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意其实是想问,“你以前见过没?”
但这句话带着些许质疑,听起来可能会显得咄咄逼人、不够尊重,终究还是忍住了,没敢说出口。
对面的阮初夏则依旧面带微笑,轻轻点了点头,神态自然地说:“吃不惯也没吃过,但我知道这些是什么菜。”
她说着,便开始一一介绍起来:“这边的是西冷牛排,旁边这一碗是红菜汤,那边还有红烩牛肉,接着是炸猪排和沙拉……每一道我都认得。”
她的声音平稳而自信,语气中听不出丝毫迟疑,仿佛真的是经常出入高档西餐厅的人。
房间里顿时一片寂静,所有人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就连最开始还想考教几句的萧建军也一时哑口无言,脸上露出惊讶与疑惑的神色。
大家心里纷纷冒出疑问。
有些菜即便是京城本地大户人家的姑娘,也不一定全都能叫得出名字,可她一个外地来的姑娘,怎么偏偏对这些俄国风味的菜品如此熟悉?
还不等他们开口质疑,阮初夏便已经抢先一步,缓缓揭开了众人眼中的谜题。
她微微一笑,转过头来,落落大方地对着老爷子说道:“爷爷,您是不是很想知道,我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西餐的人,怎么会对这些菜系如此了解呢?”
萧建军虽然没有出声,但那双饱经沧桑的眼睛中却流露出一抹难以掩饰的好奇。
“其实,这件事说起来也不算什么秘密。”
她继续说道,语气平稳而自然,“有一次,我偶然翻到了一本很老的旧书,里面图文并茂地讲了很多关于吃的东西。虽然不是专业的食谱书籍,但却特别有趣,我看得很是投入。那时候也就是当成消遣打发时间罢了,压根没当回事,早就把内容抛在了脑后。没想到今天在这里亲眼见到这些菜肴,以前看到的画面竟然全都浮现在脑海中。”
她既然敢张口说出来,自然是早就想好了这套看似合情合理的解释。
当然,这也是她深思熟虑后的退路。
她丝毫不怕萧家人日后会去追查。
因为那本书对她来说,本就是一次偶然所得,就算别人翻遍天也找不到证据,根本无法反驳什么。
果不其然,听完这一番话,萧建军只是一脸错愕地愣了一下,紧接着像是突然释怀了一样,沉默片刻,缓缓点了点头,随后就拉过来身边的一把椅子,轻轻坐了下来。
看见老爷子坐下,周围的其他人才反应
过来,纷纷也都坐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萧老爷子率先拿起桌上摆放着的银制刀叉,开始低头认真切眼前的牛排。
小俊这边则有旁边的人帮忙照看,暂时用不着阮初夏多费心。
她终于可以安心对付自己面前的那一份餐点。
只见她端坐桌前,动作沉稳而不显做作,右手紧握银光熠熠的餐刀,左手持叉,将眼前那份热气尚存的牛排仔细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
最后,她轻轻叉起一块切得恰到好处的牛肉,缓缓送入口中。
整个过程井然有序、举止得体,神情淡定如常,优雅之中带着一丝疏离和高贵,活脱脱一位出自名门大家的大小姐风范。
不过这种场面对于在场的萧家人来说,已经再也掀不起波澜了。
自从上次的种种之后,无论阮初夏再做出什么样惊人或是不可思议的表现,他们都不会觉得奇怪。
哪怕是此刻她突然站起身来,冒出一连串地道的英文词句,他们也只会觉得理所当然,并且点头称奇。
饭后,萧知禹、叶知遥和彭承宣主动帮忙敏嫂整理桌子。
他们三人默契地分工合作,一人收拾碗筷,一人擦洗桌面,还有一人已经拎着垃圾袋准备处理残渣。
整个过程中没有一句多余的言语,却配合得恰到好处。
阮初夏也没装腔作势,直接撸起袖子加入了他们。
她接过叶知遥手中的抹布,笑着说:“我来吧,你力气大点,去搬搬凳子什么的。”
她动作干脆利落,说话也不带一丝娇气,语气轻松自然。
没过多久,客厅原本略显狼藉的样子就变得整洁有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温馨的满足感。
在一旁看着的郭华琴越看越满意:这小伙子不仅模样好,五官端正、神情温和。
为人也实在,做起事来一点不推脱,干活踏实。
他见人不卑不亢,谈吐有礼,显然见过些世面,也不是那种只靠脸吃饭的人。
最关键的是,懂事识大体,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话,做什么样的事。
以前她对蒋玉敏也很喜欢。
蒋玉敏确实能说会道、性格活泼开朗,擅长交际,平时也能把人哄得很舒服。
但最主要的,并不是因为她的外在条件有多出众,而是她在社交场合总是进退有度,显得体面得当。
谢家虽然比不上萧家背景深厚,在京市却是有些根基的,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如果她真带回家一个农村出身的儿媳妇,打扮朴素老气不说,还没有眼力见,不懂人情往来,她那帮爱面子的朋友怕是要笑掉大牙了。
别人嘴上虽不说什么,心里还不知道怎么笑话自己教子无方呢?
可现在嘛……
她的想法已经开始动摇,甚至隐隐倾向另一个方向。
如今再想想阮初夏,无论是外表、气质还是言行举止都更合适得多。
尤其是今天这场合里,面对萧家长辈还能坦然大方,做事不慌不乱,又愿意参与劳动,不像那些故作柔弱只会靠撒娇卖乖的人。
只是穿衣风格有点简单。
从头到尾都是一身低调稳重的衣服,颜色素净,款式简洁,配饰上也几乎看不到任何点缀……
好像整个人少了点女人该有的光彩。
郭华琴边看边琢磨,脑海里已经开始设想给她挑几条合适的围巾,或者买一两个设计感强的首饰盒放着随意搭搭,“小阮啊,下午你要是没事,跟我一块去买几件衣服吧?”
她笑着朝阮初夏招了招手,语气温柔而随性。
“这不用了吧……”
阮初夏微微怔了一下,手指不自觉地攥住了衣角,第一反应便是想谢绝这个提议。
她刚刚才收了不少东西,心中本就有些过意不去,再让自己去花钱购置新物,总觉得不太合适。
“怎么不用!”
郭华琴眉头一皱,语气不容置疑,“我们萧家娶媳妇儿可不是为了省!”
这句话带着些许威严与强势,显然不容反驳。
听到这句话的瞬间,阮初夏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站在一旁的萧知禹。
她记得他曾提过对母亲某些做法颇有看法,甚至内心有不小的情绪。
此刻她本能地寻求他的态度,希望得到一点心理上的支持或者安慰。
萧知禹察觉到了她的顾虑,眼神中闪过一丝理解与安抚。
他心里很清楚自己曾说过不想因为阮初夏而让家庭关系更加紧张,他也始终坚持这一点。
有些事情总是要面对的,逃避只会让问题更加复杂。
他是真心希望能和她一起面对这一切,而不是把她排除在现实之外。
他缓缓朝她笑了笑,目光坚定又温和,轻轻地握住她的手,低声说道:“你就去吧。”
这一句话如春风一般拂过心头,让阮初夏原本紧绷的心松了下来。
她沉默了几秒,终于点了点头,低声道:“好。”
郭华琴看到阮初夏点头答应,嘴角微微扬起了一点,虽然依旧板着脸,却还是嘟囔了一句:“这才对。”
低头看了看阮初夏身上的衣服,那是一件样式简洁、裁剪合体的列宁装,虽干净利落,但略显老气,早已不是当下流行的款式了。
她心里有些不快。
别说别的条件还不如阮初夏的人了,就算普通街边走的妇女都知道注重打扮。
自家可是堂堂萧家,有头有脸的人家,这么漂亮一个儿媳,怎么能穿着这么土气的衣服出来见人?
她心里想着,越发觉得可惜:这张脸明明生得那么好,偏偏不会收拾自己,简直是糟蹋了好皮囊!
尽管是个写书的人,可郭华琴性子急得很,心里藏不住想法。
她是个情绪容易表现在脸上的女人,一有决定便迫不及待想要行动,根本坐不住。
她一边收拾东西,一边念叨着“快点快点”,仿佛慢一秒都要耽误大事一样。
这边刚说定,另一边已经开始计划起一会儿去哪儿逛。
京城里商场不少,要是全跑一遍恐怕一天都搞不完。
可是如果说到货品丰富、款式新潮,那肯定首选友谊商场。
因为那是一家专供外国客人光顾的高端场所,里面各种稀罕玩意琳琅满目,许多都是市面上见不到的好东西。
地点定好之后安排妥了,郭华琴就等不及似的不停朝阮初夏张望,眼中透着期待和催促的情绪,一副恨不得立刻拉上人飞奔出门的样子,巴不得现在就能冲到商场去挑几件称心如意的衣服。
等到第三次伸着脖子偷看时,阮初夏站起身,语气平稳地对她说:“妈,我准备好了,咱们走吧。”
听见这句话,郭华琴立刻起身,几乎是弹跳起来,眼睛亮晶晶的,像极了得到糖果的小女孩,整个人精神抖擞。
她就等着这个答复呢!
正想带着小俊一同出门,被萧老爷子制止了。
老爷子端坐在沙发上,轻轻一摆手,笑着说:“你们去办事吧,孩子放家里。”
显然早已预料到这局面,他抱着还在怀里的小孙子,神情慈祥却坚定。
这怎么可能?
他还舍不得放开祖祖呢,怎么会让小家伙独自走开?
萧老爷子一边抚摸着小俊的小脑袋,一边笑着哄孩子说:“乖乖留下来陪爷爷好不好?”
小俊眨着眼睛,依依不舍地看向郭华琴和阮初夏,似乎还不太理解自己为什么不能一起去玩。
没办法,阮初夏只能一个人陪郭华
琴出门,回头看了看仍在老爷子怀里的小俊,轻轻叹了口气,转身随着郭华琴走出家门。
郭华琴亲昵地伸出手,握住了阮初夏柔软的手掌。
她脸上挂着温柔的笑容,轻声说道:“小阮啊,今天妈带你去个特别的地方,那边东西可讲究了,你一定喜欢!”
阮初夏望着窗外缓缓掠过的街景,脑海中不由自主浮现出前世的记忆。
尽管这条街看似平常,但她一眼就认了出来。
这正是通往友谊商场的方向。
一想到那熟悉的商场门脸,还有里面琳琅满目的高档商品,她的心里不禁泛起一丝怀念。
那是她在前世经常流连的地方,也是她曾经生活的一部分。
而现在,这样一个对她来说意义非凡的商场,竟然会由郭华琴主动带她前往。
她心里明白,这一趟不是普通的逛街,而是郭华琴对她身份的一种正式接纳。
那种“家人般的归属感”,让她的嘴角忍不住微微上扬。
一路行驶中,郭华琴一边轻轻拉着阮初夏的手,一边和她说着话,语气温柔又自然。
或许是太过放松,也或许是对这个“女儿”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喜爱,她竟一直紧紧攥着阮初夏的手,指尖时不时摩挲一下她的手背。
那种肌肤间的触碰细腻如脂,柔嫩得仿佛春水凝结成玉。
就连素来干练、处事老练的郭华琴也被这种温润感所打动,心里升起几分喜爱和不舍。
直到车子快抵达商场门口时,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这么持续握着阮初夏的手一路走来,几乎没有放开过哪怕一秒。
她怔了一下,连忙将手松开,略显羞涩地干咳了一声,随后略带歉意地笑了笑道:“哎呀……
对不起哈小阮,刚才有点走神。不过我说啊,你这双手怎么养的?也太滑溜了点吧?真是让我越摸越想摸。”
这个问题,阮初夏在前几世早就听得耳朵起茧了。
几乎每个初次接触到她肌肤的人都会被那种质感惊艳到,然后不自觉地问起保养秘诀。
这一次当然也不例外。
她早已准备好了答案,不假思索地随口编出一套听上去言之有理的说法:“其实这是宫里流传出来的一种古方子……
用一些天然草药调制后每天晚上擦手,据说不仅能美肤,还能延缓衰老。”
她语气轻松自然,甚至带上了一点玄而又玄的神秘气息。
这些话听起来真假难辨,却又令人好奇。
没想到一向冷静理智、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的郭华琴,听她说到这里时居然眼睛一亮,惊讶又感兴趣地追问了一句:“皇宫传下来的秘方?真的假的?你不会是糊弄我吧?”
看来,即便见多识广的人,也有挡不住新鲜事物吸引力的时候。
阮初夏顺势就说,等回去了,给她拿一套适合自己肤质的护肤品试试。
郭华琴原本有些期待的表情在听闻这话后更加明显,她的眼神一下又亮了,仿佛真的已经看见那些令人惊艳的效果。
不等阮初夏再开口多说什么,她自己就抢先一步主动说了出来:“要是真不错,我让我那些朋友也试试。”
她说得毫不犹豫,语气中带着些许迫不及待。
她的这些想法倒不是想让那些所谓的熟人朋友们一个个都变漂亮,虽然漂亮自然是谁都喜欢的,可她的真正目的其实是“炫耀”!
如果自己的儿媳妇会做的是皇家秘方那样的高档护肤品,那她这个当婆婆的该有多光彩!
而且她这样热心张罗着去推销,其实也在无形之中是在帮阮初夏铺路,让她将来更容易打开市场,从而打响名声。
而帮助阮初夏就是间接在帮她儿子的忙,这点小聪明和道理,她是清楚得很,也做得毫不犹疑。
而阮初夏又是那种心思细腻、极为聪慧的女人,一听到婆婆这句话,就立刻明白了其中深意。
这种暗示既体面又不失分寸,还满含对她能力的信任与肯定。
她随即也非常识趣地顺势回应,笑盈盈地道了一句:“谢谢妈。”
简短两个字,情理交融,温暖至极。
说话间,车子也终于到了地方。
只见郭华琴牵着阮初夏的手,脸上挂着满意的笑容,母女俩像是真正的亲人一样高高兴兴地走入了京市赫赫有名的友谊商场。
这座商场坐落在京市最繁华的核心地带,是这座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之一。
商场共有七层,整整一个庞然大物般的存在。
这里的商品大多是进口或精品,无论是服装、家电、日用品还是化妆品,在当时的年代里堪称稀罕之物。
因此,来此购物的人群不仅仅是华国人,也有很多来自世界各国的老外顾客。
这些人中,有的是在本地留学、工作或者做生意的外国人,他们时常流连于此寻找一些熟悉的味道与物品。
所以在这座熙熙攘攘的大楼中,这些金发碧眼的老外并不罕见。
可当她们二人进入商场时,这些人却纷纷投来了目光。
只因为走在郭华琴身边的阮初夏穿着一身传统的列宁装。
在南方沿海城市的深市来看,这种款式或许还算新潮,毕竟受外来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影响较大。
可在京市、尤其如友谊商场这般充满现代气息的地方,这样的装扮显得格外突兀和少见。
一时间,阮初夏成为了众人注视的对象。
周围投来的视线多了几分好奇、几分别样。
郭华琴心中顿时一紧,不由得担心起阮初夏的心理感受。
虽说她性格爽快大方,可被人盯着总有不自在的时候,尤其是这种异国目光下更容易引发不适感。
想到这里,她立刻转头看了阮初夏一眼,想确认她的反应是否还好。
然而没想到的是,她刚看过去,就发现阮初夏正微笑着望向她,眼神平静柔和,并无半点紧张或者局促之色。
她的笑容很真诚,也很温暖。
这一瞬间,郭华琴的心一下子安稳了下来,悬着的情绪也随之落下。
见她如此自然大方,举止得体,没有半点慌张或局促,郭华琴心里越发满意。
这女孩果然有种,临场不乱,从容自信,面对各种突发情况都能保持镇定和理智。
这才是她心目中萧家儿媳妇应有的样子,不卑不亢,有气度,也有分寸。
她还记得第一次带蒋玉敏来这里的时候,虽然她表面上表现得很淡定,试图掩盖自己的紧张情绪,但其实她的表情管理并不完美,一抬眼一低头间都能看出些许僵硬与拘束。
当时还觉得挺不错,是个聪明又有教养的姑娘,可现在对比起阮初夏那种由内而外的真实从容和落落大方,确实还是差了一点火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