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人告诉过她,男孩女孩都是一样的,都是父母的宝。
她有全世界最好的婆婆。
第三次做娘,焦蕙兰经验很足,熟练地给孩子换尿布,把孩子包在包被里。
隔壁床的小媳妇觉得奇怪,孟家孩子怎么不绑腿呢?像她家孩子从小绑腿,两个小腿用绳子扣在一起,这样腿才能直。
焦蕙兰就告诉他们,婆婆说绑腿是不对的,是陋习,孩子包紧一点有安全感就行,没必要把孩子绑的跟粽子似的。
那小媳妇半信半疑,这可跟她娘和她婆婆说的不一一,可她瞥了眼气质不凡的甄桂芝,觉得这婆婆实在不寻常,一时也有点拿不准了。
孟大国说不失望是假的,农村人死后没有儿子摔盆,这是塌天大事了!
可是焦蕙兰刚受了那么多苦,才生下四丫,作为男人,他不能在这时候给媳妇不痛快,再说他和焦蕙兰的关系一日好过一日,俩人从不拌嘴,床上也合拍,日子过得相当有盼头。
难道就因为没生出儿子,就要这好日子给糟蹋了?
再说娘好像特别喜欢四丫。
“娘,这孙女怎么样?”孟大国问。
甄臻抱着四丫,笑道:“娘喜欢大丫,喜欢二丫,也喜欢四丫。娘喜欢她们不是因为什么隔代亲,也不是因为她们是我孙女,娘喜欢她们,仅仅因为这是你的孩子。只要是你的孩子娘都喜欢,娘都会放在心坎上疼。”
孟大国想起自己缺失的童年。
他也曾希望那时候的娘能像现在一样,温柔地说爱他,把他放在心尖上疼,但是那时候的娘眼里只有孟华,从没回头看过他一眼。
他只能孤独地坐在角落里,看着娘把全部的爱都分给弟弟。
难道他也要让他的孩子,成为曾经的自己吗?
孟大国忽然释然了,管他男孩女孩,是自己的孩子就行。
他笑道:“娘,你说这话怪肉麻的,儿子都不好意思了。”
甄臻就取笑他:“这做了爹的人就是不一样,还知道要面子了。”
孟大国被她娘说的乐呵,“娘,四丫的名字还是你起吧?”
二丫叫孟西,去年村里来登记孩子姓名,普查户籍,甄臻就把大丫的名字报了上去,取名为孟南,三娃叫孟东,这东南西北就只剩下一个北字了。
原本甄臻想着,四丫干脆就叫孟北得了,虽然名字像男孩,可没谁规定这字一定得男孩才能用吧?转念一想,这东南西北四个字顺序都乱了,大丫明明是最大的孩子,却叫孟南,也就不一定非得按顺序来。
既然如此,不如把孟北这个名字留给陶爱红即将到来的孩子。
给四丫重新起个名字得了。
四丫圆脸恬静,哭声都小小的,看人时眼神怯怯,与孟北这个名字实在不搭配。
甄臻沉吟道:“不如在花好月圆里取一个字吧?”
孟大国直拍大腿,“还是娘有文化啊!娘取的名字都是我这脑子想不到的。孟花?这名字不错,娘可真会取名字!”
不会夸真不用硬夸的,甄臻弹着他的脑门,直笑:
“是孟好!四丫叫孟好!”
孟大国挠挠头,“孟好那就更好了,好上加好!还是咱娘厉害,咱娘会取名字,比我这榆木脑袋好多了。”
这马屁拍的叫病房里一群人直翻白眼。
陶爱红差点听呕了。
焦蕙兰也直摇头。
孟二勇学陶爱红撇撇嘴,心说老大这还真是个马屁精,这一套一套的,也不知道是跟谁学的。
四丫提前出生,甄臻怕奶粉不够吃,又去找赵美兰买了两包。
“你又有孙女了?老天爷!看你长得这么年轻,完全想不到你都是做奶奶的人了。”
甄臻直笑,“岁月催人老,有什么办法?年轻人,别以为人生很长,一眨眼就老咯。”
倚老卖老的感觉还真不错。
时不时就能说几句过来人的话。
赵美兰却听进去了,她也觉得日子过得快,这一转眼她都三个孩子了,不过她家孩子可舍不得吃奶粉,能吃米糊糊没饿死,已经比很多人强了。
赵美兰把奶粉拿给甄臻,又提起她上次带来的那个英俊后生。
赵美兰到现在还惦记着那后生送来的丝巾和外地货,那些个东西一拿出来就被人抢光了,不少人托她来问,下次什么时候才有那样的好货。
“姐,听说那后生长得又高又俊,长得跟你很像,你说实话,那是你儿子吧?”
甄臻没承认也没否认,交浅言深是最忌讳的,她不想把家底透露给别人。
“没有的事。”
“姐,你还信不过我呢?你性子谨慎我也不怪你,不过我男人夸那孩子出众,说一看就是个文化人,一看就是有出息的,将来可不得了!非得一飞冲天才行。”赵美兰背着自家男人说过的话。
听别人夸奖自家儿子,甄臻当然是高兴的。
“借你吉言,以后有机会验证一下,看你男人看人眼光准不准。”
“当然准!我男人一早就跟我说,叫我跟在你后头别掉队,你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
甄臻心说这对小夫妻可真不一般。
虽然现在看着不打眼,一年或许就赚个几百块钱,可赵美兰男人有这看人的眼光,肯吃苦还肯冒险,在未来二十多年的红利期里,肯定能赚到大钱的。
“你们小夫妻一条心,怎么都能把日子过好了。”甄臻夸道。
赵美兰也觉得自家男人不错,虽然是残废不赚钱了,可赚的一点不比那些正式工好,男人又疼她,关上门会给她打洗脚水,伺候她泡脚。
能找到这样的男人过日子,赵美兰也是知足的。
“反正,我们就跟定你了。”
甄臻听笑了,摆摆手,拿着奶粉回去了。
不过她还是从赵美兰这带了一个八卦,说那个小佟非要往火坑跳,跟家里闹掰了,都要嫁给周长胜。
周长胜撺掇她偷偷去登记,心眼怀着呢!
孟丽出月子了,就带着两个孩子回来走娘家了。
蒋东平原先是不让的,怕孩子吹风,过了病气。
可孟丽觉得下面天气冷了,孩子更不能随意抱回来,她至少要有几个月不能回娘家走动,趁天气还没完全冷,带回来叫孟老太和孟老太爹见见孩子。
顺便也来探望一下坐月子的焦蕙兰。
孟丽也是会来事的,奶粉她是没有的,毕竟那玩意要票,她跟蒋东平俩人的票都不够双胞胎吃的,但她还是带了两包红糖,还有两个猪蹄回来。
她作为平辈,带这些东西着实是多了点,也是看在甄臻对她好的份上。
焦蕙兰直说她太客气了,心里也感叹,这孟丽是个会做人的,婆婆倒是没白对她好。
孟老太看着孟丽家的双生子,高兴是不必说的了,只是不免感叹:
“要是蕙兰也生个儿子就好了。”
孟丽就说她:“我看我婶子可稀罕四丫了,她说了男孩女孩一个样,阿奶你就是女的,你可别重男轻女。”
孟老太就说:“我哪是重男轻女?这些个孙子孙女里面,我最疼的就是你跟孟华了!我不过是看你二叔死得早,想二房香火旺点,有人传宗接代。”
“我婶子都不在乎。”
“要是你生一儿一女,她生个儿子就好了,这样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孟老太觉得观音娘娘最近肯定没上班,否则怎么连个儿子都不肯送?
孟家代代阳盛阴衰,就孟大国生不出儿子出来,也是奇怪。
孟丽就觉得这老太太真是想不开。
但她也知道老太太不敢去婶子面前说。
别看老太太能的很,见了她婶子气焰就短了,如今是最听二儿媳话的。
不过这年头的人都想要个儿子,她都两个儿子了,同事还催她再要一个,说多子多福,她觉得好笑,她双生子还没满月,就催她生二胎,这是疯了不成?
焦蕙兰坐月子这几天,都是孟招弟和程素在照顾这个家。
俩人分工明确,孟招弟负责煮猪食、扫地、洗衣服,程素负责照顾小菜园、做饭、炒板栗炒瓜子。
家里的猪食每天都要煮很多,两头猪是吃不了这么多的。
炒板栗炒瓜子也总是不知去向,这些疑点孟招弟和程素不是不懂。
可她俩从没开口问过。
甄臻拎着一只鸡进门了。
程素把鸡煮好,按照甄臻所说,撕成鸡肉条。
刚煮好的鸡肉香着呢,鸡汤还冒着热气。
甄臻将菠菜面放入鸡汤里煮,撕好的鸡肉再放进去,配点白菜叶,这香喷喷的鸡丝面就做好了。
女主的厨艺毋庸置疑的,这碗鸡汤面可谓是色香味俱全,把甄臻都给馋到了。
程素把鸡汤面端进屋去,焦蕙兰有些不好意思。
“我来吧,哪好叫你照顾我?”
程素笑笑,她舍不得甄大娘太辛苦。
“没什么,甄大娘天天教我读书,我照顾你也是应该的。”
焦蕙兰笑着接过面条,鸡汤面香就算了,婆婆还煮了三个鸡蛋切开,调好酱汁,叫她蘸着吃。
焦蕙兰头一次这么吃鸡蛋,真觉得鸡蛋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东西了!
鸡汤面吃完还有猪蹄膀,那蹄髈带筋,煮的稀烂,味道也是一绝。
又有饺子配羊排汤,肉夹馍配青菜鸡蛋汤,筒骨配鱼汤,枸杞兔肉汤配糯米蒸排骨,蒸蛋羹、煮玉米、红枣糕、卤肉饭之类的就更别说了。
总之她婆婆没一天叫她嘴闲着的。
村里来看望的人都馋坏了,都说就焦蕙兰这伙食,谁不愿意给婆家多生几个?
陶爱红就更直接了,撇撇嘴对孟二勇说:
“我也想坐月子了。”
孟二勇瞪她一眼,说了句神经病。
蒋东平来接孟丽,孟丽就带着俩娃娃回去了,到了大院里,远远瞧见周母在门口洗菜。
瞥见孟丽抱着娃,周母眼神恶毒,恨不得隔空灭了孟丽。
孟丽觉得好笑,这种人从不反省自己的错。
婶子说得对,这种人就不能惯着,周母要是敢找麻烦,她一定会加倍奉还。
“孟丽,回娘家啊?”邻居问。
孟丽笑笑,故意大声说:“是啊,我阿奶阿爷一直没见过双胞胎,带回去让他们见见!”
“一胎生了两个儿子,谁都没有你好命,老人家肯定想得慌!”
邻居越看她的孩子越喜欢,“这孩子养得真好,白白胖胖的一坨,出生时还比寻常孩子小,这刚出月子就追上了,看这脸上肉多的。”
孟丽笑道:“我现在边喂奶边给孩子吃奶粉,我婶子说这叫混合喂养,以后我上班不在时,孩子们也能吃奶粉,对孩子对大人都好。”
邻居觉得她虽然是农村人,却挺能撑得起场面的。
原先还有人背地里说蒋东平傻,即便孟丽是个处,那也是嫁过人的二手货。
他一个头婚小伙子,什么女人找不到,要找这么个二婚女人。
可后来孟丽一举生了双胞胎,夫妻俩感情甜蜜,日子过得蜜里调油。
大家又开始羡慕起蒋东平了。
只周母脸色难看极了。
甄臻是不知道这些事的,她正忙着囤米面,米面家里是不缺的,可有传言说今年冬天特别冷,家里添了程素和孟招弟两个吃饭的,总要多囤点粮食才行。
天气渐冷,今儿个下了场小雪,甄臻搓着手去抱柴火。
把柴火塞进锅底里,她端着刚腌好的酸菜去了张翠花家。
张翠花谢过她,她因为闺女那事,今年一直没心情腌咸菜。
“多亏了你给我一盆,不然我今年肯定吃不上了。”
“小红的事怎么说?”
“她不肯回去,我那外孙也不是东西,嫌我破坏他家庭,说他父母要是离婚,都是我闹的!还说我不该找人打他爸,那毕竟是他亲爸,我打了他爸就是他仇人!你听听,这说的是人话吗?”张翠花觉得闹心。
甄臻笑笑,宽慰她,“子女都不一定贴心,更别提外孙了,再说陈六是那种人,他的种也是有遗传的。”
张翠花点点头,“小红闹着要离婚,陈六昨天喝醉了上门闹,说小红要是敢离婚,他就杀了我们一家,你看这事闹的。”
甄臻不认为陈六真敢下手,但这种人还是防着点好。
家里有四个孩子,消耗最快的就是鸡蛋了,五只母鸡天天下蛋,那也是不够吃的。
甄臻时不时偷偷去黑市买点鸡蛋回家。
没有鸡蛋就买鸽子蛋、鹌鹑蛋,再不行鸭蛋鹅蛋也是好的。
鸡蛋可真是个好东西,配合着奶粉一起吃,四个孩子各个叫甄臻喂得白嫩又壮实,身子骨不是一般的好。
不过一场寒流下来,大丫咳嗽个不停,没几天就发烧了。
好在甄臻空间里有退烧药,喂大丫喝了几顿就好了。
她就炖了点川贝梨汤和盐蒸橘子橙子,给三个孩子做食疗,吃点润润肺。
至于四丫,那毕竟还是个奶娃娃,她娘身体好她的身体就差不了。
抵抗力都从母乳中来,而焦蕙兰吃的必然是不用说的,所以四丫的身体也是杠杠的。
年前村里分猪肉,难得一人分了一斤肉,这年头家家户户人多,一家子要是能分个六七斤那就相当不错了。
包饺子、包包子、年上吃两顿,那就够了!
分肉后又分了粮,分的粮食也比往年多,村民们回去时脸上都是笑着的。
甄臻年前就不打算杀猪了,打算等年后给猪配种,生小母猪,要是一窝能下十个仔,孟大国那边就不用愁了,明年也能靠猪肉多赚点。
天气好又没风,日头暖融融的,晒在人身上很舒服。
甄臻就坐在院子里打毛线。
程素那丫头也是可怜,大冬天的连件像样的毛衣都没有,好在她手头有个粉嫩的毛线还没用,很配程素的肤色。
开门声传来,甄臻边织毛衣边抬头看,笑容满面:“大国回来了?”
孟大国显摆似的扬了扬手里的东西,“娘,你看我打到什么了!”
“呦!是野兔!”
焦蕙兰坐月子时,甄臻从黑市买了一只野兔回来给她炖汤,不过那兔子看着像家养的,孟大国这只就不一样了,一看就是野外生活过的兔子,肉特别紧实,捏兔腿就能感觉出来。
“哪来的兔子?”
孟大国可算能显摆一下了,最近农闲,他跟大川经常跑去养猪场,喂完猪没事干,听到动静了就盯上这兔子窝了,不过狡兔三窟嘛,兔子窝不是地上就是地下的,那可难找了!
孟大国盯了三天才把这野兔给捉住!
这野兔特别肥,做成麻辣兔肉的话,也够全家打打牙祭了。
兔毛处理干净,还能给娘和大丫做个手套什么的。
孟大国把娘和闺女都考虑进去,自己也觉得挺美的。
这兔子叫程素切成丁,炒成麻辣口味的,一家人吃的还挺美的,只有大丫嚷嚷着说不吃兔兔。
年前,甄臻以为孟丽不会回娘家,谁知她腊月里就回来一次,一进门就来找她诉苦了,说是那蒋东平那不讲理的大姑,竟然带着三个孩子来蒋家住。
要知道蒋家那二十多平的房子,已经住着三大两小了,蒋大姑带着三个半大不小的孩子,那二十平米的房子,人挤人都不够站,也不知道怎么想的。
甄臻就问她:“什么时候不来,怎么偏偏这时候来?是不是听到风声了?”
孟丽还没反应过来,略一想才明白她婶子的意思。
娃出生后,家里实在不够住,加上孟丽也打了周家人的脸,就想着过年前搬去新家。
这事大院里的人都知道,孟丽正打算收拾行李搬走,去新家过年,那蒋大姑却挑着这时候上门。
不得不让人多想。
“是不是周母搞的鬼?”甄臻问。
不是没有可能, 蒋大姑嫁去周母娘家村上了,跟周母经常联系。
孟丽给气得不轻,“她凭什么打这房子的主意啊?我两个儿子, 自己都不够住,这房子又是我公公单位分的, 跟她没一点关系,她怎么好意思的!”
“她大概是想找个理由住下来, 一旦住下来你想让她搬都难了, 二十多平的房子, 有些人家想着都是亲戚,占就占去吧,不好意思翻脸。蒋大姑就是觉得你们年纪小,你婆婆又不见人,赌你们小俩口不好意思跟她这个长辈闹翻,这才得寸进尺的。”
虽说房子才二十平,可到底是城里的房子, 蒋大姑家三个孩子, 负担可不小,要是能讹一套城里的房子下来, 孩子能到城里读书, 儿子结婚也有住的地方了。
这算盘打得还挺响。
孟丽就想过点平静日子, 可结婚后总是这事那事的,好不容易坐完月子想休息一下, 蒋大姑又上门来闹了。
孟丽叹气道:“说到底是觉得我婆婆好欺负,我这新媳妇当不了家。”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娘子打江山(麻辣香橙) 遭逢乱世,谢让从流民中寻回了自幼定亲的未婚妻,小娘子温顺柔弱,懵懂可爱,两人成婚后便隐居乡野,日子倒也和美。
只...
-
你更胜春朝(或扉) [现代情感] 《你更胜春朝》作者:或扉【完结】晋江VIP2025-02-19完结总书评数:565 当前被收藏数:1686 营养液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