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不着专门开朝会讨论。
昨天晚上的事,无疑算大事,同时启祥帝已经有迁都打算了,所以今天是理所当然的召开朝会,所有在京城且五品以上官员,也早有预料的纷纷上朝。
昨天发生了那么大的事。
今天早上不可能不开会。
前面一系列流程走完,启祥帝还没来得及说自己想迁都,几个时辰前就已经了解出了什么事的刑部尚书和兵部尚书,便一起站出来,刑部尚书先开口:
“陛下,昨天深夜,有人,甚至有可能不是人的存在,劫狱放走了一千多个女囚,劫狱时间与万鬼夜游一致。”
“还有,昨天腰斩弃市女子的尸体也在万鬼夜游时消失不见,边上负责看守尸体的守夜人供述,那两截尸体在他的眼皮底下,眼睁睁的突然消失不见。
他有惊慌寻找,但是没找到!”
这边刑部尚书刚说完,其余百官还在反应之际,兵部尚书也立刻开口道:
“陛下,昨日深夜约摸也是万鬼夜游之际,东城城门,突然出现一个高约两米,宽约一米的大洞,那个洞不但切口整齐,且光滑无刺,恐非人所为也。
当时城门口到处都是女鬼索命。
可能有人趁乱出城。”
他们两个人,早前就已经互相通过气了,所以才会有现在这个顺序。两者一结合,大家理所当然会认为,逃出牢房的那些女囚,大概率已经在昨天晚上通过城门口的那个洞逃出城了,目前具体去向不明,也省得他们在城里搜查。
听完他们两人的话,不仅启祥帝有些懵,其他不知情的百官也有点懵,在百官窃窃私语讨论之际,启祥帝总算反应过来:“难不成万鬼夜游是人为的?”
此时此刻,他也只能这么想。
不然的话,这一切总不能都是巧合吧,本来就有人想劫狱,只是恰好碰到了万鬼夜行,这世上哪那么多的凑巧?
“人为的?谁有这么大能耐啊,难不成还能是泰山府君,阎罗大帝吗?”
“就为了救那些女囚?”
“难不成是有人看不下去……”
“不会是那些女囚当中有身份不一般的,比如某个神仙下凡历劫,先前不一直有人说吕洞宾是东华帝君下凡历劫吗?可能只想救一个,但救一个太明显了,所以便顺带着把所有人都救了!”
“被糟蹋的时候怎么不救?”
“也许被糟蹋就是劫难呢,凡俗肉身对神仙而言应该只是一具躯壳吧。”
“既是躯壳,又为何要救?”
“你……你就非跟我杠是吧!!”
“看来这事不能管了,要是非深究的话,万一惹恼背后之人可怎么办?”
“真有神仙,怎么也不知道匡扶社稷,反倒在那么多人死的时候不救,如今死了,还把他们的魂魄拉出来,搞什么万鬼夜游,怎么看都不像是什么正经神仙干的事,别是什么邪魔歪道吧。”
“天下怕是要乱了……”
“现如今还不够乱吗?”
就在百官们讨论之际,河东道节度使,兼太师太傅,朱向阳突然站出来:
“陛下,如今洛阳已经安定,臣手下将士皆有思乡之情,且臣作为一方节度使,也确实不宜离开太久,故臣想就此辞行,还望陛下能够恩准臣回去。”
朱向阳很清楚,他带过来的那些士兵在洛阳城里没做过什么好事,也没少杀人,只是杀的可能没有叛军多罢了。
同时糟蹋的妇女也不算少。
经历了昨天晚上的万鬼夜游,以及今天接收到这么些个信息,他是真心觉得洛阳不大安全,同时对因果报应,轮回地狱之类,也有点相信并颇为忐忑。
再加上他又没有做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想法,所以自然不愿在这多待,当即果断出来,说要打道回府。
虽然节度使是皇帝封的,但节度使听话已经是百年前的事了,现如今的节度使更近似于诸侯军阀,心情好,能给好处,就愿意听皇帝的话帮忙干点活。
心情不好或者没吸引他们的好处。
那圣旨就是个屁。
没有公开造反厮杀,一来是有些节度使确实没这想法,二来就是各地节度使数量不少,大家互相制衡,很清楚第一个冒头造反称帝,很容易遭受围攻。
到时候就是陈胜吴广之流。
成为真正天命之子的祭品。
“太师辛苦了,既然太师的将士有思乡之情,朕也非不通情理之人……”
虽然这事有点突如其来,但面对带着十万大军驻扎在洛阳城的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愿意回去一事,启祥帝还是挺乐于见成的,所以当即便暂时放下万鬼夜游是不是人为之事,开始说客套话。
然而他客套话还没说两句,就被朱向阳给打断了:“陛下,您就别跟我说这些虚头巴脑的话了,打胜仗臣是得到了您的嘉奖,但是士兵们还没有犒赏。
总不能臣又是自带兵马,又是自备粮草,然后连战胜之后的犒赏银子,抚恤银子之类,也都得臣自己出钱吧!”
“那臣岂不就是搞了个小朝廷,属于大大的僭越之罪,臣可万万不敢。”
意思很明确,就是要钱。
洛阳城里大多数百姓和没来得及逃走之人的资产,基本都被叛军们搜刮走了,朱向阳他们搜刮到的很少。即便后来朱向阳顺利击败叛军,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金银珠宝不知所终了,不知道是被还活着并且逃走了的那些叛军带走了。
还是被埋在了哪?
反正他们搜查许久也没找到。
朱向阳肯定不愿意做亏本买卖,再加上打了胜仗,由朝廷出犒赏银子和抚恤银子,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所以他此时完全是理所当然的伸手跟皇帝要钱。
这话一出,启祥帝脸都黑了。
他就该知道了,朱向阳这个狗东西没有那么好打发,国库里哪还有钱啊?
“陛下!”
朱向阳看启祥帝一直不说话,当即又喊了声陛下,这笔银子他是肯定要拿到手的。毕竟如果不能从朝廷手里获得一笔银子犒赏抚恤士兵,那么就得他自己出,不出,又如何能保证士兵忠诚?
他又不是君,没理由要求士兵忠君爱国,所以只能靠能给他们带来好处。
从而获取士兵的拥护支持。
养兵可是很费银子的。
自然得抓紧一切机会设法弄银子。
而在场其余百官,则基本都是沉默以对,毕竟他们是既不敢得罪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也不敢在这时候支持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回头被启祥帝记恨。
朱向阳拿到银子拍拍屁股走了。
他们还得在启祥帝手下干活呢。
所以整个朝政大殿一时间竟然显得颇为寂静,就在朱向阳已经有些不耐烦之际,启祥帝终究还是不得不妥协道:
“本便是应有之事,回头朱太师去找户部尚书,算算该给多少犒赏抚恤。
由户部拨款,你看如何?”
这话一出,户部尚书他是果不其然的不得不站出来道:“陛下,不可啊!”
“太师,不是下官不愿意,实在是户部真的没有银子,全国各地如今还能够上交赋税的府州本来就不多,百官皇族都要花钱,地方赈灾也要花钱,户部如今总共也就只剩不到十万两银子了。
哪怕全部都给您也是杯水车薪。”
“而且百官俸禄如今都已经拖欠了近三个月,这十万两银子要是全部都给您的话,百官俸禄恐怕得一直拖欠到明年夏税成功收上来,才可能补上了!”
户部尚书也很机智,十分明确的点明困难之处,同时还顺带着把百官全都一起带上,意思可谓相当明确,你们必须得帮我,你们不帮我,户部银子拨出去,未来大半年你们就别想要俸禄了。
诚然,很大一部分官员确实不可能全指望俸禄活着,但也确实有一部分官员,真得靠俸禄过日子。而且该得的钱被一直拖着,哪怕不靠那笔钱过日子。
是个人心里也都会觉得不爽。
直到这时候,部分官员才不得不开始支持户部尚书,点明朝廷困难之处。
有的说叛军劫掠朝廷一分没拿。
那笔资产数量应该不少。
有的问可不可以先拖着,等到明年夏税收上来再补,或者直接用河东道明年的税收抵。反正每年从河东道那也收不上来什么税,都被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设法截留了,不如直接不收恶心他。
当然,话肯定不可能说这么直白。
但反正大体是这么个意思。
而且这两种提议,实际上也不是主流,真正的主流是大家伙一起旁敲侧击的表示,国库没钱,皇帝内
帑应该还有很多银子,这国家说到底是家天下,皇帝自己出钱犒赏抚恤将士也是应当的。
朱向阳本身目的相当明确,他就是要立刻拿到钱,现钱,画饼之类的他可不吃,至于具体是国库的钱还是皇帝的钱,无所谓,反正银子上又没写名字。
拿到现银子才是最重要的。
作为压根没兵权,禁军基本都掌握在身边几个大太监手里,靠各方面制衡才能勉强坐稳如今皇帝位置的启祥帝。
此时是真的无能为力。
只能咬牙切齿同意内帑出银子。
毕竟如果他不愿意要体面的话,朱向阳肯定也是能够让他不得不体面的。
与其到最后被逼着拿银子。
甚至于很可能直接被抢。
还不如提前妥协呢!!
得到这个结果后,朱向阳可谓相当满意,很快便退到一边去闭目养神,其他的事他也懒得管了,银子到手就行。
接下来当然是探讨之前的事。
本来启祥帝是想将这件事轻轻揭过的,毕竟逼迫被糟蹋的女子自杀,甚至于不自杀,还要杀了她们,这事不管怎么说都不体面。如今人都跑了,背后可能还涉及到疑似仙神,或者至少是能驱使鬼神的能人异士,追究很可能没什么结果,甚至还会把事闹大,丢人现眼。
所以轻轻揭过不提是最好选择。
但那是之前。
如今一想到自己待会要从内帑当中拿出一大笔银子给朱向阳,启祥帝就心疼的不得了,不想办法从其他地方补上的话,感觉自己未来半年都睡不好觉。
所以很快,他便很不要脸的说道:
“一千多名囚犯逃脱,绝对不是什么小事,此乃欺君之罪,所有涉案之人尽皆有罪,但朕也不是什么暴虐之君。
允许你们缴纳黄金,用以赎罪!
金色不足或不够者,流放。
此外,由少府全城检索逃犯,所有知情不报,或者隐瞒,乃至帮逃犯逃脱之人皆有罪,有司需协助少府搜查。”
这番话听起来好像义正言辞,但实际在场是个人都能看得出来,启祥帝为了钱是彻底不要脸了。前面把所有涉案人都定为有罪,并且要求人家拿黄金赎罪,黄金纯度不够或数量不够,便定为有罪,流放,有多不要脸就先不提了。
后面那番话才是真彻底不要脸了。
囚犯越狱逃脱,那是地方衙门该操心的事情,即便这边是洛阳,最多也就是大理寺可能也需要操心,跟启祥帝口中所说的那个少府是丁点关系都没有。
少府是什么机构?
给皇帝赚钱的机构,弄到的钱全部都归入皇帝的内帑,这种情况下让少府去追查消失了的女囚犯,意思还能不明确吗?他哪是要找女囚犯,分明是要借机搜刮勒索民间余财,增加内帑收入。
这番操作已经直白的不得了了。
简直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结果当然就是百官纷纷劝说,表示不行,个个引经据典,认为这种事还是得让大理寺或者地方衙门去操心,另外就是这种涉及到能人异士的事,普通人根本无能为力,怎么能因此迁怒等等。
听到这不少人可能会觉得,这些官员好像还挺不错,起码没皇帝不要脸。
知道皇帝想借此搜刮百姓。
还在努力阻止。
但实际上,他们拼命阻止的真实原因是,害怕皇帝搜刮到他们,搜刮到他们亲戚,乃至于投靠他们的富商身上。
普通百姓都被叛军,以及河东道节度使朱向阳带过来的那些士兵们搜刮过两三遍了,除了房子土地没被搜刮走之外,哪还能有什么余财,大多数目前连吃饭都困难,敲骨吸髓也榨不出油水。
这点启祥帝应该也清楚,所以启祥帝大概率不会将目标放在那些普通百姓身上,而是盯上了那些幸存的富商们。
直接抢劫百官勋贵,敲诈百官勋贵这种事,启祥帝肯定是不敢的,也没那能耐,但是设法欺负欺负先前没什么损失的一部分富商,肯定还是没问题的。
这些富商为什么没啥损失呢?
因为他们有关系有人脉啊,他们要么是一些官员勋贵的亲戚,要么是官员勋贵的白手套,或者就是纯粹投靠了官员勋贵的商人们。是在那些官员勋贵们的帮助下,这才能够提前知道消息,提前跑路并且保住自家大部分资产等等。
这些富商没被叛军劫掠过,或者说在叛军进城前就带着大部分资产跑了。
所以百官脑瓜子稍微一转,就知道启祥帝只要不傻,肯定不可能对那些已经榨不出油水的普通平民百姓下手,只有可能对介于没有油水的平民和不敢得罪的百官勋贵间的那些个富商们下手。
但在百官勋贵看来,那些富商手里面的资产,起码有一半是属于他们的。
有些更是就是他们原来的家奴。
派出去做个白手套经商。
所有资产都是他们的。
现如今,启祥帝如此明确的想要对那些富商动手,百官们如何能不着急?
自然得竭尽全力阻止。
“无需再劝,朕意已决,毕竟需要搜查的是女囚犯,同时那些女囚犯大概率也都是藏在女眷当中,大理寺一群男人去搜可不妥当,而少府则多是内宦。
无需顾忌男女大防,更为妥贴!”
好不容易找了个借口后,启祥帝还又顺带着继续威胁道:“你们如若再不愿意,朕可能就得请太师帮忙了,十万大军还在洛阳呢,他们搜速度更快。”
这话当然不是真心的,纯属威胁。
让朱向阳十万大军去搜,到时候可就不确定是搜查女囚犯,还是又来一次全城大抄家,性命指不定都有危险啊。
如今的士兵是个什么德性。
百官又岂能不清楚?
一时间,满朝文武百官脸色可谓相当难看,而朱向阳则是很积极的配合:
“若陛下需要,臣自全力协助!”
他当然也很清楚启祥帝此时的真实意图,但他很乐意帮这个忙,启祥帝刚刚好歹同意从内帑拿至少一百万两银子给他,此时帮点小忙有什么大不了的?
最重要的是他又不会有损失。
回头名声变差的是启祥帝自己,受损失的是百官勋贵,他又何乐而不为?
之后又是一番争论,但因为有朱向阳帮忙撑腰,所以启祥帝终究还是力压众大臣的不满,成功将圣旨发了下去。
并且命令少府赶紧行动。
最好赶在朱向阳带领十万大军离开之前就把事情完成,与此同时,已经下朝的百官勋贵,当然也是赶紧派人联系自家亲戚,又或者自家白手套,让他们要么设法立刻带着资产去外地躲一躲。
要么把资产搬到自家府邸。
至于只是单纯投靠他们,每年交点保护费的富商,这时候谁顾得上他们。
而且要真一点好处都不让启祥帝尝到的话,鬼知道他会不会发疯,做些什么更过分的事情。所以也只能舍弃那些与他们关系没那么密切的富商,希望启祥帝在有所收获后,能够克制些罢手。
此外舆论方面他们也没放过。
必须得让启祥帝遗臭万年。
紧接着,也就是下朝后不到一个时辰,少府的人就在大内禁军的协助下开始全城搜查女囚犯。大内禁军虽然在几个大太监的手里,但有好处的事谁不乐意沾光,况且这恶名又不用他们来背。
所以自然很乐意帮个小忙。
可怜启祥帝不惜彻底不要脸,也不要
身后名的无耻搜刮行径,刚开始就注定最后的收获会被大内禁军分去不少。
但他根本没办法拒绝。
而且没有大内禁军协助,少府的武力值很难去那些富商府邸搜刮,不对不对,是去那些富商府邸,搜查他们有没有藏匿女囚犯。至于具体有没有,就得看他们给的够不够,愿不愿意付出了。
一时间,整个洛阳城又乱了起来。
表面是搜查逃走的女囚犯。
实际就是披层名正言顺的皮,做的还是之前那些叛军进洛阳城时干的事。
至于能不能找到那些女囚犯,无所谓,谁在意这个,捞钱才是他们的核心目的啊。能找到最好,找不到的话,大不了随便抓几个,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相似小说推荐
-
侯府小姐的捉鬼日常(奔跑的大橘子) [古装迷情] 《侯府小姐的捉鬼日常》作者:奔跑的大橘子【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2-05完结总书评数:251 当前...
-
神明造物大图鉴(恒矢) [穿越重生] 《神明造物大图鉴[西幻]》作者:恒矢【完结+番外】晋江VIP2021-01-11完结总书评数:710 当前被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