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街乃住着为皇帝陛下炼制长生不老药的方士们!炼丹重地!无关人等不得靠近!”
“哈?”
听到这从未料想过的离谱回答,冒顿一懵过后,立刻用已经变得大有进步的雅言蹙眉询问道:
“你们这是做什么?我是住在前街的匈奴太子!我又没有犯什么错误?你们为什么要驱逐我?”
听到匈奴太子嚷出来的不满声音,几个高大威猛的秦人士卒连表情都没变,直接尽责地将他驱逐出这条街后,才神情肃穆地对着匈奴太子开口讲道:
“匈奴太子,此街乃住着为我们陛下炼制长生不老丹药的大秦方士们!闲杂人等不得靠近!”
“哈?”
冒顿又问了一遍,看着秦人士卒半点儿都不想搭理自己的冷脸,遂抬起双手,点点头表示自己听明白了,在几个高大士卒的虎目之下,笑着转过身子配合的往回走了。
然而,刚刚领着俩仆人拐进质子府所在的街道,冒顿的脸色就变得怪异了起来。
他着实是没想到冬日里在宫中看着那么强大威严的一个男人竟然背地里还有一个长生不老的梦想?!
将满头微卷的黑色长发扎成茂密小辫子的冒顿边想着,边将双手抱在脑后,迈腿往质子府的方向走,眼中忍不住滑过一抹浓浓的嘲讽:[呵——原来秦始皇也不过如此嘛!世上怎么可能会有长生不老的美事呢?竟然还相信一群方士们,啧啧,这个大秦的始皇帝如此天真,早晚得被人给骗的团团转!上了年纪的人,异想天开,真是可怜!]
第74章 缨嘤嘤嘤
完全不知道性子桀骜的匈奴太子正在心中对自己“年纪大了、异想天开”暗自蛐蛐的始皇,因为火药制品的横空出世,整整在章台宫内高兴了好几天。
随着一场接一场,贵如油、细如牛毛的春雨播撒,春日的气息变得渐渐浓郁了,天下各地都显出了青青草色。
少府印刷出来了一大批《大秦野菜图谱》,也由上到下送到了天下诸郡内,等待着春日野草大面积生长出来后,庶民能在里长的带领下,学习辨认能吃的野菜,挖野菜裹腹。
无形之中,整个大秦的势头都在朝着积极的方向上疯长。
月底时,既中旬的“火药”后,四十岁的始皇又在章台宫内迎来了他初春时节的第二大喜——
只因为乖孙秦缨又给他献上了三袋珍贵的天外种子。
经过去岁皇庄上的大丰收,已经对天外种子很熟悉了的始皇在看过两袋混合的瓜种与菜种后,瞧见那放在木地板上,约莫半人高、盛在透明袋子内的奇怪橙黄色种子时,凤眼之中又忍不住升起浓浓的疑惑,遂将双手搭在膝盖上,身子半蹲,看着站在腿边的孙儿好奇地开口询问道:
“缨,这袋橙黄色的种子是什么作物”
“大父,玄鸟说这袋种子名为‘玉米’。”
秦缨听到大父的询问,立刻微微仰着毛茸茸的小脑袋咧嘴解释道。
“玉米”
始皇出声念叨着这个陌生的词,又认真盯着盛在透明袋子里的颗粒看了小一会儿后,不禁勾唇笑道:
“缨,大父还是第一次瞧见这般大的‘米’,那这玉米又该如何吃呢?它的产量对比土豆、红薯又如何”
去岁土豆、红薯,一亩地几千斤的产量显然是已经大大的拉高始皇的丰收阈限了。
一听到大父现在只要是天外种子都爱那“土豆、红薯”的丰收产量当成标杆进行对比,缨小胖墩儿颇有点想笑,仔细想了想,才看着大父认真讲道:
“大父,玄鸟说,玉米的产量虽然没有土豆、红薯那般高,但也属于高产的粮种。”
“这小小一粒种子在麦收后种到地里面,等到秋收时就能长成一根像胖乎乎冬笋一样大的大棒子了!”
“玉米棒子上长出来的玉米须能煮茶喝,嫩的玉米棒子能直接上锅煮熟或者蒸熟吃,口感很是香甜,倘若玉米棒子长老了,也可以将上面的玉米籽一颗一颗扣下来,既能把玉米粒磨成玉米粉吃,还能打成大点的玉米颗粒煮大碴子粥喝,不仅如此,玉米棒子里面的芯、玉米茎干还能磨碎了当饲料喂牲口,可谓说全身都是宝!照料的好的话,亩产千斤不是问题。”
“最可贵的是,成熟后的玉米存放的时间要比红薯和土豆长许多,红薯、土豆只能当菜,可是玉米却是和稻谷、小麦一样能当成主食来吃的,南北方都能种植的!”
“是吗?”
看着小家伙眼睛亮晶晶的对自己嘚啵嘚啵说出来的一长串话,心情本就极好的始皇变得情绪就更好了,他不禁摇了摇头,哑然失笑道:
“缨真是厉害,不仅能从玄鸟那里得到这般宝贵的高产粮种,还能把玉米讲的头头是道,像是已经吃过了一样。”
听到大父这明显是开玩笑的话,秦缨直接仰着小脑袋,对着大父笑容明媚地咧嘴乐道:
“大父,孙儿虽然今生没有吃过玉米,但是在梦中已经梦见玉米多次了,今生与它重逢时只觉得上辈子就经常吃一样,一听玄鸟介绍,就觉得熟悉,把所有细节都给记下来了。”
“哈哈哈哈哈”,一听到小家伙这奶声奶气又正儿八经的回答,始皇再也没忍住,直接愉悦的笑出了声。
站在一旁的蒙毅看着爷孙俩之间自然又亲近的互动,忍不住在心中感慨道:
[好久没有见陛下笑的如此高兴了。]
[自从去岁皇长孙出生后,陛下的笑容肉眼可见是越来越多了,皇长孙真是大秦的福星,陛下的福星啊!]
听不到自己心腹内史感慨的始皇,心情是真的万分愉悦,待笑声停止后,就转头对着蒙毅出声吩咐道:
“毅,你待会儿安排几个士卒将这三袋种子送到皇庄上,交给治粟内史,让许卿带着农家弟子们今岁将这三袋种子培育出来。”
“诺。”
蒙毅忙俯身应下。
安排完种子的事情后,始皇就伸手直接将孙儿捞到了怀里,站直身子,看着小家伙温声笑道:
“缨在今岁春日里一连给大父送了两个大惊喜,大父也送给缨一个礼物当回礼可好?”
缨小胖墩儿乍闻此言,一双与大父生的一模一样的丹凤眼瞬间就变得亮如繁星。
礼物欸!
早在去岁,他大父就将他封为了“安国君”,还赏给他了一整个大郡做食邑,毫不夸张的讲,他现在的小金库比他亲爹、十七个叔叔、十个姑姑的所有财产加起来都多。
什么都不缺的秦缨一时之间还实在是想不出来大父会送他什么礼物,遂满眼小星星地看着大父的俊颜,用小奶音期待地询问道:
“大父,您要送给孙儿什么礼物啊?”
始皇勾唇,满眼宠溺的
看着自己乖孙,笑着回答道:
“等到夏日时,缨就一岁半大了,大父想了想,决定从二月初开始让缨启蒙,先送缨十一个学问渊博的老师亲自到章台宫侧殿内教缨读书可好?”
“缨如此聪慧,合该单独教学,就不和你的叔叔、姑姑们挤在勤学宫内集中读书了,缨可欢喜”
听到大父这话,着实是没想到礼物是“上学”的秦缨瞬间就惊得瞳孔地震,毛茸茸的小脑袋也跟着无意识地往后仰了仰,满脸都写着四个大字——不敢相信!
他没有听错吧?
他的大父爱他,所以就要让他一岁零四个月大就背着小书包开始跟着十一个老师上“一对十一”的“微微微爱劈”教学吗!
这是真的吗?
秦缨眨巴着大眼睛看看大父,又看了看蒙毅。
蒙内史也被陛下这冷不丁说出来的话给惊到了,皇帝陛下要先安排十一个老师在章台宫侧殿内单独给皇长孙授课,这不就是明晃晃对待“太子”的待遇吗?!
难道陛下这是准备直接放弃长公子了
作为蒙氏一族的皇帝心腹的蒙内史忍不住垂眸深思。
他是该回去劝家族改弦更张早早押宝“皇长孙”还是继续在长公子身上干耗呢?
这是一个要好好抉择的重大问题!
平生非常爱读书,也酷爱学习的始皇,发自肺腑地认为自己的乖孙和他一样是个极其追求不断进步的人。
瞧着孙儿一听到他的话后,都惊喜的说不出来话了,始皇遂又笑道:
“缨可是也想要开蒙久了”
早晚都得“上学”的,秦缨惊讶过后,也放平心态,看着自己大父困惑地询问道:
“大父,缨要学什么呢?”
“学七雄语言,君子六艺,诸子百家,历代史书,以及帝王之道。”
“前三项内容大父会安排专门的老师教你,后两门内容大父亲自教你。”
听到大父上下嘴唇轻轻一碰,就说出来了这一个比一个硬核的课程,缨小胖墩儿的两个眼睛都惊得瞪大了,他这不是要上“幼儿园”吗?怎么大父一上来就给他把当成“高中生”整!
不是,这对吗?!
瞧着小家伙似乎被这些课程给惊吓到了,始皇又笑着哄道:
“缨不用担心,这些课程不会让你一下子全部学的,你的老师们会根据你的年龄合理安排,慢慢教的。”
[这还差不多。]
秦缨听到这话瞬间松了口气,忙一脸乖巧地点头笑道:
“多谢大父,缨要读书。”
看着孙儿如此上进,始皇眼中的笑意就变得更浓了。
站在一旁听完爷孙俩对话的蒙毅已经是雷的外焦里嫩了。
如果他没有看错的话,小皇孙开裆裤里的天外尿布还没脱下,奶粉还没有断呢吧?!
瞧着小胖墩儿满脸笑容的可爱模样,蒙毅心中一叹,唉,还垫着尿布的小殿下明显是吃了年龄小的亏啊!完全不知道他这一串预定的课业量可是要他父亲读书时的整整多出两倍多呢?!
别的课程不提,单单说七雄语言,皇室内除了陛下一人精通外,长公子也只会秦、赵、韩、魏、楚五雄的语言,小皇孙一上来就是“七雄语言”,嗯……只能说,陛下对皇长孙寄予厚望啊!
完全听不到蒙毅心声的秦缨就这样傻乎乎的被自己大父带到了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求学路上。
爷孙俩达成一致意见,等二月初扶苏和王灵知道他们儿子要读书的消息时,秦缨已经坐在章台宫侧殿内看到自己的十一个老师了。
从法家到儒家,从老缭头到老泽头,从楚人老师到齐人老师,十一个老师,十个老头加一个壮汉,其中六个都是熟人。
以后,小胖墩儿可有的说了——
我幼时,廷尉李斯亲自教我法家学问,太尉缭教我兵家内容,四朝老臣纲成君蔡泽教我杂家学问,治粟内史许旺为我传播农家学派的核心思想、亲爹的老师淳于越同样想要偷偷摸摸地将我拐到儒家学问的殿堂。
临淄博士教我齐语,新郑博士为我讲授中原韩语,郢都博士为我讲解像鸟叫一样的楚语。
我穿着尿不湿,抱着奶瓶,跟着大梁而来的博士学魏语,跟着蓟都的博士学燕语,蒙毅内史亲自教我老秦人的秦语,甚至每天日理万机的大父都会特意抽出一个半时辰为我讲史,传授帝王之道。
我亲爹一辈子都没住进去的章台宫,我从半岁开始就几乎日日往里跑。
章台宫侧殿是我读书、午休的地方,章台宫餐厅是我陪着大父一起用膳的地方。
整个章台宫每个角落我都去过!闭着眼睛都知道路该怎么走!
每根好几个成年人伸出双臂合抱都抱不住的大柱子,我都当成是大父多年前被剑客荆轲举着珍贵的由徐夫人亲生锻造的名牌匕首追着绕着跑的那根“不知名却名垂千古的历史名柱”,进行了虔诚的绕着跑圈,复刻了珍贵的孙子打卡。
三月里,窗外春光融融,窗内细小的飞尘在光束中飞舞。
一岁零五个月的缨小胖墩儿在秦始皇二十七年的春日里,往昔自由自在、喝奶打滚儿的美好婴孩生活是彻底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学不完,真的学不完!
每天两眼一睁,小胖墩儿就得同他十一个老师进行十一对一的“微微微爱劈”的至尊会员见面会!
主打一个,今天不白来哦,谁都不白来~
嘤嘤嘤~
自从开始读书后,缨小胖墩儿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以往他去章台宫内寻大父时都是慵懒的午休睡醒后,而如今为了上学,每日清早,他像是得上班打卡一样,风雨无阻地跟着亲爹一块乘着马车往宫里去。
待到达章台宫后,他亲爹去主殿内参加朝会,而他转身就背着自己只起到装饰作用的小书包倒腾着两条小短腿儿跑去侧殿内学习。
仅仅过去了一个多月,缨小胖墩儿小小年纪就感悟出来了一个智慧的人生道理:
快活的日子过起来一年像一天,煎熬的日子过起来一天像一年。
他的十一个老师显然都对成为“皇长孙之师”这件事情感到莫大的荣幸与兴奋,即便每个人每天的教学时间只有短短两刻钟的,但还是会像一只开屏的雄孔雀一样费尽心机地勾着他这个唯一的学生去认真听他的授课内容。
大父让宫人们将侧殿布置的很舒服,还为他准备了一张十分舒适的软塌。
上课时,他可以待在软塌上坐着听,趴着听,站着听,甚至躺着听,听着听着嘴角流着亮晶晶的哈喇子香甜地闭眼睡着了,也没关系,他的老师们不仅不会给大父告状,还会狠狠溺爱他,齐齐向大父夸赞他:
[陛下,小殿下实在是老夫/毅平生见过最省心的学生了!]
就这样,上午一个半时辰、下午一个半时辰,是跟着十一个老师学习的时间,等到用完晚膳,暮色降临后的一个半时辰是大父给他讲解史书、传授帝王之道的时间。
全天的课程安排的很仔细,一旬的课程表满满当当写下来后能铺满一整张案几。
课程很多,要学的内容也很多,唯一令小胖墩儿感到庆幸的是,因为他还不到三岁,只是开蒙阶段,每天只要跟着老师上课就行,没有课业要做,所以只缓冲了三日,他就适应了新的生活。
与普通的婴孩相比,他毕竟不是一个纯种小孩儿,明白以后他要接手的帝国有多么庞大,大父爱他,他理解大父这种望“孙子”类“大父”的殷切心理。
他不是他亲爹,他以后要比他亲爹争气。
故而,小胖墩儿每日都穿着尿不湿,抱着奶瓶,幸福又痛苦的在茫茫学海中狗刨。
一个月的时间转眼就过去了。
外盛开的极其绚烂的春花一朵朵凋谢,一颗颗青涩的小果子钻出花蒂挂满了枝头时,咸阳入夏了。
四月的帝都,绿荫已经变得非常浓郁了。
生活在都城内的贵人们穿在身上的长袍、曲裾肉眼可见的变得越来越单薄,少府内的匠人们,揣在胸腔中一颗背负着莫大压力的心,也随着日光的灼热,慢慢变得越来越轻盈。
经过大半年辛苦的钻研与改良,到了今岁初夏时,少府内负责烧制玻璃和瓷器的匠人们总算是在槐花一簇簇盛开时,向皇帝陛下拿出来了丰硕的成果。
一块块平整光滑的玻璃板被匠人们源源不断地从窑内搬出来,一件件瓷杯、瓷碗也都新鲜出炉了。
宫殿之中的窗户经过匠人们的改造,陆陆续续地全部从纱窗升级成了带着透亮玻璃的水晶纱窗,宫中的餐具也都用漂亮轻巧的瓷器代替了古朴厚重的陶器。
夏日上午,一束束金灿灿的太阳光透过光洁的玻璃窗斜斜地照射进章台宫内。
居中的主殿内,始皇正在外殿同群臣们进行朝会。
而在主殿一旁的左侧殿内,一岁零六个月大的缨小胖墩儿正坐在软塌上,靠着一个大靠枕,瞧着前方的楚人博士嘴巴开开合合说着一口恍如是“鸟语”般的楚语,他就忍不住想要从袖子中取出自己的小翻译器戴上,但却拼命咬牙忍住了。
楚国尚在时,虽然有个总爱自称“我蛮夷也”的楚王室仿佛显得这个南方大的诸侯国很没有文化一样,但是等楚国灭亡后,楚地留下的典籍数量并不少。
大父说的对,翻译是自带翻译者的偏向的,他作为决策者,只有像大父那样早早精通七雄语言,才能看懂来自不同地方的珍贵典籍,原汁原味的阅读,才能带来百分之百的理解,否则碰上个外来的臣子胆大包天的用老家话骂他,他都听不懂。
对此,小胖墩儿深以为然。
只有切切实实要学习这般多的语言与文字后,秦缨才深刻地领悟到,生在未来,天下文字彻底统一的读书人是多么的幸福!
唉,可惜他生的时间太早了,老李头刚把小篆给磨出来,等到小篆传播天下,深入人心时,得有的是时间慢慢耗呢。
两刻钟后,艰难的熬到楚语课结束,上午的一个半时辰学习时间也终于结束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少女小珠(脆桃卡里) [现代情感] 《少女小珠》作者:脆桃卡里【完结】晋江VIP2025-09-17完结总书评数:2492 当前被收藏数:5642 营养液...
-
恣意生长(猫猫可) [现代情感] 《恣意生长》作者:猫猫可【完结】晋江VIP2025-09-18完结总书评数:432 当前被收藏数:3860 营养液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