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知道陈雪玲跟姚华英不同,陈雪玲看着大嘴巴,其实心眼多得很,她是纯粹的坏。
如果同时得罪这两个人,把这两个人逼到一个阵营里对付她,她不怕,但没有必要。
但她也不能让陈雪玲以为她不懂,以为她好欺负。所以她只回一个好字,让陈雪玲知道,她原谅了她这次,但我也是有脾气的,请不要再做这样的事,否则……
陈雪玲再次愣了一下,却也如邓秀珍预料的那般,懂了邓秀珍的意思:邓秀珍原谅了她,这次的危机解除。她长吁了一口气,把心安下了。
晚上覃彦林回来,一家人没有再说李秋梅她们的事。吃过晚饭,分享了一下日常后。如往常一样,邓秀珍带孩子们回陈家湾,覃彦林守店。
时间就这么规律地过,转眼到了暑期。
孩子们放假,邓秀珍想起一件大事:文静小学毕业了,开学就要上初中。
前世她的房子买在丰城路,孩子读书划片区划在一小一中。
可今生房子买在这里,小学可读三小,中学却不能读三中,因为三中不是普中,孩子读普中怕是要划到二中去。
二中那么远,初中还要上早晚自习,不仅不安全,而且花在路上的时间多,孩子睡眠时间会很少。
不行,得让文静上一中!
可怎么上一中?不找人帮忙,完全不可能。找人,完全没熟人,找不到关系。
出门看看赵老头的家,依然关门闭户。真不知道赵老头到底干嘛去了,差不多半年了,也不回来,音不通信不通的,要是能打个电话问问就好了。
邓秀珍突然觉得自己真应该装个电话了。
“秀珍,今天不忙呀?”赵春燕将邓秀珍的思绪打断了。
“不忙,赵老师今天回来得比平常早呢。”邓秀珍答。
“这两天期末考试,课程不多。哎,你站这里发呆是在想么事么?”赵春燕边开门边问。
“还不是孩子读书的事,我家丫头下半年开学就该上初中了,她怕是要分到二中去,二中那么远。唉,担心呐。”
“你是想让孩子上一中?”赵春燕停下手中动作问。
“是啊,一中近多了。可我们这片区划不到一中,孩子也不拔尖,我们又不认识一中的老师,唉,难哦。”邓秀珍愁眉苦脸。
“明天我帮你去问问,你孩子叫什么名字?”
“啊?”邓秀珍一愣,她只是把赵春燕当朋友闺蜜说说话,没想过麻烦她。
“我认识一中几个老师,你把孩子名字告诉我,或许可以帮上忙。”
“我,我,我真不是那意思,我——”邓秀珍超级不好意思,倍感尴尬。她
是真只是对朋友说心里的郁闷,没想过麻烦赵春燕。
这搞得她好像在耍心眼,玩手段似的。
“你再不说,我就不管了的哦”赵春燕笑着说。
“说说说,我家孩子叫文静,覃文静,麻烦你帮我问问,办成了我去感谢他们。”邓秀珍连忙回答。
“咱隔壁左右,能帮就帮一下,感谢的话就不要说了。我明天去问问,问了回你消息啊。”赵春燕说着进了屋。
第66章 、你平时都不问孩子学习成绩吗
第二天赵春燕一回来就问邓秀珍:“你平时都不问孩子学习成绩吗?”
邓秀珍心里一惊,生意也不做了,抛下顾客跟赵春燕说:“平时忙,最近老是发生各种事情,又想着孩子挺听话的,就没问,是孩子的成绩不够进一中吗?”
前世文静的成绩一般般,一路普普通通升上去,最后勉强考了个三本末,读书出来后,是他们托朋友带到京都打工,然后认识了在京都上班的女婿,得以留在京都。
那都是平时不做家务,只读书取得的成绩。
现在她每天回家就做家务,周末就在铺子里给自己帮忙。
为了让她早早认识社会,多知道一些外界的事情,平时她看闲书自己从来不管,还让覃彦林也不管。
是不是这样,导致她的成绩比前世还差,找关系都进不了一中?
邓秀珍心里慌慌的。
赵春燕笑了笑说:“这是我找人找得最离谱的一次。”
“那,那就不找了,真是麻烦你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邓秀珍连连道歉,感觉头都抬不起来,没脸见人了。
“是不用找了,那教导主任听说我是为覃文静说情啊,就问我:‘是三小的覃文静吗?那个孩子,相当不错,那是品质优秀,文武双全啊!'
哎,你不知道,当时我有多尴尬,我在三小教书,也听同事提起过学校的几个尖子生,我有点印象,可你提起的时候,我却完全没想起来,你说我这脑袋。”
“啊?”邓秀珍抬起头来了,赵春燕这是在夸文静呢,文静很优秀吗?连一中的教导主任都知道了?我怎么不知道?
“我就不服气了,你家孩子我看到过,那文武双全的武我倒是见过,那天护着你的霸气,把我那个羡慕哦,回家越想越生气,真想把自己的孩子给扔了!
所以一听说是你家孩子想进一中,我就主动请缨去找人帮忙。作为一个母亲,谁不稀罕护着母亲的孩子呀?
可是今天我才知道,她不仅勇猛,而且成绩还那么好!
你说你平时就做生意,几个孩子回家就忙忙碌碌做饭,扫地,还洗衣服,啥事都做,我也没看见她们学习呀,那成绩怎么就那么好呢?”赵春燕看着邓秀珍,眼里冒着羡慕的光。
“那我孩子进一中的事?”邓秀珍还处于比较懵的状态,脑子还没整明白。
“你家文静呐,想进几中,她自己挑,几个学校估计要抢着打架呢!”赵春燕乐呵呵的。
她心里美呀,教导主任听说后悄咪咪问她:“那孩子是你亲戚?能不能跟她家长说说,让她到我们学校来?”
估计现在好多人都知道今年的小升初第一名是她隔壁,是她好朋友好闺蜜的女儿。
赵春燕高兴地回家了。
邓秀珍在发呆,顾客却都没有走,而是安静地等在那里,其中一个女人小心翼翼地问:“你女儿是今年小升初的第一名?”
“我不知道呢!”邓秀珍回答,她是真不知道。
“你孩子平常怎么学习的?”
“你孩子参加补习班吗?”
“是在赵老师这里补的吗?”
“平常她都学习到几点啊?”
“你孩子做的哪里出的练习题啊?”
顾客们争先恐后地提问。
吵得邓秀珍头都要炸了,她定了定心神说:“不好意思,成绩还没出来,我真不知道她考得怎么样,要不你们先把要买的东西买了,回头等成绩出来,我再告诉你们可以吗?”
这肯定是可以的,顾客们赶紧买东西,人人都想在邓秀珍这里留个好印象,好在她这里得到好的学习方法,或者还可以让学霸辅导一下自己孩子呢。
在邓秀珍这里留了印象,还有一些家长特别鸡贼地跑到了赵春燕家里,问起到她那里补习的各种情况。
等文静从同学家回来,邓秀珍问起她的学习情况,文静笑笑说:“学习嘛,就是上课仔细听讲,下课找个时间回顾一下,再做几个练习题就融会贯通了,没什么难的。
考试的时候,把心态放平,平时怎么做题,考试的时候就怎么做题,感觉都还好,没什么压力。”
“你真的考了第一?”邓秀珍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抖了。
“我不知道啊,成绩又没出来,不过有可能,因为考试的那些题目,我觉得挺简单的,都会做。做完了后,又检查了一遍,应该是可以考高分的。”文静想了想问:“妈,你怎么想起这个了?”
“这不是你要升初中了嘛,我怕你被划到二中去,二中远,不安全不说,要上早晚自习,休息的时间会变少。你正长身体,我想把你转到一中又找不到人帮忙。
然后你赵姨帮着去找人,再然后她说别人说你是第一名。”邓秀珍说。
“然后呢?”
“然后你赵姨说不用找人,你想读几中就可以读几中。再然后来店里买东西的顾客特别好,买什么都不讲价,就想着到时候请教你一下,嘿嘿嘿”邓秀珍直乐呵。孩子考第一,老母亲觉得特别荣耀。
“那不是很麻烦?”文静皱起了眉头。
“麻烦什么?一听说我想让你上一中,你赵姨二话不说就主动帮忙,这份情,咱心里得有数,得报。
咱们可以让那些家长去她那里补习,你偶尔去指点一下,这样既报了你赵姨的恩情,也省得别人都来找你。”
“这样是不错哦,妈,你赶紧去跟赵姨说一下,咱们对一下话,免得说漏了嘴。不过赵姨是个实在人,咱说话得有点艺术,不能让她为难。”文静说着把手里的书翻给她看。
邓秀珍笑着推开,说:“我晓得,我就说让她给你帮个忙,就说是她有时间也会指点你学习,免得大家都找你,你忙不过来。”
邓秀珍跟赵春燕说起,赵春燕果然不同意,说她从来没有辅导过文静学习,这样说是说假话,做虚假广告,有违师德。
在邓秀珍的一再请求下,她才答应什么都不说,大家报补习班就报,文静有时间可以过来跟同学们一起说说话,一起做做作业。
晚上覃彦林回来,听说文静考第一的事情,高兴得不得了。
第二天跟朋友说起来,朋友说这必须得奖励,得好好奖励!然后告诉覃彦林,给孩子报个夏令营吧,让孩子出去开开心。
覃彦林大气挥手“去!”
回来跟邓秀珍一说,邓秀珍也非常赞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孩子长见识是好事。何况是奖励孩子,那是必须应该,再加肯定。
只是到文静这里却受了阻,文静觉得爸妈这么辛苦,自己却出去玩,不好。
可覃彦林已经答应了朋友,就算是给朋友做生意,也得去一下。
他最近在筹备自己组建施工队的事情,需要一些有门路的朋友,要交这样的朋友,就得相互支持,彼此抬庄。他已经答应了,这事儿不好反悔。
再三再四做工作,文静才同意报一个近处的,可以跟弟弟妹妹一起,去一个本市的地方活动几天。一来可以节约开支,二来文静文煜也进步了很多,成绩都上了年级前二十,同样应该奖励。
最后把目的地定在了郊区的洞门山庄,收拾好行李,文静带着文欣文煜跟着团队走了。
这边邓秀珍简直忙晕了头,为了来找学霸取经,前来买东西的家长多得离谱。不仅人多,每个人的话也多,邓秀珍忙得头昏,说得口干舌燥。
没办法,她只能祸水东引,告诉别人:“孩子我管得少,平常都是她自己学习,有时也去找找赵老师。”
家长一看邓秀珍这一天天的忙得屁股冒烟,马上相信了:孩子妈每天做生意这么忙,肯定没有时间辅导孩子。
孩子爸每天早出晚归,哪有时间管孩子?
孩子的成绩好,除了自己聪明会学肯努力,必定还有赵老师的指点。
于是乎,赵春燕的房子挤满了人,她说得舌干口燥,别人都不信没有她的功劳,只认为她谦虚。
有能力又谦虚的老师,更让人敬慕,于是慕名前来报名的更多了。
有的家长甚至开始打听附近的房子,打算学孟母三迁,把家搬到状元家附近。
一时间,丰乐巷每天人挤人,那热闹的景象盛况空前。
把巷子里各种铺子的生意都带火了,大家对邓秀珍一家人都热情得
提到邓秀珍的几个孩子,特别是提到覃文静,眼里都会冒小星星。
覃文静彻底成了邻居家的孩子,天天被同学或熟人爸妈拿出来做榜样,教育自己孩子,让他们对比学习找差距。
只有姚华英天天在家里骂了又骂,咒了又咒。只可惜找不到同盟军,婆婆和老公又不准她骂,她就只能偷偷在心里骂,感觉憋屈得很。
“妈,妈!”我们回来了。第三天下午,孩子们就回来了。
“不是说一个星期的吗?怎么今天就回了?是不是出了什么事?”邓秀珍心怦怦跳,直觉发生了大事。
“死了人,尸体都烂了,老师让我们赶紧回来”文欣说着直干呕。
“妈妈,那里好臭!姐姐不让我过去看。”文煜捂着鼻子,仿佛臭味还在飘散。
“怎么回事?”邓秀珍看向文静。
“洞门山庄就在聚财山前边,除了山就是水,不仅不让上山,还不让下水,坐船还得另外加钱,真是没啥好玩的。
这两天老师就组织大家坐在一起讲讲故事,玩玩游戏。无聊死了。
今天好歹换了个有意思的花样,说让大家野炊,我负责捡柴火。
山上柴火多,但他们不让往山上去,说山上有野兽;也不让往河边去,怕我们掉水里去了。
没办法,我们只能往国道这边走,快到国道边时看到有一堆柴,走过去就闻到一股臭味,掀开柴发现一个箱子,箱子看着有点新,可里面的味道真难闻。
于是我们就叫老师去看,老师看了一眼就报了警,然后让我们都回野炊的地方集合等着。
我想看箱子里装的到底是什么,就偷偷去看,看到警察把箱子打开,箱子里装着一个人,肉都烂了。”文静也干呕了一下,但很淡定。
“我不知道姐姐干什么去,我就跟着去,文煜跟在我后面也去了。早知道看着那么恶心,我就不去了!”文欣又恶心起来。
“以后不要做这种事,发现不对劲赶紧离开,知道吗?”邓秀珍严肃地说。
孩子们还来不及回答,何小海就带着一个同事来了。
反复问了文静文欣一些细节,然后急匆匆离去。
等他们一走,邓秀珍赶紧安慰孩子,她担心这样的事情会给孩子带来心理阴影。
正说着话,覃彦林带着朋友齐国民来了。
提着一大袋的东西,一来就各种道歉。
看到齐国民,邓秀珍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但怎么想都想不起来。
直到他们离开,邓秀珍还是没有想起来,干脆就不想了。
下午文煜发起了烧,邓秀珍让文静文欣守店,跟赵春燕交待了一声,让她帮着照应一下后,然后带文煜去人民医院看病。
本来巷子里有诊所,可她担心文煜发烧有可能跟今天的事有关,她怕门诊看不准。
医生给文煜做了检查,然后问了一些问题,让文煜自己回答。
最后结论,只是吹了风有些感冒,吃些退烧药就可以了。
邓秀珍放了心,开好药,喂文煜吃了半颗安乃近后,带着他回家。
“你个骚婆娘,敢勾引我老公,看我不打死你!”刚走出医院,就看到一圈人围在一起,圈子里传出一道尖锐的骂声。
邓秀珍本想转身离去,文煜还病着呢,她想快点带他回家休息。
“听说是教育局那个袁启文的老婆。”一个人说。
邓秀珍听到这句话,停了下来,难道是袁启文的老婆在打那个年轻的女教师?
心里八卦之火熊熊燃烧,她低头看向覃文煜。
“妈妈,你去看吧,我也想看热闹。”文煜看着邓秀珍,小声说。
母子俩钻进人群,只见一个有点富态的女人正把一个女子压在地上撕打,地上的女孩衣服都撕碎了,也没有还手,就抱着头缩在地上嘤嘤哭泣。
此画面有些少儿不宜。
邓秀珍一把捂住文煜的眼睛,打算带着他赶紧离去。
第68章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邓秀珍回头,看到一个女人在拉打人的女人(听旁边人议论,那个女人应该就是袁启文老婆郑静),边拉边说:“有什么事情好好说,不要打人,真打出问题来,派出所要管的。”
“滚开!关你屁事?”郑静一把推开那个女人,大声吼道。
“哎,你这人怎么这样?人家只是个小姑娘……”
“小姑娘?小姑娘会勾引人家老公?这哪是小姑娘?就是只骚狐狸!Jianhuo”郑静依然将女孩压住,一只手扯着她的头发,一只手指着她,抬头大声说:“大家评评理,这个骚狐狸勾引我老公,到底该不该打?”
这样的热闹看的人多,也有准备去劝的,但听说是原配打小三,就都退回来了。
大家站在旁边指指点点:
“该打!就是该打!”
“年纪轻轻的,做什么小三哦,这父母不得急死?”
“急死?要是我孩子,我直接打死!”
“太不知廉耻了!”
各种议论,各种指责,邓秀珍听着没有作声。
她不拉架,也不阻止大家议论,因为她前世就听说了事情真相。
她不拉架,是因为她觉得这女孩该打,应该长点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