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半个朝堂皆是我弟子(月月捣药)


真正的王世昌对此自然是没有怨言。
他天生就知道姐姐比自己聪明,博览群书不说,运动天赋更是极佳,有时候见到她一个人替他顶着伯父伯母的施压与阴阳怪气,打心底里,他是极其佩服的。更遑论对方还替他赚下了如此大的一个家业,状元郎啊!光是听到这个名头,他便已经大脑有些晕眩了。
不过隐藏个身份,帮忙打打掩护而已,又有什么,就是回头把儿子过继过去给她当亲生的,也未尝不可啊!
因此两人说定后,自然乐的配合。
可他们一心想低调,却有人偏偏不想让他们低调。
自四公主事件之后,不知多少人对王世昌恨之入骨。
文铭川便是这些人中最极端的一个。
他咬死了王世昌的科举成绩不实,定是有人带笔,或许就是华夏书院那一群用了什么方法这才押中了考题。不仅如此,还笃定了王世昌不娶妻定是与自己的亲妹妹王世贞有着私情,不伦云云,不然怎么解释两个人双双不结婚,还总是成双成对的出现呢?
四公主听完后,只觉
得无语至极。
这人怎么比她的脑洞还大?
她最多怀疑一下王世昌是和妹妹互换身份参与科考之类的,而这文铭川居然连不伦都想出来了,真是神经。
不过有着对方这突兀的一状,她倒的确是隐隐约约感觉到了一股不对劲之处,以前从未深思的事,仿佛一下子都有了解答。
比如王世昌身上总是清新好闻的味道,比如其他像他这样年少博学、俊美多知的男人,大多目中无人,看不起女子,动不动就满口拽文,之乎者也的,可王世昌却从来没有在她面前这样子过。
好似知晓她不喜欢这样。
或者说,他也认为,那是错的。
当然,不是说王世昌就不可能伪装的完美,但她也是阅人无数的,真正一个人有伪装在她面前,她不可能看不出来!
因此,心下想着,四公主也不由起了试探的想法。
视线来到童启的其他学生那边,且说郭胜开自来到环县担任县令后,便兢兢业业,接过了环县经济、农业等大旗,将一切整理的井井有条,不到半年,便带动了环县及附近好几个中等县城的发展,成功俘获了当地不少百姓们的爱戴。
而在大奉朝与西夏之间的榷场开起来后,他更是成为了整个县城里最忙的人。
不仅凭借着一身赌术与不少西夏人混成了朋友,更靠着渊博的知识与远见,教会了他们不少的农业知识,达成了盟友的可靠关系。
今日,便是因为偶然听到的一则小事,而成功被吸引了注意。
“你说金国王子不在国内,而是去了我大奉朝?”
一个破破烂烂穿着的西夏人点头应是,一边啃着骨头一边说着他听闻的事。
“据说他们国是要和我们王谈什么合作,具体的我也不清楚,但是辽国好像也参加了,我们王十分头痛,正在犹豫要不要加入呢。”
郭胜开悄无声息的给对方添了一杯酒,继续问道。
“若加入,有什么好处吗?”
“好像是钱和地盘可以更大一些吧?”
对方努力的回忆道,郭胜开眼皮一跳,强行压下眼中的躁动之情。
“那金国王子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可知道?”
“那小子邪得很,不好惹,看着面善,实则心狠又凉薄,惯会耍阴谋搞诡计的,你若要是遇到,千万避着些,莫要着了他的道。”
郭胜开笑着点点头,直接将这顿饭划到了自己的账上,心下却惊异不已。
金国王子
这人到底是什么来头,看起来目的不纯啊。
还是先跟山长、汪启元等人报备一下,万一出了什么事,也好提前防备。
他连夜写了两封信发往潭州和京都,一边继续打听着金国的目的,一边联合远在黄龙府的杨舟万,询问近日契丹族可有什么异常之处。
异常之处?
杨舟万疑惑的派人查了一遍,发现上京一片安稳和乐,根本没有什么备战的准备啊,于是只得依样写信回复。
然而,信件还未到达环县,京中却突然出了一件大事,成功打乱了所有人的脚步。
圣上再次晕厥了!
这已经是本年度第三次发生如此的事情了,任他们再不想承认,此刻也不得不面临着一个问题,那便是,圣上的确已经老了,快撑不住了,这个朝堂即将面临新的选择。
所以到底是哪个皇子登基,一下子便被放到了明面上来讲。
成为了重中之重!
大皇子与三皇子的门槛几乎都被踏破,胡丞相等人文臣一派,坚定了要力挺大皇子,可随着黄龙府之战,徐将军所蹭到的军功,以及圣上屡次三番明晃晃的偏心,有不少人隐隐变动了风向,改为支持起三皇子来。
三皇子得意不已,还未坐稳,便开始提前宴请群臣。
对此,身处于翰林院的常仕进等人皆十分不屑。
“身为储君,如此喜形于色,圣上还未殡天,便提前开始庆祝,岂为人子乎?”
不过随口的一句话,不知谁竟流传了出去,三皇子顿时怒不可遏,直接令人将常仕进下狱,不仅如此,原本打算离宫去投靠童启的赵天阙,也被拦截了下来,不准离开。
汪启元、刘卜温听闻后,瞬间黑了脸,至此,对于三皇子算是彻彻底底的失望起来。
怎么说华夏书院名义上也是归属于三皇子一派的,对方此举,无疑是将华夏书院放在火上烤,过河拆桥,弃如敝履。
“还未登位便如此,登位了哪里还有我们活着的空间”
“要不我们转投其他人吧,山长之前就说过,不必因为他短暂的借过三皇子的势,或者答应了什么,便强迫自己站在他的阵营,三皇子不是明主,这是山长早就知晓的事情,弃了他,不算背主!”
学生们暗地里商讨着,可转投其他,又到底要投谁呢,依旧没有个明确的解答。
因为山长也说过,三皇子虽不是明主,但大皇子更不是明君,如今大奉朝后继无人,短时间内,他看不到方向。
这也许就是山长前往南方避事不入朝,开分院的原因吧?
汪启元没有犹豫太久,思考过后,便带着大家开启了一个新的方向。
“大家可有想过,另起炉灶?”
“你的意思是?”
“谁说一定要在大皇子和三皇子之间选择,若我们迎赵天阙上位呢?”
这个提议,顿时引起了刘卜温与谢君仪等人的惊异,他们倒抽一口凉气,难以置信道。
“可天阙是皇女啊!”
“对,但谁有说过陛下必须得是个男子吗?那武后不也是一届明君?与其支持陌生不熟悉的人,不如挑选一个铁定站在我们这一方,聪明乖巧的,天阙出身于山长旁边,又受到了华夏书院的教导,若登位,远比任何不靠谱的皇子都更要稳固一些。”
汪启元冷静的双眸隐隐透出一股疯狂,看的其他人忍不住打了个冷颤,道。
“你简直是疯了,且不说圣上会不会立天阙为储君,即便是他立了,有大皇子、三皇子、六皇子等年轻力壮的人在,他们会眼睁睁看着天阙登位吗?”
除非,他们都死绝了!
等等……死绝了?
后知后觉的几人如同看鬼一般猛地看向汪启元的方向,情不自禁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可汪启元却像是根本没有注意到一般,继续罗列着他们这边的优势。
“为什么不可能?咱们华夏书院肯定都是支持小师妹的,杨舟万与郭胜开掌握了边疆,吴韧和戚风言他们掌握着地方,要钱,咱们有钱,有人,咱们有人,兵权嘛,听说柏大将军与岳灼华将军也对天阙十分有好感,武器就更别说,没有谁手中握着比我们更厉害的大杀器了,而且我们还有着两个书院的支持……”
觉得有一己之力,几个人不由得被说动了几分,渐渐上头。
可惜的是,这份遐想尚未展开,圣上便很快又苏醒了过来,如同没事人一般,继续上起朝来,看着身体健康,还能活好几年的模样。
于是,大家只能暂时按捺下来。
无人知晓,曾经的“六君子”并没有打消这个想法,而是私下里悄然联络着,商讨更多的细节。
而常仕进被关进牢狱后,也遇到了一个未曾想到过的人。
“许明奕?你怎么会在这里?”
他瞪大了眼睛,看着对方一身官服,显然官衔不小的样子。
十分的难以置信。
对方乐呵呵的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笑道,“没想到吧,自环县拜师后,我便听从了山长的教导,令家里人给我谋了个京官,成功破获几个案件后,便被调入了大理寺,如今,鄙人不才,正是大理寺丞,官居正八品!”

呆的是如鱼得水,惬意不已。
他也不着急离开了,反而如同旁观者一般拉着许明奕,让他先别急着给自己平反,而是看一看朝堂上的风向再说。若是依旧混乱,他就避一段时间,需要他时再出来,也不错。
不然总是搞这种突然抽风一样的事,谁能受得了啊?
而事实也的确如常仕进所预料的那样。
圣上醒后,一下子仿佛认清楚了自己时日不长的事实,纠结了大半辈子的储君人选,不到两日便强势确定了下来——正是三皇子。
哪怕三皇子倾吞江南赈灾款,无才无德,唯一的岳家徐将军又是个挂名蹭功劳的,可依旧挡不住贵妃娘娘受宠,三皇子本人得皇上的心啊!所以即便朝堂众臣大多数都持反对意见,胡丞相更是带领不少阁老静坐大殿之上,以示不满,皇帝依旧任性的坚持选择。
整个三皇子党皆兴奋不已,自以为得了从龙之功。
而大皇子这边则灰心丧气,一股大势已去之感。
“要我说,还是您优柔寡断,在开封时若不是您劝我谨慎守礼,静待机会,我们也不会眼睁睁看着事情走成这样!”
大皇子略带埋怨的看向胡丞相。
那个时候,圣上都中风了,正是混乱之时,若是抢先起兵夺位,岂不是顺理成章?
他都安排好了,却被胡丞相以“登位不正”为由劝了下来。
如今可好,白白看着机会流失,大权旁落。
胡丞相听出了大皇子口中的怨气,心底微冷。
他是劝了不假,可他也提议让其争取去黄龙府抢功,拉拢华夏书院呢,那个时候,大皇子也没听啊?
现在倒反过来怪他?
真是不知好歹。
两个人因此稍稍离心,而趁着此机会,汪启元却悄然上位,向大皇子进言道,“其实,也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哦?爱卿有何想法,不如细说!”
大皇子此时就如同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死死的拉住汪启元,称呼也由汪大人变成了汪爱卿。
“俗话说,要想使其灭亡,必先让他疯狂。一时被封为储君不算什么,圣上还没离世呢,只要在圣上离世前改变皇帝的旨意,那么就算被封了储君,也能再次废掉。更何况三皇子本身便心高气傲,不知进退,我们不如先捧着他,让他狂妄起来,那么,等圣上看清楚立了三皇子之后的后果,也就会知晓选择的错误了。”
大皇子双眼顿时一亮,惊叹道。
“有道理,就这么办!”
汪启元见他被说动,继续进言,“而您只需要呈现出和三皇子截然相反的态度便行,他狂妄,您就谦卑,他索要,您就给与,他冷漠,您就关爱弟弟妹妹与父亲,比如四皇子的女儿赵天阙,听说前一段时间便被三皇子所禁足,不允许她回到华夏书院继续读书,您若是能在圣上面前提一提,皇上必定认为您重视亲情,反而会高看一眼。”
这,便是以退为进,先示弱,后夺取。
用在争宠上好用,用在争储上,同样如此。
大皇子顿时心动,如获至宝,对汪启元也从一个简简单单自己阵营里的人,上升到心腹的程度,很快,对其信重便超过了胡丞相,十分倚赖。
他按照汪启元的说法一一去做,果然,不久后,圣上便龙颜大悦,称赞其有“君子之风。”
赵天阙的通行令再次被放出,常仕进的“失言之罪”也被轻拿轻放,关了几天后,便被放了回去,官复原职。
三皇子憋闷不已,对汪启元一党也更加厌恶起来。
话说赵天阙在京城中一年,受了不少委屈,可真正一封吐槽抱怨的信都没有给童启写过,汪启元等人的信寄过去的,也被她令折继世、李元昊悄悄追了回来,不允许发出。
报喜不报忧。
她总不能一辈子倚赖山长,总也要成长起来的。
所以童启一整年都不知道赵天阙在京城发生的事情,还以为她过的很好。
这就导致两个人极大的信息差。
这一次,逃出京城,重新回到童山长身边,李元昊、折继世等人才狠狠告了一状,与童启说明了京城发生的事情,包括他们与三皇子的博弈。
童启听闻后,顿时怒不可遏,连发了十道折子,怒骂三皇子不配为君,欺负小孩,同时责怪三皇子妃没有母仪天下的胸襟,不配为后,批的那叫一个文采飞扬,连登了半个月京城八卦榜榜首。
令三皇子一党嫉恨不已,直接与华夏书院彻底割裂。
不少人都议论童启不会为人。
你说你都支持了三皇子那么久了,他好不容易被封为储君,眼看着从龙之功近在咫尺,怎么就不能忍忍呢?
可童启不愿意再忍了。
他早就知道大奉朝要完蛋,不管是大皇子即位还是三皇子,结果都不会有多大差距。
能坚持几年,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既如此,何必还非要讨好附和呢?又不像是学院刚刚办起时那样需要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现在他不少学生也都进入朝堂了,自己也颇受圣上的看重,真要对一对,没准谁胜谁负呢?
三皇子显然也知晓,所以并没有公开反驳说什么。
而名正言顺回到童启身边的赵天阙则依旧乖巧聪慧,在经历了一整年的磨练后,她的性格成长了许多,不再像小时候只一味的喜欢打架闹事,掀房追瓦了,而是变成了一个小书迷,几乎每日都在孜孜不倦的读书,疯狂吸收着童启身边所有的知识,什么事都要追问几句,如同海绵一般吸取着,看的童启既欣慰又心疼。
炎黄书院内的公子哥一开始还有些不习惯突然多出了个小师妹,可时间久了,发现其年龄虽小,文武却皆胜于他们,不由得好胜心也跟着燃烧起来,反而动力更强了一些。
时间就这么一日日过下去,仿佛无穷无尽,直到一则消息传到潭州,彻底点燃了童启的神经。
——皇帝准备将岳灼华指给三皇子当侧妃了!
这消息来的蹊跷,无根无据,可因为是潘阆从徐常侍口中听说的,反而真实度极高。
这下,不少人直接慌了。
虽然说,岳灼华手上并没有多少兵权,可是她背后却站着柏将军啊!更何况还有一个柏老,如今正担任着华夏书院的代理山长,谁要是能拉拢过去,这可是巨大的助力!
三皇子自然高兴,认为陛下这完全就是向着自己。
可其他人就不满起来了。
尤其是大皇子一党。
“殿下,我们绝不能让此事做成!”汪启元严肃的说道。
他向大皇子建议不论如何,一定要干扰此事,若岳灼华和柏将军站到了三皇子那边,那大皇子这边就是真的没有任何反击的可能了。
然后一边拖延时间,
一边快速写了一封信给童启与柏老先生。
柏老听闻后,险些气的吐血,郁郁之下,竟然直接大病了过去。
岳灼华因此放下手中的事宜,快马加鞭前往伊川县探病,指婚的事情自然也就顺利中断。
童启拿着那封信,怔怔的坐在桌前,久久反应不过来。
本来还要犹豫一番,可打开抽屉后,看到他这些日子以来小心翼翼保存下来的每一封信件,几乎填满了整个抽屉,他顿时了悟了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当晚,他将书院的事情暂时托付给两位先生和折继世等人,连夜坐着马车,回了伊川。
此刻,柏老已经病的不行了,险些连人也认不出来。
若说一开始他还有点半装半演的成分,那么,在极度的忧心之下,他已经打心底里默认了只有自己真的死去,岳灼华才有资格丁忧,拒绝亲事。于是,到现在,已经是有点心存死志了。
岳灼华哭的伤心,守在病床前。
听到童启赶回,柏老强撑起半个身子,向他告罪。
“我恐怕不能再继续替你照顾书院了,这辈子我没有照顾好我的一群儿女,如今不能眼睁睁看着外孙女也踏入火坑,若能以我的死,绝了这场亲事,那么我这条老命也算是值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