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非凡的商场氛围迅速点燃了阮初夏深埋在心底的购物热情。
在深市那边,即便自己有足够的经济实力,能真正看上的款式也寥寥无几,要么设计太普通,要么就是价格虚高缺乏品质感。
第188章 与生俱来的自信
但在京市可就不一样了,这里不仅是一线城市的时尚前沿地带,而且不少品牌的最新款甚至限量款都能找到踪迹,许多高级定制店铺也都集中在此地。
因此,当她们一走进商场,她便兴致勃勃地打量四周的货架与陈列橱窗,目光流连在一件件精致独特的衣物上,几乎看得目不暇接。
柜台的人早已跟
郭华琴熟络到像是自家老熟人一般,一看见她走进来就满脸笑容地招呼道:“萧太太,今天还是给蒋小姐挑衣服呀?”
听到这话,郭华琴的笑容微微顿住了一瞬,心中泛起一点微妙的情绪波动。
她知道阮初夏可能压根不认识这个被频繁提起的“蒋玉敏”。
而这个问题若是处理不好,可能会引起误会或者尴尬。
不过,在她偷偷瞥了一眼阮初夏的脸色后,发现对方毫无异样神情,只是面带平静温和的微笑,并未有任何不满或者好奇的表示,她这才真正安心下来。
于是,她一边轻笑着摆手纠正道,“哪还什么蒋小姐不蒋小姐的,我们今天是来给我那真正的儿媳妇选衣服的。”
一边顺势挽住了阮初夏的手臂,态度亲昵又自豪。
一听“儿媳妇”三个字,售货员立马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赶紧转头看向阮初夏。
她脸上的表情有些慌乱,原本脱口而出的称呼似乎让场面有一瞬间的停滞,而当她目光落在阮初夏身上时,竟然不自觉地愣了一下。
她在这家店里当售货员也有些年头了,经手的顾客更是数不胜数。
还从没见过哪个女客人像眼前这位一样引人注目的。
那种吸引,不是浓妆艳抹或珠光宝气下的喧嚣华丽,而是一种不动声色、沉静如水的魅力。
她穿的只是件寻常的列宁装,布料普通,款式也很朴素,几乎没有什么装饰。
可偏偏就是这种颜色,在别人身上显得老气横秋,到了她身上,却又完全不同。
整个人被这身衣服衬托得精神挺拔,落落大方,仿佛那套服装是为她量身定做的一般,处处合体,恰到好处。
售货员忍不住脱口而出:“萧太太,您这儿媳真好看,是不是演员啊?”
这句话一出口,她也觉得有些突兀,但语气里却满是真心赞赏。
一边说,一边小心翼翼观察郭华琴的脸色。
郭华琴一听这话,心中一喜,差点笑出声来。
她的嘴唇动了动,脸上带着矜持的笑容,嘴上客客气气地说了几句“哪里哪里”,其实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她甚至暗自得意地想到:你可算说对了!
她恨不得这店员再多夸两句才好,越夸她心里越舒坦。
这可是她们萧家选的人,能差得了?
那怎么可能呢?
心情一好,她出手就格外阔绰起来,像是为了给这难得的喜悦添一份佐证似的,毫不犹豫地对服务员挥挥手:“快点,把我家儿媳妇中意的那一季新品,全都搬出来让她试试。”
现在轮到售货员嘴角翘到耳朵根了。
她原以为今天最多也就是普通的交易,但现在情况显然不一样。
她赞美的话就像不要钱似的,一股脑往外蹦,而且语气温柔,带着几分真诚和兴奋。
每一句听起来都顺耳、熨帖、自然。
可这些可不是她胡乱说的场面话。
那些衣服在其他顾客身上可能效果一般,但在阮初夏身上,真的特别衬!
比如说那件米黄色羊毛大衣,别的客户试过之后要么显旧,要么太过沉闷,但穿在阮初夏身上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灵动气质。
就像春天里刚刚盛开的一朵小花,清爽明亮,又不夺目张扬。
仿佛连冬天都被温柔了一分。
郭华琴越看越满意,脸上不自觉地露出了愉悦的笑容,眼角都笑出了细纹。
她满意地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你别脱了,就这么穿着走吧。”
店员连忙笑着回应,“好的好的,那我们就直接帮您打包了。”
正要付款的时候,
正当她们准备走到收银台时,忽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背后传来,轻快而带着几分惊喜地叫道:“萧伯母,怎么在这儿啊?”
她回头一看,笑容一下僵在脸上,原本轻松愉快的表情瞬间变得有些复杂,像是被人打了一盆冷水。
她的内心立刻警铃大作,仿佛被命运开了个玩笑,心中直呼:真是越怕什么越来什么。
来人居然是蒋玉敏。
虽然是曾经熟悉的脸庞,可在这样毫无防备的场合碰见,郭华琴心里顿时升起一股微妙的情绪。
虽然有些不自在,但她一贯修养极好,面上还是维持了基本的礼貌和得体的微笑,尽量让语气显得自然地开口问了一句:“玉敏,你是来买衣服吗?”
然而,让她没有料到的是,一听到郭华琴开口问候,蒋玉敏竟然像是听到好消息一般,脸上马上绽放出灿烂的笑容,欢快地凑了过来,像一阵风一样紧紧挽住郭华琴的手臂,语气里满是亲热与期待。
不仅如此,她的眼睛还亮晶晶地放着光,嘴角微微上扬,那表情就像一个孩子终于抓住了一根可以带来惊喜的幸运签,仿佛面前站着的根本不是一位偶然相遇的长辈,而是一个会随时掏出钱包满足她愿望的财神爷。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蒋玉敏心里非常清楚,在过去的日子里,郭华琴对她一向大方有加,尤其是对她的穿衣打扮格外重视,几乎是有求必应,甚至常常主动提出给她置办新的衣物。
而今天,恰好在服装店里遇到这个“萧伯母”,这不就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吗?
她暗自欣喜地想着:既然萧伯母都已经在这个商场了,又正巧撞见我在这儿,那就意味着。
她肯定又要顺理成章地给我挑一身新衣服啦!
尤其是在新年临近的时候,这样的巧合简直是天意。
其实倒不是她自恋,而是她确实和别的姑娘不一样。
从学生时代开始,蒋玉敏就有种与生俱来的自信。
她并不属于那种张扬的性格,却总能在人群中轻松获得好感和支持。
这份独特的气质,让她不管走到哪儿都能吸引一些目光与优待。
第189章 认可
特别是在人际关系上,她的处理方式总是恰到好处,让人难以拒绝她的请求或者忽视她的存在。
以前只要是郭华琴请客,自己总是不用觉得不好意思开口。
那时候她们关系还算亲密,蒋玉敏知道刘阿姨喜欢自己的乖巧懂事,所以每次遇到想买的东西,只要郭华琴在身边,她从来都不掩饰内心的愿望,大胆表达出来。
后来次数多了,也就不觉得意外了,甚至隐隐觉得这是一种理所当然的安排。
尤其是在她大学时期的一些重要场合,譬如参加比赛、购买学习资料、或者是朋友聚会的时候,如果郭华琴也在场,那多半最后结账的就是她。
有时碰到价格高的衣服,她还会故意忍着不说,等到刘阿姨带着她一块来逛街时才装作随意地提起,而对方往往都会笑着答应下来,把东西买下递给她。
反正对萧家来说,那点小钱,哪值得一提?
以萧伯父经商的实力,再加上郭华琴本身的宽厚大方,对她一点小小的奢侈几乎从没有过怨言。
久而久之,她心中就自然建立起了一套心安理得的认知。
想到今天的运气不错,蒋玉敏顿时露出了甜甜的笑容,快步走到了郭华琴身边,语气温软地撒起了娇:“萧伯母,几天不见,您的皮肤更好了呢,脸色看起来特别健康明亮,像是年轻了好几岁!哎呀,我都羡慕死了!”
紧接着她一边翻看手边毛线店里的样品,一边故作天真地道:“哦对了,您喜欢什么颜色?我刚刚才学会织围巾,正想趁这个机会给您动手试试,要是您愿意告诉我喜好,我也好挑个最配您的颜色。”
如果是换作往常,听她说这些贴心又甜蜜的话,听了这样的话,郭华琴心里肯定会很舒服。
但今天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天气太过闷热,也或许是心里莫名有些焦躁,总觉得蒋玉敏这笑盈盈的模样过分热情了一些,仿佛带着目的,不太自然。
可是定神再仔细一看呢,蒋玉敏的举止言行好像也跟以往没有太大的区别。
笑容是甜的,语气也是温柔乖巧,看不出明显的异样之处。
但郭华琴的心里就是升起了一丝微妙的迟疑,仿佛在某个地方藏住了些什么,让她忍不住多琢磨了几分。
只能说是自己想得太多了。
于是,她不动声色地把手从蒋玉敏的手心里抽出来,露出一抹淡淡笑意
,语气轻快地说道:“心意领了就好啦,不用麻烦了。”
这话,也在她的意料之内。
蒋玉敏眨眨眼睛,眼眸一亮,脸上依旧带着满满的期待,直直地看向郭华琴,等着她说出下一句惯有的体贴话语。
平日里,她就常常使用这样的方法,十次里有九次半都能够如愿以偿地讨到好处,从对方那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可今天的情况,却有些出人意料,事情并没有按照她预设的轨道发展下去。
郭华琴不仅没有任何想要迁就她的迹象,没有像往常一样叫她过去一起挑衣服,反而轻轻地把她推开了一些距离,接着拉过一旁的阮初夏,主动地介绍道:
“小阮啊,这是我朋友的孩子,名字叫蒋玉敏。”
然后,又转过头对着蒋玉敏,语气温和但带着几分不可忽视的分量,说道:
“玉敏,这是阮初夏,我的儿媳妇。”
她特地在“儿媳妇”这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那声音不急不缓,却清晰地传递出她的意思。
既是公开的宣告,也是一次微妙的提醒。
宣告这段关系早已尘埃落定,不容置疑。
提醒蒋玉敏不要多想,更不要有什么不该有的心思。
当初,郭华琴确实是希望能给儿子找个门当户对的妻子。
她一向看重家庭背景和门第匹配,在她看来,婚姻不仅仅是两个年轻人的事情,更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萧家作为当地有名的望族,其家族地位和影响力不容小觑。
因此,无论如何,她都无法接受一个在出身、教养乃至资源背景上与萧家存在巨大差距的女孩踏入萧家大门。
但当见到阮初夏后,她心里的那点坚持也逐渐开始动摇了。
阮初夏并非出身名门,也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她身上却有一种令人难以忽视的气场。
她聪明、沉稳,谈吐得体,举手投足之间散发着自信与独立。
与她相处的过程,让郭华琴渐渐意识到,一个人真正的出类拔萃,远远比所谓的家世更重要。
家世只是锦上添花的加分项,若是本身素质优秀,没有那样的背景也并无大碍。
所以以前她再怎么看好蒋玉敏,想让她成为自家的儿媳妇,那也只是停留在过去的念想中了。
那时她觉得蒋玉敏家境尚可,为人温柔贤淑,算是比较理想的对象,但在见过阮初夏之后,这种想法早已被现实击碎。
幸好那时候她只是在心中私下有所期望,从没有真正开口提过,更没有向儿子明确表达过这些想法。
否则一旦说出口,反而会对蒋玉敏今后的婚嫁产生影响,甚至给她带来不必要的压力或尴尬。
郭华琴那番话中隐约透露出的语气提醒,让蒋玉敏脸上的笑意瞬间凝固了下来。
她原本柔和的表情仿佛在那一瞬间冻结住,笑意再也挂不住了。
她的心头猛然一沉,像是被人从背后推了一把,跌入一种不安的境地。
此前,尽管已经得知萧知禹早已成婚,但由于郭华琴过往的态度始终模糊不清、不置可否,她才一直存有一丝侥幸的心理,觉得事情还留有余地,还有转圜的可能。
在蒋家人面前,她也始终以“萧家未过门儿媳”的身份自居,仿佛只要她自己坚持这份信念,终有一天就能梦想成真。
靠着这一层光环,她在蒋家的地位稳如泰山,成了名副其实的大红人。
更加关键的是,在她所能接触到的圈子中,萧家是条件最为优越的一户人家。
一直以来,她都怀着强烈的愿望,希望能够借助嫁入萧家,一步登天、脱离原本的生活层次。
然而现在,她却突然听到这么一个出乎意料的消息,叫她如何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呢?
心中仿佛被压上了一块大石头,既憋屈又不服气。
第190章 美得移不开眼
她的眼角掠过一抹极为隐蔽的怨怼神色,目光缓缓地锁定在阮初夏的身上。
本来来之前还觉得,所谓的“阮初夏”不过是农村出来的土里土气的小姑娘罢了。
早些时候听郭华琴讲过几句,说她是来自乡下的女孩。
然而一见到真人,才真正让她始料未及。
那竟然是一个美得令人移不开眼的女子!
蒋玉敏素来以自己的美貌自居,可与阮初夏站在一起一对比,立刻就相形见绌了许多。
不仅单论容貌要略逊一筹,她的肤色更显得黯淡粗糙,而对方却白皙透亮得仿佛能掐出水来一般。
米黄色原本是一个很难驾驭的颜色,若搭配不当,很容易就会让皮肤看起来暗沉发黄,还会让人显得精神不济、五官模糊、没有立体感。
然而这些通通和眼前的阮初夏无关,相反,那件普通的米黄色上衣穿在她身上,非但没有一丝缺陷,反而将肌肤衬托得更加细腻柔滑,整个人如同温玉雕琢一般,带着一种清冷却又亲和的气质。
而阮初夏本人则笑眯眯的,嘴角微微上翘,神情平静中透着从容,仿佛对眼前的局面早已胸有成竹。
她不动声色地任由蒋玉敏的目光在自己身上来回打量,丝毫都不怯场。
实际上,自从踏入这家服装店那一刻起,她就已经注意到蒋玉敏的存在了。
但她一直未曾主动搭话,只是专注地在店里挑选衣物,仿佛完全不受他人视线的影响。
毕竟,现在的她,早就不再是前世那个需要低声下气、一味讨好别人的阮初夏了。
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谁值得她去刻意迎合和低头。
说得更直白一些,以她如今身为萧家正儿八经媳妇的身份来看,站在她面前的那位蒋玉敏才是应该主动过来示好巴结的一方才对。
看到阮初夏连一句最简单的招呼都没有打算给自己打,蒋玉敏心头顿时涌上一股怒火,脸色微沉。
不过是捡了个天大的便宜,靠着那纸莫名其妙的婚约才被村里人高看一眼的丫头,竟敢如此不把她放在眼里?
不过是个靠联姻关系勉强进了萧家门的外姓人罢了,还真当自己飞上枝头变凤凰了不成?
她暗暗咬紧牙关,心中冷哼,但脸上的表情却一点没露馅,反倒笑意盈盈地上前一步,装作亲昵的模样,轻轻挽住了阮初夏另一边胳膊。
“呀,这不是阮姐姐吗?”
她声音甜柔,仿佛真是个热情好客的小辈,“我早就听萧伯母提过您呢,百闻不如一见,没想到……
您跟我想象中的样子,还真的差挺多的。”
话音刚落,蒋玉敏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神色,又接着说道:
“听说这是您第一次来京城吧?对这边的情况肯定还不熟悉。若是有什么想了解、想打听的事,尽管问我就是了!”
阮初夏听到这话,眼神微微一凝,眉宇间多了几分冷静与审视。
表面上听不出破绽,这话说得倒也妥帖周全,可是若认真琢磨,里面却大有文章。
既像是有意无意地暗示萧老太太曾在私下提起过关于她的某些负面评价,借此挑拨两人之间的关系,又像一个精心布置的言语陷阱,在等待着她跳进去。
倘若顺嘴应下,等于变相承认自己初来乍到,见识浅薄,处处需要依靠他人指点。
可若沉默以对,不理不睬,又显得有些怯场,甚至让人误会觉得心虚回避。
不管如何回应,似乎都不太可能落下好印象。
正当阮初夏正想着该如何不着痕迹地回上几句之时,她忽然感到一只手缓缓覆盖在了自己的手背上。
一股温和的热度自掌背传来,令她不由自主地低头望去。
原来竟是站在她身旁的郭华琴不知何时,轻轻地将手掌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