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龄社畜圆梦在七零(水波1984)


“王同学,你们这衣服买多了能不能便宜点,”
“同学,你能买多少,买多了我也没有,我这也是帮人代卖的,总共也没几件。”
亚宁可不敢大批量售卖,影响不好,还容易被抓到把柄,毕竟现在还不合法。虽然外面已经不像以前那么严了,校园外面也有很多小商小贩,尤其是卖吃的。
几人见亚宁真不给降价,嘀咕一会,还是报了自己要的尺码和颜色,约定明天中午来取,就散开了。
“亚宁,你这还收着卖啊?”
“现在也不好大肆往外卖,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不值当。”
几人虽说身处大学,但是对一些政策还真没多关心,除了贾菲菲能窥探一二,其他人是真不了解。
一天又过去了,亚宁坐在床上点钱,对一遍这些天的账目,忙的不亦乐乎,就是票子太小,零零散散不好数。
“亚宁,咱家要电视机吗?”
“电视机,你有票啊?”
亚宁是知道的,这时候的电视机票是紧俏货,很难弄到的。现在谁家有台电视那是很让人羡慕的,平时都是用电视罩盖着的。
讲究的人家喜欢用各种罩把家里罩起来,电视机罩,缝纫机罩,收音机罩,沙发罩……有用碎布拼的,还有用毛线钩的,但大多是用碎布拼的,到了九十年代,就会有各种白色蕾丝边的。
“立国这次带回来一些,不用票,还有收音机,录音机,照相机……很多电子商品。”
“啊,还有电子产品啊,他胆子不小啊,不怕查吗?”
卫立国是他们小队的队长,一队共有五辆车,长途基本一起跑的。
“他安排好了,没事。衣服是其次,主要是电子产品,要不一万多块钱得带回来多少衣服啊。”
亚宁一想也是,面包服什么的加起来也就二三百件,用不了那么多钱。
“电视就算了,现在多是九寸,十四寸的,太小了,费眼睛。相机可以,你有空去挑一个,多拍点照片,留着以后看。”
“听你的,明天我去挑个相机。”
康康今天陪太爷爷他们睡,俩人抓住难得的机会,好好亲近亲近。
亚宁这边有序的进行着,李丽那进度也不慢。丽姐腿长,穿上面包服特别有感觉,来问的人很多。不到一个星期,就出手十多件了。
“李丽同学,有人找你。”
李丽很纳闷,谁找自己,除了亚宁这个朋友,她没什么谈的来的朋友,那几年的特殊训练,让她缺少同龄女孩的活泼开朗。
“这里,李丽同学还记得我吗?”
“你啊,卫立国同志,怎么找到这的,有事?”
“有时间吗,换个地方说。”
李丽带着卫立国来到她平时看书的图书馆,这时候人很少,找了个角落坐下。
“真安静啊,是个说话的好地方。”
卫立国其实有点紧张,第一次和不熟悉的女同志单独呆着,有点不知所措。但是,为了今天的目的,他还是调整一下心态,组织一下语言。
“李丽同学,我先做下自我介绍,我叫卫立国,今年25岁,专业军人。现在是运输队的小队长,未婚,没有对象。”
李丽有点蒙了,这家伙上来就自我介绍。这是什么情况,要相亲咋的。
“那个,卫立国同志,你这是?”
“啊,我有点紧张,没表达清楚。上次见过以后,我觉得自己对你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就想着能不能进一步发展一下,做个革命伴侣。”
开了头,往下就好说多了,卫立国三言两语就表达了自己的目的,想处对象。
李丽有点意外,自己的脸留下的伤疤,虽然自己不介意,但是别人会不介意吗?她从没想过处对象,想等到实在躲不过去了,就找个条件合适的搭伙过日子得了。
“卫同志,你没看见我脸上的伤痕吗,不介意?”
“啊你说那个啊,不介意,这有什么啊,以前不是见多了吗?”
卫立国是真不介意,在部队受伤的多了去了,啥伤疤没见过,要是在意外貌,他早就结婚生子了,不会硬抗这么长时间,他妈都放弃他了。
“也是,能活着就是幸运的。我这没有心里准备,太突然了。但是说实话,我们虽然不熟悉,但也不讨厌你,要不,就试试,如果相处的不错。就往下发展发展。”
“行,我觉得咱俩应该能走到最后,有很多相似的经历,相似的朋友,人这一辈子,遇到适合自己的人不容易,我这也是怕错过,就比较唐突了。”
卫立国对李丽不算是一见钟情,就是莫名觉得两人合适,不想错过,就火急火燎的跑来毛遂自荐了。
俩人都不是扭捏的人,确定彼此的心意,就想往好的方向发展,留了联系方式,就各忙各的去了。
亚宁知道的时候都过了很久了,当时惊的嘴巴都闭不上了,缘分真奇妙!

眼看亚宁这衣服卖的越来越好,寝室里剩下的几人也着急了。
总共也没太多,现在卖出快一半了。丁秀英先下定决心的,她从亚宁那买了一件面包服,没课的时候去附近的大学走动,还进了女生宿舍,成功引起注意,前前后后卖出去五六十件,在那一个大学。
白霞和林三妹也加入了,人手一件,也从其他大学下手,学着丁秀英的操作,别说,也成功卖出五六十件。
“亚宁,你那还有红色的面包服吗?”
“还有几件,怎么了,你要买啊?”
“嗯,刚接到家里电报,我未婚夫有假期,寒假回家结婚。”
“真的,恭喜啊!”
乔丹丹和他未婚夫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他未婚夫初中毕业去当兵了,她接着上大学。没想到,她高中毕业没两年,恢复高考了,他未婚夫也准备考军校。
“谢谢你,亚宁,帮我带一件红色,一件黑色的,结完婚串门穿。”
“行,明天给你带过来。”
喜事扎堆了,都赶一起了。
前两天丽姐来坦白,她和卫立国确定恋爱关系了。
亚宁当时都惊了,啥时候的事,这俩人刚认识几天啊,就确定恋爱关系了,这也太快了吧。
“丽姐,你们这啥时候定下来的啊?”
“那次在你家遇见以后,我们又见了一面,他去学校找的我。说对我印象深刻,觉得我俩合得来,想问我同不同意相处看看,给彼此一个机会。我对他印象也不错,第一次见面,没有刻意躲避我脸上的伤痕,很自然的对待。对于我们这些当过兵的来说,这没什么。但是对于男人来说,大多会介意,但他很坦荡,我也不反感他,就答应处处了。”
“嗯,我虽然认识他时间不长,但是周自强跟他一起长大,人品没问题,做事也很有规划,格局也很大,人不错。”
两人高高兴兴的聊着将来,在彼此的生活中,对方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亚宁也为丽姐高兴,虽然她俩只差一岁,但是那个飒爽英姿的身影一直没变。
第二天,亚宁带来了乔丹丹要的面包服。
“试试,看合适不?”
“好的,我试试。”
乔丹丹脱掉大棉袄,穿上面包服,真不错,大小肥瘦都合适,鲜艳的红色很衬她。
“合适,很舒服,真轻巧。”
面包服虽然不及羽绒服轻便,但也比大棉袄轻巧不少。
“给,亚宁,正好110元,你数一数。”
亚宁借过钱数了数,正好。
钱财当年点清,彼此都安心,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烦。
这一段时间,面包服卖的差不多了,丁秀英几个都拿到一百多的提成,很知足,都准备期末考试,不再去推销衣服了,亚宁的销售已告一段落。
“亚宁,班主任叫你去办公室。”
“现在吗?”
“对,现在。”
亚宁虽然不知道什么事,但是班主任找,也得赶紧的。
“郑老师,你找我?”
“对,亚宁坐下说。今天系里收到一封举报信,说你在学校做生意,影响很不好,系里让我先了解一下情况,看怎么回事。”
亚宁有种靴子落地的感觉,早晚的事,但是一直不来,还挺闹心的。
“郑老师,我不知道是谁举报的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举报我。我没有对学校的生活造成什么影响啊,我朋友从南边带了回来几件面包服,有同学看见了就想买,正好有多的,我看她们实在想要就匀了出去,又没挣他们的钱,连运费都没收。”
亚宁的说辞是之前就想好的,她在学校卖的不多,主要是张慧慧和贾菲菲的关系卖出去的,都是校外人员。
郑老师不知道信没信亚宁的这套说辞,只是说了解了,就让她回去了。
“郑老师找你什么事?”
“没啥事,就是有人举报我在学校卖衣服,影响不好。”
“屁的影响不好,她们死乞白赖的追着你要买,买完了又去举报,还以为是以前呢,一封举报信就能毁了一些人,太缺德了。”
“慧慧,别激动,没啥事,我都想过这一遭了,这回放心了。”
“一帮目光短浅的傻子,不看报纸吧,看不清楚形式。”
贾菲菲的言辞依旧那么犀利,很有范,也很有高度。
“有句话这么说的,不跟傻子论长短。”
“哈哈……”
“丹丹总结的到位,厉害了我丹姐。”
“那是。”
这个小插曲对亚宁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因为第二天,全市的报纸都刊登了改革开放的信息,群众都炸了,议论纷纷。
“这是什么意思?”
“以后可以做买卖了,是吧?”
“妈呀,终于不用东躲西藏了!”
“现在说可以,以后还会不会变啊?”
街上,家属院里,学校里……到处都是议论的声音,有兴奋的,有担心的,有乐见其成的,我抵触的……一百种人就有一百种声音。
亚宁知道这段历史,真正听到的时候还是很兴奋,这是国家崛起的开始,自此以后,一步一步走向国际,向世界展示大国的力量。
“嫂子,这是这次货物的分红和本金,你拿好。”
听到消息的发布,卫立国兴奋的拎着酒菜找周自强喝一杯,他要开始准备了。
看着桌子上高高的三摞钱,很冲击视觉。现在最大的面值是十元的,这三摞子代表的是三万,想想,得多高啊!
“怎么这么多?”
“电子产品利大,要不怎么这么多人闹着风险做买卖。”
“你不是还有整车队吗,放你那得了呗。”
如果卫立国还需要资金,亚宁愿意投资的,这样就不用担心钱不够花了。至于赔不赔的事,基本不担心,只要不作死,赔的几率太小了。
“嫂子,现在对内改革,主要针对农村的,先不急,而且部队要七八月才能往外淘汰旧车,到时候我再问你拿就是了。”
“那行,到时候做个具体说明,不能让我们拿这么多,亲兄弟明算账,省的以后生分,为了钱,不值得。”
“知道了,到时候找专业人士给弄,正规着来。”
正事说完了,亚宁就撤了,让他俩自己喝去。
马上要放假了,之前给爸妈他们一人邮寄了一件面包服,回信说很喜欢。建军也不知道分哪了,还没有消息,挺担心的。
好在,衣服都卖完了,马上期末考试了,也要放假了,就喜欢寒暑假,放松。

忙碌的日子,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就到新年了。
这几年因为一些原因,过年也没怎么置办年货,就是吃点好吃的,简单的过一下。今年一切都变好了,可以好好准备一下了。
过大年吃饺子。
吃完早饭,亚宁就开始忙活起来。周自强去请师父和哑伯了,康康在给家人准备礼物,爷爷在写对联,奶奶在剪窗花。
年前,亚宁给全家都做了新衣服,爷爷和师傅,哑伯,自强的是中山装,奶奶做的是简单款的旗袍,亚宁自己做的是列宁装,最可爱的是康康,他的是一套红色的唐装。
衣服找的是附近的老裁缝,手艺不错,是奶奶他们以前就光顾的老手艺人。衣服有了,其他的吃食也提前准备的,那几天家里一直香味不断。
那句顺口溜: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过几天,漓漓拉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炖猪肉;二十七,宰年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除夕的饺子年年有。
真是一点不假,基本按照着顺口溜来的,二十三扫棚,亚宁和周自强头上带着白毛巾,把家里的所有房间都扫了个遍,别说,不常用的房间还挺脏的,蜘蛛网,灰嘟噜还不少,可把她俩累坏了。
扫完房子,俩人都灰头土脸的,脸上一道一道的,乐的小康康直接拍巴掌,说爸爸妈妈脸没洗净。
家里有一个小石磨,亚宁和奶奶兴致勃勃的做豆腐,泡了一盆豆子,这还是后山大队的婶子们寄过来的。
离开一年了,胖婶她们秋天的时候还寄来不少山货,亚宁给寄回去一些瑕疵布,解放鞋……一些实用但又需要票的东西。
经常来往的罗兰,前一阵来信又怀上了,满篇都是对二孩的期盼,惹得亚宁都想要二孩了,年后计划计划。亚宁寄了一件面包服还有给晓慧的衣服,玩具。
最受欢迎的是炸年货,卫立国他们车队运回不少油,给她们拿来不少,可以放心大胆的炸年货了。
小麻花,果子,丸子,茄盒……一切皆可炸,最受欢迎的居然是炸薯条,老少皆宜。那几天师父和哑伯也在,四个老人,一个青年,一个孩童,都没怎么好好吃饭,把亚宁炸的炸货吃去大半,尤其亚宁的盗版炸鸡,鸡米花,鸡柳。亚宁很理解,为什么孩子对这些所谓的垃圾食品那么喜爱,大人也非常爱啊,以至于吃多了,消化不良了,弄的亚宁哭笑不得。
“亚宁,我们回来了。”
周自强和师父,哑伯进来了。
“师父,哑伯过年好,快进来。”
脱了大衣,三人穿着同款的中山装外套,还挺有仪式感的,对了,屋里的爷爷也穿着同款。
“爷爷,过年好。”
听见说话声,康康踏踏的跑过来,打了招呼,又踏踏的跑进去,他的礼物还没弄完呢。
把屋里交给几位老人,周自强来厨房帮忙了。
“媳妇,过年好!”
“老头子,过年好,哈哈……”
看着某人逐渐黑了的脸色,亚宁不笑了,擦了擦眼泪,“老公,过年好。”
“你就气我吧。”
“没有,我说的是几十年后的祝福,那时候那不就是老头子了。”
“那我也提前说,老太婆,过年好。”
两个幼稚鬼,一边干活一边逗闷子子,气氛不错。
这就是周自强想要的生活,平淡中充满烟火气息,愉悦中带着满满的爱意,开心中带着满足。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不知不觉十个菜就做好了。
院子里,爷爷的对联,奶奶的窗花都贴上了,红红的灯笼随风飘荡,年味十足。
“开饭了,洗手准备吃饭。”
红烧鲤鱼,小鸡炖蘑菇,糖醋排骨,溜肥肠,烤鸭,油焖大虾,辣椒炒肉,麻婆豆腐,家常凉菜,拌三丝,荤素搭配,最后是一汤碗的什锦罐头。亚宁把买来的罐头倒在一起,黄的,白的,红的,还挺可好看。
“新的一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很多事情,我们的小家也一样,值得高兴的是,大多是好事。在这,就祝我们所有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爷爷举杯开了场,大伙也加入进来,连康康都举着罐头汁,要和大伙碰杯呢,那模样,和他老子一样,一张小脸很是严肃。
过年就是这样,吃着,喝着,闹着,欢声笑语不断,现在也没有联欢会可以看,坐在一起,聊聊古昔,谈谈未来,不管说什么,就是高兴。
一直守岁到十二点,亚宁端来了饺子,康康已经困得睁不开眼睛了,但还是坚持不肯入睡,要和大家一起。
“太爷爷,太奶奶新年好。”
康康跪在地上,给两位老人磕头,姿势还挺标准。
“好,这是给康康的红包,新年快乐!”
接着,康康又给师傅和哑伯磕头,祝福新年快乐,收到了两个发红包。亚宁一瞬间看到师父和哑伯眼睛里的泪水,不知道是想去过去还是看到未来了。
康康也给爸爸妈妈磕头了,也得到了红包,孩子不大,做事很认真,一板一眼的,挺像那么回事。
“吃饺子啦,过年啦!”
“自强,鞭炮,把鞭炮放了,接财神呢!”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