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成不良从业者后我带全员从良(2川)


所以,大事肯定已经说了,只是她不知道罢了。
是什么?
这倒也算是大事,那些地可不老少呢。
自己的樊楼跟花戏楼就算再挣钱,也不能值钱到能换那么一大片的土地。
嗯,后面敬王要是全国开分店,倒是可以。
东想西想脑子开始迷迷糊糊的,没多久陆辛夷就睡着了。
第二日早早起来吃过早饭,她对半夏道“今日你留在家,去跟桂姨他们说一声我平安归来,省的她担心,而后拿一些辣椒种子西瓜种子这些去庄子上找我们。”
“衣服也收拾一些,要是那边顺利,我暂时就不回来了,对了,告诉贵叔刘家村的空地今年继续种植辣椒,让他们照着去年来就行。”
“是。”
陆辛夷带着商陆跟紫裳上了马车,由管家带着,一行人出了城,直奔白云山那片田庄而去。
二月的风吹着还是很冷的,但田间地头已经有了绿意,一些垂柳已经发芽,偶尔看到一株山桃也开始打苞了。
一行人赶了一天的路终于抵达了上次住宿的庄子。
看到马车来,早就接到通知新东家今天要来的管事带着诸位庄头都在门口迎接。

陆辛夷下马车的时候看着跪了乌泱泱的一群人,还吓了一跳。
管家在她身边解释“这些都是管事以及庄头,以后有什么事,你吩咐他们就行。”
陆辛夷点点头“好,现在就认个脸熟吧,已经开春,很多事都要抓紧了。”
管家点头,对众人道“都起来吧。”
一群人站了起身,恭敬的站在那。
管家大声道“以后陆东家就是你们的新东家了,庄子上的事都要听东家的,要是谁敢有异心,别怪我不客气。”
管事的跟庄头赶紧说着不敢。
他们都知道以前的主子是敬王,上次敬王又带着陆辛夷来过,肯定也是皇亲国戚,哪里敢有异心。
管家“现在去议事厅,你们管着哪一块,都跟陆东家说说。”
“是。”
于是一行人来到议事厅,在管家的示意下,陆辛夷还是坐在了那个代表着主家的椅子上。
庄子的管事立刻跟前一步道“启禀东家,小人是庄子上的管事,姓杨,这个庄子比较大,有三百八十亩的旱地,一百亩的水田,还有两个小山头,总占地面积四千七百多亩。”
陆辛夷表面很淡定,但心里在疯狂计算四千多亩是多大面积。
一亩等于666.6平方米,再乘以个四千七,那么就等于多少来着?
陆辛夷疯狂心算,一时间没算明白,立刻换了一种换算公式。
十五亩等于一公顷,四千七多亩那么就等于三百多公顷。
嚯,好大啊!
这时候就听管事继续道“我们这里的地大部分都佃给了佃户种植,只有一部分是自己人种,之前每一年的租子是五五,不过每年的税是我们交,如果新东家这边有改动的话,也是可以的。”
说是交税,但其实敬王是不用交税的,这是亲王的特权。
她转头问管家“现在这个庄子在我名下吗?”
管家道“王爷的意思等你的封号下来了再转,这样也可以不用交税。”
陆辛夷点点头,合理避税,就很好。
她对杨管事道“那就先按照之前的规矩办事。”
杨管事立刻道“是,东家。这边三位是我们自己庄子上的庄头,这边七位是佃户里的庄头。”
十个人站出来就要给陆辛夷磕头。
陆辛夷想拦,但最后没拦。
她也需要立威。
毕竟这里不是樊楼,这些人她都不熟悉,她要是表现的太好说话,说不定就会有人糊弄她。
等他们磕完头后她才道“今年具体种植什么,等我出章程,这段时间先把已经种下的庄稼伺候好,空地就翻地施肥,等着这边的通知吧。”
“是。”一群人应着。
等这些人走了,管家道“小东家,这两日老奴陪着您在庄子上转一转,认一认。”
“好,您也赶紧去休息吧,也累了一天了。”
管家也没坚持,他也一把年纪了,坐了这么久的马车,也确实有些累了。
晚饭大家分开吃的,都吃的很清淡,简单吃过后一群人赶紧休息。
吃过饭后管家本来想让她住在主院,但陆辛夷拒绝了。
她道“那边都是按照四叔的喜好布置的,那就给四叔留着,我就住上次的院子就行。”
管家听了很是高兴,这代表小东家心里还是记挂王爷的,也不枉王爷疼她一场。
大概是出来了,空气格外的好,一行人早早入睡,早早起床,也精神抖擞的。
虽然说这个时代没有太大的空气污染,但城里人多,空气还是有些污浊的。
早早起来的陆辛夷还打了一套《八部金刚功》。
有一段时间很流行,她们单位的人都跟着学,她也学会了,后来下到村子里太忙就没练了。
早上起不来,晚上忙到天黑,其他时间不适合练。
但在龙虎山的时候看到有个道士在练,虽然不一样,但还是让陆辛夷想到了这个被她快忘光的功法。
早上她也是一边想一边做,才算是把八个动作全部记住。但叫什么名字,她已经不记得了。
陆辛夷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就是出了事跑的时候别腿软摔跤别跑百来米就气喘如牛拖后腿就行。
她打算未来的一段日子就好好锻炼身体,种种田,过过真正种田文里那惬意的生活。
管家也早早就起来了,看到她在那比划,看着像是什么功夫,也没上去打扰。
等她打完了,管家才笑着上前。
陆辛夷就想起昨天管家揉着腰的样子,立刻拉着管家来学。
她道“这个是我在龙虎山跟一个道长学的。”
陆辛夷只能这么说,但其实这个八部金刚功据说是不外传的,都是口口相传,是张道长公布出来的。
还有一套长寿功,据说两个一起练效果更好。但长寿功她没学会,只学会了这个。
听说她是跟龙虎山的道长学的,管家顿时也来了兴趣。
“这一套主要就是养生,强身健体的,对你的腰应该很好。”
她一边说一边做解释(我练了两个来月,别的没感觉,但腰疼真的好了不少)。
管家闻言心里顿时就高兴起来了,小东家有心了,还记挂他这个老东西。
陆辛夷继续说“您也教教我四叔,他年轻时候那么会玩儿,又一把年纪了,就得好好养生保养,才能长命百岁。”
管家笑眯眯的“是,老奴回去就跟王爷说。”
管家记忆力还是不错的,陆辛夷教了四五遍,他就全部学会了。
本来也不难,就是一些小细节说清楚就差不多了。
“一天不超过九遍。”陆辛夷叮嘱“最好早晚练,太阳升起或者太阳落山的时候,千万别中午练,不然肯定会上火。”
“对了,练这个可能会有些副作用,比如放屁,脸上长火气疙瘩,身体虚的人或许还会尿血,如果出现尿血,就别练了。”
再就是女性来大姨妈的时候也不要练。但这个没必要跟管家说。
管家觉得最后那句主要叮嘱的是王爷。
“行,老奴记住了。”
跟着陆辛夷活动了两刻钟,管家也觉得身体松快了不少。
“吃过早饭我带您每个庄子转转。”
“好。”
两天肯定走不完,就当时看个大概吧。

陆辛夷回到房间洗漱后商陆等人已经把早饭准备好了。
陆辛夷昨晚特意吩咐的,不要太油腻的,小米粥配一个煮鸡蛋,再来再来个蔬菜、咸菜就够了。
吃了一顿舒服的早饭后,管家那边也已经准备好了。
在几个护卫跟紫裳的陪同下,一行人开始巡视庄子。
商陆留在家里收拾陆辛夷的卧室,毕竟未来一段时间他们可能都要住在这里,还是要收拾的舒服一点的。
连续两天,管家带着陆辛夷坐着马车将整个庄子都走了一遍。
三百多公顷是田地跟山头,还不包括圈这片地的时候圈进来的一些犄角旮旯以及山地,所以整个庄子在陆辛夷看到差不多有四百多公顷。
总之,两天下来,陆辛夷也只看了个囫囵个,想要仔仔细细的走一遍,最少得半个月。
管家带着陆辛夷宣誓了一下她是这里的新主人后就离开了,京城那边还有很多事等着他呢。
等管家走后,半夏也收好了一些陆辛夷常穿的衣服用品以及从桂姨那边拿来的大部分辣椒种子来到了庄子上。
半夏还来带了不少的男装,这是桂姨要求的。
说她在庄子上肯定不安分,还是穿男装好。
陆辛夷闻言心里暖暖的。
她本来想把桂姨他们也带来,将樊楼跟花戏楼彻底交给敬王他们。
但后来一想,桂姨来这边也就是照顾自己,她在樊楼干的很好,那些客人每天喊她桂掌柜,她可高兴了。
桂姨也该拥有她自己的一片天地了,所以那天离开才没去樊楼跟那些老人们见面。
他们都不是她的附庸品,他们也都拥有了合法的身份,也都已经能养活自己,所以不需要再跟着她了,他们可以开启新的生活了。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陆辛夷换上了男装,带着紫裳跟几个护卫,将庄子走了一遍。
不仅如此,还手工绘下了整个庄子的图,详细到每一亩地以及每一条小道都标注上了。
肯定没这么大的纸,她都是画好后再拼在一整块的布上,所以一个月下来,将整个庄子都画在图上拼接好后摊开在院子里,看起来很是壮观。
这里的每一块田地佃户们都给取了名字,陆辛夷也都标注了名字,所以不存在弄错。
这样有了图后,她再想干点什么,也不用再去原地,只要指着图上的地方吩咐管事跟庄头就行。
这一个月下来脚都走出了水泡,可算是没白忙。
这一个月,她也规划好了种植区域。
她将一批不是太肥沃的地圈出来种辣椒,光辣椒籽就撒了三亩地。
她估摸着这三亩地的辣椒种子,应该能种出最少五十亩地的辣椒。
虽然不要交税,但现在情况不定,京城粮食也紧张,还是要多种粮食的。
未来摄政王要是真的反了,那必然是要多囤粮食的。
所以那一百多亩的水田她不打算动继续种植水稻,京城是中原地区,但也不太适合种植双季稻。
这个庄子只有一条小溪流,灌溉这一百亩的水田已经很不错了,要是双季肯定不够。
一来在没有化肥农药的年代,种双季肥力不够,二来水不足,会适得其反的。
别到时候人忙的要死收成还不够种子的钱。
等稻谷收了后,她打算种一批黄豆。
黄豆不需要太多的肥跟水,哪怕秋天枯水期后也够它们生存了。
套种还能增加地里的肥力,减少病虫害。
目前这些水田都已经犁过了,还撒了不少粪沤肥,所以走到哪里,都能闻到一股子臭味。
陆辛夷打算寻找一种草,他们老家就叫草籽,学名叫红花草。
这种草一般都是秋天稻田里的作物都收割后撒在田里。
等春天一到,这些草籽就会发芽开花。

也叫紫云英
嫩的时候人也可以吃,不过老家那边都是喂猪喂牛喂鸡鸭,等大了后会开紫色的花,老了后有四到五个黑色的角,里面藏着籽。
一般农民会在开花前后就直接犁田灌水,将草籽在压在土下面,被水浸泡腐烂沤肥,等插秧的时候,就是秧苗的养分。
一般会留一小块草籽养老留籽,明年继续。
在化肥还不普及或者买不起的年代,农村种田都这样。
后来化肥普及了,农民们也懒得弄了,田间地头就很少看到草籽了。
陆辛夷知道长什么样,回头在山里找找,或者让鲁掌柜在江南一带找找。
现在嘛,水里都是各种动物跟人的粪便,还有油菜籽的渣滓,经过水这么一沤,臭的很。
她下乡的时候可没少闻,这会儿闻了也没什么感觉,反倒是商陆他们,从小在敬王府长大,比一般人家的小姐还要娇贵。
但主子没有什么表情,她们也只能忍着。
陆辛夷看着这大片的水田,她不打算种植双季稻,但可以试着种一批杂交稻。
杂交稻具体怎么搞不知道,但她知道水稻是雌雄同体的。
人不能近亲结婚,不然就会有痴呆或者缺陷的下一代。
水稻雌雄同体,结的稻子肯定也会受到影响。
她下乡的时候村民都买杂交稻种子了,所以没看到过。
她忘记在哪里看到过,那人说只要等稻子杨花的时候,用绳子在稻花上来回的拉扯,让这棵稻子的花沾到别的上面授粉,就算是杂交了。
陆辛夷打算拿出十亩水稻试试,反正试试总是没坏处的。成不成的再说。
她也不贪心,杂交稻每一亩哪怕多收个一二十斤,这一百亩下来也能多收不少。
要是能成功,还可以科普给其他人。
嗯,秦砚那边她可以说说的。
看完水田,又去看地。
目前地里大部分目前种的都是冬小麦跟油菜,辣椒想要种植的话,得先收割了这些才能种。
不过还有五十多亩空着,本来是打算开春后种植春小麦的,被她叫停了,她要拿来种辣椒的跟西瓜。
这五十亩地是庄子上的人自己种,正好,交给佃户她还不不放心呢。
她已经亲自下了一批辣椒种子种,还有西瓜、南瓜、葫芦的种子,足足忙了四五天,就等着移植了。

第411章 赈灾册封
三月三一过后田地里的虫子都复活了,一到晚上,青蛙就呱呱叫着,每天听着虫鸣哇叫入睡,再加上每天的锻炼,吃的又好,陆辛夷的身体肉眼可见的圆润了一些。
到了四月开始忙了起来。
春天已经过半,气温升高,地里的植物那是一天一个样。
辣椒已经长到一拃长了,西瓜、南瓜、葫芦这些也都可以嫁接了。
于是整个四月陆辛夷都带着庄子上的人以及雇佣的佃户们忙的热火朝天的移植辣椒。
她把这事交给了庄头后就不管了。
然后又找了几个心灵手巧的小媳妇跟婶子,带着她们开始嫁接西瓜。
每一个切好的口子都要沾点草木灰,这是防止植物感染,提高存活率的。
去年没有这一步,死了不少。
等西瓜这些全部嫁接好后,陆辛夷腰酸背疼的。
按理说她都是地主婆了,动嘴就可以了。
但这边的人都是第一次种,她不放心,怕耽误今年的收成,只能劳心劳力亲自带着人干活。
虽然累,但那种满足感还是很强烈的。
只要想到大片大片的瓜田里长出大大的西瓜,这些都换成银子后,她就充满干劲儿。
连续几天她都亲自查看,好在嫁接后的成活率比去年看着要高了不少。
期间还散养了不少鸡,又抓了一百多头羊跟五十多头猪放养在山上养着,其中五头母猪,其他都是公的。
这些猪抓来都有十几斤了,陆辛夷找了一个大夫来,在她的指导下给那些公猪骟了。
骟了后的猪不但长的快,味道也不会太骚,要好吃不少。
养猪是为了吃肉,为了肥料。
四月下旬,嫁接成活的西瓜二次移植,一共也就种了十五亩。
主要是秧苗不够,只有这么多了。
这边刚忙好没两天,管家来了。
一起来的,还有两一封信。
管家道“这是桂掌柜的,这一份秦大人给您的,鲁掌柜已经回来了,信是由鲁掌柜带回来的。”
一听说是秦砚来的信,陆辛夷心里还是有些期待的。
虽然这段时间忙的根本没时间想他,但不代表不想他,夜深人静的时候也会想他现在在干嘛,有没有想她这种无聊的问题。
管家还在,陆辛夷也没着急看信,问了一些京城最近的事。
她得知道,也好做出一些应对措施。
管家道“城南那些危房都已经修缮好了,倒塌的居民房也快了。不过想要全部修建好,估计要等到六七月份了。”
“城南现在也焕然一新了,朝廷在主街道竖了四座牌坊。上面篆刻着为城南募捐的商户姓名。
还有些捐了款没名字的,也特意竖了一块碑。就有那老百姓,给那碑挂了红披,在那烧纸祭拜,搞得不少人照着学。”
陆辛夷道“大部分的老百姓还是淳朴的,那些人捐款相当于给了他们一次再生的机会,磕几个头也没什么。”
“是啊,王爷也是这么说的。”管家道“大家一起捐了那么多钱,受他们几个头也是可以的。”
“摄政王那边没闹什么幺蛾子吗?”陆辛夷问。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