做主啊!”
苟子娘笑笑,“说不定我先死呢。这种事,谁先谁享福。”
乔璐和孟东的互联网购物,做的不错。
孟东投资后,在乔璐网站的基础上,找程序员进行改进,又把支付软件引入购物网站,再加上甄臻投资做物流,多方加持下,购物网站的注册人数有了明显增加。
甄臻也尝试了网络购物。
她打开乔璐的红色网站,这网站还比较原始,二级页面也不多。
甄臻把几本俄国名著放入购物车,又买了四丫的电影光碟,34块钱一起结算。
第145章
张翠花来找甄臻去山上采摘蕨菜, 正是春日好时节,甄臻往窗外瞅了瞅,确实一片葱绿。
她背上背篓, 换上雨鞋,戴上帽子, 开车带张翠花和苟子娘上山了。
刚下过雨,山上还有雾气, 植被潮湿, 甄臻走了几步, 累得慌,喘着粗气说:
“我怎么觉得身体一年不如一年了?去年下半年我爬山还不累呢。”
张翠花:“你才知道?我十年前身体就不行了。”
甄臻愣怔,“是吗?”
“那当然,人过了六十岁,不服老不行了。”
张翠花摘下几根蕨菜,又摘了点野生的刺芽菜。
这个季节的刺芽菜最显嫩,放锅里烫一下, 或者简单清炒, 都很爽口。
甄臻也学她们摘刺芽菜,刺芽菜杆子上有很多硬刺, 苟子娘怕她被戳到, 把手套扔给她。
“戴上, 小心你那小嫩手被戳破了。”
甄臻擦了把汗,“我最近盗汗得厉害, 经常腿疼。”
“正常,都正常,”张翠花比她想得开,“桂芝啊, 人刚意识到自己老的时候,是难以接受的。可是没别的办法,人都会老,再厉害的人都有这一天。你别觉得不能接受,其实没啥,当个老太太虽然脸蛋不如从前漂亮了,走在大街上也被人嫌弃,可是,有一点好!”
甄臻听得入神,“哪一点好啊?”
“嗬,就咱这年纪,咱这战斗力,走到大街上,谁敢跟我们杠?”
甄臻噗嗤一笑,“可不是,过斑马线,人家开车的都恨不得把车停下来,让我们过,生怕我们讹他们!”
“可不,老太太嘴最毒了,年轻人轻易不敢惹!”
张翠花寻思着,老就老,反正口袋有钱,这些年,在甄桂芝的帮衬下,她靠着辣椒酱和咸菜,也存了好几百万。
她不像苟子娘,把一切都奉献给子女。
她对子女有防备,从不告诉子女赚了多少钱。
“前几天,宋小玉问我有多少存款,我没告诉她。”张翠花想了想,“当孩子的,一旦知道父母口袋里有钱,就惦记上了,觉得那是自己的钱。我不想因为钱闹得难看。”
苟子娘的男人找了个婆娘,才四十来岁,比苟子娘年轻很多。
这婆娘是隔壁村的,知道坝头村的日子好过,就嫁给了苟子爹。
苟子爹还挺得意,觉得自己找了个年轻的,长得也俊俏,谁曾想,这寡妇也不是善茬,天天找苟子爹要钱补贴自己的儿女。
苟子爹的钱都叫她掏空了,这时候才想起苟子娘的好。
张翠花把这事告诉苟子娘,苟子娘只觉得讽刺,“觉得我好,是知道我不花钱,给他赚钱,还天天洗衣做饭伺候他?”
苟子娘越来越觉得苟子爹恶心,“我算是看透了,女人结婚没啥好处。”
张翠花笑笑,“也不能这么说,我还是希望我家小红和小玉能过几天好日子。”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打江山(麻辣香橙) 遭逢乱世,谢让从流民中寻回了自幼定亲的未婚妻,小娘子温顺柔弱,懵懂可爱,两人成婚后便隐居乡野,日子倒也和美。
只...
-
你更胜春朝(或扉) [现代情感] 《你更胜春朝》作者:或扉【完结】晋江VIP2025-02-19完结总书评数:565 当前被收藏数:1686 营养液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