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想着自己都留了几件厂里生产毛衣,索性也不纠结了,直接摆了摆手道:“行吧,这件事情我就交给你了,别的都好说,只有一点,我不希望厂里因为这件事情出乱子。”
周巧珍忙不迭点头道:“好的,我会多注意!”
厂里开放购买条件后,大家一听自己购买能打六折,但凡是手里稍微宽裕一点的,都把自己喜欢的新衣裳买回了家。
周巧珍作为副厂长,工资高,手里有小有积蓄,更是大包小包的买了好几件,不但有自己的,还给家里的老母亲买了两件毛衣。
往前倒两年,在村里毛衣可是个顶顶稀罕的东西,别说新织的毛衣了,就是二手的旧毛衣,村里也没有几个人有。
经济改革开放一年,虽然城镇的变化很大,但是对村里人而言,他们的生活上也没多大的改变。
唯一有的改变就是,现在自己种着自家的地,地里的出息交了公粮后,剩下的粮食能让他们从每天五分饱,变成七八分饱了。
至于穿着打扮上,大部分人还是没有余钱改善的。
周巧珍家里虽然不是特别的困难的条件,但是因为前几年上面的几个哥哥相继结婚,后面又是一个一个的生孩子,家里的孩子多,在她工作之前,一家人也就勉强只能吃个囫囵饱。
她工作之后家里条件倒是好了一些,但是也没说隔三差五就能添置新衣服,江阿婆看到女儿手里的衣裳时,又是高兴,又觉得心疼。
“我都这个岁数了,穿什么不是穿,能用得着穿这么好的衣服?倒是你年轻漂亮的小姑娘,有这个钱给自己多买几套衣服,打扮的漂亮一点,找个好对象,那才是最紧要的事情。”
周巧珍一脸烦躁的抓了抓头发:“哎呀,我一周就休息这么一天,给你买了衣服你穿就好了,非得念叨那些有的没的,对象对象,我好不容易升了上去,现在正是忙工作的时候,哪有心思想这些?”
周巧珍的母亲江阿婆五十几岁的人了,思想和三观早都定了型,并没被女儿的话给说服,而是继续苦口婆心道:“工作是重要,但是你的终身大事也重要,眼见着你都快二十了,你看咱们村里的小姑娘,就属你年纪最大还单着。”
“不是我吓唬你,这好男人都是有数的,你要再不找,等到后面人找的都是别人挑剩的。”
“你就看顾骁,之前大家都说他是打光棍的命,但是他就和叶小姐处上了,说句不好听的话,以后这一家人在村里都能横着走了,由此可见找一个好对象有多重要?”
周巧珍一脸不服气的小声嘀咕:“这找对象又不是上街买菜挑肉,都是别人挑剩的,我知道你的意思,要是男的当中有叶小姐那样的条件,那我也能上啊,这不是你们介绍的那些男的都歪瓜裂枣吗,长得难看,工资比我低那么多就不说了,开口就是让我给他们家的是亲戚朋友安排工作,我只是个副厂长,哪有那么大的权力?”
江阿婆没好气道:“哪里都歪瓜裂枣了?之前你姑婆给你介绍的那个小李不是挺端正的,又在公社上班,多好的条件,要我说你就是被叶小姐捧得太高了,忘记了自己有几斤几两了,这眼光也是挑的很。”
周巧珍也是被念叨着动了气:“就他?一个月二三十块钱的工资,要求我婚后上交工资,给他至少生三个孩子,照顾他爸妈,尊敬他哥哥嫂子,我这个是倒贴钱去他家当保姆呢?”
女儿声音一大,江阿婆声音就不自觉的软了下来,但她还是小声嗫嚅道:“人家小李说的也没错,你们结了婚就是一家人,照顾公婆,尊敬妯娌本来就是应当分的,况且女人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
每次在这个话题上,周巧珍都说服不了固执的母亲,只能板着脸把手里的毛衣往桌子上一扔:“你们是这样过来的,我却不想继续过这样的生活,反正对象的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你和我爸他们就别操心了,你要每次我回家都提这个事,那我以后周日就不回来了。”
这是周巧珍第一次说这样的话,江阿婆不敢自信的瞪大了眼睛:“你这臭丫头!我就随便说了几句,就这么大的火气。”
周巧珍也没想到自己高高兴兴的买了新衣服回来,最后的结果竟然是和一向袒护自己的母亲吵了一架。
家里的侄子侄女们一向亲近这个出手大方,每次回来都会买许多糖果和点心的姑姑,这会儿见势不对,有那心眼子多的,当即就凑到江阿婆面前撒娇装憨,倒是缓和一下两人之间紧张的气氛。
叶宁不知道周巧珍家里的情况,只知道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很高,不管是毛衣还是大衣,日产量都破了新高。
叶宁和陈姐分别把毛衣样衣给汪先生他们寄出去之后,就静待佳音了。
顾骁倒是抽空往市里的工厂店送了一批毛衣,让店里又上新了一批新款。
现在的人穿毛衣也就那么几个样式,入冬之后天气变冷,店里的生意也好了不少,这些款式复杂好看的毛衣一上新,就掀起了大家的一波购买潮。
最开始只是同在批发市场的那些店主买了,但是她们平常穿着让顾客看到了难免会顺口问一嘴,听说就是在市场里面买的,这些顾客大多都会进店看一看,这一进去看着店里样式丰富的样式,就基本没有能空着手出来的。
买了衣服回家后,再跟亲戚朋友和左邻右舍一宣传,叶宁这家服装批发店的名气就出来了。
有那种社牛,为了能够拿到更低的折扣,还会动员一下亲戚朋友和同事,十几二十个人组团一起购买,也能拿到比零售价便宜的批发折扣。
虽然叶宁没有狠抓小吴她们的业绩,但是那毕竟那么大一家店在市里人流量最多的批发市场摆着,这段时间除了萧姐之外,她们还是又给厂里拉来了两三个批发购买的客人。
不过这两三个客人就没有萧姐那样的大手笔了,一次采购个五六百件衣裳,订单金额不算太高,但是蚊子腿再少都是肉,但凡是客户叶宁都不嫌弃,就盼着她们把衣裳拿回去之后能直接卖爆,然后再回过头来增加采购量。
市里的小吴她们和镇上的工人们一样,都是第二个月的十号领工资,一个多月过去了,也到了她们的发薪日。
小吴给厂里拉来了萧姐这个大客户,就算是有了一份不错的业绩,顾骁不是那种会抢功劳的人。后面萧姐补的货他也给算在了小吴的头上。
小吴也知道自己这个月的工资不会太低,但是等她看到手里信封里装着的钞票时,还是不敢置信的揉了揉眼睛。
叶宁没有亲自来市里,而是让马玉书帮着给几人发了工资。
这小吴这个高兴傻了的样子,马玉书也不介意让她更高兴一点:“这就傻了,那我还有一件事情想告诉你,因为你这一个多月表现良好,所以你们大老板决定提拔你为店长,以后你的基本工资涨二十,开单不拿提成,但是店里所有人的销售额你都能提千分之一。”
怕小吴不理解叶宁的用意,马玉书还多解释了一句:“你们老板就是想着你能力强,让你带着店里其他人把销售额再提一提,总之店里的生意越好,你的工资就越多。”
第231章 现在操作工们每天都要……
小吴捏着信封的手指都在发抖:“马婶子, 我……我真能当店长?”
小吴声音发颤,眼眶都红了,她虽然是通过考核才被调到市里来的, 她私心里也觉得自己是四个人里面业绩最好,口才最好的, 但是让她当店长,这种事情她之前可是没想过的。
这一下子就从普通员工变成了管理层,她这心里就跟做梦一样。
别人不知道,小吴她们几个小姑娘负责店里所有的业务, 平日里又住在一个房间, 私下里少不了要聊到各自的业绩, 市里的这家店虽然刚开业一个多月,但是平日里走的量可比批发市场其他服装店要多得多。
这自然是因为她们店里的衣裳质量好,款式也新颖的原因。
并且叶宁的这家服装厂是山市规模最大的服装厂,她们在成本上天然就比其他家庭作坊要低,据小吴她们私底下交流的信息来看,店里一个月的营业额少说也能有个二三十万。
这还是因为之前的萧老板下次订货是直接打电话到厂里了,应该就不算她们的提成了,然而就算是这样,小吴以后的工资也不会低。
钱是多好的东西, 在小吴觉得自己这个月的工资已经很高的时候, 马玉书一句话,直接就告诉了她,只要她后面继续干,这个月的工资只能算是她的起点,这如何能让人不激动。
小吴觉得人真的是不能满足,之前她在厂里当车工的时候, 就已经觉得很好了,后来调来了市里,她想着自己一个月能拿到百八十块钱的工资,也足够多了,现在一升职,她心里的想法又变了,那真是恨不得店里一个月能有五六十万的业绩了。
马玉书笑着拍她的肩膀:“这有啥不能的?你拉来的萧姐一单就顶店里一个月的业绩了,大老板说你脑子活、口才好,正是当领导的料子呢。”
马玉书抬手拍了拍小吴的肩膀:“大老板如此看重你,你可得好好干。”
小吴突然觉得自己浑身都有了劲儿:“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保证让店里的生意越来越好!”
小吴确实是个人才,叶宁让她当店长也是因为四个销售里面她能力最突出,结果这人是真有手段,店里不是天天都有上门批发的客户,她就自己去联系客户。
叶宁想过但没实施的那些市里的工厂她都去转悠过了。
也算是努力就有回报,小吴在市里四处跑了几天,还真让她拉到了钢厂和兴发纺织厂的单子。
拉到单子之后,小吴兴冲冲地回来给厂里打电话:“这两家厂子的规模都很大,他们厂办的工作人员看过我们的毛衣样衣后,都很满意,愿意带头牵线给厂子里的员工发福利,从我们这里以八折的价格把毛衣采购回去,让厂里的职工们低价购买呢,我统计了一下数量,有一千件了!”
接到电话的陈素芳也有些意外小吴的能力,不过她的语气倒是没有多欣喜,只是有些无奈道:“有单子是好事,不过现在我们厂里的存货可能不太够,你那边的一千件毛衣客户什么时候要?”
小吴一听这话当即就着急了起来:“自然是越快越好,现在天也冷了,正是穿毛衣的时候。”
小吴有些想不通:“之前顾厂长送毛衣来的时候,不是说存货很充足吗?怎么现在一千件毛衣都拿不出来了?”
陈素芳长叹了一口气,高兴之余,又有些无奈道:“还不是我们厂里的那些老顾客,之前样衣库存上来了之后,我们不是给他们寄了样衣吗?他们收到样衣后都很感兴趣,三个人一起下单!”
“厂里就这么几台机器,虽然机器快,但是这种复杂的花样也是需要操作工手推着机器一行一行织的,一天也做不出多少,现在厂里的库存和材料只够给汪老板的货,叶厂长已经重新采购了一批毛线和机器回来,现在操作工们每天都要加班两个小时,机器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开着,这库存还是不够呢。”
说起来这也是叶宁她们之前寄出去的那几个包裹弄出来的事情。
现在普通人要织一件毛衣,买毛线和织毛衣的时间成本就不低,市场上也少有毛衣成衣卖,就更别说叶宁厂里的这种样式好看,颜色鲜艳的毛衣了。
不管是套头高领毛衣,还是桃心领毛衣,亦或者毛衣长开衫,放到这个时候,那都是降维打击的存在。
马大姐是最先收到毛衣样衣的人,上次她在叶宁这里拿的货卖得很好,大赚了一笔之后,又紧急补了一批货让顾骁亲自送了过去。
当天收到包裹后,马大姐心里还有些奇怪呢,这研色纺织厂不是已经生产出了几十款秋冬衣裳了吗?怎么又给她寄样衣了?
十几个款式的毛衣装在一起也是老大一个包裹了,马大姐小心翼翼地拆开邮局的绿色编织袋的时候,心里还没把里面的东西当一回事儿,毕竟大衣棉衣这些,她店里也已经卖了不老少了。
然而等马大姐看清楚袋子里的毛衣后,她的呼吸霎时间就急促了起来,北方冬天冷,除了皮草和厚棉袄之外,就属这毛衣的保暖性最强。
之前大家日子那么不好过,都要求爷爷,告奶奶地买毛线回来织成毛衣穿,就是马大姐自己,挣了钱之后,也买了不少毛线花了钱请邻居婶子帮着加工。
但是现在的毛衣样式很少,无非就是那么几种针样,哪有叶宁厂里的这些毛衣样式多。
马大姐拎起一件烟灰色的长开衫往身上套了一下,觉得这种款式简直太适合春秋穿了。
等她翻看完袋子里的其他款式后,那是一刻都没多考虑,立刻就给厂里打去了电话:“陈厂长,你们这毛衣多少钱?”
毛衣的原材料就是毛线和棉线,中间少了一道纺织厂成布的工序,这成本本来就不贵,叶宁厂里的毛衣定价和其他衣裳裤子差不多,最贵的长毛衣开衫因为用料多,八十九,短款的套头毛衣基础款四十九、复杂一点的六十九、七十九的都有。
马大姐一听这个价格,觉得也能接受,毕竟她算是厂里的大批发商,可以七折拿货,最基础款的毛衣三十四块钱就能买一件,这个价格可以说是很实惠了。
要知道现在的毛线可是很贵的,一斤好一点的毛线,怎么都要三十来块钱一斤,成年人的毛衣用料大概在一斤二两到一斤半之间,平常大家自己买了毛线来请人加工,那原材料的价格人工费加在一起,怎么着也要五六十块钱一件了。
叶宁厂子里的毛衣用料不错,款式也好看,就算是基本款的毛衣,也给特意加了更防风的高领,这样的毛衣,马大姐放到店里,买个六七十肯定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她当即就拍板:“我要订两、不三千件!一千件基础款,其他的你们看着搭配,麻烦你们尽快帮我发货。”
当时陈素芳还很高兴,忙说仓库里的存货充足,她现在就让人点货,算完账后再打电话告诉对方货款数量,她先付一半的定金,厂子这边收到定金后,明天一早就能把货发出去。
马大姐这段时间卖衣裳也赚了不少,闻言那是半点都没含糊,当即就去给厂里汇了款。
财务这边接到储蓄所的电话后,也是立刻就来跟陈素芳说了。
陈素芳这边确认货款到位后,当即就让仓库给马大姐配了价值十五万的货物。
然而变故就是在当天下午,这边马大姐的货还没有发出去呢,那边汪先生就又来电话了,作为之前包圆了厂里所有库存的大客户,汪先生这边一开口就是一万件。
这下子厂里的库存可不就不够了吗,陈素芳傻眼之余,只能连忙去找叶宁拿主意。
叶宁能有什么主意?还不是只能赶紧回现代采购毛线,加购机器,增加产量!
这每笔订单可都是钱啊,要是放着钱不挣,她这心里那就跟猫抓一样难受。
好在之前卖黄金回了一点血,叶宁把横制机和圆盘纺织机都给凑了个整,横织机五台,圆盘纺织机八台,毛线和辅料更是一口气买了一大堆。
厂里多了机器,就得多招人,原本叶宁还想着机器一多,这用电应该是更加超负荷了,没想到隔壁纺织厂的一大半机器都给停工了。
电力局的领导一琢磨,得,反正纺织厂也用不到了,索性就把他们那边的电安排给服装厂了,现在别说是毛衣纺织机了,就是隔壁车间的那几十台缝纫机,现在都不用停工了。
后面海市的萧老板也打了电话来下单,她要得最少,只要了两千件。
但就是这样,厂子里也欠着不少货呢,这会儿陈素芳和周巧珍都急得焦头烂额了,怎么也没有想到市里的小吴在这个时候又这么争气,给她们拉来了一千件的单子。
小吴也没想到厂里的毛衣就这么爆单了,虽然这也是好事,但是她这边都定下的事情,也不好放人鸽子:“那怎么办,等厂里把那几位老板要的货做好了,我这边谈好的两家厂子肯定都等得不耐烦了。”
陈素芳如何不知道这个道理,这可是山市本土的厂子,卖货给他们,长远来看可是十分有益于她们的服装品牌打开市场的,她抬手揉了揉额头道:“你先别急,回头我和叶小姐商量一下,反正汪老板的货也要分批送,看能不能先把你这批货给凑出来送过去吧。”
相似小说推荐
-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寄三月) [现代情感]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作者:寄三月【完结】晋江VIP2025-09-13 完结总书评数:10492当前被收藏数...
-
我和相亲首富闪婚了(0梦江南0) 【先婚后爱+协议婚姻+总裁首富+扮猪吃虎+宠妻狂魔】
于玲为逃离催婚魔爪,与相亲对象赵辰签约光速领证。他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