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别的发现吗?”陆辛夷问。
幺爷继续道“有东家给的钱,我倒是让几个大小子换了一身衣服打扮了下,跟着李仕诚去了几次春风楼,李仕诚分两次宴请了吏部跟户部的人。
是哪位大人我们就不知道了,之所以知道是这两个部的,还是因为听龟公说的,可见那些人都是春风楼的常客。”
陆辛夷想了下就猜到了,她道“西市市令徐敏应该就是李家培养的,现在徐敏深陷牢狱,是出不来了,所以李家想让他们的人继续担任下一任的市令。”
幺爷恍然大悟“那就怪不得了。”
陆辛夷不想让李家的人继续当市令,要还是李家人上位,那对她肯定是不友好的,有这么个市令压着,她想发展也难的很。
而且新来的市令要是李家的,肯定也会继续征收杂税。
当然了,市令官儿小,但油水足,李家不一定能再安排一个他们的自己人。
但不管是哪一方势力推荐来的,对他们这些商户来讲,都不算太友好。
忽然,陆辛夷脑子里冒出了一个想法。
与其让李家或者其他势力继续控制西市,不如她联合西市所有商户,赶在李家人之前,捧出一个他们商户们推荐出来的市令。
比如那个范大人。
不过在此之前,她要先找桂姨了解下这个人,然后再去联系其他商户。
心里有了主意,陆辛夷对幺爷道“幺爷,这几天辛苦你们了。我之前答应你们的事,说到做到,明天我去牙行看宅在,你让阿四跟我一起,我给你们也租赁一个宅子,而后教你们一些手艺,让你们这老的老,小的小,都能凭着自己的本事吃饱饭。”
幺爷立刻站了起来“小老儿实在是说不出拒绝的话来,去年冬天,我们这群人就冻死饿死了六七个。”
阿四闻言低头擦了擦眼泪。
“东家是菩萨心肠,看不得我们这些乞丐受苦,小老儿给东家磕一个……”
说着就要跪下,被陆辛夷一把拦住了。
但阿四动作快,已经跪下哐哐哐给陆辛夷磕了三个。
陆辛夷“……”
幺爷顺势被陆辛夷扶起来,见阿四已经跪下了,就道“小四,再给东家磕三个……”
阿四很听话,立刻就磕了起来。
“行了行了。”陆辛夷哭笑不得,随即又严肃道“幺爷,我给你们租房子教会你们手艺,但你们也需要在我需要的时候鼎力相助。
我们都是弱势群体,所以得拧成一股绳,这样别人想踩死我们的时候,我们也能给他们狠狠拌一跟头。”
幺爷很是认同的点头“这是自然,就是东家不给我们租房子传授我们手艺,就凭您愿意雇佣阿四他们几个,小老儿也愿意听东家的,东家以后有事只管吩咐,我虽然老了不重要了,但阿四他们几个正是长的时候。”
陆辛夷点头“好,等把房子租好,你们能挣钱了,可以再收一些孤儿小乞丐,我不怕你们人多,我有本事养得起,但只有一条,你们得忠心与我,一旦发现你们三心二意,我自然也有法子让你们重新变成乞儿。”
“东家放心。”幺爷就差歃血发誓了“若我孙有贵背叛东家,天打五雷轰。”
阿四也跟着发了个誓。
誓言只能约束君子,对小人是无用的。
陆辛夷只希望幺爷他们是真的值得她背靠背的伙伴。
陆辛夷将幺爷拉着坐下“我自然是信您的。”
幺爷忽然又道“对了东家,您是不是去看花魁赛去了。”
“对。”陆辛夷点头。
幺爷“跟敬王一起?”
陆辛夷囧了下“巧合。”
幺爷也没多问“听到有人谈起,这或许对东家来说,是一件好事。”
陆辛夷点点头“那您再帮我打听这方面的消息,看看大家都是怎么传的。”
幺爷点头。
时候不早了,陆辛夷对大力说,“大力,问下翠凤做了多少,全部加菜拌好给幺爷他们带回去。”
大力立刻照办,不一会端了一个老大的瓦盆出来放在桌上。
陆辛夷道“这个叫粉肠,天气热,凉拌着吃非常爽口,你们带回去吃吧。”
幺爷没有推辞,樊楼没开张,他们就又断了油水,虽然陆辛夷给了他们一笔钱,但他们也不敢乱花,幺爷也怕孩子们以后都指望上了,所以每天还是让他们出去找吃的。
“多谢东家。”幺爷示意阿四端着。
陆辛夷送他们到后门口,对阿四道“明早巳时左右过来。”
阿四应允。
把人送走关上门,陆辛夷去找桂姨打听那个范大人了。
桂姨闻言很是惊讶“范绰?小娘子怎么忽然想打听他了?”
陆辛夷就把幺爷说的情况加上自己的分析跟桂姨说了。
桂姨闻言一拍手心“小娘子说的对,与其让别的势力来,那咱不如自己推选一个符合咱们商户心意的市令来,范绰在西市,口碑还算不错的。”
说完往陆辛夷身边挪了挪道“说起范绰来,那也算是有十几年的交情了……你小时候他还抱过。”
陆辛夷“……我一点都不记得了。”
桂姨笑“那是自然,你那时候还在喝奶呢。”
陆辛夷“……”
第109章 范绰此人
桂姨看了一眼陆辛夷,小心翼翼地道道“范绰那年进京赶考,结果因为不适应这里的气候,生了一场大病,把钱都花完了,最后被客栈掌柜的给赶了出来,书本衣服什么的,被丢了一地。”
“正好我跟您娘出门采购,有一本书砸到你娘了。范绰上前道歉,你娘心好,就多问了几句,得知情况后我们就帮他把东西收拾好。”
“范绰道谢后就要走,结果被你娘给喊住了。你娘说了我们的身份,问他愿不愿意写几首唱词,只要写的好,一首五两银子购买。”
“范绰答应了,最后写了七八首唱词,最后你娘看中了四首,给了他二十两。”
“可别小看这二十两,这些钱够他先给自己看病,然后租赁一个偏僻的住处支撑到来年科举了。”
“范绰也知道你娘这是在帮他,就跟你娘说,等高中后一定报答你娘的救命之恩,平时有些剩下来没怎么动过的肉菜,你娘也让我给他送去一点。”
陆辛夷听到这里插话“他不会要娶我娘吧。”
桂姨尴尬了下,还是点了点头“范绰来年就高中了,名单公布那天,他就来找你娘,说要明媒正娶她。”
“你娘拒绝了,说她身份不好,还育有孩子,而且余生也不打算再嫁。”
“范绰很失望,但每天都来,帮忙干点活什么的,直到有一天,他来找你娘,说他要成婚了,对象是一位官员的女儿。”
“你娘祝福他们,自那以后,范绰就再也没来过了,他们成婚那天,你娘还让我去随了份子钱。平时里就算碰到了,双方也只是点点头,并不说话。
你娘去世后的这几年,我们能在西市存活下去,多少也是因为他在背地里照顾的原因。”
听完这个故事,陆辛夷在心里感叹一声看看,人家范绰就能报恩,虽然她娘没愿意。
但周文斌这个渣滓,不但不报恩还要掉过头来踩她。
都是赶考落魄书生,差距怎么就那么大呢?
收回心思,陆辛夷道“听你这么说,那这个人还是个知恩图报的,你刚才说他岳家也是个官儿,是什么官儿啊?”
桂姨想了想“好像是御史台的,姓鲍好像,当年我去随份子的时候,听别的宾客说的。”
“那这么说来,这件事要好办多了,我们只管在民间给范绰造势,背地里让他自己努努力,再由他岳家帮帮忙,这个市令,范绰就有六成的概率了。”
“那剩下四成在哪里?”桂姨问。
“剩下四成就看谁的权力更大了。”这就不是她能掺和的局了。
桂姨又担心地问“那联系商户的话,到时候会不会被其他势力记恨?”
陆辛夷想起之前幺爷说的话。
自己跟敬王一起看花魁赛的事已经传了出去,虽然都是捕风捉影的事,但陆辛夷觉得,自己倒是可以利用一二。
至于最后会不会被敬王抢回去,陆辛夷觉得不会。
一来敬王如果真看上她,直接把她叫到敬王府就行。
二来,昨天她回来后仔细想了想,敬王看她的表情,更像是看个小辈,而不是女人。
虽然她不知道缘由,但想到坊间传说敬王花心,京城有名的花楼他都去过,说不定就认识原主娘呢,毕竟原主娘也曾是花魁呢。
至于敬王会不会是原主爹这种事,陆辛夷昨晚还真认真想过。
但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不太可能。
因为她跟敬王一点都不像,最重要的是,原主娘带原主去了两次江南,她隐约有点记忆,记得她们去祭拜过什么人。
那墓碑无名。
虽然无名,但每次原主娘都很伤心,去一次回来都要消沉很久。所以她觉得那里埋着的才是原主爹。
虽然不知道为什么不写名字。
想来或许是个衣冠冢吧,从对方给原主娘赎身就能分析出来,对方不差钱。
再看她自己长得不差,所以原主爹肯定也是个美男子。
不差钱又是美男子的公子哥,能是普通人吗?能娶花魁吗?就算死了,也只会葬在对方的祖坟里,哪可能随意埋在江南某处不知名的小山头上呢。
所以她估计她就是她娘跟某个公子哥的私生女,但绝对不是敬王的私生女。
综上所述,敬王肯定查过她,知道她娘叫陆羽绮,从脑海里扒拉出两人之间的往事,导致敬王好奇想见一见她。
嗯,分析的应该是正确的。
“娘子……”见陆辛夷半天不说话,桂姨只好喊她了。
陆辛夷回神“这个事我们暂时不出面,等灶台修缮好,我就宴请那几位东家。
席间我再不经意提出来来,引导一二,那些人背后肯定都是各有势利,都想安排自己的人。
那既然自己的愿望不能达成,自然也不希望别家的人上,那还不如顺应民意,到时候范绰也会看在商户们推他上去的份上,不好过于苛待西市商户。”
桂姨一想还真是这个理。
“小娘子你现在可厉害了。”桂姨赞道“有时候我都觉得你跟换了个人似的。”
桂姨不经意的一句话让陆辛夷心里一咯噔,可不就是换了个人吗。
“桂姨,得知周文斌要跟别人成婚那天晚上,我哭了很久也想了很久,我就知道男人靠不住,我们女人想要过上舒心的日子,还得自己强大起来。”
“我就觉得像我娘那样挺好,开一家花楼,帮助一些姐妹们,大家一起相互扶持,要什么臭男人啊。”
“等樊楼稳定下来后,我就挑选一个漂亮的郎君,要个孩子,至于郎君,哪里凉快哪里待着去,我把孩子抚养大,以后也算是有人养老送终了。”
桂姨张着嘴巴瞪大眼睛看着陆辛夷。
“您觉得这样不好?”陆辛夷问。
桂姨闭上嘴,脸上十分纠结“虽然听着不错,但要是能成婚,最好还是成婚,有人疼您多好啊。”
“桂姨,您觉得我这样的身份,谁愿意明媒正娶我?读书人我肯定是不选的,一般的商户或者老百姓,就算说要明媒正娶我,我还怕他们娶了我后把我害死,名正言顺继承樊楼呢,人心是最经不起试探的。”
“再往上的的官宦人家,我这种身份也只能做妾,做妾哪有我自己开着樊楼跟你们一起当个有钱有闲的女东家来的舒服啊。”
第110章 看宅
桂姨一言难尽的看着陆辛夷,觉得她不该过这样的日子,可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那这样的日子也挺好的。
第二日,陆辛夷带着胡大牛跟赶过来的阿四,三人去牙行租房子去了。
樊楼现在的房间她要全部改建成包厢,只留下值班的,剩下的都用来招待一些比较上档次的客人。
虽然她坐了牢,但因为这个牢坐的还给樊楼扬名了。
阿四道“我们去明堂牙行,是一家庄宅牙行,那家牙行虽然不大,但老板人心好,我们每次去乞讨,他都会给一点。”
“那行,那咱就去照顾照顾善人的生意。”
明堂牙行并不大,就一个东家两个伙计,路上阿四说这个牙行开了有二十多年了,明堂就是老板的名字。
所以老板已经四十多岁了,但保养的挺好,一看就是经常锻炼的,往那一站,板板正。
胡大牛上前说了下要求。
宅子主要在光德跟崇化两个坊找,一间两进,一间三进,都靠近西市,一左一右,众人上下班也比较方便。
这家牙行开在崇化坊,做的都是街坊邻居的生意。
闻言立刻拿着本子翻找起来,而后道“东家只考虑这两个坊吗?目前这两个坊都没有大宅子租赁,一进的倒是有。”
毕竟靠近西市。
胡大牛看着陆辛夷。
陆辛夷问“你手里都有哪几个坊的?”
杨明堂道“延寿坊有一间三室的,宅子主人才装修过,结果装修没多久,老家就出了事,所以赶了回去,这宅子就要对外出租。”
“老板还回来吗?”陆辛夷问,这要是回来了,他们还得搬。
“应该不回来了。”杨明堂道“我听说他那间绸缎铺子都卖掉了,说是回老家做生意了。
他那房子倒是挂了一段时间卖,但大家知道他着急要钱,价格压得低,那东家也硬气,就不肯卖,最后只好往外租,先收回一点成本再说。”
有钱人不会租,没钱租不起,高不成低不就的。
杨明堂看着陆辛夷“他那三进院子才装修好,自己都没住,家具什么的一应俱全,又靠近西市,很方便一些大商户暂时落脚居住,所以要租的话,也不便宜,一个月要五十两。”
一听一个月要五十两,陆辛夷蹙了蹙眉,虽然现在樊楼能挣钱了,但一个月花五十两租个房子,也是有些奢侈的。
但延寿坊在西市,靠近朱雀门,算是西边离皇城比较近的坊市了,也是西市有钱人的聚集地。西市不少有钱商户都住在那边,安全性还是不错的。
杨明堂又说“这个坊的宅子一般很少对外出租或卖。这间之所以还在,是因为有人要故意压价想买,陆东家要是租下来,可能还要受到一些骚扰,所以才租五十两,不然最少都是要七十两的。”
“看看其他的吧。”陆辛夷道,这个先备选。
杨明堂又翻了翻“崇化坊二进的有一个,不过房子比较老旧,想要住的话,可能还要你们自己翻新下,价格便宜,一个月五两银子,主家要求一年一付,这是图,您看看。”
陆辛夷也没表态,杨明堂就继续介绍,延康坊,怀远坊,群贤坊都看了。
半个时辰过去了,杨明堂嘴巴都说干了,陆辛夷才到“群贤坊这家去看看,然后再去看看怀远坊跟延寿坊的。”
听了半天,她最满意的就是这两家。
群贤坊就在金光门附近,想要打听点什么消息,那也是方便的很。
至于延寿坊的价格虽然贵,但拎包入住,啥都不用买,就符合她们现在的需求。
怀远坊的也是三市,租金一个月二十两,可以去看看。
杨明堂赶着驴车,带着他们先去看了群贤坊的。
群贤坊的那个二进院子需要翻新,所以只要三两银子一个月。
一行人来了群贤坊,房子确实有点破旧,瓦片柱子门窗什么的,都要换,但胜在大。
看到这样的宅子,陆辛夷是有些失望的,这跟鬼屋也差不了多少了。
但阿四很满意,他小声对陆辛夷道“东家,我们这样的身份,能住在一个像模像样的院子里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最主要的是价格便宜,房间也够他们那么多人住。
陆辛夷看了一圈,想了想这地方大,改造下搞豆腐作坊也方便。
对,她要教会幺爷他们的手艺,就是做豆腐。
除了豆腐,豆腐干,千张,霉豆腐这些,都可以做。
做出来的成品樊楼可以消化一半,剩下的一半可以让他们这些孩子散开去各个坊卖。
虽然辛苦,多少也是能管他们温饱的。
反正要改成作坊,那也是要请人的,一起翻修也不麻烦。
陆辛夷道“杨东家,这个宅子我倒是想租,但有些事得说在前头。”
“陆东家请说。”杨明堂很是斯文。
“宅子我租来做点小生意的,所以需要改造,改造花的钱,我可以不找主家要,宅子我也可以自己花钱翻新,但这个宅子,最少租给我十年,如果十年内主家要收回,那我翻新宅子的钱主家得出。”
“至于我们改动过的地方,也会直接恢复现在的模样。如果主家愿意,那这宅子,我就租了,租期十年,期间只可以涨一次房租,涨幅不能超过之前的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