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淡声道,“要是能帮上忙,我也十分乐意,大人客气了。”
“多谢俞姑娘了。”他说,“请跟我来。”
就在将要进入房间时,赵琰说,“请等一下。”
他从兜里拿出一些方巾和手套,递了过来,“我们虽然用了冰块,可难免会有些异味,你带上。”
俞画棠接过,这姑娘放了也快十日了,的确会有些不一样。她心里有些忐忑也有些害怕,毕竟这事也是第一次。
两人进了房间,屋内冰冷异常,但还是能闻到一丝其他味道,她有些茫然地停下了脚步。
赵琰在她旁边鼓励道,“没事的,仵作和大夫全部用各种药物处理过这件房间,我们也在,不会有什么事。”
俞画棠点头,跟着进去,这时仵作说,“俞姑娘上次说死者是被用细棉线包裹住的铁丝勒死的。当时我们也这样认为,可今日大夫却看出了异样,想找俞姑娘确认一下,这种伤口应该是花灯的什么器材弄伤的。”
第104章 推测凶手
俞画棠走近看去,那姑娘十指如今全是乌色,甚至脸上也起了色,这是之前没有的,她细细观察仵作说的新伤口,在十指上。
她凭着记忆回忆起这姑娘之前的样子,想了会说,“在做灯时,我们一般会用到各种药水,这些药水有的是为了粘结,有的是为了上色。我想她生前应该是剧烈挣扎过,后面被人用这些特制的药水,还原了皮肤的本来样貌,又
粘结了一些地方,所以等到了药水失效的时候,伤口就显示出来了。”
“是了,那就没错。刚才我还在跟大夫说,这凶手定是个懂行的人,确切说不仅懂得作案,还是个做灯高手。”
“所以至少可以确定凶手是个手指灵活的男人。”赵琰说。
后面几人又说了一些其他事,仵作问,“俞姑娘觉得,凶手为什么要杀她,她一没钱,二没权,杀她定是不划算的。”
俞画棠没想过这个问题,但是在来的路上衙役说那家原本也是不愿意接受这个姑娘的,所以她说,“可能比起一条人命,在有些人眼中名誉更加重要。又或者这些人生来就是高权者,有着各种手段,以往可能也这般处理,只是这一次失算了而已。”
仵作听完觉得有这种可能,之后俞画棠跟着去签了字,出了房间后,她解下方巾和手套,赵琰伸手过来接过。
“今日多谢你了,仵作原本还没有办法确认凶手是从事哪一行,现在倒是缩短了我们的探查范围。”赵琰看着她道。
俞画棠也真心希望尽快找到凶手,能给她沉冤昭雪,她问,“是不是确定谁在那日买了这些药水,或者用了这么大量的药水,就能确定?”
赵琰说,“何府的人我已经审问过一遍了,在府上的男丁中,会做手工活的只有何府的老爷、何府的小厮、一名车夫。不过这里不排除有人撒谎,也不排除凶手不在其中,可不管怎么样,至少我们今日能让这姑娘入土为安了。”
俞画棠认真听完点点头,朝他道,“大人先忙,我先回去了。”
赵琰也不再相送,停下脚步,温声道,“那俞姑娘慢走。”
俞画棠转身离去,等她的身影消失在角门时,赵琰才收回目光,他知道该怎么跟她相处了,只要不刻意打扰,只要静静地跟在她身后,她一定不会再讨厌他的……
…………
一年一度的渔帮与行会交流终于来了。
这一日,大部分的商铺都会放假,俞画棠带着许甫也到了财源街,听说今日除了特定的活动外,晚间府衙还会燃放烟火,庆祝勤劳的一年终于迎来尾声。
一路上想要认真听经验的早早就去了大棚占位,只想凑热闹看烟花的便在几条街上游玩,有些店铺趁着热闹将各种节日会有的东西都摆了上来,有套娃娃的、捏泥人、耍杂技、街头喷火逗小孩玩的。
女儿家不想看这些,也没关系,只要往前再走几步铺面就到了上塘一条街了,可能临近年关,商家不仅摆了一些珠宝首饰、锦囊,还放了一些喜庆的各种小玩意。
俞画棠带着许甫一路逛过去买了不少的小玩意,等他们再次来到行会现场时,里面的人已经坐满了,上面的师傅绘声绘色地讲着出海的各种趣事。
百里云舟守住门口以防出现什么岔子,见到他们后便走了过来,一人给了一张他们行会写的出海事项和一些笑人的段子。
许甫两三眼就看完了,道,“师姐这也没什么好看的,我们去下塘街吧,听说今日有好多吃的,你不是也想吃定胜糕吗。”
俞画棠也问百里云舟,“想吃什么,我们带些过来给你。”
百里云舟随手挑起她一些头发,放在手里把玩,俞画棠不着痕迹地抽了出来。
“没什么想吃的,我们这边也定了大桌,等会还要跟着他们一起去呢。要不然你们也跟我一起去吧。”
许甫哼了一声,这哪里是想要他们一起去,分明就是只想要师姐一个人,顺便带上他吧。
他不能让百里得逞。
“师姐,大桌饭没什么好吃的,都是一些大菜,吃的油腻。我们去下塘街吧。”
俞画棠也不愿去,这里人多,等下看到她和百里在一块,定是要议论的,虽然他们行得正,坐的直,可也不想看着人说三道四。
百里云舟见他们要走,又让他们停了下来,往后从一个箱子里掏出两根钗子,一根精致一些,一根粗糙一些。
俞画棠问,“怎么还有这些。”
“哦,这是为今日讲解的人准备的,一共三份礼物有钗有钱也有一件毛巾,这是多了的你们也可以戴戴。”
许甫接过心想这肯定又是百里的诡计,这钗子一看就是特意为师姐准备的,以防她不要,又顺便带了他。
他将东西还给百里,“我一个大男人要这干嘛,我不要。”
百里奇怪了说,“你一个毛头小子是个什么大男人?不过你现在也快17了,家里人说不定就要给你说亲了,这钗正好,可以送给人家姑娘。”
“我才不要说亲,我还要陪师姐学艺的。”他满脸拒绝又带些坚定。
俞画棠也不知道许甫怎么了,笑着说,“人家也是一番好意,给你你就收着吧。”
“就是,这小子还不领情呢。”百里也跟着说,“收好了哈。”
又过了一会,百里云舟看着也没什么岔子,“你们刚刚不是说要去下塘街吗,你们等我一会,我去跟我家管事说说,让他派个人来这里。”
“你安排好了再去吧,也不急。”俞画棠带着许甫坐下。
“行。”百里往后走去,找了个四十几岁的人说了一会,又好似吩咐了些什么,几个小厮也跟在他身后,围着这几个行会走了几圈,等几个小厮重重点头表示明白了后,百里终于朝他们过来了。
三人在下塘街吃了好几家铺子,又去明堂街看了一会杂技,等到快日落时分时,从行会这边传来了庆祝的声音,俞画棠知道今年的行会已经结束了,她问,“你等下不要上台说几句吗?”
第105章 百转千回
“不用,就算是我说,那些老头子也不会服我。我还得熬些资历呢。”他凤目明亮,说话间眼波流转,很是好看。
三人又逛了一条街,这时天色暗了下来,许甫见百里一个劲的往他师姐身上凑,一气之下,就说要回去了。
“那你先回去吧,我还要带你师姐看河灯呢。小孩子家家早点睡。”
许甫气的两眼冒烟,拉着俞画棠在旁边叮嘱了一句,‘他就没安好心。’之后不情不愿地走了。
夜色越来越浓,街上的人也越来越多,赵琰在小院走了又走,书翻开也看不进去一个字,终于等到酉时三刻,他安耐不住去了俞画棠院子。
院中的门是紧紧关着的,说明今日她肯定是跟百里云舟在一起,是啊,今日街上十分热闹,想必两人等下还会去看河灯……
他一个人像个游魂从家里出来,不知不觉中也到了街上,街上有卖吃的、也有好些手艺活,个个精巧;除此之外,旁边唱戏的台子人满为患。
他走进一看,戏文正是:侯文域与李淑君。那戏角功底十分好,他也停下了脚步,静静听着。
如同众多的才子佳人一般,诗人侯文域对秦淮名妓李淑君一见倾心,离别时留赠扇子做为定情物,不久又纳李淑君为妾。
本以为会和和美美地过下去,奈何时局变动,侯文域为了家国远走他乡,李淑君在家天天手持定情扇期盼侯文域归来。
本该琴瑟和鸣的夫妻,却天各一方。
此时阉党阮大蛟在抓住侯文域的把柄之后,为泻私愤,强迫李淑君嫁人,淑君性情刚烈,誓死不从,猛然头撞楼柱,血溅定情扇。
戏台上此时正唱到这里,戏子双眼含泪依靠着柱台慢慢倒下,乌发垂落遮住半张惨白的脸。
赵琰此时却想起了一句话:是人笑天命无常,还是戏子笑人间情痴?
台下静了三息,忽而爆发出雷霆般的掌声,等到戏台唱至友人为李淑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将扇面上的血痕点染成桃花时,赵琰离开了。
这等缠绵悱恻的故事如今听来却是悲情异常,为何如此,想来是自己没有吧。
因为没有这般坚贞的情谊,所以他感知到的是悲伤,是遗憾。
街上都是成双成对的少年男女,也有夫妻成双出行的,实在不济的都是友人相伴而行,一路走来,倒是显得他孤单凄楚了。
他走了一半,到了放河灯的地方。他举目四顾却没有发现相见人的身影。
河里的灯款式多样,有鲤鱼、也有花形,也有人为了好看做成船形的,一条河水在烛火的映照下,到感觉有些浮光跃金之意。
他定下脚步
,看着来来往往的人们许愿,这些东西京城也是有的,如果放在以前,他定是不屑一顾的,可如今他却希望能跟她在一起,一起许下他们的愿望。
他遐想着,她可能会写‘世间安好,人人顺心如意’。
而他呢,可能会写酸掉牙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因为这是他心中期盼的。
放河灯的人越来越多,他看见那些有情人的笑脸,个个都是真情洋溢,让人何等艳羡,又过了一会,他还是没看见她,有些后面的人想挤到前面去,他毫无理由占着这好位置,最后他也离开了。
路上行人多了起来,他想着京城也有许多这样的盛会,那时她一个人待在静雅堂是不是也像自己这般孤独,他好像从来没有抽出时间,带她去外面走一走。
那么多的人来了京城都知道要去各式各样的地方看看,他却自然地忽视这些。
即便是后来一位同僚从麓山书院来,他还接待了他,去了京城最好酒楼吃饭,甚至还循休半日,就为了以示同僚之意。
可作为她的丈夫,却没有想过她也一定很期盼出去吧,即便是安稳的性子,三年如一日的待在那里,跟坐牢也没什么区别。
他沉着心想着这些过往,好似要从以往找些甜,可思来想去却一丝也没有,倒似更苦。
走了几步,他到了一家铺子,这铺子跟以往的不一样,卖的是各种绒花。他选了几个,觉得这些与她十分相配。
老板以为他是送给自己娘子边说,“公子拿着这些回去,你家娘子定会开心的。这条街今天好些小姑娘都买了我家的绒花,绝对好。”
赵琰苦笑,他哪里还有什么娘子,早在很久以前,他就弄丢了她。
最后拿了三朵,付了钱。
月上中天时,他坐在街旁,人群来来往往,他自成一世界。
无数人影从他眼前走过,他依旧没有找到相见的人,等到半夜时分的第一声烟花升上半空,他才知道,已经是新的一日了。
是啊,旧日在新日来临前就已经逝去,如同他这个旧人,在很久以前就退了场。
他苦笑一声,最终也踉跄退了场。
…………
这边百里云舟带着俞画棠从小巷子冒了出来,所有的人都在看烟花,百里云舟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他凑近道,“这烟花看的久了也没什么意思,我知道一个地方,哪里还残存着残荷,想来空中是烟花,水里是荷叶,也是相当美的。”
俞画棠也喜欢这般凄清的美景,她说,“那我们快去,别等下烟花放完了,我们还没到。”
百里云舟又带着她走了一条巷子,等到了一堵墙时,他好似来过千百次一般,从板车后面搬来一架梯子,“来,我扶你上去,等下你坐在上面,我爬上去之后,在下去接你。”
俞画棠怔愣了一小会,也不扭捏,提起裙摆就爬了上去,等她刚到墙头时,空中一声巨响,一朵极大的烟花绽放,之后又如流星般坠入四方。
她跟着星光走,在落下之际,发现了百里云舟说的地方,她指着,“是不是那里?”
百里云舟爬了上来,又急忙跳下去,“是了,怎么样没骗你吧,这月色洒在上面,就想他们读书人说的银光一样。你再看看这西周的精致,颇有些残荷听雨的意思。”
第106章 最亏欠的人
俞画棠在他的搀扶下,也跳了下去,“你现在还知道这些了啊,以前不都是说这都是读书人吃多了没事干,才会觉得美吗?”
百里云舟也不恼,引着她往前走,到了最佳的地方,两人就静静坐着。
不远处的天空时不时传来一些响声,烟花一阵明亮,一阵暗淡,两人也没有说话,都沉浸在这难得的时刻。
不知过了多久,那边的烟花终于停了,所有的一切,都沉静下来,寒冷的月就这般照着。
这时俞画棠轻声说,“云舟,这么久了,我一直想跟你说声谢谢。”
这是她第一次叫他名字,两人认识到如今她都是称呼他为百里的。
他转头过去,柔声问,“对我还说谢谢吗?你知道的我不想从你口中听到这些。”
俞画棠笑着继续说,“我是真心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我从京城回来时,可能不会这么快振作。这几年都是你给我带来欢乐,有时,我觉得最亏欠你。”
“那就嫁给我吧,这样就可以还情了。”他直接说。
俞画棠没有说话,
他急道,“我不是那个意思,我只是想让你嫁给我而已,至于什么理由,你觉得好都行,我无所谓的,你别生气。”
他只是怕她嫁给别人,所以才这般急切,可他又不能逼她,他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了。
俞画棠摇摇头道,“你知道吗,在京城的几年,我除了替一些人办事,或者一些活动,我哪里也没去过。说来你可能不信,如果有人问,京城最好玩的地方是哪里,最好吃的是什么,最繁荣的地方是哪里,我都答不上来。那里是多少人向往的地方,可我却格格不入,无论多久,他们都没有忘记我是一个小地方的人,不懂贵族礼仪,不懂官太太们之间的言外之意,我始终走不进去……”
“所以,你应该早点回来,或者就不应该嫁给那个人。”百里云舟说。
俞画棠看向他,“那人就是赵琰,你应该早就知道了。”
百里云舟气愤说,“我早知道是他,早就找人把他打一顿了,在这里我也算是个地头蛇,他就算想要抓我,也要废些功夫。”
俞画棠好笑道,“怎么就闹成这样了,你可别冲动。”
“不过我最气愤的不是他,而是你,你怎么能够瞒着我呢。”百里云舟有些哀怨地看她。
俞画棠说,“我也不知道给该怎么跟你们说。原本想着两人一生都不会遇见,可又遇见了,还是这么小的地方。再后来,大家都知道了。”
“放心,现在大家即便都知道了,也都是说他看上了更好的姑娘,逼着你和离的。”
俞画棠摇头,“其实不是这样的,是我自己和离的。想来我也有错,如果知道在京城有那么多姑娘喜欢他,想嫁给他,我就不会喜欢他了……”
百里云舟心中一紧,很多时候他都想问,她跟赵琰之间的事,可没想到是这样的过往。
原来她是真的喜欢过赵琰。
俞画棠接着说,“那时堂兄带我到了相府,我第一次见那样豪华的地方。他从车上下来,温声跟我说话,还接过了我的玉佩,又请我们进去。他是那样一位风光霁月的人,我想很少人会不动心的。”
“就这样我们成了婚,我十分开心,想着第一次就嫁给了自己的喜欢的人,满是期待。后来我才知道,在京城人的眼中,我配不上他。在我来之前给他议亲的媒婆介绍的都是一些贵女,那时他还有一位青梅,是一位尚书的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