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红卿一脸麻木:“做戏?”
贺元安想了想:“可能也有点难受。毕竟,多个孩子,又要多费一份心神来照顾。”
安东侯府多了一位四公子,取名为贺风耀。
孩子不办洗三,不办满月。
不过,孩子生下来就有了大名,有眼睛的人都看得出贺侯对这个孩子的疼爱,与侯府来往亲近的人家都有让管事送上一份贺礼,还有那自觉更亲近的府邸,是由家中女眷亲自登门贺喜。
何夫人就是其中之一。
身为彭知礼未来的岳母,何夫人自然要特意来拜访廖红卿。
旁人猜到顾氏可能会不高兴,前来贺喜都是来去匆匆,多是闲聊,不会故意几次三番地提及那个孩子。
何夫人也是到了廖红卿跟前,才敢多问几句:“那孩子的生母是谁?”
之前没听说过,应该是外头的女人。
何夫人纯粹是好奇,想知道孩子生母是不是那种出身娘家的女子。
“不知!”廖红卿摇头,“人还在坐月子,我也没见过。”
何夫人便明白了。
如果出生良家,正经进门的妾室,世子夫人不可能没见过。
一直没见过面,肯定是最近才入府。
何夫人一脸怅然,女子出身再好,都很难杜绝此事。不知道女婿以后会不会变成这种人。
希望不会!
廖红卿转而道:“不知何姑娘喜欢哪种木料,劳烦伯母回去问一问。”
何夫人一脸疑惑。
廖红卿没卖关子:“是知礼外头的院子,阿爹给买的宅子,母亲找了匠人修整,我这个做姐姐的便给他买一点家具。既然是小夫妻俩住,买东西自然要他们喜欢才行。红木有好几种,不知道何姑娘喜欢哪一种,价钱都相差不大,劳烦何夫人帮我打听一下。”
何夫人早就从女儿那里得知,小夫妻俩成亲以后会搬到外头单独住,但住在哪儿,宅子多大,他们暂时还不知。
当然了,哪怕是彭知礼许诺了会单独住,这成亲后何时能从将军府搬出去且不好说。万一将军夫人舍不得儿子,难道两人还真能违逆长辈的意思强行搬?
此时从未来女婿的亲姐姐口中得了这话,何夫人心下大喜。
至少,离女儿搬出去住又近了一步。
倒不是说她不让女儿孝敬长辈,而是这为人儿媳又跟长辈一起住的为难之处,谁住谁知道。
距离产生美,离得远一点,少生矛盾,感情还会更好些。
得了准话,何夫人眉开眼笑,急忙推辞。
廖红卿自然是强行要送。何夫人心情好了,也就忘记了自己的好奇。
廖红卿说没有见过四公子的生母,自然是假的。
但从别院离开后,她是没有见过那个女子。
洗三那日招待完客人,顾氏叫了廖红卿过去:“回头你多费心,帮我看着耀院。”
耀院住的是四公子母子俩。
廖红卿明白,她是想避嫌。
其他的主母可能会很乐意借着这个机会拿捏妾室,顾氏最近正做出一副心灰意冷的模样,而且她也不是那愿意苛待妾室的人,干脆避开。
从主院出来,廖红卿去了一趟四公子的院落。
这院子位于贺风康的对面,里面伺候的人不多,两个奶娘,四个丫鬟,四个婆子,还有两个跑腿的仆人。
看见廖红卿进门,一行人忙行礼,廖红卿带着丫鬟进了屋子。
按理,四公子应该和生母各住一间房。但廖红卿进屋却发现,孩子就躺在新来的缘姨娘边上。
“见过世子夫人。”含缘要起身,丫鬟忙去扶。
廖红卿拦住:“不必多礼。”
含缘是个很温柔的女子,一口吴侬软语,配上她的容貌,很容易激起人的怜香惜玉之心。
“多谢世子夫人救命之恩。”含缘温柔地笑,又细声细气道:“当时我想谢世子夫人来着,可惜有心无力。那会儿妾没晕,能够听得到周围的动静。含情……妾和她一起长大,情同姐妹,妾是真没想到,她会下此狠手。”
第187章 放榜
姐妹之间的恩怨,廖红卿一个外人,不会多嘴,只道:“以后姨娘有什么需要的,都可以告知管事,若是下人不敬,可以让人来找我。”
含缘急忙道谢,又一脸怅然:“像我们这般的出身的女子,身如浮萍,随着这世道起起伏伏,没个归处。侯爷承诺了给妾一个容身之处,却没说要带上两个妹妹一起……兴许,她们就因此对妾生了怨恨。”
若是没记错,接回四公子的当天,只带了含缘一个人入府,当时对含缘下手的那个含情,还有廊下的另一个美貌女子,廖红卿到现在也没见着。
只看含缘和含情这举手投足之间带着的媚态,就知她们的出身。
烟花之地出来的女子,一般都入不了高门府邸。哪怕做妾,也艰难至极。
“四公子还小,需要一个人在旁边照顾,含情定以为妾不在了,就轮得到她……”含缘说到这里,眼泪滴滴滚落。
她哭起来都是特别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廖红卿忍不住多瞅了两眼。
含缘很快又回过神来:“妾心里难受,又无处诉说。今日见了世子夫人只觉亲切,忍不住多说了几句,还请世子夫人恕罪。”
廖红卿含笑起身:“姨娘好好养着。两个奶娘照顾四弟有不对之处,姨娘尽管指正,若她们不听话,禀到管事处,直接换人。”
奶娘就在旁边,听到这话,脸色都变了。
是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实则大户人家的许多规矩是乱七八糟。
就比如这生了孩子的姨娘,有些人家认为家中子嗣大过一切,姨娘不能对孩子身边的人指指点点,反倒纵得下人不拿姨娘当一回事。奶娘日日夜夜照顾家中小主子,胆子大的奶娘,敢借着这份亲近拿捏姨娘。
廖红卿这么说,也是为了给自己省事。她生养过孩子,做母亲看自己的孩子,怎么看都觉得自己的孩子好。这世上,很少有人疼孩子的心意能够超过孩子的生母。
让含缘自己照看孩子,她肯定会尽心尽力。不说母子情分,四公子也是含缘在侯府立足的底气。廖红卿相信,含缘是这世上最不希望四公子出事的人,没有之一!
有人时时刻刻照看着孩子,廖红卿能省不少事。
春闱放榜那日,本就热闹的京城犹如烈火烹油一般,街上到处都是鞭炮声。
彭知礼榜上有名。
对于太傅府的长辈们而言,那是丝毫都不觉得意外。
彭知礼人在奉禹书院求学,太傅府的长辈们却一直都有给他留功课,几个舅舅还轮流去书院陪他住过。
说是陪住,实则是指点功课。
若是不中,那才是出了意外。
放榜那日,白如意准备了丰厚的礼物,让彭知礼亲自去太傅府报喜。
借住在安东侯府的几位举人都榜上有名,张学坚落榜了。
林大同考中了。
陈青山落榜,很是颓废,他没有回将军府。这倒让彭知礼松了口气,考上是好事,可当着落榜的同窗兼表哥,他又不好太欢喜。
接下来要准备殿试,彭知礼短暂的欢喜了一下,又被几位舅舅拎进了书房里。
廖红卿回了一趟将军府,看着他小可怜儿似的跟着几个舅舅入书房,回头笑道:“娘放心了?”
能中会试,等到殿试时,最差也是同进士,有太傅府在,完全可以给彭知礼运作一个清贵的官职。
反正他又不缺银子花。
白如意心情愉悦:“书院的那个院子真没白买。你不知道,报喜的人来了,知礼看着很稳重,一板一眼地给了赏钱,还跟看热闹的人拱手答谢,门一关,他就对着我跪下了。”
说到这里,白如意眼圈微红,“那孩子看着没心没肺,平时大大咧咧,其实很贴心。他知道我这一路走来的不易,从来没有怪过我。还有你……我生三个孩子,最对不起的就是你,我这一生何其有幸,能够遇上你们这两个懂事的孩子。”
廖红卿如今日子过得不错,对于曾经受的那些罪,她有刻意让自己慢慢遗忘。
早晚有一天,她会把那些不好的事全部忘掉,回忆中只剩下圆满和甜美。
“娘,过去的事就不要提了。”廖红卿眼角余光瞥见蹦蹦跳跳跑过来的圆儿,轻咳了一声,“我们是听话省心了,那……”
她伸手一指。
白如意顿生不好的预感,一扭头,果然看见圆儿爬上了假山,手脚并用,爬得正起劲,眨眼之间,就离地一丈多高。
“臭小子,你给我滚下来!”
得趁着还没爬高赶紧把人叫下来,不然,爬得太高,她喊都不敢喊。
白如意一边拎着裙子狂奔,顺手就扯了一根干枝条。此时她身上早已没有了大家夫人的端庄和优雅。
将军府的下人们早已对此见怪不怪。
考中的举子都很欢喜,郊外范进海的院落之中,也是一片喜气。
林大同是范继海亲自教出来的弟子,他榜上有名,算是彻底改了林家的门庭。范继海很高兴,林月梅同样高兴,她娘家不如范家,这些年来一直觉得低婆家一头。
但如今不同了,娘家侄子成了新科进士……范继海的新科进士很难得,她娘家侄子的同样难得,算年纪,两人考中的年纪都差不多。
林月梅带着婆婆去买菜,准备好生庆祝。
林大同对于自己此次是否能榜上有名并没能报多大的期待,此次虽上榜,名次却在末尾。
书院之中对于榜上的位置早有研究,越是靠前,名次就越好。状元一般出在前五前十之中,不会超过十五名。
而末尾的那些,多半是同进士。
同进士一般去县城做县令,或者去府城做个书吏,运气好点,能做九品官,运气差点,又没门路,估计是个不入流的小官。
林大同在一开始的兴奋过后,便说了自己的打算。他不准备在京城考职,打算申请外放。
“做一方父母官,庇佑一方百姓,也不算白来这世上一遭。弟子可能要辜负您的心意了。”
范继海刚来京城那会儿,踌躇满志,一次喝醉酒后跟林大同交心,说让林大同尽量将名次考得好些,到时候留京,两家互为臂膀,互相扶持。
那是醉话。
能留在京城最好,但……天底下几万万人,谁不想住京城?
一窝蜂的往京城挤,地方就那么大点儿,总有人会被挤出去。
“挺好,能上榜就行。”范继海心满意足。
他花费了心力教导出来的孩子考中了进士,表明他这个夫子有几分本事,不算是误人子弟。
“日后你去了地方上,记得不忘初心。”
他还想多嘱咐几句,到底还是将话咽了回去。他随口一说,林大同可能会奉为真理,官场上的事情,岂是三言两语能说清楚的?
而且,范继海当年还没到任就断了腿,他自己都不知道要怎么做官,又怎么教导别人?
林大同跪在地上,认认真真磕了个头:“姑父,无论弟子在哪儿,都绝不会忘了您的恩情。当初退表妹的亲事是弟子的不对,弟子那会儿太年轻,做事没分寸,想法也简单……您没责备弟子,还一直倾囊相授,遇上您,是弟子的福气。您在弟子心里,就和弟子的亲爹一般,日后,弟子一定拿您当亲生父亲一样孝敬。”
“不必如此。”范继海弯腰将人扶起。提起当初将女儿嫁给林大同的事,他心中还有些不好意思。
当年定这门婚事,他没想着亲上加亲,完全忽略了妻子和林大同之间的关系。只一心看中了林大同读书的天分,想着女儿嫁给他,他对白如意便有了交代。
那会儿他有考虑到女儿的心意,想着女儿可能会不答应这门亲事,毕竟,两个人说是表兄妹,实则一点都不亲近。但他认为,林大同是自己教导的弟子,不可能会亏待了闺女。
男女成婚,再深的感情都会在柴米油盐中被消磨干净,他对林家有恩,女儿嫁去林家,全家都得供着她。
哪怕闺女现在不愿意,甚至怨恨他这个父亲独断专行,也早晚会明白他的好。
林大同执意磕了三个头,才慢慢起身。
恰在这时,婆媳俩买菜回来了,范家兄弟跟在后头拎着一大堆的东西送进厨房。
林月梅兴致很好,打算亲自下厨给侄子做几个家乡菜,她一边穿护衣,一边到书房门口:“今儿你们别出门,晚上多喝几杯。”
林大同有些不好意思:“多谢姑母。”
“都一家人,不说谢。”林月梅一挥手,笑眯眯道:“你榜上有名,我高兴,这些都是我甘愿替你准备的。你这考中了进士,就算是立了业。别人都是先成家后立业,你先立了业,成家很容易,我听说有些京城官员会在榜下捉婿,直接把人抢了带回府里定亲,殿试放榜那日,你可千万要小心。”
林大同颇有些不自在,他的名次不靠前,出身又差……人家要抢,也要抢那种特别有才学的。他算什么?
“您别开玩笑了。”
林月梅乐呵呵的:“高官的女儿是好,但婚姻大事还是得知根知底,尤其是女子的品行必须要好,你媳妇出身太好,会看不起你爹娘。我啊,早帮你看好了人选。”
范继涵一听就皱眉:“别多管闲事。”
“这是我娘家侄子,
怎么能算闲事?”林月梅瞪他,“我是他亲姑姑,还能害他不成?”
今儿是好日子,范继海不想发脾气,但实在忍不住,一巴掌拍在桌上,厉喝:“你毛病又犯了是吧?”
就是林大同,脸色也变得格外严肃。
他从小受教于范继海跟前,很怕姑父发脾气,眼看姑姑像是被吓懵了似的,半天一动不动。他心下叹了口气。
这一声叹,让林月梅回过了神,她就觉得特别委屈。
明明她是一点私心都没有,是真心替娘家的侄子考虑,怎么就又挨骂了呢?
“大同不该成亲吗?二十多岁的人了,别的年轻后生在他这个年纪早已做了爹,孩子都满地跑了。他爹娘不在身边,我这个做姑姑的就该多操心……我操心他的婚事错了吗?”
范继海揉了揉眉心,他一直说服自己尽量在林月梅身上多些耐心,可是,她完全不明白道理,总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对待晚辈时,总是以她觉得好来付出,完了还自我感动。
林大同忙出声:“你们别吵了。是我自己不想成亲……”
“你闭嘴!”林月梅厉声呵斥,“你都二十多岁了还不成亲,当初你的未婚妻,现在孩子都要启蒙了,就是潍州府那个厨娘,孩子都生了仨,你……你……再不成亲,人家要说你有龙阳之好。我都还没说是谁,你们就觉得不合适,合着在你们眼里,我做什么都是错……”
“你才要闭嘴!”范继海呵斥,“大同后天还要殿试,你以为榜上有名就能高枕无忧了么?最重要的是殿试,若是不能拿个好名次,会直接影响日后的前程。婚姻大事,关乎一辈子,你能不能等他办完了手头的大事再提亲事?饭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件一件的办。”
林月梅不服气:“我就是随口一说。也不是今天就把姑娘带回来让他相先看。你看不上我,处处都觉得我是错的……人家做得对,人家顾大局,懂道理,可惜看不上你,哪怕给你生了孩子,也还是说走就走,走得头也不回……”
“啪”一声。
范继海不愿意打女人,气得砸了手边的砚台。
林月梅尖叫一声,往后退了两步。
那一方砚台,差一点就砸到了她的脚。
“你打死我算了……对着我的脚砸算什么男人?来来来,对着这儿。”她伸长了脖子,用手指着脖颈,“对这里砸,对着头也行。一下子把我砸死,到时候你也好再娶一个顾全大局的新人进门,娶不到心仪的人,娶个长相相似的也行……”
越说越不像话。
夫妻俩吵得不可开交,范继海没再砸东西,气得胸口起伏。
林大同看着疯了一样的姑姑,心下哑然,他没有说出口的是,之所以在京城里这几年不谈婚论嫁,也是有点怕了这世上的女人。
如果娶一个姑姑这样的,别想有安宁日子过。
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看着温温柔柔的女子,谁知道内里是怎样的?
“姑……”
林月梅大声骂:“闭嘴!这没你的事,你出去。”
林大同张了张口,还想再劝几句,范继海摆了摆手:“回房去吧,温一温书……”
说到这里,范继海伸手拍了一下额头,“别温书,细看一看刚才我给你的那几篇文章,晚上我再给你讲解一二。”
林大同走了,夫妻俩也不再吵了,但却互相都看不顺眼,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家木门通七零 (ALAMM) [现代情感] 《我家木门通七零》 作者:ALAMM【完结】晋江VIP2025-09-10完结总书评数:3623 当前被收藏数:25421 ...
-
绿茶龙套的祸宫日记(三娘子) [古装迷情] 《绿茶龙套的祸宫日记》作者:三娘子【完结】番茄VIP2025-09-07完结宫斗宅斗古代言情穿越独宠戏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