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卿娘荣华路(倾碧悠然)


白如意轻哼:“没空纠缠了。说起来,现如今的彭二夫人是个好人。”
那天分别后,杨静音就闹着让老太太和大房搬出大宅子。
老太太不愿意搬,大房更不愿。谁都不愿意退步,彭继文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说起此事,白如意心情不错:“不是每个女子都有我这么好的性子。想当初,我从来不拿家里的杂事来烦他,能退则退,能让就让,结果是委屈我一个,全家都和睦。当年我要是有彭二夫人这份任性和胆大,也不会过得那么憋屈。可见,太拿名声当回事很不好,委屈的是自己。闺女,日后你可别跟我一样蠢。”
廖红卿:“……”
“母亲才不蠢呢。”
能够及时止损,没有为了所谓名声把自己的一辈子都搭在彭家,真的是称得上胆大又果断。
白如意一乐:“各人是各人的脾气,彭继文性子软,总等着别人帮他打理后宅,想要一家和睦,总要有人受委屈,他从来不出来坐劝人受委屈的恶人,只等着人懂事……”
她摇摇头,“元安绝不会让你落到那般为难的境地。当然了,人心易变,如何哪天他变了,你也别难受,凡事以自己为要。”
她不放心女儿才跑了这一趟,本来还有其他的要事,嘱咐完了,便起身告辞:“我还得去何家一趟。彭家那个老太太不讲道理,可能会跑去何家胡说八道,好歹何家姑娘算是彭家的媳妇……知礼又是个不识好歹的,我也就不操心了,他既愿意亲近我,又懂事知礼,我不能让彭家毁了这亲事,之前已派了人去嘱咐过,但还是亲自走一趟更放心。”
临走又邀请,“要不要一起出门走一走?散散心?”
何家人对安东侯府格外客气,廖红卿登门,他们不会恼,还会很高兴。
母女俩登门,何夫人亲自到门口来迎接,热情归热情,神色有些不自在。白如意一看便知,绝对是彭家又出了幺蛾子。
等宾主坐下,寒暄过后,白如意直接问:“何夫人,对于这门婚事,你可还有顾虑?”
三书六礼都走了小半,如无意外,两家不会退亲。有什么顾虑,都是定亲之前解决,白如意此话一问出口,何夫人就知道,她问的是彭家登门之事。
“我就这一个闺女。”何夫人一脸无奈,“你也养过女儿,咱们为人父母的,就希望女儿一生平安顺遂,尤其是婚事上,不要有任何波折,可……彭家的长辈来劝,让我们劝一劝知礼,回彭家去办喜事。这……我当时是搪塞了过去,可看老太太的模样,似乎不会善罢甘休。我们当然是希望两个孩子在将军府成亲……”
势利点说,不光因为将军府比彭家的门楣高,还因为将军府与安东侯府要更亲近。
何夫人忧心忡忡:“可,就怕成亲当天出意外啊。”

不怕彭家人纠缠,就怕彭家人不分场合又不要脸的纠缠。
如果成亲当天老太太跑到将军府……去喜宴上不太可能,将军府的护卫可不是摆设,可只到大门口去闹腾,也是一桩笑话。
何家虽然想要亲近侯府,想要让闺女做将军府的儿媳,可还要脸,不能让人指着鼻子骂何家的女婿攀附权贵不认亲爹。
夫妻一体,人家骂何家的女婿,那就是骂何府。
当然了,哪怕有彭家这个麻烦,何府也没有要退亲的意思。这门亲事实在难得,且两个年轻人看对了眼,何家舍不得退亲。
何夫人如今就希望将这些麻烦扼杀在萌芽之中,看能不能劝服了彭老太太就此闭嘴,不要再纠缠这件事。
白如意脸色沉重,原以为杨静音那边能拉住老太太的心神,没想到老太太身有麻烦却还没忘记此事。
“让我想一想。何夫人放心,知礼是我儿子,他日后要走仕途,名声上不能有瑕疵,我不会允许那种事情发生。”
从何府出来,白如意真的很想打上彭家的门,找老太太吵一架。
可吵架解决不了问题。
廖红卿安慰:“娘,别着急,距离成亲还有几个月,慢慢来。”
白如意不急,就是觉得烦躁,离开了彭家,也还有被彭家人影响,这找谁说理去?
“卿娘,你回吧,我得回去静一静。”
廖红卿没拦着。
白如意心情烦躁,廖齐看在眼中,之前他有私底下去找彭继文谈过,看来彭继文也约束不了家里的女眷。
彭家人就数彭继文的官职最高,看着挺能干的人,在家事上却这般糊涂。
廖齐转头又出门一趟。
初冬下第一场雪时,彭继文的调令下来了。
几乎所有的官员入仕以后都想留在京城,即便是主动去外地的,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积攒资历,希望回到京城后能往上爬得更快些。
彭继文人到中年,折腾了这么多年才算是在京城站稳脚跟,结果一纸调令,又要去往千里之外。此次的去处比兴安府要繁华许多,但也因为地方好,地头蛇和原先的官员估计不会轻易接纳他。
调令已下,无可更改,唯一能做的就是到了地方上后尽快想办法再回京城。
彭继文拿到调令,真的是欲哭无泪,约了廖齐夫妻相见。
廖齐收到他的帖子,没有叫白如意,而是只身赴约。
两人相见,廖齐无言。
彭继文先开口:“云阳府是个好去处,是廖将军在背后帮我使劲吗?”
廖齐一脸惊讶:“彭大人何出此言?”
为了办成这件事,廖齐私底下搭上了一些人情,但他认为值得。与其没完没了的应付彭家那些女眷,不如直接釜底抽薪。
反正外地的官职总要有人去,别人可以去,彭继文自然也去得。
彭家人能够在京城立足,都是因为彭继文。
彭继文都留不住了,他们也只能跟着离开。
“廖将军看着耿直,实则手段高超,彭某佩服。”彭继文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肯定是廖齐烦透了家里人没完没了的纠缠才如此算计。
他早就劝了母亲,奈何劝不住。
那是他娘,他又做不到狠心地把母亲圈在府中不许出门。
廖齐一脸无所谓:“彭大人以后可要好好当差,千万别做贪赃枉法的事,不然,夫人又要担忧。你们彭家已经牵累了她十几年的心神,人一辈子能有几个十几年?彭大人,做人要知足,咱身为男人,总要为孩子他娘体谅几分,你说呢?”
在彭继文听来,这话中分明带着几分威胁之意。
想要让彭家彻底不打扰白如意,将他的官职一撸到底就行。廖齐的意思是,他没那么做,是为了不让白如意担心。
实话说,彭继文原先做地方官时,算是一股清流。他从来不贪银子,即便是所有的官员收了银子按照分例下发……这种银子不收不行,你不收,别的官员就不放心。
彭继文收了,但他转手就捐了出去,还留了证据。官员收孝敬,算是很寻常的事。
真计较起来,他的罪名不重。
可是,彭继文不太清楚母亲收了多少,他捐的只是自己拿到的那一部分,且入京后他还往上送了不少。虽自认为事情做得隐秘,可难免有疏漏,万一露了行迹……不至于斩首示众,但被撸成白身,还是很容易的。
彭继文额头上流出了几滴冷汗:“廖将军说得是。”
武将的功劳那都是实打实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尤其是廖齐,他的功劳所有人都知道。如今又简在帝心,皇上需要他,即便是将廖齐贪赃枉法的铁证摆在皇上面前,如今的皇上多半也不会办了他。
简单点说,彭继文虽然是彭家长辈眼中的麒麟儿,在朝堂上却可有可无,随时能被人替代。廖齐则不能动,万一替代他的人心有异心,到时会出大事。
两人豁出去互告,倒霉的绝对是彭继文。
廖齐端起酒杯:“彭大人如此听劝,他日一定能青云直上。”
彭继文同样端起酒杯,心情格外复杂。廖齐摆明了威胁他,算是明着与他结了仇……只为了让白如意得一个自在,廖齐就愿意做到这一步。彭继文往常总觉得自己不纳妾就对白如意足够好,如今再看,他不如廖齐多矣。
“谢廖将军点拨。”他此一去,再想回京,不知道又是多少年后。想要嘱咐廖齐对白如意母子好一点,又觉得自己如今跟白如意撇清关系才是对她好。
男人都小心眼,万一廖齐的大度是装的,他和白如意亲近,分开了还惦记她过得好不好,哪怕只是一句嘱咐的话,男人也有不讲道理的……廖齐可能会生她的气。
末了,他到底是将那话咽了回去,一仰脖子,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对于彭继文要离京,在京城中只是一件小事,挂记此事的官员很少。
但对于彭家而言,这是很大的事。
杨静音当初挑中彭继文,一来是因为他才华长相官职都不错,二来就是因为他以后不会再外调。
杨静音得到消息后,就没想过随彭继文一起离开京城。
官员外调,家眷要不要同行,朝廷没有明文规定。杨静音不想离开母亲,最后决定不走。
老太太都收拾行李了,得知儿媳不走,她也不想走。
大儿子在另一边,距离云阳府千里之遥,她去了也不能和大儿子团聚,既如此,还不如不折腾呢。
“我身子不好,经不起颠簸,天气又冷,明年再说。”
杨静音得了消息,都气笑了。
她嫁彭继文,是图一个知冷知热,为此也愿意应付他带来的一些麻烦,如今知冷知热的人要跑,麻烦还要留下来,那她嫁一场图什么?
图找一堆不讲理的长辈压头上么?
“老太太,别的老人家是越活越通透,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你呢,一把年纪活到狗肚子里去了。这次你儿子被挪到外地,那都是被你给拖累的。你还不走,信不信人家将你全家撵出京城去?”
这话很难听,且杨静音身为儿媳妇这般态度对婆婆,实在是不恭敬。
老太太的脸色当场就变了,她可承受不起拖累儿子的罪名,当即一拍桌子,怒吼道:“你这话是何意?把话说清楚!”
杨静音知道彭继文的调令不对劲,但廖齐在别的事情上对她娘家退让了,杨家不会与之计较,最多就是找机会再把彭继文弄回京城。
“彭继文,你想一辈子待在外地,便可以将她们留在京城。不过,我不太会照顾长辈,你得做好丁忧三年的准备。”
官员家中父母去世,得丁忧三年。
三年后能不能再受重用,那得看皇上。
彭继文不能丁忧,真走到那一步,便不能得罪了杨静音。他深吸一口气:“娘,此次您必须跟儿子一起走。”
老太太被儿媳的话气得够呛,让儿子丁忧三年……岂不是咒她去死?
“杨氏!你太过分了,当今以孝治天下,你是郡主之女,更应该做出表率,对长辈敬重有加。张口就咒婆婆去死,这就是你杨家女的规矩?”
一顶大帽子扣下来,杨静音自认承受不起:“那……和离吧!我伺候不了你这种长辈,就只能不要你做长辈了。”
她站起身:“来人,收拾他们的行李,把这一家子给我扔出去。”
彭继文:“……”
“夫人,别开玩笑。”
“谁跟你玩笑?”杨静音冷笑一声,扬声吩咐,“准备笔墨纸砚,写绝离书!”

老太太愣住。
这天底下所有的出嫁女都会格外维护娘家的名声。往常她也对白如意说过这种重话,多数时候,白如意都会退让,少数时候,白如意会选择生气离开,但不用她去哄,过两天她自己就好了。
她完全没想到杨静音脾气这么大。
“你不要脸!”老太太回过神后,怒斥,“一连两次和离,外人笑死你。”
杨静音生了个孩子,和离是一定的,她就是不知道要不要把孩子带上,如果再嫁,带上孩子,她不好嫁不说,孩子以后的处境会很尴尬。
前头那次和离,夫妻俩当年的感情是真的,没能过到头,跟没孩子有很大关系。
若有孩子,夫妻俩怎么都无所谓,男的不愁娶,女的不愁嫁,可孩子……就像是彭知礼姐弟二人,看着是过得不错,实则多半要受委屈。
可不嫁……她这么年轻,为何不嫁?
把孩子留在彭家,杨静音又担心孩子受委屈,一时间,真的是左右为难。
心里正烦躁,听到老太太的话,杨静音都气笑了:“一连两个女人拼着毁了名声也不要你儿子,外人会笑谁?彭继文年轻有为,人又聪明上进,好不容易在京城站稳脚跟,如今又要灰溜溜被撵出京城,说到底都是你害的。有你这种娘,他永远都好不了。”
彭继文听着婆媳俩争吵,看见杨静音眉眼间的怒意,觉察到杨静音是真的要和离,他吓一跳,急忙上前去扶妻子。
杨静音不让他碰,一把推开了他。
“彭继文,口口声声说对我好,实则就只有一张嘴。夫妻一场,今儿我好心劝你一句,再任由这个老太婆胡作非为,她一定会毁了你。”
她处境两难,恨毒了老太太,言语间便带出了几分。
老太太差点气疯:“你要走就走,为何要挑拨我们母子之间感情?”
杨静音冷笑了一声:“撵出去!”
彭继文说什么也不肯走,一把抓住杨静音的胳膊:“夫人,都是我的错,你原谅我这一回……以后我都听你的……”
人到中年,也算身居高位,走出去有头有脸,此时却一副可怜兮兮的模样求原谅。
杨静音瞧见他说得诚恳,心中软了软。不是被他的态度打动,而是不希望孩子落到两难境地。
就像是彭知礼办这场婚事……娶妻明明是天大的喜事,结果却两边拉扯,好好的喜事办得没有半分喜庆之意,反而亲近的人都弄得一肚子火。
彭知礼哄了这个,要哄那个,想想都累。
彭继文见她有所松动:“夫人,我知错了,不会让你为难。”
上一次白如意和离,完全是先斩后奏。白如意就没有提前跟他谈过和离的事,只说是带着一双儿女回京,和离之事是太傅府的管事出面相谈。
太傅府的态度很是强势,那都不是谈,只是告知于他。他若是不按太傅府的意思照办,多半要倒霉。
不是他不想求白如意回头,而是白如意没有给他相求的机会。
此次也一样,若是郡主府的长辈们出面,无论彭继文答不答应和离,结果都只有一个。他不乖觉老实些,绝对要吃挂落。
“我现在就让他们搬走。”
彭继文吩咐门口的管事:“给母亲和大房收拾行李,让他们今儿就搬回去。”
老太太气了个倒仰:“你敢不孝?”
这都不是孝不孝的事。彭继文能够走到如今,本身就是个聪明人,此次离京,无论杨静音要不要陪同,他想回京就只能靠郡主府。
回不了京,他一辈子都是个外地的官儿。
“母亲!”彭继文语气加重,“儿子孝不孝,所有人都看在眼里,您最好别吵闹,老实收拾行李跟儿子一起离开京城。不然,儿子就送您和大哥团聚。您不是总惦记着大哥,怕大哥一个人在外地冷着饿着吗?往常您还总说大哥大嫂感情不好是因为分别太久,您带着大嫂一起去找大哥住,刚好让他们夫妻培养感情……”
彭继武做的那个不入流的小官,只勉勉强强算是个官而已,他那点儿俸禄,连自己都养不活。老太太每年还要私底下接济他。
她跟着二儿子住,儿媳妇的账房先生从来不拦着她支取银子,她也能想法子接济一下老大。
如果去跟长子住,那……她肯定不会有现在这样优渥的日子。
“不不不,我跟你住。”
杨静音冷笑了一声,她往常从来不跟老太太在钱财上计较,总想着婆媳和睦,身外之物而已,花点银子让婆婆闭嘴,划算。
但老太太拿她的银子私底下接济大房,此事实在不厚道,她嘴上没说,心里对此
早已不满。
彭继文听到妻子的哼声:“本来就该是长子孝敬双亲,儿子抢着孝敬您这些年,实在不应该。”他一挥手,“送走!”
如果彭继文真是一团烂泥,太傅府也不会把他扶到如今位置。
他雷厉风行,一个时辰后将大房几人全部送走。期间没有拒绝了嫂嫂和侄子侄媳的求见。
总之,他也不管彭知书要不要考试,也不管彭知书的妻妾是否有孕,直接吩咐了底下的人,在他离京时,要强行把这些人带走。
夫妻争执而已,说到底是家事。兄弟分家也不是什么稀奇事,京城那么多的贵人,每天发生许多事,不是格外注意彭继文的人,都发现不了彭家的改变。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