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将月去)


二来林秋然找了赵广才,过些日子还要搬家。反正都是要吃的,省着搬家不好搬。
这会儿孙氏不禁怪起萧寻来,就是当官了,可也不常回来,不过家里有个人做官能减免赋税,而且还能撑腰,商户低贱,可当官的却能私下经营生意。
这世道,真是。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自然也有不做官日日陪着老婆孩子的,天底下咋能啥好事都轮着萧家,人能平安回来就好,不能要求太多,而且萧寻也往家里拿钱。
知道给秋然买驴车,再多的,孙氏也不好要求。
东西收拾好,先放上驴车。他们出门的时候,别的人家连炊烟都不见,天才亮起,巷子一片寂静,都在猫冬呢,但这对萧家来说可是没有的事儿。
上午赵广才就过来了,林秋然让他先带萧大石去看宅子,等萧大石看得差不多后,林秋然再去看。
萧大石现在做事很周到,不过要自己住,林秋然还是要去看看的。她要求不多,大,离食肆近点儿,邻居省心。
食肆才装潢过,如果晚上二楼有客人,一日利润能到三四两银子,肯定以生意为主。就是因为小才换的,邻里亲近住得舒服,哪怕一日大部分时间都在食肆,不过坐月子要在新家,短时间内林秋然不想再搬家了,所以这次要好好选选。
大约因为萧寻的缘故,赵广才这回更上心,一日下来该看的都看了。
萧大石先选了几个,等明日林秋然空了再去看看,估计明天就能定下来。买的都是现成宅子,不过这回不像当初搬来县城似的那么着急,看上后价钱可以慢慢谈。
看得多也算见了世面,以前萧大石觉得食肆每日都有进项,还月月有分成,萧家的日子在县城不说数一数二,也在前头。可看了一天宅子,城东城西城北转悠,大的好看的有得是,萧家这点家底压根不算什么。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下午萧大石才从外面回来,说看中三处,明儿让林秋然把关。
不过林秋然明日没空,因为今天有人订桌,中午一桌晚上两桌,一日都得忙着备菜,看宅子的事儿得拖到后日了。
赵广才很好说话,别说后日,大后天都行,依着林秋然这边,什么时候方便什么时候来。

相比于今天一桌没有, 明日能有三桌客人,林秋然已经很惊喜了。
虽然人多会累,可是二楼装潢花了那么多银子, 她当然希望能把这个钱快点赚回来。
这次有两人是白天铺子没营业的时候找上门的, 还有一桌是晚上吃饭的时候顺便定了, 今日光定金就收了一两多银子。
找上门的两个史掌柜说脸生, 不像食肆熟客,衣着打扮也好, 也不知咋找到食肆的。
说来也巧,以前, 有些客人是看不上萧家食肆的。
地方小, 菜不精致,桌椅破旧,一群人挤在一块儿, 谈天说地, 还有喝酒的,说话嗓门大甚是吵闹。
一直听人说这家菜好吃,可再好吃也不愿来这儿。
第一天来的那个十个客人,全是家里有些钱还好吃一口的, 凑十个可不为分担钱, 而是觉得人多可以多点些菜,再说史掌柜说了人少二楼不能去。
总来这边,也不愿让史掌柜为难。呼朋引客, 人就凑齐了。
味道好只是其中一个长处,当日的剁椒鱼头和蒜泥白肉,真是好吃得不得了。鱼肉一点腥味都不见,佐以鲜剁椒, 鱼肉鲜辣入味,而且极嫩,以前谁想过鱼头能吃,那日也算长见识了。
而蒜泥白肉脆弹爽口,挑出来一片放进蘸碟,之后用筷子一卷,一口肉一口酒,美哉。还有一道水煮鱼,红彤彤一片,辣椒都是干香干香的。
也不知道这厨娘怎么把菜烧得那样好吃。
还有改的小鸡炖蘑菇,热热乎乎的,里面竟然还放了栗子仁儿,入口面,咸甜口,不过好吃的菜太多,这道最后让一人打包带走了。
当晚吃了半个时辰,酒足饭饱,这还只是味道上好。
二楼装潢更是不错,跟一楼可以说全然不同,像是两个地方。过道雕刻着日月山川,里面分明暗间,明间明亮宽敞,暗间静谧清幽。
当日去的名间,里面有雕刻着花纹的枣红木桌,萧大石孙氏还心疼桌子,特意找木工做了些隔热木垫,而且吃饭用的盘碗都是配套的,那菜放上去,好像不是拿来吃的。
以前色上还差点意思,如今是色香味俱全,菜肴在灯下和瓷器的花纹搭配,看起来就赏心悦目。
心情好了,自然能多吃两口。
菜的味道好,环境也好,自然念念不忘。跟友人碰面的时候也会谈起,虽然没到一传十十传百的地步,可也有不少人知道食肆二楼装潢了。
以前听过就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这回听人说装潢比得上县城最大的酒楼,便想过来看看。
恰巧赶上明日宴请客人,就直接来萧家食肆定下了明日中午的一桌。
倒也不怪别人,林秋然听萧家食肆和醉香楼,也会觉得醉香楼大酒楼的味道好更气派,不过她暂且不想改名字,因为老顾客都熟悉这个。
房契上写了自己名字,叫萧家食肆,也让孙氏和萧大石有点归属感。
不然辛辛苦苦,每日做的事都差不多,时间长了也厌烦。
中午的定了暗间,不便被人打扰,菜选的最贵的那桌,其他两桌晚上来的,一个选了口味清淡的菜,另一桌选了和前日晚上一样的香辣宴席。
明儿萧大石还得再买条鳙鱼,口味清淡的那桌要采买的东西就多了,那桌林秋然定的多是粤菜,鱼虾少不了,还有的忙呢。
但只要做完,进项就不少,回头客越来越多,名声也能打出去。
林秋然原以为接不到席面了,没想到峰回路,不仅接到了,还就在食肆忙活。
价钱贵了,活也轻松。
而且最高兴的是,林秋然能趁着客人点菜的时候,就喜欢什么,自己顺便做了吃。
毕竟开食肆,做什么要依着客人口味,忙半天,也没闲工夫再做别的。往往不是客人吃什么他们吃什么,而是食肆剩什么他们吃什么。
只一楼的话,每日剩下的多是炖菜,总吃林秋然也吃腻了,这回有客人点,自然多做一点了。
粤菜蒸点,林秋然也喜欢吃。
不过在余安并不常见,有人点林秋然还挺意外。
次日落了雪,但影响不了食肆的生意。一家人早早出门,到了食肆有人清扫积雪烧热水,有人顶着风雪出门,把昨儿没来得及买的东西买回来。
还有人去了厨房,忙着备菜。
下着雪,中午的客人恐怕不多,林秋然就少做了些肉菜。
有了前日的准备,一些调料不用再做,活儿还是相较轻松的,上午很清闲,下午就忙了起来。
做茶点步骤繁琐,每道菜的样子都很精致,份量小菜数多,这意味要非常费心费事儿。
剥虾仁调馅料,排骨又是腌又是蒸,再有虎皮凤爪,在徐家做的时候东西多,为了取几只鸡爪杀几只鸡林秋然不心疼,可食肆不一样。
这是自己的东西,六只鸡爪就得杀三只鸡,好在现在天冷,能给冻起来,要是做鸡肉的菜还能用得到,不然菜单上都不一定有这道菜。
至于说只少了鸡爪,可以拿去做小鸡炖蘑菇,林秋然不打算这样做,遇上不计较的客人还好,若是计较的,端上去吃到最后少两只鸡爪,赔钱事小,影响食肆口碑事大。
用得精细就精细吧,反正这一桌菜不便宜。
剩下的肉还能做白切鸡,鸡翅可以腌一腌,裹上粉做鳞片状炸着吃,倒也不是全无用武之地。
这些活别人帮不上忙,只能林秋然自己来。
林冬和婉娘在一旁看着,只觉得眼花缭乱。林秋然手很巧,因为有孕和穿了冬衣,身形宽了些,却不显臃肿,很是灵巧。
漂亮的虾饺一笼三个,总共做了三笼,豆豉排骨、虎皮鸡爪,都是小而精致。
林秋然问过,这回虽定了桌,可就三四个客人,所以每份菜减少了份量,菜数多了。
原本一桌十几道,这一桌有二十几道菜,琳琅满目的。
客人来得早,来后孙氏他们就开始上菜,这桌菜会赠送茶水,还是萧大石买的好茶。
屋内四人,围着圆桌落座,窗子只留了缝,上菜时会先敲门。
体验感还是很好的,孙氏来给上的茶,配套的茶壶不错,相较于一楼,这边可以说是别有洞天。
白瓷茶杯,外面描了兰草,茶汤清亮,一闻茶香扑鼻,再尝回味绵密,茶韵悠长。
今儿这桌的主人是余安的大户,姓李,虽不及徐家有钱,可每日吃得也是珍馐美味,平日出入都是大酒楼。
今日宴客是有事相求,起初有人说萧家食肆环境清幽味道也不错,他还不信,怕掉了面子。可别的酒楼也都吃过,觉得腻味,正巧宾客口味清淡,管事说有相应的宴席,就定下来了。
从一楼经过时,看见有的桌子腿还是修的,凳子也有瘸腿的心都凉了,直到上了二楼,心才落回肚子了。
萧家食肆哪里不好,萧家食肆可太好了。
客人没来过,兴致勃勃地看着四处,神态轻松,俨然是满意这个地方。
李官人就放下了心,食肆安排得很是妥当,上的是好茶,之后上的茶点,每一道都精致,两边都有,都能吃到。
李老爷笑着道:“这是余安有名私房菜,尝尝合不合胃口。”
为了表现自己的看重,李老爷扯了个不轻不重的谎,“这边客人很多,看楼下就知道了,也不是不雅致,就是要这种市井烟火气,一直以来都是座无虚席。楼上还得提前预定,厨子手艺不错,绝对不虚此行。”
客人点了点头,先尝了一个虾饺,虾饺呈贝壳状圆滚滚的憨态可掬,皮薄,能看见里面橙红色的虾仁。从这儿就能看出厨子手巧了,也不知面是怎么做的,看着清透入口皮弹馅儿嫩,里面有两三个虾仁吧,弹牙得很。
客人吃完点点头,“是不错,没想到这边除了景色好,菜更好。”
二人选的明间,窗子留了缝,屋里有暖炉,很是适宜。外面雪花簌簌,屋内烤着火,悠然自得吃着茶点。
后头还有甜口的炸肉,说是叫糖醋里脊,本来林秋然想做菠萝咕噜肉的,可是这个时节哪儿有菠萝。
糖醋里脊火候很到位,里面选的里脊肉,快炸锁住水分,外面的壳酥而不硬,咸甜口的菜,很是好吃。
还有蒸鱼、白切鸡……一顿饭宾主尽欢。
客人也讲究,每吃完一道就喝口茶,再尝另一道。
这桌没喝酒,吃菜喝茶间生意商谈得也差不多,两人还约好下次去一楼试试,相比之下还是一楼人多,看着烟火气难免有几分向往。
李老爷这回也不嫌一楼不够牌面不够档次了,“我常来这边,赵兄多留几日,明后日就过来!”
就是另外两桌吃的也不错,李老爷吃饭的时候还给了林夏一块碎银子当赏钱,出手也算大方,有二钱重。
钱拿了,林夏就高高兴兴的地拿给林秋然,“林娘子,浣溪沙那桌客人给的!”
林夏很高兴,她来萧家快一个月,还是头一回看见钱。当然林娘子未曾亏待过她,她吃好喝好睡好,每日都很高兴。
林秋然看她如此,想,是不是该给俩人一点月钱了。
二人是她买来的,吃住都在萧家,不过别的府上丫鬟也有月钱的,二人却一直没拿过。
食肆跑堂是会拿到赏钱,史掌柜就拿到过,以前孙氏也拿到过,本来也该谁拿到就给谁。
林秋然道:“既然给你了,你就收着。”
林冬朝这边看了过来,又很快把头低了下去。
林秋然没有理会,林夏在前面跑堂,的确能拿赏钱,可在厨房却能学到手艺,各有长处,这是比不了的。
倘若林冬沉不下心来,也想去跑堂,林秋然也不会拦着,想赚钱就没法练手艺。
现在问桃花愿不愿意花几年跟她学,怕也不愿意,更想跟着家里做饼赚钱。
不过下月可以给点月钱,怎么说也是帮忙了,不过她打算下月再说。
这样也方便观察两人性子如何,会不会好好干活。
林冬只是抬头看了两眼就继续切菜了,不炒菜的时候,她就切芥菜根练手,切好之后由林秋然腌上,虽然家里不咋吃,但是可以放到食肆给客人当小菜。
单说咸菜,林秋然做的也更好吃些。
不要钱,客人还挺喜欢的。
林夏愣了愣,道:“我不要,林娘子,我也没花钱的地方……”
她就是看客人吃得高兴,她也高兴。
林秋然笑了笑,“拿着吧,好好干活,用不着就存起来。”
林夏这才点了点头,然后蹦蹦跳跳去帮忙了。
晚上两桌客人,一楼人虽少点,可食肆整体的利润可观,今日利润能有三两五钱,这是林秋然估算的。
每日史掌柜都会盘账,账本上不用林秋然再费心,也不用数钱,史掌柜就能给数好。
钱有时候会拿出一部分萧大石采买,这些也会记在账上,铜钱史掌柜隔几日就
换成银子,方便存放,铺子生意蒸蒸日上,新宅子也有着落了。
第二天二楼没客人,林秋然就跟着赵广才看了三处宅子,最后定下了一处坐落在城东的二进宅院。
环境更清幽的也有,不过离得远,想着每日要来食肆,那边价钱也更贵,林秋然就没有考虑。
价钱赵广才去谈的,林秋然没有出面,两日后他告诉了林秋然一个较为令她满意的价钱,一百三十六两,这个数也比较吉利。
把其他的税钱都算上,总共是一百四十两银子。
房价越贵,交的税钱也越多。赵广才还试探着问了问,林秋然可需要跟前东家商量商量,报给官府的钱少点。
税钱是交给官府的,按成交的价钱算,房价少算一半,税钱就能省一两银子。
有很多这么办的,反正税钱是给官府,是多是少对前东家造成不了什么影响,只是在契书上房价少写一点,该给前东家的钱半点不少,而且风险也不大,两边都点头的事,就算反悔,说出来也没人信。
就是蹊跷些,周围的房子一百多,这个六七十。
若是林秋然有这个意思,赵广才就跟着说说,有八成把握办好。
不过林秋然摇了摇头,“谢赵大哥好意,不过还是算了。”
林秋然不愿意,赵广才就没再劝。
林秋然是怕,虽然赵广才说风险极低,可是刚因为税钱弄了一出,风险低也不是没有风险,萧寻现在还有官职,还是小心谨慎些为好。
她也不差这一两银子,不能被人抓到把柄。
说起萧寻,也不知道他何时回来。估计是赶不上搬家了,要不是有食肆,估计又和上回回萧家村一样,到家发现人全走光了。
宅子已经定了下,原主人住得很珍惜,家里只要简单收拾打扫一番就行。
萧大石请人算了个日子,下月初三搬家。
因为都在县城,可以让萧大石抽空过来把东西往新家搬搬,等初三一早再把剩下的零碎搬过去,在那边开火烧个饭,也不会耽误铺子做生意。
本来林秋然还想要不要歇业一天,不过一想萧家也没什么亲戚,就于婶儿那边关系亲近。不过十月份才来暖房,暖房又得上礼,这才多久,哪儿好意思一直收人礼钱。
食肆这边相处得多,可伙计嘛,我不好收礼钱。
等搬完告诉一声得了。
上回搬家还有林秋然她娘刘氏来过,刚过去不久,林秋然觉得可以等搬完后让人给带个话,就不必暖房来了。
村里谁家有事消息传得很快,李翠花家里出了那么大的事儿,加上萧寻回来,人死而复生那么稀奇,估计很快就会有传到林家村。
刘氏知道了没准儿会过来一趟,还有便是林秋然快生了,刘氏当娘的肯定不放心。
林秋然是挺乐意刘氏来的,却不想跟余氏打交道。
到时候拦着就好,该孝敬孝敬,但是别的事不要想。
日子一日一日过去,食肆生意不错,但不是日日都有人在食肆定宴席,较为清闲的时候,林秋然做香料,月底的时候给徐管事送了去。
这回要的比上次多,单从这儿看,能看出香料生意不错。
林秋然借机问徐管事徐远珩可回来了,徐管事摇可摇头,“二公子这些日子有点忙。”
以往都是两三个月回来一趟,上个月回来专为了蒋家的事。
林秋然点点头表示知道了,想感激徐远珩只能等他回来再说了。
十月初二晨起,林秋然走得晚些,看邻居家烟囱冒烟,敲门给她们两家送了食肆的菜和馒头,都是肉菜,是没卖完的,不是客人吃剩下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