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书见一旁的周顺弟也留意着这边的动静,遂半开玩笑半认真地提高音调道:“两人都忙,年纪也没多大,晚点成家也正常,就外国那些女孩子,多的是三十来岁才结婚的。”
李翠莲本就是个大大咧咧的性子,闻言忍不住咂舌:“这国外是不一样哈,三十来岁再结婚,这要是放在我们这里,谁家闺女要耽搁到三十岁,那父母真能愁死。”
一旁的周顺弟听了马玉书这话,那心都凉了半截。
她老婆子的身体可不好,真要让两人拖到三十岁再结婚,别说抱曾孙了,到时候这个世上还有没有她这个人都不知道了。
周顺弟想着自己回去后还是得跟孙子好好说一说,谈恋爱可以,可不能真拖到三十岁再成家,她老婆子最多!最多能够接受两人再处两年对象。
周顺弟这边心绪翻腾,那边灶上的米饭和饭菜都陆陆续续做好了。
今天来的人多,也用不着叶宁帮着端菜,各家的半大孩子就已经忙活起来了。
五头猪的内脏,那毛血旺都得用大海碗装。
那棒骨萝卜汤更是用的大陶盆装的,马玉书作为主人家,上菜的时候还不忘招呼道:“汤和毛血旺锅里都还有不少呢,等会儿吃完了自己上灶边去续!”
叶卫明作为家里的男人,和周新文、李屠夫他们坐一桌,顾骁也跟着在一旁陪客。
菜好人齐后,也不需要叶宁客气招待什么,大家自己就找到了位置坐好了。
叶宁和孩子们坐一桌,左边是顾灵,右边是江钰,对面坐的是春花姐的两个女儿。
两人平常被拘在家里,性子比较腼腆,吃饭的时候也不怎么好意思夹菜,叶宁少不得要多照顾一点。
二、三十来号人坐在一起,大人喝酒聊天,孩子埋头吃肉扒饭,气氛很是热闹。
李翠莲夹了一大筷子腰花塞到嘴里后,忍不住朝马玉书竖起了大拇指:“马婶子你这手艺都能去城里开饭店了,这腰骚让你做的,真是一点怪味都没有,比我炒的好吃多了。”
自己的厨艺被人夸赞,马玉书心情不错地摆了摆手:“哪有你说的那么夸张,我也就会做点家常菜,离开饭店还差得远呢,这腰花要想做得没味道,得先把里面的白筋去掉……”
马玉书和村里的女眷们交流起了菜谱,叶宁埋头干饭,偶尔会留意一下隔壁桌的动静,只能听到屠夫老李赞叹她这跑山猪的味道顶好,年后想要订几头猪:“你们这猪养得真不错,肉香得很!我寻思着要放到菜市场卖,指定吃香。”
这么多的猪,叶宁他们自己肯定是不吃完的,怎么着都是要往外卖的,原本她还想着自己的这猪肉味道这么好,卖的时候价格肯定要定得高一点。
奈何跑山猪在现代能卖上高价,在这边却是行不通的,因为现在国内还没什么猪饲料,不管是乡下农户还是养殖场,喂猪用的都是猪草和苞谷,算起来都是正儿八经的土猪,跑山猪肉的味道虽然好,但是现在大部分的都不讲究这个,只要是肉他们都觉得好,自然就很少有人会花更高的价钱来买肉。
叶宁倒是想把这些猪肉弄到现代去卖,造福现代的同胞,但这猪和鸡可不一样,这么多头猪,她家里根本没有说得过去的理由拿出去,所以这事儿吧,还得再仔细斟酌斟酌。
这会儿李屠夫开口订了五头大肥猪走,也能算是一笔小生意了。
等大家都吃得差不多后,李翠莲她们就陆陆续续地提出要离开了,叶宁也不多留,包括周新文和自己家员工在内的几户人家,走之前她都送了一块用棕叶拴好的肉。
如此一番安排下来,剩下的肉都还有四五百斤,顾骁吃完饭都顾不上休息,就又拉着肉去了厂里。
之前说好的肉得等到放假当天发,顾骁已经和李屠夫商量好了下次杀猪的时间,今天的这几百斤肉是送到食堂给工人们吃的,虽然厂里工人不少,但是一两天也是吃不完这么多肉,所以雷师傅还得带着徒弟和杂工们先把这些肉抹上盐处理一边,等开年返工后再慢慢消耗。
热闹过后,半山腰的养殖场顿时就安静了下来,周大海他们收拾好桌椅碗筷后就搬到马路旁放着,等着顾骁回来后再一车拉下山。
叶宁还不忘找到周大海交代道:“大海哥,明天我就得回老家祭祖了,养殖场准备,还得麻烦你们多上心,过年这几天你们就排个班,轮换着上工吧。”
周大海忙不迭点头:“我和老三昨天还在商量呢,后面这几天我们一人带两个人,轮换着在山上照顾猪养牲。”
话说出口后,周大海又想起自己比别人多拿的工资和奖金,又开口补充道:“您要不放心的话,我这边就三十耽搁一天,其他时间都在山上待着也行。”
见周大海误会了自己的意思,叶宁连忙摆手道:“倒也不用这么辛苦,就按照你们现在的这样安排就挺合适的。”
不确定自己在这里待着其他人会不会不自在,左右没有什么事干,叶宁就开着车带着叶卫明他们回了山上。
顾骁知道他们明天一早就要走,送猪肉和桌椅板凳后,又紧赶着上了一趟山,在山上陪着叶宁待了半个下午后,才在天黑前依依不舍地回村里了。
时间也不早了,借着天边剩下的那点天光,马玉书和叶宁一边往木门那边搬肉,一边揶揄道:“之前倒是没发现,这小顾谈起恋爱来还挺粘人的,我看他那一步三回头的样子,都想让他晚上留来住着了。”
“妈!”叶宁被打趣得红了脸,没好气地瞪了马玉书一眼。
叶宁脸皮不算薄,但也招架不住马玉书说这些话,实在拿她没辙,只能闷着头干活,等到天色完全黑沉下去后,才把这一百多斤肉和百八十斤骨头搬到了谷仓。
马玉书甩了甩酸疼的手臂道:“就这么放着吧,等会儿出去的时候把谷仓关好,明天一早再去镇上把需要的调料买回来。”
一家三口从谷仓出来后,马玉书看着叶宁长叹了一口气:“说起来我们有段时间没回来了,明天还得去村里刷刷存在感,老叶啊,你这懒闺女我就不指望了,明天我允许你出去打一天的牌。”
怕丈夫忘记,马玉书还不忘再次提醒道:“记住我们之前商量好的,不管村里谁来问,就说咱闺女在外地找了一份工作,我们不放心她,都跟着她在外地住着。”
第238章 我就你这么一个妈,我……
马玉书话音刚落, 叶卫明立刻眉开眼笑起来:“还是你懂我!在那边待了几个月,手早就痒了,正好明天去找牌搭子切磋切磋。”
虽然叶家住在乡下, 平日里村里住的都是老人和孩子,但是现在年关了, 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都回来了,这还没到除夕呢,晚上就已经有放烟花的了。
马玉书摆了摆手道:“去吧去吧,记得我交代的事情, 别人问起来, 你可别忘记说。”
叶卫明搓了搓手, 又想起什么:“不过我这手里没多少钱了……”
之前齐芳铺子装修的时候,大部分建材都是叶卫明给钱买的,他不坑熟人,用的都是挺好的材料,这一来一回,就把他那点家底给花了个干净。
虽然平常在村里打牌几百块就能玩一天,但是过年村里的年轻人多了,大家玩得就要大一些了,叶卫明手里要不多拿点钱, 这心里还有些没底。
马玉书笑着给丈夫转了钱, 今天一家三口都忙累了,也顾不上闲聊,就各自洗漱休息了。
今天一口气弄了这么多肉回来,叶宁也知道明天还有一场硬仗要打,回到房间后也没玩手机,套好被子后就睡下了。
知道女儿这段时间辛苦了, 第二天一早马玉书也没去吵她,自己开着电动车去镇上采买调料。
去菜市场之前,马玉书先去了服装店,一进店她就对正在打扫店里卫生的小姑娘道::“阿琳,这段时间辛苦你了,这也年底了,你今天就可以回去休息了,钥匙带上,正月初七再来开门吧。”
服装店的店员有些不敢置信:“放十天,玉书姐,这太长了,我休息三四天就行了。”
不是店员大惊小怪,而是店里的生意只能算平淡,她平常要顾着孩子,难得找到一个离家近,工作内容也轻松的活,这几个月她明显感觉老板对店里的生意是越来越不上心了。
天知道她这段时间有多怕服装店倒闭自己又要重新找工作,这会儿听到马玉书这么说,那心里简直是要多忐忑有多忐忑。
马玉书一边看账本,一边摆手道:“没关系,过年这几天生意也不会太好,你老公不是只有过年才回来待几天吗,你们小夫妻正好多点时间相处,店不开也没什么。”
怕对方乱想,说完后马玉书还不忘补充道:“我看了一下,店里生意还行,这也放假了,除了这个月的工资之外,我另外再给你发八百八十八的奖金。”
家里有现金,马玉书可舍不得用手机转账,直接从装钱的抽屉里数了现金递了过去:“其他就没什么了,你收拾收拾直接回去吧,等会我关店。”
领了工资和奖金,店员总算是松了一口气,欢天喜地的拎着挎包走了。
马玉书留在店里仔细地算了一下账,虽然叶宁那边的服装厂弄起来了之后,这边的店子她就没怎么上心过了,但是货都是她和人约好了一个半月补一次的,并没耽误店里的生意。
就是小地方的实体店生意不好,每个月的收入除开房租水电和人工费后,只能落个一千多块钱。
细算下来,马玉书这个老板,每个月到手的钱都还没小琳一个店员多。
不过这服装店就是一个幌子,别说现在它还能赚钱了,就是它需要马玉书每个月往里补贴一点,她也是要继续经营的。
清点完店里的收益后,马玉书又关了店门骑着车去采买。
趁着现在街上热闹,她也是大采购了一番,除了做腊肉香肠需要的调料和白酒之外,她还买了一家人后面几天要吃的菜,祭祖需要的香烛纸钱。
想着女儿爱吃榴莲和零食,马玉书路过水果店和零食店的时候又少不了花钱。
在那边早睡早起了这么久,叶宁现在已经不怎么会睡懒觉了,只不过冬天的被窝实在太温暖舒适了,她就是睡醒了,也得在被窝玩着手机多待一会儿。
最后还是听到楼下马玉书采买物资回来的动静后,才开始起床洗漱。
看到茶几上的榴莲后,叶宁一把抱住马玉书亲了一口:“爱你老妈!”
马玉书被女儿抱着晃了晃,既受用又觉得烦恼,忙不迭摆手道:“快吃吧,这冬天的榴莲可太贵了,五十几块钱一斤呢。”
只从银行卡里的余额见底后,马玉书时隔两年多,又一次有了手头拮据的感觉。
叶宁开榴莲的时候还不忘跟马玉书说笑道:“没事,等两天我抽空再去卖根金条,说起来我也挺长时间没去黄金回收店了,老板指不定怎么想我呢。”
马玉书笑道:“那是当然,同样的金子,我们愿意低价卖,对于金店的老板来说,你怕是比财神爷还要讨喜两分。”
叶宁老家讲究上午给先人烧纸,趁着还有点时间,马玉书张罗把买来的苹果饼干和糖果一样装了一盘子后,一家人就往祖坟去了。
叶家的祖先都在后山长眠,叶卫明行动不便,平常没事也不会上来,这次特意带了柴刀,准备把老人坟茔旁边的灌木和杂草好好清理一遍。
往前几辈的祖坟是没有修缮的,只有叶卫明知道地方,好在都不远,放完鞭炮烧完纸就行了。
叶宁爷爷奶奶的合葬墓是叶卫明花了大价钱修建的,几年时间过去了,墓碑上的字还是鲜亮得紧。
马玉书摆上供品,点燃香烛纸钱,对着墓碑絮絮叨叨地念叨了起来。
叶宁祭祖的时候实在很难像长辈那样和故去的人聊天,只能一个劲儿地往火堆里扔纸钱,马玉书看着袅袅升起的青烟,笑道:“这青烟飘得又长又直,证明你爷爷奶奶心里高兴呢。”
叶卫明清理着旁边长过来的刺梨树枝,还不忘搭话道:“老人有钱收,能不高兴吗。”
祭祖回到家里吃过午饭后,叶卫明就去村里的活动室了,叶宁和马玉书也开始处理带回来的肉和骨头。
虽然现在镇上也有代加工香肠的,但是马玉书觉得机器做的味道总归不够香,还是更愿意自己亲力亲为。
不过这还是叶家第一次弄这么多腊肉和香肠,怎么看都是一场硬仗。
排骨腊肉和猪脚比较好处理,把盐放锅里,加上辣椒、花椒、五香粉炒制后抹在肉上就行了。
腌制好的肉和排骨和肉块挂在屋檐下风干两天后,就能开始熏制了。
最麻烦的还是香肠,得先把肉切成小条,然后腌制,灌装。
今年的肠衣多,马玉书一口气备了八十斤的香肠,母女俩一直忙活到傍晚,才算是把所有的腊肉和香肠全部弄好。
现在村里也有做广式甜肠的,不过叶家三口都不爱甜口,餐桌上是从来都不会出现糖醋口的菜,倒是省了一道折腾。
好不容易回到了现代,马玉书早上买了不少菜,中午时间匆忙只能随便吃点,到了晚上,她直接做了四个硬菜。
叶卫明久不上牌桌厮杀,傍晚回来的时候也是喜笑颜开,马玉书和叶宁一看他那个样子,就知道今天战况不错。
叶卫明喜滋滋从兜里掏出钱来给妻子和女儿分红:“村里那些年轻人,在外面打了一年工,过年回来也是牛气得很,我们一堆人炸金花呢,我今天打得稳,赢了一千多块钱。”
马玉书接过钱随手就揣进了兜里,转而指着餐桌中间的椒盐排骨道:“赢了就行,赶紧洗手吃肉吧,这排骨是我特意留的,那跑山猪的肉好吃,这排骨的味道指定也不差。”
听马玉书说到山上的散养猪,叶卫明也想起来一件事,扭头问叶宁:“闺女,你山上那些猪准备怎么处理,都是大肥猪了,就是一天只喂一次食,也需要不少粮食呢。”
说起这个叶宁就觉得头疼:“我也没想好,就先试着卖吧,李屠夫那边不是订了五头吗,加上昨天杀的,也就只剩七十来头了。”
叶卫明摇了摇头:“要我说卖生猪还是有些吃亏的,按照我的想法,我们还是卖腊肉和香肠更划算,那边又不缺柏树,把猪杀了做成腊货,卖价高不说,放上几个月都不成问题。”
“小尤不是常往深市跑吗,那边有钱人多,回头把腊肉腊肠一车运过去,怎么都有得赚!”
叶宁一听叶卫明这话,立刻就在心里盘算了起来,腊肉属于加工后的农产品,味道好的腊肉,价格就是卖出生肉的三五倍都是供不应求的。
要是能再做出自己的品牌,那价格还能更高。
对于叶宁来说,养猪场的母猪都陆陆续续地揣上崽子了,明年这猪还是要接着养的,从长远来看,她确实需要一个固定的销售渠道。
叶宁单手指着下巴道:“这个办法倒是可以试一试,不行回头让李屠夫再宰上十来头猪,我们先做一批腊肉香肠试试水,十头猪也就一千来斤肉,就是卖不掉,也能放到厂食堂慢慢消耗。”
马玉书听着父女俩越说越来劲儿了,忙不迭开口道:“一千多斤腊肉香肠就我们两个人可不行,要做的话,我只负责配调料,剩下的你还得从村里找人来帮忙。”
叶宁一脸无奈地摊手道:“妈,你看你这话说的,我就你这么一个妈,我也不打算把你累死的好吗。”
“回头我请翠莲嫂子来帮忙,眼下茶园那边也没别的事,春花姐也能来帮忙。”
马玉书满意地点头道:“这还差不多,这两人干活都挺利索的,有她们帮忙这事儿就能做。”
第239章 “这调料闻着就香,别……
过年是村里一年里难得热闹的时候, 马玉书也不拘着叶卫明,随他出去打牌玩乐。
今年冬天冷,叶宁比去年还要懒, 大部分时间都在房间里待着,只在同龄的隔房堂妹找过来的时候出门去县里看了一场电影, 吃了一顿火锅。
每年村里都有新话题,今年的几个村子里话题的主人公是叶宁那个不成气的舅舅。
他之前找马玉书借钱还网贷,马玉书没借,姐弟两大吵一架, 最后以马玉书拉黑两口子, 并退出家族群结尾。
马玉书和妹妹这次都没出钱, 叶宁的表哥自己也有老婆要孩子养,实在是有心无力,最后催债的电话打到了村里,一下子就爆了雷。
村里的人可不会顾忌着你的面子给你遮掩,上午接到的电话,下午满村人就都知道叶宁的舅舅在网上借了钱还不上,要成老赖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寄三月) [现代情感]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作者:寄三月【完结】晋江VIP2025-09-13 完结总书评数:10492当前被收藏数...
-
我和相亲首富闪婚了(0梦江南0) 【先婚后爱+协议婚姻+总裁首富+扮猪吃虎+宠妻狂魔】
于玲为逃离催婚魔爪,与相亲对象赵辰签约光速领证。他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