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清穿之宁妃武氏(廿四日)


侧福晋有些好奇的拉住了那个小和尚,温声问道,“小师傅,那少年是什么人啊?”
小僧人顺着侧福晋手指的方向看了眼,便道,“是他啊,这少年是山脚下的村民,家中父母离世,只有一祖母相依为命,但他祖母是我佛信徒,便时常叫他送些供奉上来,希望佛祖能保佑他们祖孙二人。”
侧福晋点头,“原来如此,看着还怪可怜的。”
云舒跟着点头,还想着虽说这世上可怜的人不少,但既然碰上了便是缘分,于是便和侧福晋商量着能不能帮一帮这这孩子。
不过还是要等道下次这少年再来的时候,仔细交谈过再做决定为好。

第132章
云舒她们并未等多久,十一月十九,恰逢日光菩萨圣诞,庙里便举行了发回,山脚信众们自然也不会错过这法会。
云舒和侧福晋便又看到了那孩子,那孩子依旧一府瘦弱的模样,这次却不是独自一人,而是搀扶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人。
云舒其实之前便想着若是这孩子不错,便帮助他寻个活,再给予一些其他的帮助,便也算是积德了。
但是侧福晋却说不着急,说是什么有事需要这孩子去办,云舒便也没多想,反正不会无缘无故的伤害这孩子,便也由着他去了。
云舒二人是来清修的,自然也得参加这法会,于是便跟着众人念佛,诵经,持咒,供灯。然后听大师讲经。
临近中午,云舒和侧福晋便随着众人一道去吃斋饭,结果才没走多远,便见那少年身边的老妇人像是浑身无力一般,晕了过去。
云舒等人都下了一跳,赶紧上前,又叫了腿脚快的将大夫给寻来,侧福晋和她则跟着一个小和尚,将这老妇人带到了一个清净的屋子内。
老妇人迟迟没有醒过来,那少年却很懂事,只红着眼圈向众人道谢。
随即大夫来了之后,便给老妇人诊治了一番,这才说到,“二位夫人放心,这妇人应是饿晕过去了,等施针后便能醒过来。”
云舒点点头,明秋便谢过大夫,将大夫给送了出去,侧福晋此时还温声问着那少年的情况,似乎根本就没发现一点不妥。
云舒皱眉打断了两人的谈话,然后便直接开口问道,“你祖母是饿晕过去了,可我分明记得几日前你还给庙里送了些吃食上来,难不成你们自己不吃,便只想着供奉佛祖了?而且你祖母这么吩咐了,你便这样做了,一点打算都没有,你这事愚孝啊!”
云舒理解那些虔诚的教徒,但是这自己都快饿死了,却还一心想着佛祖,那这供奉求得又是什么呢,是下辈子过得好?连这辈子都过不好了,又何谈下辈子了,云舒实在不敢苟同这种想法。
而这少年看着是个机灵孝顺懂事的,但行事却是如此,那之前给这少年要安排的活计便有些不合适了。
那少年却好似理解了云舒的不解,便赶紧解释道,“不是的,不是的。”他有些犹豫,但面对着这两位贵妇人,还是一咬牙便下了决定。
他咽下心中的委屈,沉声说到,“前段时间村里因为大雪的缘故损失惨重,然后官府便传来消息,说是皇帝老爷知道我们的情况,加上给太后娘娘祈福,便说要给我们这些受灾的村落祈福。
前段时间说是救济粮下来了,村里人都高兴极了,祖母也高兴的很,便说是佛祖保佑,便亲自做了些吃食让我供奉给佛祖。
结果前日那粮食下来之后才发现,那粮根本就没多少,少也就算了,还都是一些连牲口都吃不下的发霉的粮,夫人,你说这粮食都不够吃的,怎么还有发霉的呢?”
侧福晋听到这,已经感性的流下了眼泪,云舒也十分气愤,这救济粮都敢动手脚,这得有多大的胆子啊。
说到胆子大,云舒也不由的看了眼这个少年,她如今要是还是看不明白,那就是真的傻了。
这孩子的祖母,若是真的连一口饭都没有,又怎么会有闲心来这山上参加法会,这晕倒可能是真的,但这做局也不是假的。
她和侧福晋来的时候也算是低调了,坐的马车都没有四王府的标志,但也没有特意隐瞒些什么,毕竟要清修一个月,怎么都得安排好了才行。
但是这个少年便是再怎么聪明,按照他接触的事物,他应该也不会知道云舒她们的身份才是,更不要说会来她们这演戏来了。
这朝堂一事,风起云涌的,根本就不是云舒她们能掺和的,但云舒也不确定这救济粮一事,对王爷有没有用,还有这少年背后的人到底是谁,云舒也没有这个法子去查,当然她也不想去查。
云舒叹口气,对着那少年道,“我已经和寺里的人商量好了,你和你祖母便在这好好待着,也不必急着下山,等什么时候你祖母的病好的完全了,咱们再提其他。”
少年行了一个不规矩的礼。“夫人放心,小子心里明白。”这少年当然明白,连家里的两只鸡他都安排给了邻居帮忙养着,没什么要担心的,便是再这寺里多呆些日子也无妨。
云舒听罢便点点头,于是便拉着侧福晋往外走去,侧福晋还挣扎了一下,“你等一下,我还有些话没问这孩子呢。”
云舒瞪了侧福晋一眼,侧福晋这声音才小了起来,她小声嘟囔着的,但是还是跟着云舒走了出去。
那少年看着外边远去的两位夫人,这才尽力安抚自己跳个不停的心脏,他能做的已经做了,只盼着真的能如那人所说,自己和祖母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侧福晋跟着云舒出来,一边走一边说到,“你这么着急做什么吗,我真的还有些话没问清楚了,看来只能等下一次了。”
云舒随口道,“那估计是没有机会了。”
侧福晋闻言有些疑惑,“怎么回事,这孩子难不成有什么问题,你跟我说说呗。”
云舒无奈道,“那你先跟我说说,你看上这孩子什么了,想让这孩子做什么。”
侧福晋小声道,“我这不是想着咱们弘昀这大病一场,是因为我佛慈悲,最好是也来修行才能显得虔诚,但又想着弘昀身子弱,不能受清修之苦,我便想着给寻个替身,让这替身代弘昀出嫁,给弘昀积福。
那少年我问了,年纪和弘昀相仿,眼神也明亮,看着是个好孩子,若是八字合适,便是很好的人选。所以我这才想着多问问。”
云舒这才了悟,侧福晋这想法倒也算是平常,京城里也多有富贵权势人家,因为心疼自家孩子,便寻了替身替自家孩子修行积福,这事也算是常见。
怪不得侧福晋一早便盯上这少年了,原来是有这个想法。
云舒便叹道,“那你也不要惦记了,这孩子的用处大着呢。”
侧福晋原本还想着问问,但想着若是寻常之事,云舒自然不会瞒着她,现在不告诉他,估计是为着她好,于是便也没有多问。
下意识的便跟着云舒回了她们住着的院子,等回了屋内,她才想起自己的斋饭都没吃呢。
这边云舒回了屋内,明秋便给云舒铺纸研墨,云舒低头沉思了一会,等墨准备好了,便一口气写了两封信,她将朱夏叫来。
她也不清楚互送她们来的人中有没有其他皇子的人,但朱夏这个人还是值得信任的,毕竟她是王爷亲自放在她身边的人。这么些年下来也和云舒多了些信任。
云舒将两份信写好,嘱咐朱夏道,“这两封信,一个是给王爷的,一个是给福晋的,你好好收着,一会儿便走,将这信快速送到王爷那去,就说非常重要。”
朱夏认真的点了点头,转身便要离开,但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提醒道,“格格难道不给怀乐格格写封信吗,格格从来没和怀乐格格分开这么久过,四格格定是十分想念您的。”
云舒拍了拍脑袋,自来的那日给怀乐他们写过一封信后,如今都快大半个月过去了,也确实没有再多些过一封了。
云舒当即说了一声等一会儿,然后便又写了一封信,封好之后便给了朱夏,朱夏这才领了命令,在大家不注意的情况下,立刻飞奔回京。
云舒则是又回想了一下自己写的三封信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她敢肯定,只要王爷看了属于他自己的那封信,那其他两封信定会也被查看。
这事不简单,以后若是闹出来,福晋说不定也会知道自己掺和了一脚,未免福晋不高兴,便也在福晋那提个醒,提前打个补丁,当然也没透露出一点王爷不希望能提及的事。
云舒觉得自己可真是难得很,只是写信便这样为难了。那之后定是还有更加为难的事。
云舒来到了院子内,眺望了远方好久,这才使自己心情舒畅起来。
下午云舒依旧和侧福晋跟着众人一起参加法会,至于那祖孙二人,依旧在屋子里不曾出来,云舒安排的盯着他们的人说,那老妇人已经醒了,但状态不错,一点惊慌的样子都没有,于是云舒便更加笃定了当时自己的想法。
祈福的时候众人认真极了,云舒却感觉有些头疼,和侧福晋说了一声,便自己带着明秋出来透透气,不过这天实在是冷,所以她也没想着要多呆。
但她才站在外边一会儿,便迎来了一个男子,云舒打眼这么一看,觉得有些眼熟。
明秋眼瞧着那男子径直向自家格格走来,格格竟也没躲开,明秋当即便拽了格格一下,格格却摆摆手。“这人既是来找我的,那定是会守规矩的。”
那人果然如同云舒预料的那样,站在离云舒不远不近的地方,拱手行礼道,“在下李卫,见过夫人。”
云舒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上下打量了一番面前这人,于是很平常的说到,“看来给他们出着馊主意的便是你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你要问的,我也清楚。
祖孙二人所在的房间相必你也知道,那两人一切都好,只是现在不能见人,我也传了消息回去,爷那边的态度还不清楚,那请问这位李公子,你还有什么要问的吗?”
李卫先是一愣,随即便道,“多谢夫人解惑,草民再无疑问。”
云舒点了点头,转身便要离开,但她又顿了一下,又扭过身来,“浑浑噩噩终不长久,你若有青云志,便要寻一个梯子,你若是千里马,也要寻一个伯乐,这次机会难得,你,自己把握住吧。”

看着那位夫人远去的身影,站在原地的李卫神情一怔,似是是思考些什么。
站在不远处的小厮,看到那位夫人走远了,这才小心的上前,对着自家少爷嘀咕道,“这位夫人瞧着气势可真足,少爷,咱们也赶紧回去吧,这天还怪冷的呢。”
李卫点点头,想起这几年自己经历的事情,又想起这几年自己一直原地踏步,心中便又莫名的涌出些什么来。
这边云舒回到自己的屋子内后,又写写画画的好一会,然后将自己的写的东西全部烧掉,这才站在窗前,长舒一口气。
虽只是在几年前见过李卫一次,但云舒并未忘记过这人,倒不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只是因为这位毕竟也是历史上的名人,光是影视化都有不少,云舒记住她也纯粹只是因为好奇罢了。
只是没想到这次背后给那村民出主意的人,竟会是他,云舒想起几年前见过的李卫,和现在的李卫相比,眼里却莫名多了一些云舒看不懂的东西,也不晓得这些年经历了什么。
但云舒却只清楚一点,既然这个李卫有用,也能用,那多年后,若是能和他达成合作,也未尝不可。
不过这些都不着急,也算是提前埋线了,如今便只等着看王爷那边的态度了,以王爷的性子,若是这事是真的,一定会将此事给处理好的,云舒也清楚,别看王爷这人在男女之事上很渣,但这人却是一个愿意给百姓做实事的人。
于是等傍晚侧福晋来她屋子里商量,是不是要布置粥棚等帮助帮助山下的村民的时候,云舒虽说要再等等,却也没有阻拦她,到时候无论王爷来不来,她们这施粥的行为都不算错。
此时京城雍亲王府,王爷才一回府,便听底下人说,说是在山上清修的武格格派人给他送了一封信过来,来人朱夏姑娘也一份十分着急的模样,说是一定要亲手将信交给您。
王爷顿了一下,便赶紧让人将朱夏给叫上来,武氏向来懂事,莫不是真的出了什么事吧。
朱夏亲自将信双手奉上,王爷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眉头便不自觉的拧了起来,其实这次京城周边的村子受灾的程度并不算大,虽说范围广了些,但皇上也是打着为太后祈福的缘故,加上有人推波助澜,这才促成了此事。
当然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事,最重要的则是,这次主办这赈灾的人是老九,想到这,王爷此时便恨不得去打老九一顿,他是有听说,最近老九的生意不顺,没想他竟连这些银子都敢碰,真是给了他天大的胆子了,也不怕下辈子投了畜生道!
王爷沉着一张脸问道,“武氏就写了这一封信?”
朱夏,“还有两封,一封是给福晋的,另一封便是给怀乐格格的家书。”
王爷也都拆开看了看,这才说了一句,“还算懂规矩,将这两封信送过去吧,你今日也休整一番,明日一早便随其他人一道出城。”
朱夏应了一句是,便退下了,王爷这才对着苏公公道,“将府上的幕僚都叫过来,就说我有要事要商量。
对了再去派人去安然院传个消息,说是今日我有公事要忙,让侧福晋早些歇息。”
苏培盛赶紧应下便下去安排去了,王爷则是又看了一遍手中的信,这才将信全部烧到。
武氏很务实,直接将她自己经历的事情都说了一遍,还重点复述了一遍那祖孙二人中孙子的话,其他更深层的猜想是一点都没说,只说了自己觉得不对劲的话,便将此事推到了王爷身上。
王爷对此也是十分满意,他不喜欢自己的女人太聪明,也不希望这人是个蠢货,而武氏这样便刚刚好。
王爷几乎一宿没睡,和府中幕僚针对此事商量了很久,第二日一早便好似没事人一般的上朝。
云舒则是在中午的时候,才看到了归来的朱夏,云舒让朱夏坐下,这才问道,“事办好了?”
朱夏点头,“办好了,奴婢是跟着府上的人一道来的,出了城,便快马过来的,不过王爷没有前来。”
云舒并不意外,王爷若是现在就大张旗鼓的来了,这才叫打草惊蛇呢,不过王爷都派人来了,还来的这样急,看来是要处理这事了,那之后这事便更不关云舒什么事了。
于是云舒便道,“既如此,若是王爷没有特意吩咐,那咱们便也不管这事了,只当什么都不知道便好。”
朱夏肃着脸应下,云舒见她如此,便也转移话题问道,“这次回府可见着怀乐她们了,孩子们如何,瞧着可好?”
朱夏这才笑着回道,“格格和阿哥们一切都好,只是想您了,不过奴婢瞧着格格乖得很,也很照顾弘晏阿哥,又有二格格在一旁帮衬着,您就放心吧。”
云舒便笑着点头,又拉着朱夏仔细问了又问,这才让朱夏下去休息。
下午的时候侧福晋一直寻摸着和云舒说说施粥的事情,云舒便说,她们如今在寺庙修行,还是要和庙里说清楚才好,若是能一同做善事,那才是最好。
果然问过庙里的主持之后,主持便道她们有善心,自然是支持的,于是云舒和侧福晋便忙了起来,就连那祖孙二人被接走,云舒也是晚上休息的时候才知道。
施粥不是只出些银子便好,之前府里施粥,自有福晋安排所有事情,好在这次也是和庙里一起办的,有寺中的小师傅们帮忙,便也不算忙乱。
施粥的时候,云舒还看到了那祖孙二人,那二人领了粥,却一个劲的对这云舒说着谢谢,云舒清楚这二人不单是因为这一碗暖粥在道谢,更像是在对其他事情道谢。
云舒没有和她们说话,面对他们的时候,和对着其他村民并没什么区别。两人也是心里有数,没有再表现出什么。
等施粥结束后,忙活了一天的云舒才要休息,侧福晋便来了,她此时兴奋的好似这忙活了一天根本就一点都不累的样子。
云舒给自己倒了杯茶,“你这是在兴奋什么,又有什么值得你兴奋的。”
侧福晋这才拉着云舒仔细的说到,“你不知道,今日我施粥偷懒的时候,便听到村民们小声议论,说是之前赈灾出事,是因为九阿哥贪污了大家的赈灾银,这事不知道怎么的就被捅出去了,加上太后又病了一场,大家便都说这原本是为着太后祈福的,结果做出这等事,岂不是不孝不敬吗,苦了百姓不说,还险些害了太后娘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