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历史视频:老祖宗边吐槽边吃瓜(胖胖的栗子)


[一个人屠,一个爱杀降将,两个毒士,这配合真不错![鼓掌.jpg]
[我愿称之为:斩草除根法。]
[贾诩:士兵染上瘟疫,投过去,传染过去。]
[程昱:贾诩,我警告你,放下我的小菜。]
[白起说:杀光投降士兵,让他们自己挖坑。
贾诩说:那他们的家人咋办,一起杀吧。]
[程昱:你动我军粮。]
[铁木真?]
[铁木真不行,没有车轱辘高的,他都放过,这……能有几个能被弄死的。]
[成吉思汗:把高于车轮的人都砍了。
日本:感谢不杀之恩。
成吉思汗:把车轮放倒。]
[项羽啊!你们给忘了?屠城大户啊!]
[主打一个寸草不生,鸡蛋散黄,蚯蚓竖切,蚁窝灌水银。]
[主打一个人畜不留。]
[……]

贾诩:这个时候,就不要提我了。
程昱:什么秘制小菜,这不是不得已嘛?后世人咋对这事,记得那么深呢?
常遇春:我说我只是有一点点爱杀降将,不是所有人投降的士兵都杀,不知道光幕信吗?
被光幕提及的温韬:看着前面那几位,想到自己擅长的手艺,他忽然知道,后世人的评论里为什么会提他了。(这位是盗墓狠人,唐朝有十七座皇帝陵墓,被他洗劫一空。)
项羽看到这个表示小意思。
同样被拉上的黄巢表示无所谓。
而各朝代的百姓看到这个评论区,这些恨人行径,都惊呆了。
“呃,这个秘制小菜……该不会是人肉吧?”
“这也太不讲武德了吧,投降也杀啊!”
“这个叫日本的国家到底干了什么缺德事儿,让后世人这么恨他们。”
“倭寇可不是什么好东西,如果真的让这些人去攻打倭寇就好了。”
“我爹就是死在那些倭寇手上的。”
“最好把那些倭寇都杀光。”
元朝之后的百姓提起倭寇那恨的都是咬牙切齿的。
而之前的百姓摸不到头脑,还有心思讨论光幕上提到的这些人名。
【#D国大麻合法化#】
【D国坚持40多年的大麻禁令被打破,D国民众在首都聚集吸食大麻,现场制作大麻卷,边吸边跳舞,庆祝该国大麻合法化。】
[叶赫那拉氏的诅咒。]
[请出了史诗级道具——叶赫那拉诅咒银币。]
[来自100多年前的回旋镖,还是少见。]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
[我还以为人人都会吸取鸦片战争的教训呢。]
[因为他们不是鸦片战争的受害者,没有经过血泪的鞭打,又怎么会长教训呢?]
[鸦片战争啊!再过100年,格局就有变化了吧。]
[最可怕的是一旦他们内部消化饱和,会不会发动第三次鸦片战争。]
[历史不会重演,S3赛季的我们强的很。]
[最可笑的现在还有一部分人说就应该向西方学习,吸毒合法化,我呸,东亚病夫的牌子才被打掉多少年啊,就不记得了。]
[一些人啊!生活稍微好点了,就忘了当年先辈们走到今天有多难了。]
[禁毒绝不让步,哪怕举世皆敌。]
[……]
“‘东亚病夫’这说的是谁?不会是我们吧?”
“谁敢这么骂我们?老子把他脑袋给他拧下来。”
“鸦片战争,鸦片还能打仗。”
“能让后世人这么深恶痛绝,这鸦片以后是不能沾染了。”
“我就说那鸦片不是什么好东西吧?以后谁也不准去那大烟馆,谁要是再去了,以后就别认我这个老子。”
“……”
而这时候清朝前期的皇帝大臣还是一头雾水。
什么叫“叶赫那拉氏的诅咒”?
皇帝和大臣们目光都落在了叶赫那拉氏姓氏的大臣身上。
叶赫那拉氏本族人也很懵,什么?光幕怎么突然就点他们的姓氏了呢?而且听这意思也不是什么好事啊,“诅咒”!
特殊时代
“禁毒原来是禁止鸦片。”
“后世没有鸦片的威胁了!”
“我们的后代终于能我在一个没有鸦片的国家了。”
“这就是我们以后建立的国家吗?我们成功了!”
【#100块钱#】
【“如果有一天浑身上下就只剩下100块钱一个月的餐费,你要如何用这100块钱熬过这个月?”】
[100块钱花一个月,那我可能前面几天吃吃喝喝,剩下的钱挂生理盐水,维持生命。]
[可能剩下的钱,连挂生理盐水都不够。]
[扎心了,扎心了。]
[买大米,现在最便宜的大米好像是2块,这样的话一天能吃一斤半,坚持一个月肯定是没问题,但营养不良是肯定的了。](有两块的大米,因为我现在正在吃,5kg19块8,平均下来2块钱一斤。???)
[猪饲料,猪饲料里面有大豆,花生,芝麻,玉米之类的东西组成。
可以说是高碳水了,而且猪饲料里面还有维生素,也不怕吃了之后,也不怕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这个维持生命体征餐,是真维持生命体征。]
[100块钱只是维持生命体重的话,应该不会活的很惨吧?先拿15块钱买一盘鸡蛋,30个鸡蛋,每天一个。
然后一箱方便面,买最便宜的那种拼夕夕,17~20块钱,75g,24包,然后再买火锅面,这个要多买一点,买两份,一份是30块面饼,两份的价格大概是在30上下,按35算。
这样的话,生存食物基本上就可以保证了,而且还有剩余,这剩余的可以买点其他东西,也可以用来改善伙食。
每次煮方便面的时候,调料包就只加一半,然后多加一块面饼,一顿饭就够吃了,下午的时候可以就吃一个面饼,把剩下的调料包放进去,早上吃饭就可以冲个鸡蛋,一天伙食这就搞定了。
就是吃的有点单调,但是维持生命体征是没问题的。](有15块钱一盘的鸡蛋,我在这个月月初,买到一盘鸡蛋的是13.99元的,带鸡蛋托的重量是1850+-100克。)
[100÷3,每天大概就只有3块钱,那就吃面条吧,现在市场价格最便宜的那种面条,大概是2块5一斤,一天肯定是吃不了一斤的,说不准还有点剩,还可以再买一点蔬菜之类的,补充补充维生素。]
[买100块钱的金针菇,卡bug。]
[不要给我提金针菇,一提金针菇,我就想起我上厕所的情景……]
[……]
(不怪我写小说,写穷人的时候最真实,这都是在我自己身上积累的经验啊!dT-Tb)

第72章 【#亚历山大真实存在吗?#】
“生理盐水那是什么东西?用水把盐化开之后的盐水吗?”
“盐的确可以让人更有劲,但光喝盐水也不行啊。”
“盐多贵啊,要是光喝盐水我可舍不得。”
“后世的几块钱,应该就是现在的几文吧,怎么感觉后世的几文钱,能买那么多东西呢?我手上的几文钱稍微花花就没了。”
“我也这么觉得,难不成后世的钱比我们的钱更值钱?”
“鸡蛋这么便宜的吗?15块钱,就能买到30个,这可比我们买的便宜多了。”
“鸡蛋我记得现在价格都涨到了四文钱两个了,可贵了,现在我们家老母鸡下蛋我都舍不得吃,都等着挑到镇上卖呢。”
“别说贵的时候不舍得吃了,就是便宜到一文钱一个的时候,我们也舍不得吃啊,都攒着挑到镇上卖呢。”
“要是15文能买到30个鸡蛋,有多少我收多少。”
“后世的鸡蛋怎么做的?怎么能这么便宜啊?”
“三文钱两个鸡蛋?不是一两银子一个鸡蛋吗?”
“一两银子一个鸡蛋,你家的鸡下的是金蛋啊!”
“这大米也好便宜啊,2文一斤。”
“2元钱一斤,这肯定不是精米,精米这个价可买不到。”
“两文钱,你还管他是不是精米啊!”
“后世这面条也不贵,两文半就能买一斤,这要是五文钱就两斤呢,而且面条光是粗粮可做不出来,得掺点白面才能做出来呢。”
“真要是这个价格能买到,那可是捡到大便宜了。”
“啥时候咱们这的面条,也能像光幕上这么便宜就好了。”
“猪饲料?猪还要吃饲料吗?”
“之前光幕上好像也说过猪饲料,后世的猪能长得那么白白胖胖,是不是都靠那个猪饲料?”
“要是真能养成光幕上那样的大肥猪,猪饲料又不贵的话,那倒是可以买猪饲料。”
“别说买了,光幕上的猪饲料怎么做咱都不知道。”
“光幕上那不是说了吗?用大豆,芝麻,玉米做成的猪饲料。”
“吃这么多好东西,这猪能不胖吗?它不胖才奇怪了。这东西给我吃,我也能长得白白胖胖的。”
“哎呦,这猪吃的比人都好。”
“就算是有真的猪饲料我也舍不得买,给猪吃草多便宜呀,大不了再给它往里面放点红薯,要是买猪饲料还得花钱,这多不值当的。”
“……”
百姓们对于这些家常东西的价钱心里最有数了,看着光幕上那么便宜的价钱就能买到这么多东西,恨不得钻进光幕里把这些东西买到手里。
【#亚历山大真实存在吗?#】
【为什么在西方的大肆宣传下,还有人会怀疑亚历山大存在的真实性?】
【底下网友热评:作为一个在位期间曾打下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的皇帝,居然找不到任何关于本人的遗物,也没有帝陵,这本身就很不符合常理。】
[不是说亚历山大有帝陵吗?]
[有是有,但是据地质学家推测,那地方两千年前是片海,亚历山大会移山填海啊,还能在海里建帝陵?]
[据说原本记载的是亚历山大横扫四大文明古国,然后他们发现中\国这个老六竟然记历史,然后他们的记录,就变成打隔壁阿三了。]
[不止如此,后来他们发现中\国这个老六,不止记录自家国家的历史,连隔壁Y度的历史也一块儿记录了,于是就变成只打到了Y度附近,回去直接病死了,直接来个死无对症。]
[先是四个,后面变成三,现在只变成灭俩了,这也就欺负那俩文明古国没有历史记录。]
[主要是史官那群老六,对打输了的记载非常详细啊!]
[史官:打赢了但无所谓,好了,最多记一句,夸你一句得了,不要太骄傲。
史官:什么打输了?记,仔细记,死了多少人,就算现在报不了仇也要记下来,以后子子孙孙都不能忘,一定要把这个仇给我报了。
主打的就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主要是我们根本就没有断过档,一旦断档,前面的历史就很难考究了,我们即使是五胡乱华,还有五代十国那个最乱的时期,都有继承了前面政权的人去记录那些历史,西方想挑刺都没得挑。]
[和平时期皇帝的言行都要被记录,更别提历史上会发生被打输了的大事了,这事没被记录本身就很离谱。]
[从战国打到秦统一,真有亚历山大来了,那简直就是送人头,政哥会发现原来不止这片土地,外面还有这么大的江山,等着他去征服。]
[最奇怪的就是那个马其顿方阵,人人拿着几米的长矛,身穿厚重的铠甲,真有劲儿啊!]
[最初的版本是十米的长矛,重铠,还有一米的盾。]
[雾草,这个个都是超人啊。]
[后来他们发现十米的矛的确是拿不起来,被夸大了,然后就改了,先是改成几米来着,反正最后给变成两米了。]
[这个两米,找的还是所有木头当中最轻的,盾也是绑手的小盾,才勉强给架起来,你就想吧,古时候又没法吃太饱,哪儿有那么大的劲,我估计古时候连两米的矛都拿不起来。]
[最开始的时候说的还不是10米,是16米吹的可起劲了,敌人自动往上面串,要多牛逼有多牛逼。]
[我觉得亚历山大这个人应该是存在的,但绝对没有他们记录的那么厉害。]
[肯定不是假的,但他的实力顶多就是其他人的衬托,只能说他本来就很普通,但对手太弱了,反而衬托的他比较厉害。]
[你就想吧,一个被匈奴残兵打到现在还有阴影的地方,实力再强能有多强呢?]
[秦军都把鞭子抽冒烟了,都没问出敌方的主力部队在哪儿。]
[敌方部队:没了,真没了,我们就这么点儿人。
秦军:你是不是当我傻?就这么点人,就敢来打我们。]
[秦军:哎呀,你看这还是个硬汉给我大刑伺候,我看他说不说。]
[白起抓住之后,拷打了三天三夜,硬是没问出这帮军队的主力部队在哪?]
[白起:说不说?说不说不说?还是个硬汉,都给我活埋。]
[其实我严重怀疑他们是被铁木真打蒙了,然后幻想出来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最奇怪的一个点就是:5万人横跨欧亚大陆上,万公里的后勤补给,板块的气候差别,别说是打仗了,长途跋涉就要死一批人,更别提他们吃什么?]
[你猜猜,成吉思汗是怎么打到那么远的?]
[那你猜猜:成吉思汗和亚历山大之间隔着多少年?两千年啊!而且成吉思汗领的都是骑兵,和步兵能一样吗?更别说人家还是游牧民族。]
[都说马其顿方阵有多厉害,但秦朝的秦弩那也不是吃素的,真敢来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万箭齐发,还没等近身呢,就死绝了。]
[不把他们打成筛子,那都是要节省军用物资。]
[……]

第73章 【#他会的比我都多#】
秦始皇嬴政看着评论上这些离谱的时间线,有些疑惑这个亚历山大到底是在他在位时期攻打过来,还是他曾祖父在位时期攻打过来?
白起在他祖父时期就已经死了,怎么光幕上一会儿说让他知道外面的疆土有多大?一会儿说白起拷问这个亚历山大的军队。
而六国各代君王看到后世那个西方把这个亚历山大吹的这么牛,默默的提起了袖子,思索着怎么应对这样的外来军队?
能吹的这么牛,实战实力应该不会太拉垮吧,结果……
他们就看到了后面那一句5万人的部队。
拥有百万雄师的秦国:……
拥有百万雄师的楚国:……
拥有70万军队的魏国:……
拥有50万军队的赵国:……
拥有20万军队的燕国:……
拥有20万军队的韩国:……
拥有20万军队的齐国:……
六国国君:就这点人,那个什么西方也好意思说翻山越岭的打过来?这是不是有点儿太瞧不起他们了?
原本还觉得有可能是后世传的历史有误差,秦国被那个叫什么亚历山大的给横扫了的六国国君瞬间把这点小希望给收了回去,就这点儿士兵,还不够给秦国建长城的呢,还打败秦国呢。
(长城并非秦始皇建立秦朝之后建立的,而是在秦朝统一之前,各国就有建长城的习惯。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长城主要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是将秦、赵、燕三国原有的北方边境城墙连接起来,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扩建,而并非从无到有建立。
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可以说这个历史相当长了。)
【#他会的比我都多#】
【烧火做饭幼儿园走红后,家长谈起孩子满脸自豪。】
【在记者采访这个幼儿园的一个小男孩时,小男孩信心满满的告诉记者:“已经学两年了,在家里最拿手的是面条,在学校最拿手的是炒花生,除了这些外,还会卤猪头,炒龙虾……”】
【听完他的话,一时分不清谁才是小孩子?】
[我感觉他六岁,比我26岁会的都多。]
[就这娃的语气,让我感觉:他已经是从业十来年的老师傅了。]
[家长:宝贝儿,睡前想听什么故事呢?
孩子:快点睡吧!明天幼儿园还有一堆活要干呢。]
[幼儿园毕业后,可以直接开一家老兵烧烤了。]
[建议全国推广,我下半辈子就想啃小。]
[赞同,以后就是我爸养我大,我儿养我老。]
[你真是一点活都不干呐。]
[某饭店人事部:你好,04年的是吧?从业厨师几年了?
小孩:今年20岁,从业厨师17年半。]
[饭店:骗人的吧?
小孩:请看VCR!]
[666~]
[妈妈:儿子,你放学早,先去市场买个猪头卤着,再弄几个小菜,我和你爹下班喝两杯。]
[这才是国家规定的劳动课程啊,现在真正实现了,我终于在现实当中看到了。]
[其实我一直觉得就应该让小孩学做饭,幼儿园4点放学,回家做饭,爸妈下班了之后,正好吃饭,多好!]
[孩子:只听说过压榨童工的,没听说过压榨幼工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