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弃妻成花灯传人,前夫他跪求复合(可爱鹦鹉)


王主簿跟着送信的人走了半里路才见到在大树下的赵琰。
如今已经是深冬了,赵琰也只穿了寻常的夹袄,也没披斗篷,就这般在这吹了一个时辰的寒风,王主簿立马脱下身上的斗篷道,“大人要不披着,衣服都是熏了药的。”
赵琰摆手阻止,只道,“她怎么样了。”
王主簿无奈收回,仔细道,“昨天夜里已经烧了两回,今日一大早苏大夫又配制了新的药方,如今已经退烧了。只是看着有些虚弱,苏大夫也说了,应该是度过了最危险的时候。”
听完王主簿说道,赵琰庆幸苏清和在她身边,显然有了苏清和她不会有太大危险,甚至他也庆幸苏清和喜欢她,才会不遗余力地救她。
这时他又问,
“听说这边缺药,我带了几服药过来。”
王主簿知道赵琰担心什么立刻道,“这里是有些缺药,但是俞姑娘是福州府请来的,虽然不是大夫也是出了大力的人。他们自然不会将俞姑娘当做一般人看待,苏大夫也在,会第一时间关注俞姑娘病情。”
赵琰终于松了一口气。
其实他能预料到这些,但是比起自己在泉州等她消息,他实在做不到。即便他不能见她,但是亲耳听见有人照顾她,他才能真正放心。
这时天已经大亮了,王主簿道,“大人要不在这等一会,我进去看看俞姑娘的情况,再来跟大人说。”
赵琰点头,示意一旁的安福将药给他,“这药你拿过去吧,就说是其他人买的。”
可没到一会,王主簿就回来了,他说,“早上俞姑娘刚才睡了过去,等下守卫会让人进来喷洒药物,大人要是愿意的话可以换上做事人的衣服,我带大人进去看看。”
还未等赵琰说话,安福摇头道,“不行,这是病人住的地方,公子要是前去,万一染上了怎么办。”
“没什么不行的,泉州时我不也进去看过病人吗。”赵琰道,“具体是什么时候,我在这等你,你去安排。”
王主簿道,“大概是巳时,大人先在这里休息,我先去准备。”
赵琰点头,“不必管我们,你安排好了再来。”
“好,那大人先歇着。”说完他便匆匆离去。
这会虽然有些太阳,但是冬日里的阳光哪里有什么温度,两人又没吃早膳,安福从包袱里拿出干粮,此时也是硬的跟冰块一样,水囊的水也是冻住了。
这般冷的天气,公子不吃不喝的还要在寒风中等着,哎,他默默叹了一口气。、也不是他不说,只是这般时候,俞姑娘定是第一位的。
也不会有人再想吃饭问题了,他默默的闭了嘴。从车上拿出一些布料往公子身上披着。
半个时辰后,王主簿过来,他手上拿着衣服,“大人,我已经安排好了,只说大人是给房间烧药的。不过为了避免人多眼杂,我只能带一个人进去。”
赵琰吩咐安福,“你在这等我。”刚想走时,他又说,“我们换一下衣服。”

他虽然也穿着布衣,但是他身姿颀长,还是怕有人怀疑。
安福身上的衣服刚好,穿在他身上短上一截。
这样就尤其像家里穷苦没有衣服的庄稼汉,他又弄乱了一些头发,将脸上又抹了些东西,咋一看还是十分像的。
王主簿带着赵琰先是见了管事的人,然后又在这边领上药和防护的东西。
过来检查的人也知道里面都是染了病的人,这些人进去帮忙,也不愿意跟王主簿他们有过多接触,只是查看了药材和东西,确认没有什么毒药类的就放了他们进去。
赵琰跟着前面的人走,前面的人先是在一楼撒药,他也跟着做,等过了一会,他记着王主簿说的,画棠在二楼的左边第三间。
他又去了楼上,细细地将这一片都撒好药。
这时刚从屋内出来一个婆子朝外道,“俞姑娘醒来了,快将药端来。”
楼下的人一听,便端着药过来,赵琰跟着进去。
进了房间,他照样仔细地洒着药,婆子见他在弄,便将房门打开,透透气。
不一会苏清和从外面进来,“怎么样,还能喝药吗?”
他走到床边,将药端给俞画棠,又用手试探了一下她的额头,“应该是不会再烧了。”
俞画棠没有开口说话,只是用手指着药,示意他们出去,她自己喝就好了。
苏清和摇头拒绝,“没什么大事的,你不是重病患者。我扶你起来。”
俞画棠依然不说话,等坐起后,便自觉接过药,一饮而尽,赵琰此时正在门边,刚好看见她皱起的眉头,原本巴掌大的小脸,此时更加惨白和脆弱。
她喝完药后,也不说话,用手指,示意他们赶快离开,自己则是躺在靠枕上休息。
苏清和道,“我先看看脉相。”一会又道,“比起之前强了一些,看来再过几日就要好了。”
俞画棠也是微微笑着,这时苏清和递过去一样东西,“快尝尝,我让人帮忙买的桂花糖。”
她接过放在嘴里脸上浮起笑容,然后依然摆手示意他出去。
苏清和温声道,“放心我会没事的,你先休息,晚上我再来看你。”
之后他便放下了窗幔,俞画棠轻声地说了声好。
之后婆子跟着苏清和出去,赵琰一边撒药,一边靠近床边,等他轻微拨开窗幔时,她已经在里面睡着了。
他见她呼吸均匀,气色虽然苍白,但是没有颓废和乌黑之相,也知她应该快好了。
他俯身轻轻地抱住她,隔着脸上的面巾,低头落下一吻后,便起身离开。
既然已经确定她好了,他也就能放心了。
这里有苏清和,自然会比他更有用途。
到了楼下,赵琰又往她住的地方看了一眼,这才离去。
心里虽然知道自己留在这没有什么帮助,但他还是搭着几件衣服靠着大树等到傍晚。
王主簿过来说,苏清和又过去看了,现在她已经能稍微吃的下一些东西。得知她已经有了好转的苗头后,他才带着安福连夜赶了回去。
这一趟明明是得知她要好的消息,可是他却全然开心不起来。
他们二人携手相伴,如今又是病前照顾,人在微弱的时候,最容易被真情打动,所以她会被打动吗?
如果她决定要嫁给苏清和他又该怎么办?如果苏清和真的对她极好,愿意为她做任何事,他又该怎么办?
如果他依然纠缠,依然不肯放开她是不是太过分了,会不会阻挡了她好不容易得来的良缘……
这些想法让他辗转难眠,寝食难安。
直到第三天早上,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
赵琰发起了高烧。
此时王主簿的信也到了,说是俞姑娘已经好了,目前已经在喝最后一副药。
送信的人将赵琰高烧的消息带了回来,王主簿当下力断立马跟福州府的官员道别。福州府的官员得知赵琰竟然病倒了,也立马放行。
俞画棠病情刚好,这会正和苏清和一道帮运药材,见了王主簿她才得知,他要回去,原因是赵琰病倒了。
听见王主簿说,俞画棠十分诧异,“赵大人是染上了时疫吗,还是普通的风寒?有消息吗?”
苏清和道,“可泉州的时疫已经过去了,按理来说不会再有。”
“这个我也不知道,原本我是向大人转递福州这边的病症的,送信的人过去刚好得知赵大人病了。又将消息带了回来。”王主簿道。
一旁的苏清和道,“大人也先不要着急,那边的时疫已经过去了,断不可能是时疫,应该是风寒。”
苏清和说完,王主簿没有说话,只是双眼看着俞画棠,赵大人临走前就吩咐过,不能将他来这的消息泄露出去。
此时他就算有万句话想跟俞姑娘说,也不知怎么开口。
赵大人这般深情,王主簿倒是有些为他打抱不平了,这般隐晦和隐忍,俞姑娘又不知道,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吗?
所以他想了一会,看着俞画棠道,“或许赵大人是为了什么其他的人,去了其他的地方。俞姑娘知道我家大人的,只做不说,即便是嘴里吐着血也是要将事情做完的人。他的心思,俞姑娘最清楚了。”
这话说完,俞画棠有些疑惑,什么叫她最清楚他的心思,什么叫去了其他的地方。
她没有说话,但是一旁的苏清和倒是细想了一会,紧紧地盯着王主簿。
他明白王主簿这人,做事不会贪功冒进,也不会夸
大其词,是个有什么就说什么的人。
所以他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是想暗示俞画棠什么,还是有什么不能直接言明,必须这般说?
到这里王主簿也不愿漏了马脚,起身上马道别,“二位保重身体,我先回去了。”说完又看了俞画棠一眼。
这时俞画棠叫住了他,“王主簿等一下,你之前,买了十副药我只用了六副,剩下的你带回去吧,万一还能用到也是好的。”
如今的药材价值千金,她当初得知王主簿为自己买了这么多药材时,都吃了一惊,这得花多少钱,自己好像跟王主簿也不是很熟,他为何如此,就因为自己在时疫中出了力,捐了钱吗?

第144章 首席
谁知王主簿只是笑笑,也不接,“这药,俞姑娘留着吧,无论是送人也好,还是自己留着,都是不错的。”说完也不再等俞画棠回话,径直骑马离开。
见他如此俞画棠只觉得更加奇怪,他们出发时府衙为他们准备了药材,但是到了福州府后就全部被用了,之后王主簿又拿出这十副药,当时她没有细想,如今想来,这药是从哪里来的,她不会觉得这是在福州府买的。
王主簿虽然没有明说,但是他的行为还是让苏清和隐约觉着这药肯定跟赵琰有关。
到现在他也明白了,这位赵大人大概是和离后对俞姑娘放不下,想跟她再续前缘,很显然,俞画棠没有这个意思。
他也有些想不通,以前两人没有和离时,为什么不好好对待人家,如今却要纠缠。
他看俞画棠心性,估计也不会与他再续前缘,至于那个百里云舟,他见过一面,生的是相当不错,但是既然俞姑娘也没说要嫁给他,估计她对他也没有什么爱慕之意。
思来想去,苏清和觉得自己才是最合适她的。
…………
王主簿赶回了泉州,才得知赵琰不是时疫而是普通的风寒,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没过几日赵琰恢复过来,福州府那边送来信件说目前时疫也已经被控制,之前得病的人如今也在恢复着,估计年关时,俞画棠和苏清和就会回来。
等赵琰处理完府衙积压的公务后,他收到了一封邀请函,是这边所有商铺一起上的书,说是选取下一任首席也就是行会会长。
看到这请帖,赵琰冷笑一声,当初时疫来时,他主动牵线,让他们捐款捐物,一个个的就是不愿意,虽然这不能强迫,但是作为商人,在大难关头还死守钱财,这的确令他不齿。
之后说需要有人在后方协助,一个个又是装傻充愣,生怕自己被选上,或者被要求过去,如今时疫结束都活了下来,第一件事,便是要选首席了,真是不要脸啊。
赵琰冷笑着收拾案桌上的东西,又铺上大幅卷轴,小心地压上镇纸。一旁的严拳看见了接过砚台立马研磨,“大人这是要写字吗?”
一般的京城公子都是要学习书法的,严拳在平常的公务上就见过赵琰的字,十分的隽逸大气,如今又是要特意写字,他要是能得几张,说不定以后还能拿去卖钱呢。
听他这么问,赵琰说道,“写字,劳烦严大人将身后的羊毫笔递给我。”
严拳欣喜地过去拿,赵琰接过,神情恭敬地立在桌前,又沾了墨汁,笔走龙蛇地挥舞。
严拳一眼都不敢眨,一个‘长’字慢慢显出身形,之后又是‘明’‘阁’二字。写完后,赵琰又在卷轴的右下方盖上了自己的私印‘赵起璧’。
严拳看了过来,‘起璧’乃赵大人的表字,一般用在十分亲近的人身上,所以这份字是给俞姑娘的。
一幅字写好了,赵琰又另起一副卷轴,再次挥舞龙蛇,写下‘回春堂’,这是给罗大夫,同样在卷轴的右下方盖上了自己的私印‘赵起璧’。
整个泉州可没有哪个商铺和哪个药铺能获得府衙的正面抬举,如今唯有长明阁和回春堂了。
但在这场时疫中,要不是回春堂的罗大夫和苏大夫研制药方,后方的俞姑娘做协助,他们恐怕都要变成厉鬼了。
所以这字,长明阁和回春堂他们受得起。
“找两队人,热热闹闹地给他们送过去,最后带上几个说书的,让他们说说俞姑娘和罗大夫的功劳。”赵琰吩咐道。
“是。”
于是,第二日,一群衙役分作两排,一排敲锣打鼓放着鞭炮,来了长明阁,另一队去了回春堂,回春堂的罗大夫亲自出来迎接,又打点了送字的人,自是不在话下。
长明阁这边一群伙计全都围在门口,俞画棠还在福州府没有回来,自是由袁掌柜出面接过了字,又立马摆上银钱和茶水,谢过众位衙役。
之后又立马请人装潢好,隔日就将字挂在了大门上。
福州府的时疫终于完结,俞画棠一行人也不需要再待下去,过了几日他们终于回到了泉州府。
就在这一日,俞画棠和苏清和、罗大夫再次收到了赵琰的亲笔字,她所得‘赈灾义举’苏清和得‘仁心仁术’、罗大夫得‘杏林春暖’;与这些字一起的还有泉州府的石碑。
由府衙亲自著录,上面记载着大庭十五年冬,由罗大夫作为总医官,苏清和苏大夫作为副手,一起研制出时疫药方,解救全府百姓。
期间,又有商铺总负责人俞画棠捐款捐物,亲自带人照顾时疫后方,造福百姓。
泉州府州牧大人赵琰为感念医者和商者的宅心仁厚才特此题字,以便后世知其功劳。
于是从这一天开始,长明阁成为了唯一一家由府衙亲自承认功劳的商铺,回春堂也成为了唯一一个有府衙提携的药铺。
这边,聚灯棠的赵师傅和江师傅正在茶馆喝茶,赵师傅拿起茶杯却无心品尝,放下后道,“如今赵大人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了,咱们还要去争吗?”
江师傅道,“这不就是冲着我们来的吗,时疫期间说起捐款捐物的我们虽然给了一些,但是实在太少了。我听说周祥现在悔不当初啊。”
“他有什么悔的,不就是在开始就做了选择吗。既然贪生怕死,就不可能坐上那位置,我看着赵大人的意思也很明显,他也不是在推迟泉州花灯首席选取的时间,而是他觉得咱们不配。”赵师傅扣手道。
江师傅听完,往后一坐,“哎,老赵啊,说起来如果没有这件事我们倒还能去争一争,如今赵大人的意思是不仅得有技艺,还要有仁心和大义。我是没希望了。”
赵师傅说,“事已至此,我们也没什么好说的,当日要我们站出来的时候,我都做了缩头乌龟,如今只有尽快让赵大人召开行会,推举俞姑娘为首席。”

第145章 主意已定
江师傅惊讶道,“这……真的好吗。论起手艺她的确厉害,论起大义她是够格,作为商人,能够在危难关头挺身而出是比一般的男子厉害。可是如今俞姑娘不过二十有四,坐在我们头上,我这老脸啊,有些膈应啊……”
赵师傅摇头道,“江师傅你这样想就错了,赵大人推荐俞姑娘不一定是为了打压我们当时的举动,除了有能力以外,还有一层关系。”
“什么?”
赵师傅喝口茶道,“赵大人是为了进内阁才来了这里,他一手推崇一名大夫一名手艺人,这在他的功绩上可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先不说大夫,历朝历代就有。就说咱们手艺人,前朝肃宗就说过,民以食为天,老百姓的手艺应该得到发扬和传承,不应该被埋没,这是咱们大庭建朝几百年的文治。所以我觉得,赵大人应该是想在文治上下点功夫,他推崇的不是俞姑娘,而是属于他的文治。”
江师傅一拍手掌,“你说得有道理,我都忘了这茬了。”
“当然,除了这些,我想赵大人还有一层原因,就是他们是和离的夫妻。”赵师傅往后仰躺着道。
江师傅当然知道,俞画棠和这位赵大人以前的事。
不过照他看来,赵大人一副冷冷清清公事公办的样子,也不像是要再续前缘。俞姑娘看着也不像是要跟赵大人回去的样,不然也不会独立出来开商铺了,毕竟士农工商,一般的簪缨世家是不会接受商家女子的,何况俞姑娘还要跟一堆男子在一起,甚至还有一堆的男学徒。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