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音虚岁已经快要九岁,又因儿时经过生死,性子早熟理智,汤婵觉得比起“一定可以”这种一味鼓励孩子的话,倒可以跟佳音一起寻找答案。
而这样务实的回答,显然很合佳音的心意,她立即应了下来。
不过没想到此行居然如此顺利,佳音觉得心里有点没底,再次向汤婵试探着确认道:“母亲对我习武是怎么看的呢?还有父亲……”
“你父亲我不知道,不过我嘛,非常鼓励你习武。”汤婵认真地看着佳音,“倒不是为了你能像丁香姑娘一样厉害,而是希望你们强健体魄。身强体健,不容易生病,以后过怀孕生子这道鬼门关的几率也多上一分。”
佳音听着听着,小脸也严肃起来,到了最后,她郑重点了点头,“我记下了,母亲。”
汤婵对她眨了眨眼,“放心,你父亲那里我去说。”
佳音笑了出来,再次点了点头。母亲出马,父亲必不会反对的。
晚上跟解瑨吃饭的时候,汤婵就把这事跟解瑨讲了。
因着姑娘们习武不是文官家惯例,汤婵准备了一堆理由,不过没等她说出口,解瑨就已经点了头。
看出汤婵的惊讶,解瑨提醒道:“你忘了?我儿时曾经想要从军,有不少相熟的武将人家。”
武将家里,女子练武便常见得多了。
“是了,”汤婵恍然,赶紧笑着给解瑨夹了一筷子菜,“解大人见多识广。”
解瑨悠悠看她一眼,把她夹过来的菜吃了。
得了解瑨的许可,汤婵就请了丁香来说话。
得知汤婵的打算,丁香自是欢喜地应下。家里能多一分收入,解家夫人跟两位姑娘性子也都很好,丁香想不到拒绝的理由。
徽音虽然好静不好动,但她愿意陪着佳音一起试试。于是很快,小姐俩就穿着新裁的短打,在新收拾出来的大花园里劲头十足地开始上武课了。
汤婵送了姐俩回来,到自己院里之后,不免也起了念头——之前在京城,每日总还会出门给长辈请安,自从开始守孝,好似很久都没运动了。
于是开始每天换了衣裳,在院里打五禽戏八段锦不提。
等上了几回课,佳音便对汤婵感慨道:“世上果真没有容易的事情,我扎了两天马步就累得不行,可听丁香姐姐说,她四岁便开始习武,此后寒暑不歇,风雨无阻,受伤更是家常便饭……真是太不容易了。”
汤婵笑着问道:“那你如今怎么想?”
佳音显然已经提前想了很久,很快便答道:“习武很有趣,我很喜欢,但想要在武学上有所成就,童子功、努力、天赋缺一不可,我怕是不行的。不过我是解家女儿,本就不可能像丁香姐姐一样以武为生,以后还是要嫁人相夫教子,那就跟母亲之前说的一样,即便达不到多深的造诣,能够强身健体也是好的。”
她曾因为裹脚不当,高烧不退差点丢命,对健康的身体很有执念,没怎么多纠结就做了决定。
一旁的徽音听了佳音的话,小小松了口气。
她学武只是因为想陪着妹妹一起,可若是妹妹想同丁香小师傅一样,踩梅花桩、练铁板桥,她还真不知道会不会“舍命陪君子”。
若只是强身健体,徽音还是愿意跟佳音同进退的。
解桓一听说两个姐姐也要学武,比两个当事人还要兴奋,等得知两边是不同的师傅,还噘嘴不开心了好久。小姐俩便去接他下课,随后一同去读书,读完书一起回来再各回各院,姐俩或写字练琴、或刺绣插花,解桓则另有功课,日子过得愈发充实。
这日下了课,姐弟三个来给汤婵请安,却见汤婵冲他们招了招手,“快来,”她笑着道,“给你们准备了礼物,来瞧瞧。”
几人好奇上前,一旁的福婶笑着拎过来一个篮子,把盖在篮子上的布掀开——
一个个嫩黄的毛绒团子挤在一起,正在睡觉,毛茸茸的小翅膀随着呼吸一起一伏,时不时轻轻抖上一抖。
姐弟三个倒吸一口气,瞪大眼睛动也不敢动。
“别怕,你们可以呼吸的。”汤婵笑着提醒。
徽音和佳音这才满面潮红地小声叫了出来,“啊!”
“是小鸡!”
“这也太可爱了!”
似乎是声音让小鸡仔们醒了过来,有两个颤颤巍巍地伸出了脑袋,探出篮子边又很快缩了回去,声音又细又软地叫了两声。
两个小姑娘又是一阵尖叫,手牵手激动得不得了,就差抱在一起转圈了。
“最近上课都辛苦了,”汤婵笑道,“上次没能有机会领养小鸟,若是喜欢,咱们就留下几只小鸡养一养。”
徽音和佳音拼命点头,上手想去摸,又不太敢,福婶在一旁笑道:“三姑娘放心,鸡仔已经出壳五六日了,只要不抓着乱玩,不会有什么事的。”
姐妹俩便头顶着头,挨个小心翼翼地摸了摸,摸完还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地分享感受。
见一旁的解桓也目不转睛地盯着,汤婵笑着问他:“想不想摸一摸?”
任谁都看出来桓哥儿的眼馋,结果这小子憋了一会儿,居然拒绝了。
随着年岁愈长,许是身边丫鬟婆子总夸他男子汉,不知道怎么,他就多个了讲究男子气概的毛病。
如今嘴硬拒绝,显然是觉得喜欢这么可爱的东西有损他的“男子气概”。汤婵心说小子毛还没长齐呢,现在就讲究起来了,见他死要面子不承认,眼神却根本移不开的样子,便逗他道:“没事,给你挑只小公鸡,等它长大就变得可威风了,特别配你。”
“真的?”解桓眼睛一亮
汤婵差点笑出声,“真的。”
有这么个台阶在,桓哥儿立刻就下来了,“那我要养一只大公鸡!”
“好。”
汤婵真让福婶帮忙挑了只公的给他,桓哥儿将它捧在手心,一动也不敢动,小脸不一会儿就红了。
他想了想,郑重宣布道:“我想好了,以后它的名字就叫将军!”
汤婵忍俊不禁,“好名字!”
桓哥儿言出必行,说要养他的将军,还真就上了心。汤婵在小花园里圈出了一小块地,让人给小鸡们搭了个大别墅,桓哥儿却不愿意让将军跟其他兄弟姐妹住在一起,而是想要抱回到自己院里。
汤婵道:“要是你能说服你院里的所有人都接受你养将军,再找到人照顾它,那就可以。”
桓哥儿便挨个去问。
院里伺候的人哪能不愿意给小少爷这个面子,另有不少丫鬟婆子都是农家出身,养只鸡堪称小菜一碟,没过多久,解桓就顺利把将军抱回去了。
小鸡一天一天长大,越来越活泼,在小花园里圈出的鸡舍里到处跑。
只是有两只运气不好,没能成活,徽音看到以后哭得天塌地陷,也不敢像桓哥儿一样挑一只养了,只怕日后没了受不住。
解桓的将军倒是一直挺好,抱到房里之后,姜妈妈养得认真,甚至将将军训练得能在固定地点上厕所。
这天,解桓突然拿着一张画来找汤婵,“母亲快看!”
“嗯?”汤婵瞅了一眼,“这是什么?”
“先生最近开始教我画画了,”解桓挺起小胸脯,“我画了将军!”
“呃……”汤婵对着那一坨深深浅浅的墨色端详了半天,“不错!”
解桓眼珠转了转,道:“母亲要不要也画一幅吧?咱们比一比!”
解桓刚开始描红写大字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汤婵就陪着他一起写,并且毫无廉耻之心地拿自己的字嘲笑小朋友。
解桓敢怒不敢言,忍到现在,如今终于有机会反击了。
汤婵一看就看穿了他的小心思,“想比啊?成,我这就给你画一幅。”
汤婵居然也会画画,解桓明显有点失望,但他很快抖擞精神,万一母亲画得不如他呢?
结果等终于看到汤婵的画,解桓懵了,“怎么是白纸啊?”
“哪里是白纸?”汤婵道,“分明是将军吃米图。”
“什么将军吃米?”解桓指着画,“米在哪里?”
汤婵:“米被将军吃完了呀。”
解桓一噎,“那将军呢?”
汤婵一本正经,“将军吃完米跑了。”
“噗——”
屋里众人都忍不住笑,唯独解桓反应过来后气得小脸发红,“母亲——!”
佳音捂嘴闷笑,肚子都笑疼了,徽音哪怕心疼弟弟,也实在没忍住,笑得东倒西歪。
解桓握着小拳头,“母亲你太过分了!”
汤婵看他快被气哭了,赶紧向他认错,“好吧,是我不对,桓哥儿对不起,我是想跟你开个玩笑。”
解桓气鼓鼓的,“那母亲要怎么给将军赔礼?”
嗯……这也是现世报,每回桓哥儿认错的时候,汤婵都要问一句“要怎么表达诚意”,小鬼头有学有样。
汤婵装模作样地想了一会儿道:“让你去我的菜园子给将军摘菜吃怎么样?”
解桓知道母亲把自己的菜园子看得很重,得了这份“诚意”,心里就不气了,只面上还别别扭扭地应道:“哼,原谅你了。”
他矜持地对汤婵伸出手,“咱们去吧。”
汤婵笑着拉了他一起出门。
“喔喔喔——”
一声嘹亮的啼鸣传来,守门的小丫鬟眼睛唰地一亮。她伸长脖子向外看去,果然过了不一会儿,便见到一个粉妆玉琢的孩童身影走了过来,后头跟着一只羽毛丰满、色泽艳丽的漂亮公鸡。
后院的丫鬟婆子都认得,这是小少爷的爱宠将军。
大半年过去,曾经嫩黄可爱的小鸡苗已经长成了一只精神威风的小公鸡,一路走来,看见它的众人都不曾阻拦,还有人笑眯眯地同它打招呼。
小丫鬟弯起眼睛,跟解桓行礼问好,“小少爷。”
解桓似模似样地点头回礼,“铃铛姐姐。”
小丫鬟笑着替他打起了帘子,解桓溜着将军,一主一宠迈着同样雄赳赳气昂昂的步伐走进房门,解桓迫不及待地喊着,“母亲,我来啦!”
只是还没见到母亲,却见爹爹从母亲房里走了出来。解桓赶紧停下脚步行礼,“见过爹爹。”
“来给你母亲请安?”解瑨低头看他,“怎么这样早?”
解桓挠了挠脸,“早上被将军叫醒,没什么事,就来找母亲了……”
将军精神奕奕地叫了一声彰显存在感,解瑨不由看了它一眼。
他本来不太赞同儿子养一只鸡做宠物,只是随汤婵的心意妥协,直到清明那天,祭拜太夫人的时候,解桓一同把将军抱上了。
“祖母!我们又来看您了。”小人儿抱着小公鸡在太夫人坟前絮絮叨叨,“祖母您瞧,这是我养的将军,母亲送给我的。它长得可威风了,又很乖巧……”
解瑨静静地听着,自那之后,他就再也没有过不许解桓养将军的想法。
见解桓好奇地往屋里看,解瑨回过神,低声对他道:“你母亲还没起身,晚些时候再过来吧。”
“母亲还没起啊?”解桓瞪大眼睛看了看窗外,时值初春,外头暖阳高照,“太阳都照屁股啦——”
解瑨看了他一会儿,“你母亲身体不适,还在休息。”
“什么?”听了这话,解桓不由急了,“母亲没事吧?”
解瑨微顿,“没有大碍,只是有些劳累而已。”
“劳累?”解桓仰着脑袋看解瑨,大眼睛里全是疑惑不解,“爹爹让母亲做什么了,怎么能让母亲受累呢?”
解瑨一时顿住,不自在地咳了一声。
转眼,太夫人逝世已经二十七个月,解家在前几天正式出孝。
忙完了除丧诸事,解瑨与汤婵在两年多以后第一次同床共枕。
小别胜新婚,昨晚床帐落下,两人都有些克制不住。
昨晚的画面在脑海中闪现,热意不着痕迹地爬上了解瑨的耳廓。
正当他思考要如何解释,甚至想着干脆板起脸问起桓哥儿功课转移话题的时候,脚步声从内室传来,有人走了出来。
解桓眼睛一亮,“母亲!”
汤婵先是意味深长地看了解瑨一眼,显然刚刚听到了父子的对话,随后笑吟吟对解桓道:“谢谢桓哥儿关心母亲,我没事,不用担心。”
解桓仔细打量了汤婵一会儿,见她脸颊红润,面色极佳,才放下心来,还认真嘱咐道:“母亲注意身体,累病了就不好了。”
汤婵眉眼带笑:“好,我记下了。”
她转头吩咐双巧,“去看看两个姑娘起了没,若是已经起了,便请来一起用早膳。”
双巧应下。
没过一会儿,徽音和佳音便到了。
行礼问安之后,众人一边等着传膳一边聊天,佳音看着汤婵身上的新衣裳夸道:“母亲穿红色好看。”
汤婵被嘴甜的小姑娘哄得心情大好,笑眯眯道:“这是旧款式了,也不知如今京里如今实行什么新样子,等回了京咱们就去逛绣坊,给你们做新裙子。”
“昨儿奶娘同我说咱们要回京了,是真的?”徽音听了插嘴问道。
“是啊,毕竟相熟的亲朋好友都在京城。”汤婵叹道。
在老宅这段日子便如同世外桃源一般,可惜不能永远住下去,解瑨还要给皇帝打工呢。
她看了一直默默听着娘几个说话的解瑨一眼,又看向徽音,“怎么,你们不想回去?”
徽音摇摇头,“想回的。”
她羞涩地笑了笑,“我们同菲姐儿还有其他同窗们都好久没见面了呢。”
菲姐儿是翰林楚家的十二姑娘,也是姐俩在陆家女学的同窗兼好友。虽然相距甚远,但小姑娘们时不时通信送礼物,感情反而
更加要好了。
汤婵笑道:“那咱们早些开始收拾行李,争取早点跟朋友们见面。”
用完早膳、送走孩子们,汤婵打发解瑨去找大少爷解桢,自己则带着丫鬟去了一趟大房小夫妻的西院。
“小婶婶来了?”
小于氏正在给垚哥儿讲绘本,见汤婵来了,连忙带着垚哥儿起来行礼。
垚哥儿也奶声奶气地跟汤婵作揖,“见过小叔奶。”
“诶,快来给小叔奶抱抱。”
汤婵眉开眼笑地冲垚哥儿伸出手,垚哥儿已经两岁多了,生得玉雪可爱不说,性子更是软糯乖巧,汤婵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她一边抱起垚哥儿一边对小于氏示意,“快坐。”
小于氏抿唇笑着应了。
汤婵打量了小于氏一眼,见她只穿了一身偏旧的蟹壳青衣裙,头上也只有一根银簪挽住头发,便随口问道:“已经出孝了,怎么还打扮得这样素净?”
小于氏闻言不禁低头看了看自己,不知想到什么,眸中闪过一抹晦涩。
她很快恢复如常,笑着小声对汤婵解释,“反正是在家里,也没什么人看……”
“也不是光为了给别人看嘛,打扮得漂漂亮亮,自己也高兴不是。”汤婵笑道,“当然,在家里还是舒服为主,看你自己。只是世人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你心里有数就好。”
知道这是待她亲近才会说的话,小于氏心里一暖,“是,谢小婶婶教我。”
汤婵见她明白便不再多说,一边逗垚哥儿,一边问道:“说起来咱们过些日子就要启程,回京之后怎么住,你们什么打算?”
小于氏一愣,“小婶婶是指……”
汤婵道:“二爷和我的意思,咱们虽然分了家,但回京后还是一起住在解府为好。”
小于氏赶紧摆手,“这怎么行?太麻烦小叔叔和小婶婶了。”
解家在京里的宅子并不算解家祖产,那是当年先皇赏给解阁老的赐宅,解阁老去世、解家回老家那一年,宅子已经便被先皇收回,直到当今登基,解瑨高中后,皇帝再次把宅子赐给了解家,但赏的人实是解瑨。
汤婵解释道:“咱们家人丁稀少,若是你们另寻宅子住,家中也太冷清了,更何况你们还要多一笔开销。不如住在一块,只把你们的院子单开个门,再分开走账便是,等垚哥儿大了也好跟他小姑姑小叔叔一起玩。”
若说别的还好,可提到垚哥儿,小于氏不得不心动了,“那大少爷那边……”
“桢哥儿那边你小叔叔去说了,”汤婵玩笑道,“放心,你小叔叔是桢哥儿克星,他怕是不敢拒绝。”
知道解桢最怕他小叔叔,小于氏也不禁莞尔,“那便有劳小婶婶了。”
汤婵笑着摆手,“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两年的时间不长不短,到了收拾行李的时候,发现老宅已经承载了许多回忆,别的不说,养了大半年的小鸡们如何处理就是个大难题。
将军是一定要带上路的——桓哥儿抱着自己的将军不撒手,一副如果汤婵把将军留在老家,就要水漫金山的架势,哪怕汤婵严肃地告诉桓哥儿,说将军可能在路上生病,桓哥儿也没能改变自己的主意。
相似小说推荐
-
绿茶龙套的祸宫日记(三娘子) [古装迷情] 《绿茶龙套的祸宫日记》作者:三娘子【完结】番茄VIP2025-09-07完结宫斗宅斗古代言情穿越独宠戏精...
-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寄三月) [现代情感] 《十八线退圈开殡葬店后》作者:寄三月【完结】晋江VIP2025-09-13 完结总书评数:10492当前被收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