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皇家的带动下,西南小城中越来越多的贵族们都开始食三餐了。
作为蒙恬长子的蒙远本在后院餐厅内陪着自己大父蒙武、婶娘杨欢用午食,一听到府卫禀报去楚地出远差的叔父回家了,立刻欣喜地带着弟弟蒙奇、堂弟蒙安、堂妹蒙欣从后院往前院跑。
看到朝他快速跑来的俩侄子和儿子、女儿,蒙毅眼中也有了笑意。
后脚跟着俩侄子和一双儿女从餐厅走来的杨欢远远地瞧见自家良人和站在良人身侧有些局促的黑瘦小孩后,不禁有些惊讶。
杨欢同自己大嫂白英一样都来自将门之家,她的祖父虽然比不上大嫂的祖父武安君名气大,但她家祖上也曾是杨国的贵族,堂哥杨端和如今也是军中有名的大将。
九年前,蒙杨两家联姻,十七岁的杨欢嫁给了十九岁的蒙毅。
大伯哥蒙恬和通武侯王贲年龄相仿,二人是连襟,娶得妻子都是武安君白起的孙女。
不过与王翦从军中冒头后,特意跑到湄县为儿子求娶白黎不同,蒙骜生前也是昭襄王看重的大将,曾与武安君在战场上搭档数次,蒙白二家给孙子、孙女定下婚约时,武安君还没有倒。
后来……
武安君冤死,光阴流转。
大嫂白英同大伯哥一块在边城,两个侄子跟着他们二房在老宅内照顾家翁蒙武。
杨欢加快脚步,笑着走到良人面前,同女儿蒙欣一样,好奇地看着站在蒙毅身侧的黑瘦小孩儿出声询问道:“良人,这个孩子是?”
乍然看到这般多的陌生人,韩信有些紧张的吞了吞口水,下一瞬就感受到蒙内史放在他脑袋上的温热大手。
蒙毅边用右手揉着身侧有些拘谨的小孩儿脑袋,边对着围在面前的家人们温声笑道:
“欢,他名韩信,是皇长孙梦中的有缘人,我此番去楚地就是为了寻他。”
听到良人/父亲/叔父这话,杨欢与一双儿女和俩侄子全都惊得微微睁大了眼睛。
不足两岁的皇长孙在这都城内名声有多响,在陛下跟前有多受宠,都城内上到贵族、下到庶民,无一人不知,无一人不晓。
眼前这个长得黑瘦如铁的楚地小孩儿究竟有多大魅力,不仅能出现在皇长孙的梦中,还能让一个内史千里迢迢跑去淮阴将他带来?
第86章 攻打百越
由于家境贫寒,父母双亡,小小年纪就不得不将自尊踩在脚底下,顶着乡里人的厌恶眼神,苦哈哈讨百家饭长大的韩信,从小到大接受到的恶意太多了,这些痛苦的往事,不仅使得他比同龄人早慧,还让他对旁人的眼光异常敏感。
瞧见蒙内史的话音刚落,站在自己面前五个身着华衣的贵人们瞬间齐齐将目光移到了他身上,五人看他的目光内虽然有满满的惊讶与好奇,但却没有半分鄙视与嫌弃。
这种没有掺杂恶意的眼神保护了一个初来乍到的贫寒小少年的自尊。
一个贵族之家,家族家风正不正,人心正不正,从家族之中的人对待一个卑微庶民的态度中往往能看出一二。
对蒙家人初始感观挺不错的韩信,遂放下紧张感,强忍着羞赧,对面前的五人俯身道:
“小子韩信,从楚地淮阴而来,拜见蒙夫人,蒙公子和蒙姑娘。”
蒙毅看到小孩儿这不好意思的模样,也跟着对自家夫人和四个孩子笑着介绍道:
“夫人,远、奇、安、欣,韩信是皇长孙指名道姓要让我去淮阴找来的孩子,今日上午我们俩在宫中拜见陛下时,皇长孙更是刚看到韩信就想要让他做自己的贴身护卫,二人能同学、同吃、同睡。”
“奈何韩信今岁只有十一,年龄太小了,身量也未长开,陛下疼爱长孙也看好韩信,遂决定让韩信住在咱家里好好养几年。”
“等过些日子,韩信适应了咸阳的生活后,他还会进蒙氏一族的族学读书,到时远、奇、安、欣你们可要好好护着他啊。”
蒙武、蒙奇、蒙安闻言看向韩信的眼神变得更惊奇了,年仅五岁,站在母亲身旁的蒙欣也盯着韩信看个不停。
杨欢已经听明白自家良人的意思了,韩信虽然出身不太好,但小小年纪就被皇长孙看重了,只要能在咸阳城里顺利长大,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同蒙家相比,作为皇长孙外家的王家也能养韩信,如今这小孩儿寄居到蒙家,不是他们蒙家的拖累,反而是他们蒙家的福气了。
思路很清晰的杨欢边想,边细细观察着韩信的容貌。
这孩子虽然黑了些、瘦了些,但脸上的五官长
得还是很端正的,眉宇间的透露的气质也很正,只要精心养几年,也必然能长得挺不错的。
看着看着她心中已经对其有了几分喜爱,遂伸出一只素手摸着韩信的脑袋温声笑着道:
“孩子,良人叫你韩信,我叫杨欢,以后我叫你‘信’可好?”
“我左边站着的是我大嫂生的俩侄儿,高的叫蒙远,胖的叫蒙奇。”
“我右边站的俩孩子是我与良人所生的一双儿女,分别叫蒙安,蒙欣。”
“你既然来了蒙家就安心住着,缺什么尽管来寻我,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一声欢姨。”
听着耳畔处响起的温声细语,看着面前长相秀美、笑容温暖的陌生贵夫人,韩信只觉得天上的太阳太热了,照得他脸皮子又开始发烫了,遂十分羞涩地对着杨欢拱了拱手道:“多,多谢欢姨。”
“不用客气。”
杨欢见状眼中的笑意就更浓了。
站着一旁默默观察的蒙远看到自己二叔对他投来的视线,也立刻拉着韩信热情地笑道:
“信,我叫远,今年十八,这是我弟奇。”
蒙奇听到大哥的话后,也咧嘴笑道:“对,信,我叫奇,今岁十三,这是我堂弟安。”
蒙安笑眯眯地说道:
“信兄,你比我大三岁,我今年八岁,名叫安,这是我妹妹欣,今年五岁。”
蒙欣看着韩信直接脆生生、落落大方笑着叫了一句:“信哥哥。”
韩信直接害臊地整张脸加脖子都黑里透着红了。
众人见状“轰——”地一下都乐了,周遭拘谨的氛围也散了大半。
眼看着五个孩子已经都自我介绍过了,蒙家人又说说笑笑地簇拥着韩信去后院内见了蒙武。
年逾六旬、发须斑白的蒙武同王翦一样已经从军中退下来,在家内荣养了。
一瞧见去办远差的小儿子回府了,还从淮阴带回来了一个气质很贴蒙氏一族家风的稳重内敛小孩儿,他也十分高兴,连连用粗粝的大手摸着韩信的脑袋,哈哈大笑道:
“信啊,你能来蒙家是我们蒙家的福气啊,武爷爷也不怕你笑话。”
“我们蒙氏一族虽然外面看着轰轰烈烈的,但是主脉的子嗣真是不丰。”
“你来了不嫌弃的话,就当这是你自己家,想学什么学什么,想吃什么吃什么,有什么缺的少的尽管找你欢姨说,不好意思去寻你欢姨,来找武爷爷也是一样的。”
看到蒙老将军这热情如火的模样,韩信险些都要招架不住了,但一双眼睛却亮亮的。
他人的真心还是假意,他一眼就能分辨出来。
蒙家人确实挺不错的。
灰头土脸、提心吊胆赶了许多天的路,天色擦黑、星星眨眼之际,洗完澡的韩信穿着光滑轻薄的睡袍,躺在宽敞舒服的竹床上,盖着丝绸的锦被,没多久就意识沉沉的睡着了。
仅仅过了几日的时间,他就同蒙家的四个孩子玩到了一起。
蒙毅安心了。
缨小胖墩儿看着韩信从“80%”升到“85%”的好感度也明白韩信住在蒙家的选择是对的,遂也放下心来。
朝中的官员们在听到风声后,也都羡慕蒙家的好运气,蒙毅跑到楚地办个远差,看着是挺辛苦的,但却能白捡一个皇长孙梦中的有缘人带回家,只要把这楚地小孩儿好好养大,等十几、二十年之后,蒙氏一族岂不就多了一层助力?
没办法,皇家爷孙俩是真的喜爱蒙家啊。
住在蒙府内努力在适应新生活的韩信根本不知晓外界对他的各种猜测和讨论。
三伏天。
烈日当空。
七月下旬,适应了蒙家生活的韩信就开始随着蒙家的四个孩子,一起入蒙家族学读书了。
没想到,他在接触到正经的兵家学问后,蕴藏在体内的强大兵家天赋瞬间如雨后春笋般极快的显露了出来。
作为当家老爷子的蒙武都惊了,着实是没想到这个来自偏远之地的黑瘦小孩儿竟然天生就是一个帅才!比正儿八经出生在将门之家,强强联合的孩子还要有天赋!
蒙毅虽然也知道韩信必然有不凡之处,可是等看了父亲递给他韩信所做的课业,听了韩信在课堂上听完族内老师所讲的真实战役后,被提问时当堂所说出来自己虽然稚嫩但却极具奇思的想法后,也惊的不得了,总算是彻底明白月初时皇长孙为何要在章台宫内用“捡到宝、捡到宝”的眼神看韩信了!
是不是一颗兵家好苗子,身经百战的老将是最能分辨出来的。
见识到韩信在兵家一道上的强大天赋后,蒙武很激动,恨不得能将韩信带到父亲的坟前,让睡在黄土地中的父亲也好好瞧一瞧蒙家白捡到的一块璞玉。
如今帝国之内,风头最盛的两大军中世家必然就是蒙、王两族了。
可惜两族的情况都很相似,那就是主脉的人稀少的可怜。
王家,从王翦到王贲再到王离,爷孙三代,三代单传。
蒙家,从蒙骜到蒙武再到蒙恬、蒙毅,子嗣仅仅比王家强一点点。
作为家中长辈的蒙武是知道蒙氏一族面临的困境的。
王家虽然三代单传,但是王家第三代的孙女王灵嫁给了长公子扶苏生下了极为受宠的皇长孙缨,王家第三代的孙子王离刚成年就能随着自己父亲王贲上战场,也是军中老将们很看好的一个年轻小将。
反观他们蒙家,大儿子蒙恬在边城抵御匈奴,小儿子蒙毅跟在陛下身边做内史,儿子这一代看着虽然还挺鼎盛的,但到孙辈这一代,主脉的颓势就暴露无疑了。
无论是大房的蒙远、蒙奇还是二房的蒙安,这堂兄弟三人在武将的天赋上比不过他们父亲/大伯,在文官的办事能力上又逊于他们的叔父/父亲,这对一个煊赫的家族来说孙辈不及父辈就注定要走向衰败。
家中的一切都是靠着一场场征战艰难打下来的,蒙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原本都以为等再过二、三十年,家中在军中后继无人,蒙氏一族爷孙三代辛辛苦苦在军中做出来的积累就会被迫拱手送人时,韩信的出现让老爷子在捡到重宝的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希望。
身居其中的韩信也能够明显感受到蒙老爷子对他越来越疼爱,从单纯看一个顺眼的小孩儿渐渐把他当成亲孙子看了,蒙家四个孩子有的东西,他必然也有一份相同的。
面对蒙家人的好意和欣赏,只觉得无以为报的韩信只能更加卖力地珍惜时间和宝贵的资源,每天都像一块海绵一样勤勤恳恳地泡在蒙氏一族的族学中读书、跟着蒙家的老兵习武,打磨体魄。
幼年兵仙完全与既定命运线不同的新生活彻底步入正轨。
秋收的庄稼也一茬茬被大汗淋漓的庶民们顶着烈日辛勤地在田地中进行收割。
【恭喜能干的宿主顺利完成临时任务——“兵仙入我怀”!奖励宿主盲盒抽奖次数五次!请宿主再接再厉!】
洗完澡后,躺在紫檀木小床上看着系统光幕,一页一页地阅读电子版《史记》的缨小胖墩儿乍然听到脑海中响起的机械电子音,立刻含笑调出来了任务栏。
只见一个个攻略历史名人的任务进度条上,韩信的任务条已经到达了“百分之百”。
吕雉和张苍的好感度也都到达了“百分之九十”,一片蓝的数字内,有个红色的“负二十四”的数字非常扎眼。
张良……张良果然非常难搞,但小胖墩儿也不太在意了。
毕竟老刘这辈子已经很难成事了,韩信在手,纵使是张良辞官偷跑到楚地和项羽混到一起,膨胀的举起反秦大旗了,兵仙也能多多点兵的把这俩人给牢牢按死!
留着张良是为了把他身后的一串余孽们给拉出来,留着项羽有同样的意思。
不知何时,窗外响起了呼呼的风声,被白噪音给感染的有些瞌睡的小胖墩儿关掉系统面板,伸手抓了抓毛茸茸的头发,打了个哈欠,就卷着自己的丝绸小锦被心满意足的熟睡了。
秋风起,秋雨淋,炎热的暑热一点点地开始在咸阳消退。
八月初,秋收彻底结束后。
朝廷筹备了一整个漫长夏日的两件大事也总算是提上了日程。
天下诸郡一座座“功劳石碑”纷纷建造了起来。
一车车钱财珠宝也沿着官道送达咸阳,充入国库。
天下诸郡内征发的百万民夫迎着秋风背着小包袱,在亭长的带领下准备前往长城的修建地。
楚地,泗水郡,泗水亭内。
刘季揣着袖子,看着同乡小伙伴樊哙在纠结数日之后,终究是说服家人,报名参军,准备去攻打南边的百越了。
三十八岁的他站在泗水亭的岔路口目送着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几岁的小兄弟背着行囊渐渐走远的背影也说不清心中究竟是什么复杂滋味。
等到彻底看不见樊哙的身影后,刘季才迎着已经变得微凉的秋风回到了亭内的街道上。
泗水亭内需要去修长城的民夫也不少。
与统一前在楚国服劳役相比,大秦帝国这第一次征收楚人去服劳役显然多了些人情味。
万里长城的位置与楚地离得是最远的,楚人们所赶的路程也是最远的。
可是天下诸郡应召去修建万里长城的民夫从家乡跟着亭长出发后,沿途行走在官道上,官道各驿站不仅会管饭食,到达长城修建点做工后,除了每日供应两顿稀饭加一顿干饭外,到月底还有三十个秦半两的犒赏。
这种富有人情味的待遇简直是超乎庶民们的想象!
为了那每日的两稀一干三顿饭,为了那每月的三十个秦半两,纵使是知道修建长城的辛苦,但是庶民之家还是几乎每家每户都出了一个壮劳力,有那壮劳力多的家庭,甚至是自愿出了两个或三个。
这项壮观的伟大工程虽然费心又费力,但是修建工程的民夫多,一切顺利的话,最多五年的时间万里长城就能建起来了。
外出服劳役五年,不仅路上有饭食供应,到地方了一顿三日饭,每月还有月钱拿,这可比在地里累死累活的种地强。
朝廷内外,上下一心,再加上夏季筹集到的善款不少,国库钱财丰盈,万里长城的浩大工程很轻易就在秋季落地了。
九月底,百万民夫陆陆续续全部到达了离家乡最近的万里长城修建点。
滚圆的雪粒子纷纷洒落时,始皇四十一岁了,秦缨也两岁了。
雪花纷飞之中,始皇让宫廷画师按照高大地球仪上显示的线条图案,一比一地将百越的精细舆图给描绘在了羊皮卷上。
文武百官都知道今冬百越的战事必然会开打。
果然,秦始皇二十八年的岁首刚刚过完,纷纷扬扬的冬雪将田内的冬小麦遮盖的严严实实之时,时间的脚步刚刚步入十一月,始皇就派了屠睢担任攻打百越的主将,赵佗担任副将。
十一月初八,二人带领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走出函谷关,到楚地后又吸纳了一万新兵。
十一月中旬,十一万秦军就顺利抵达了楚地与百越相接的边境线。
百越之地,山林密布,水泽丰富,纵使是严寒的隆冬,也看不见一片雪花,甚至是野地之中的气温都比七雄之地暖和许多。
此地可怕的瘴气威力与春夏之时相比,虽然衰弱了不少,但还是存在的,
成为一个新兵的樊哙跟随着大部队到达边境线后,他原以为主将会第一时间将大军分成几路,朝着百越的不同地块杀过去。
没想到,他接到的第一道命令是全军原地安营扎寨,到山林之中砍伐枯木,烧水服药。
十一月的天儿,百越的山林之中还暖和的像是春天一样。
跟随着百夫长到山林之中找寻枯木,砍了一天柴的樊哙在暮色时分回到营地,瞧着那些脑袋上梳着斜发髻的秦人们全都蹲在地上刨坑搭灶地烧火。
他不禁大汗淋漓地坐在一旁进行打量。
二十三岁的樊哙虽然亲身经历了秦国覆灭楚国的可怕日子,可是因为年龄的关系,他并没有上战场,但以前在家乡时,他也曾听过不少幸运从战场上退下的老楚兵说,秦国厉害就厉害在秦国的养兵法子上,与关外六国每逢大战前夕火急火燎地大规模在国内征收兵役不同,秦国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完整又透明。
相似小说推荐
-
少女小珠(脆桃卡里) [现代情感] 《少女小珠》作者:脆桃卡里【完结】晋江VIP2025-09-17完结总书评数:2492 当前被收藏数:5642 营养液...
-
恣意生长(猫猫可) [现代情感] 《恣意生长》作者:猫猫可【完结】晋江VIP2025-09-18完结总书评数:432 当前被收藏数:3860 营养液数: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