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宁看着,马玉书听到村里人议论的时候,表情还是有些不对劲, 当时也和叶卫明劝过她, 真想帮的话,他们也不是不能帮,不说别的,随便拿几件金饰给对方,差不多就能把这个账给平了。
然而马玉书心里还计较着之前弟弟和弟媳妇的恶语相向,说什么都舍不得给。
好在马玉书拧巴归拧巴, 干活的时候还是很有成算的,之前弄好的腊肉和香肠晾了两天后,她就招呼着叶宁在屋旁搭了个熏肉的棚子。
旧木板和石棉瓦搭成的棚子,三面和顶上都罩着塑料膜,保证烟雾不会往外飘。
叶宁家的后山有好几颗上了年份的柚子树,因为是老品种,皮厚肉小不说,味道也是六七分酸,以前家家户户缺水果的时候,村里人还会摘来吃,现在就只能让果子掉在地上烂掉了。
马玉书听人说熏腊肉的时候放点橘子皮、柚子皮或者甘蔗皮后香味会更浓郁,不嫌辛苦的把山上的柚子全都摘了下来,拨开后只留了外皮。
这次叶家熏制的腊肉和香肠数量不少,马玉书一大早就开始忙活,一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把所有的腊肉和香肠熏好。
叶宁看着房梁上挂着的一排排腊肉和香肠,忍不住感叹道:“估计除了我们之外,也没人会在大年初一熏腊肉了。”
叶卫明也在一旁出声道;“之前村里的老人说,新年的第一天要是干活,这一年都得辛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马玉书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道:“管他的,现在我就已经够操劳了,再辛劳又能辛劳到哪里去。”
叶卫明看着房梁上挂着的腊肉和香肠,肚子里的馋虫都被勾出来了:“我看着腊肉和香肠都黄澄澄的,闻着也香,今天是来不及,明天中午煮点来尝个味?”
看着自己忙活了几天的劳动成果,马玉书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行啊,今年做得多,咱们都放开了吃,我单独留了一些,老叶你明天上午给姑婆和大爸家送过去。”
叶家人在现代休养生息的时候,牛草湾三大队今年的年过得也是少有的热闹。
去年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除夕当天,大家桌子上能有两三道荤菜就算是很好的了。
今年叶宁又是服装厂又是养殖场的,村里有一大半的年轻人都在替她做事,不管是服装厂还是养殖场,每个月都有稳定的工资带回家。
不说村里的其他人家,就连去年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春花姐家里,今年的年夜饭也是鸡鸭鱼肉全都摆上了,两个小姑娘一整天嘴角都没下去过。
过年时村里的小孩会家家户户去串门,不为别的,就图能得点花生瓜子和糖果吃。
往年家里买不起零嘴,春花都是压着不让家里的两个孩子出门,毕竟这都是你来我往的事情,总不能你只让孩子要别人家的,自己却不舍得给吧。
往年过年这几天春花母女三人是最少在村里露面的,今年她在替叶宁打理茶园,虽然没干满一年,但是前几天顾骁发年终奖的时候,也是足额地给她发了五十块钱的。
加上这几个月的工资,春花手里已经攒了三四百块钱了,她琢磨着开年后去订购点水泥和瓦片,把家里好好修缮一下,不图有多气派,就图下雨屋里不漏水。
虽然花大钱的地方很多,但是今年她也没有小气,不但炒了一锅家里的花生,还特意去公社称了两斤散糖,然后让两个女儿守在门口给村里的小伙伴发。
春花家都这样了,就更别说周大海和周巧珍家里了,两人今年都挣了不少钱,过年的时候出手更是大方,一家人吃的喝的穿的,都是他们花了大价钱添置的。
看在钱和东西的份上,江阿婆甚至都没在过年这个关口催婚,一家人算是过了个安稳年。
叶家人正月初四回来的,彼时村里的年轻人陆陆续续都返城了,叶家人的消失没有引起村里其他人的注意。
过来的时候,除了提前准备的调料和白酒之外,马玉书还坚持带了一半的腊肉香肠和排骨,其中有一部分是预备送人的。
叶卫明嫌麻烦不想带这么多,觉得抽了真空后放冰柜里正好。
对此马玉书却有不同的看法:“别人就不说了,小顾和小尤那边肯定是要送一点表示一下的,剩下的山上放一些,镇上放一些,慢慢吃吧。”
在这些事情上,不做饭的叶宁是没有发言权的,只用埋头当她的搬运工。
年还没过完,叶宁却是不得闲的,当天去顾家送腊肉香肠的时候,她就顺便把自己的打算和顾骁说了。
这几天顾骁也认真想过山上那些猪的销路问题,原本他还想着开了年之后后多去联络几个屠夫,现在听叶宁这么一说,他又觉得卖腊货确实是个很好的法子:“婶子的手艺好,做出来的腊肉和香肠比我们自己做的可香多了,别说运到深市去卖了,就是放在市里和镇上,估摸着都有不少买账的。”
叶宁点头道:“我也是这么想的,那你明天去找一下李屠夫,看他那边什么时候有空,我们先杀十头猪来试水,反正有空的水泥房,回头挑一间搭上架子,就能当熏制房用了。”
顾骁闻言当即就开口道:“用不着等明天,我现在就骑摩托车过去说一声,先把时间给定下来,免得让别人跑我们前面去了。”
叶宁也忙道:“那我去和翠莲嫂子和春花姐说一声,让她们回头过来帮忙。”
其实真要麻烦的只有李翠莲,春花本来就是叶宁的员工,茶园现在没事,让她做点别的也是合理的。
叶宁已经想好了,回头就给李翠莲开一块钱一天的工钱。
这份工钱不是特别多,但一下子杀十头猪,肯定会剩下不少的猪下水,这些内脏回头都可以让李翠莲他们带回家,虽然猪下水不值钱,但也到底是口荤腥,村里人还是挺看重的。
事实也和叶宁想的一样,春花那边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李翠莲一听帮着干活有工钱,还有猪下水,也没多犹豫。
不知道李屠夫那边时间排不排得开,叶宁只能让她们等顾骁的通知。
顾骁找到李屠夫后把事情一说,对方也是半点都没推辞。
当然不可能推辞了,李屠夫帮别人杀猪,一头猪能有一块钱的工钱就算好的了,叶宁这边给的可是两块钱一头的高价。
十头猪虽然不少,但是李屠夫带着两个徒弟,忙活上一天怎么都能弄好了,到手的可是整整二十块钱,他是师傅能拿十块,两个徒弟一人能拿五块,这可是实打实地高工资。
知道顾骁这边已经和李屠夫谈好了,叶宁当天就回山上准备了起来。
制作腊肉香肠的调料和白酒马玉书已经买好了,因为要的数量大,干货店的老板还给了她优惠,比之前卖的还要便宜。
另外就是叶宁又回现代买了一口大铁锅,准备明天在养殖场那边多挖一口土灶,两口大锅一起烧水,能让李屠夫他们那边两边开工。
第二天一早,叶家人早早地就起床把东西往半山腰拉了,都不等停稳车,就能听见屋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响。
叶宁下车一看,发现是周大海带着人在空屋子里搭架子。
都不用叶宁开口问,周大海就率先解释道:“屋里要点火,我寻思着竹架子不耐熏,就带着人砍了些木材回来,支架用的都是湿木头,别说熏了,就是火烧也是能扛上好一会儿的。”
这边熏腊肉是不可能奢侈到用柚子皮了,毕竟现在有人专门收柚子皮回去做果脯,好在山上松树多,回头砍点松树枝和柏树枝一起熏制,怎么着都能给这些腊肉香肠熏出一些松柏香来。
顾骁早上去接了李屠夫他们,这次他有经验了,上来的时候不但顺便把李翠莲她们给带上了,还把家里的桶和盆子全都洗干净带了上来,预备着回头盛猪血用。
李屠夫杀了大半辈子的猪,从车上下来后,很快就把工具弄好了,几个男人一起上,可怜的肥猪猪很快就躺在了装着滚水的大锅前。
之后大家就各自忙活开了,这得干一天的活,叶宁中午肯定是要包饭的,所以得早早地把饭给蒸上,至于下饭的菜,马玉书不想麻烦,准备把等会儿杀完猪,大锅腾出来后,直接卤上一大锅肥肠和猪头肉。
卤汤是家里之前做了冻在冰柜里的,叶宁回去带过来就行,回头往老汤里面加点盐和香料就行了,味道又好又省事,再方便不过了。
马玉书这边忙活着的时候,李翠莲她们也没闲着,等李师傅那边把肉分解好后,她们就按照马玉书教的步骤抹调制好的香料了。
李翠莲一边往盆子里的肉块上抹调料,一边忍不住咽口水:“这调料闻着就香,别说是腌猪肉了,就是腌鞋底子味道也差不多吧!”
第240章 “这个味道……实在是……
李翠莲的话实在惹人发笑, 饶是内向的春花此时也忍不住低头勾了勾嘴角:“你这张嘴哟,净说些糙话,不过主家这调料确实是好, 闻着就没少花钱。”
之前顾骁和周大海他们都吃过叶宁拿来的腊肉,当时只觉得做这腊肉的人手艺不错, 这会儿真听到马玉书交代李翠莲她们注意事项的时候,才发现这只是腌制腊肉,就有不少讲究。
什么混着调料要把肉块揉三遍、腌两遍,再挂在通风的地方风干入味, 只这一点就不是乡下人会讲究的。
李翠莲一边用巧劲打着圈地揉着盆子里的肉块, 边抬头和自家男人感叹道:“怪说人家有信心把这家家都能做的腊肉做了拿去卖呢, 这和我们自家做的确实不一样。”
不管做法一样不一样,马玉书和李翠莲她们几人一起上手,也用了整整两天才把这些肉给腌透。
杀猪的当天,考虑到山上还有不少的猪,叶宁顺便还和李屠夫聊好了下次的交易。
李屠夫忙活了一天,就着喷香软糯的卤肥肠和猪脚喝了个美。
因为准备得太多,傍晚吃完饭都还剩下不少,大家走的时候马玉书都给装了一些。
至此马玉书的厨艺在牛草湾三大队算是宣传开了,但凡是吃过她做的菜, 都说她那手艺比镇上饭店的大师傅还要好。
一千多斤腊肉和香肠处理起来也不是件简单的事情, 马玉书带着李翠莲她们忙活两天后也只是刚做好了前期的工作。
后面的三五天,周大海他们每天一早就得把腊肉和香肠搬到外面的空地上晒着,天黑再收回空房间。
如此折腾几天后,马玉书仔细查看了一遍后,才拍板道:“已经腌透了,明天就能直接熏了。”
熏腊肉的湿松针和柏树枝是顾骁闲着没事的时候都弄回来了。
腊肉香肠的数量多, 今天服装厂正式开工,叶宁和顾骁是没办法在山上守着的,只能让李翠莲和马玉书在这边看着。
这可是一千多斤肉,不提肉钱,就是马玉书买那些调料就花了不少钱,可不能出任何意外。
等养殖场这边的青烟烧起来后,叶宁和顾骁也去厂里了。
年后开工的第一天,按照现代的规矩,叶宁提前买了开工红包.皮,一个红包里装了两块钱,准备回头发下去。
当然叶宁他们今天除了给工人们发红包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要做。
去镇上的路上,顾骁有些不放心地问叶宁:“这个法子能成不?”
叶宁心里也不是十分的有底:“我也不知道,左右先试一试吧,万一大家能接受呢,实在不行,再去走崔哥的路子吧。”
前段时间顾骁的那几栋居民楼总算是完工了,门窗这些也让工人安好了,有尤利民这个前辈在,买卖房屋的各项许可也办好了,这会儿只差往外卖了。
按照叶宁之前的打算,他们的主要目标客户就是厂里的那小三百名工人。
叶宁提议的法子是房子的定价和尤利民之前的定价一样,不同的区别是厂里的工人们要购房,不用和银行贷款,直接由厂里牵头。
大家按照自己的情况付首付,剩下的部分,可以和厂里申请十年,或者二十年还清,签完合同后,以后每个月的房贷厂里的财务就直接扣除了。
如此一来,大家不用承担额外的利息不说,考虑到叶宁和顾骁两人的关系,说句不好听的,他们买了顾骁的房子,背上了十几二十年的房贷,那是不是只要厂子不破产,看在房贷的份上,厂里就不会让他们下岗?
这样想的人很多,原本顾骁心里还十分的没底,结果他和叶宁发开工红包的时候只是略微提了一嘴,中午午休的时候来问情况的人就很多了。
当然这得归功于叶宁找人不看户口,厂里的工人构成最多的还是农村户口的工人,他们在镇上没有住处,虽说厂里有免费的宿舍,但总归不是自己的家。
每周一天的假期,离家近的工人一周还能回家一趟,有些隔壁镇或者家里远的工人,想回家一趟得请假,一请假就得扣工钱,他们就只能不回家,或者让家里人来厂里,抽空在厂门口短暂的见一面。
要是能在镇上买套房子,有了自己的住所,他们下班后就能回家,中午在食堂吃一顿免费的,早晚都在家里吃,细算下来一个月怎么都能省下点钱。
而且顾骁他们这边还不要利息,只要花上几百块钱的首付,以后每个月从工资里扣二十几块钱就行了,仔细算来,这房子买起来是真不费什么劲儿。
尤其是周巧珍和陈素芳两个领导还带头买下了最大的户型,眼下能不要利息借几千块钱给你十几二十年的人可不少,但凡是稍微有些脑子的人,都知道顾骁他们是在做好事,如此一来,但凡是自家在镇上没有住处的,都到财务那里报名买了一套。
以前其他厂子虽然也给厂里的工人分房子,但是想分房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得排队,走关系,辞职或者被开除了厂里还能把房子收回去。
现在顾骁卖得最小的都是二居室,五十来个平方的小屋子,总价两千五,按照首付五百,贷款十年来算,每个月只用还十六七块钱,这是厂里任何一个工人都能负担得起的价格。
就是一些原本没打算买房子的年轻小姑娘,也在工友们的劝说下,拿出了自己攒下准备买新衣裳的钱,首付了一套小房子,十几二十年后,这套她们靠自己买下的房子,也能成为她们的底气。
虽然叶宁他们定的贷款条件很宽松,但是现在的人大多都不喜欢欠太多钱,很多人来买房的时候,都给出了自己所能给出的最多的首付。
原本顾骁还怕自己的房子建好了卖不出去,结果他这两百套房子,一放出去,除了他给自己和顾灵各留的一套一楼的大户型,剩下的全都卖掉了。
顾骁没按照楼层定价,所有人都是抓阄的,同样的价格,运气好的能住底层,运气差的就只能住五六层了。
不过现在的人血气足,能住楼房就已经很高兴了,没人会觉得爬五六楼费劲。
也是厂里的工人都年轻,暂时还没有老年人腿脚不方便,在高层生活不方便的问题。
卖房之前叶宁就已经详细地给顾骁算过账了。
他这两百套房要都卖掉,大概能有个八十万块钱。
这个数字一出,顾骁瞬间就理解崔维诚和尤利民为什么一门心思地要建房卖了:“我这地买成三万块,建房子的人工和材料加起来满打满算都没四十万,加上买地和税款什么的,算下来也有小三十万的利润了?”
叶宁笑道:“你这都能赚三十万,就更别说尤哥了,这下你知道他之前来厂里结清货款的时候为什么那么大气了吧?”
不过顾骁很快也反应了过来,自己这房子既然卖给了厂里人,那就不肯能那么快收回成本。
好在顾骁建这些房子花的大头都是叶宁之前给他的工钱,后期的工钱是他卖了家里的金条凑的,也是他运气好,刚以高价把金条卖出去,储蓄所那边的黄金回收价就来个了对半砍。
因为这些钱都是顾骁自己的,晚一点回本也影响不了什么,重要的是他这次赚到的这三十万块钱的净利润,未来的二十年里,每个月都能从厂里的财务这里收到一部分回款,这怎么不算是一种细水长流呢?
房子这边叶宁只负责出主意,后面的事情都需要顾骁自己去跑,虽然他本人不在意,但是叶宁很有界限感,知道他们现在只是恋爱关系,她自己不缺钱,也就完全没必要去插手恋人的财务问题了。
不过叶宁要忙的事情也不少,两天后,第一批腊肉和香肠终于熏好了,她得给尤利民打电话确认购买意向了。
自从有了儿子后,这段时间尤利民的事业心那是空前的高,接到叶宁电话的时,他还以为是服装厂出了春夏新款,听叶宁说完后,他还有些怀疑自己的耳朵:“你刚才说啥?问我买不买腊肉?”
相似小说推荐
-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寄三月) [现代情感]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作者:寄三月【完结】晋江VIP2025-09-13 完结总书评数:10492当前被收藏数...
-
我和相亲首富闪婚了(0梦江南0) 【先婚后爱+协议婚姻+总裁首富+扮猪吃虎+宠妻狂魔】
于玲为逃离催婚魔爪,与相亲对象赵辰签约光速领证。他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