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夫君的遗腹子自带口粮(将月去)


虽然放了一晚,可确实实打实的肉,冬日菜放一晚上不会坏,热一热就能吃。
现在买肉得花钱,这些日子肉价还涨了,不过不影响食肆生意。
但普通人家还是计较这几文钱的。
两人一个劲说不要,林秋然道:“这个是食肆没卖完的,带给孩子们吃。”
林秋然朝二人笑了笑,“在这住了这么长时间,承蒙两位姐姐照顾,我们明儿要搬走了,如果是有这么高,有些瘦、背还有点驼、姓刘的老太太找上来,你们就告诉她我搬到东阳街第二条巷子第三家去了。”
刘氏这些日子一直没过来,林秋然怕她找上门走空了。
许娘子愣了下,又点点头,“好。”
林秋然又想起来一人,“还有我夫君。”
不过萧寻不大可能找人问,估计会直接去食肆。
许娘子看了眼萧家院墙,道:“好说,你们这是要搬家?”
林秋然点点头,“老家来了亲戚,家里住不下。”
搬了家,要准备过年,林秋然也要准备生孩子了。

要准备产房, 林秋然还想请个奶娘,平日也能帮忙带孩子。
其实也能自己喂的,其他时候让孙氏帮忙看, 因为现在食肆人多, 哪怕二楼有客人, 还有萧大石林夏呢, 孙氏完全可以做别的事去。
就像婉娘,来干活把孩子带着, 弄孩子饿了就要去喂,当然, 她是母亲, 很喜欢自己的孩子,林秋然见婉娘照顾英姐儿时脸上总是带笑,哭闹也不恼, 还是很幸福的。
但时间久了也疲惫, 而且林秋然还不习惯当母亲。
最要紧的是生意不能停,林冬能撑到她出月子就不错了,在这期间二楼不接待客人,要是后头因为带孩子顾不上二楼, 这些日子的回头客估计都跑光了。
她打算出了月子就忙食肆的事, 婉娘的活计跟她比起来轻巧,自然能喂孩子。林秋然觉得怀孕生产就很累了,请个奶娘, 孙氏跟着照顾,她能睡个好觉。
再有便是隔辈亲,萧寻不在家中,还差点出事, 孩子就是寄托,孙氏和萧大石对孩子,怕是要当成眼珠子。
林秋然怕自己喂,平日让孙氏带,被俩人惯坏了,既然决定把孩子生下,那就好好养大,不仅是不愁吃喝,还要懂事知礼,不能惯成熊孩子。
习惯要从小养成,萧家的家境不错,萧寻也做了官。若是男孩以后送去读书考取功名,若是女儿也得为她以后打算。
林秋然请人来带,她给银子,自然是她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说奶娘哪里做得不好比说孙氏方便。
所以每月给月钱,请奶娘来,肯定比自己一边忙生意,一边照顾孩子轻巧得多。
孙氏向来听她的,跟着抱怨几句累,这事肯定是依着她的。萧大石古板些,但现在变了不少,估计不会有什么意见。
萧寻那儿就算意见,林秋长也无所谓,孩子是她怀她生她受苦,这么点事儿,有什么不成的。
林秋然把这笔钱留了出来,买宅子一百三十六两,买地八十两,家里还有八十多两银子,其中一部分是食肆利润,留了大半做应急用。
还有一部分是五芳斋的利润,豆糕生意勉强,但每月也有几十两银子到手。
请奶娘一个月差不多二两银子,林秋然打算请一年,那就是二十四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林夏林冬年纪还小,自己还是孩子呢,在看孩子上帮不上太多,不过却能照顾林秋然。
孩子由孙氏奶娘轮流看,林秋然也会带。
稳婆和大夫林秋然以前看得差不多了,这个月给个定钱就行,这上头也得花个三四两银子。坐月子的东西也得准备好,都得用新的,不能等正月了再弄,当然也得花钱。
差不多是三十两银子。
奶娘可以这个月看看,倒也好找,不管是村子里还是县城的,找生产完的健康妇人,给钱就行。在这个时代,奶娘也是一个行当。
这样自然就没法喂自己孩子了,自己出去赚钱,孩子抱到别人家吃两口。贫苦人家,赚钱都是难事儿,自然顾不得这些。
许娘子不知林秋然心中所想,笑着点点头,“这好说,要是来了我跟她说。”
许娘子心里也感叹,萧家刚搬来没多久吧,又要搬走了。这边也没人来看,估摸着不会卖,那肯定是赚了钱,不过她却不眼红,萧一家人早出晚归她都看在眼里,都是辛苦钱。
挺好,不过不知道萧寻做什么的,不总回来。但总而言之家里有个男人还是好一些,许娘子为林秋然高兴,不过也仅限于此了,两家就是邻居,关系还没好到对方乔迁要去暖房的地步。
许娘子把碗里的肉菜倒到自家碗里,洗干净后
还给了林秋然,“什么时候搬?用帮忙不。”
她意思一下,要是用帮忙就搭把手,萧家家境好,没准以后有用得到的地方。
林秋然笑着道:“明天早上,不用,都搬得差不多了。”
东西差不多都搬过去了,不过林秋然还怎么没怎么去看过,都是萧大石和林夏过去收拾。
二进的宅院,有门房、前院,后头还有主屋厢房,院子是石板铺好的,也有树木水井,后头一个小院子,比这边大不少。
林秋然依旧住东屋,这回三间主屋中间不再是厨房了,林秋然打算收拾出来做书房,孙氏二人还住西屋,这样也省着隔壁有动静,吵到她睡觉。
现在忙食肆的事,认字也耽搁了,以后有机会还是要认字看书的。以后孩子长大了,书房也能用得上。
林冬林夏就住东边的厢房,厢房东西各两间,二人同睡一间就够。
另一侧的西厢房做了厨房和库房,不算小,库房挨着厨房取用东西也很方便。
前院的屋子也是三间,但纵向没主屋长,从前院到后院得从旁边的回廊过来,前院前面还有影壁,不像现在住着的,一开院门就看见正屋,私密性很强。
萧大石总说新宅子,以前是不够住,现在是住不过来。不过林秋然心里是打算等萧寻回来,可以借口她她一个人怕挤,让萧寻来这儿睡。
初三是个阴天,一家天没亮就起来,搬了个家,在新家开了火,把早餐分完就去了铺子。
家里离食肆并不远,一大早也算不得折腾,林秋然就比平时早起了两刻钟。
搬完后跟铺子里人说了,史掌柜几人合计着,带头送了些柴火,跟萧大石认了路。以后有事食肆没人,也能找到家里。
添柴添财,柴火又不贵,送一些寓意也好。
算不上温锅,但也是一番心意,林秋然中午加了几道菜,就当请几人吃温锅饭了,婉娘都没回去,就让她娘抱着孩子先回去了。
一桌八个人,十道菜。
吃过饭后,史掌柜想收拾,林秋然和几人道:“先不急着,趁着搬家人都在,我还有一件事告诉大家,这月开始,打算给大家涨工钱。”
林秋然还话音落下,几人愣住,眼中透出喜色。
月初的时候史掌柜盘了上个月的账,他管这些,自己也盼着发月钱嘛,账理得很快,初一上午大早过来理完账,下午就把月钱发了。
他们还没干上俩月,但月初发钱,已经发了两个月的工钱了。冬日是各种生意的淡季,有些铺子冬季用不了那么多人,还辞人呢。
就像刘大娘的活儿,孙氏就能干,很是来之不易,能按时发月钱,每个人都很欢喜了。
没想到还要涨。
林秋然笑了笑,她初一看了账本,如今铺子里花销都算在铺子里,比方说让萧大石买什么,都是去找史掌柜拿钱,然后记账。
这样跟家里用的钱分开,比较方便。
上个月月初卖牛肉赚得多,之后等二楼装潢好,也接宴席。虽然不是日日都有,但有的时候最多能有四两利润。
平均到每天有二三两,上个月利润就有六十多两银子,这也是食肆开业以来赚的最多的一个月。本来该有更多,但后来买了茶、酒,都是贵的,尤其是酒,下去不少银子。然后还要留一半,供下个月用,到林秋然手里的有三十两。
食肆赚多少,史掌柜一清二楚,别人也能看出个大概,不能光自己赚钱。
史掌柜一开始看这数还有些诧异,他又重新算了一遍,确定自己没有算错。这在食肆里,算很不错的了。
流水更多,快二百两了,铺子可真赚钱呀。史掌柜挺高兴,二楼装潢还是他和林秋然说的呢,不过赚钱好像跟自己没什么关系,钱是萧家的,他就是个给人干活的。
史掌柜在心里叹了口气,不过还是为林秋然高兴,说到底他说的这些都是锦上添花的东西,食肆生意好,主要是因为林秋然的手艺好。
史掌柜很快就想通了,心情都平复了,结果听见林秋然说要涨工钱。
他月钱一两,在掌柜的行当不算多,但后头能涨,全看干成什么样。半年涨一次就挺合适了,干三五年,月钱能到二三两。
总不能刚来不久,就涨月钱吧。所以即便出了主意,他也没想着会涨钱。
史掌柜诧异地看向林秋然,林秋然比之前胖了点,神色很柔和,她道:“这些日子辛苦大家了,铺子生意好,大家都功不可没。不过活有轻重之分,涨的钱也不一样,以后机会还多,大家做好自己的事儿,工钱肯定还会涨的。”
林秋然也不想他们互相打听别人工钱多少,没什么好处。好好干活,才是要紧事。
陆凡使劲点点头,“多谢林娘子!”
婉娘道:“我会好好干的。”
林秋然这边没其他事儿,挨个叫人说了各自涨了多少钱,最后和史掌柜说一声。
史掌柜是掌柜的,他肯定要知晓,下月还得发钱呢。
婉娘变成了一月八钱银子,只帮工切菜,这钱不少了。
陆凡一月五钱,忙的时候跑堂,其余时候能干别的,估计一个月也有一两。
就连刘大娘都涨了,一日十二文,当然他涨得最多,现在一月一两五钱。
这才一个多月,算上每日在食肆吃的饭,史掌柜觉得自己月钱能到二两。
陆凡几人很是欢喜,才来多久就涨钱了,几人不说干劲儿十足,这会儿想得也是好好干。
除了给他们的,林秋然还让史掌柜记上,以后每月给林夏林冬一人二钱。
史掌柜记在心里,不过有些诧异。林秋然对他们说,林夏林冬是她远方妹妹,不过看俩人对林秋然的称呼,倒像是买来的。反正都是林秋然的钱,给也就给了。
林秋然还嘱咐了件事,离过年还有不到一个月,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年货了,萧大石没什么经验,史掌柜可以帮忙把关。
家里买的年货从林秋然这儿拿钱,铺子的年货就从史掌柜那儿拿钱。
春节也是节,年货肯定得准备,铺子开业的时候已经过了中秋,这算是他们来铺子之后的第一个节,年礼不能太寒酸。
交代史掌柜的就是这些事,交代萧大石的还有,不过是一家人可以回去慢慢说。
中午没事,等收拾完史掌柜就在摇椅上休息了。晚上做完生意,食肆落锁,几人准备回家。
萧大石往左拐,林秋然也没反应过来,还是林夏道:“萧大叔林娘子,咱们不去新家吗?”
萧大石拍了下脑袋,“哎,习惯去那边,忘了搬家了,走走走,回新家。”
萧大石嘿嘿嘿一笑,孙氏道:“你说你,这都能忘。”
林秋然笑了下,她也没反应过来,而且一天都在食肆,都忘了早上搬家的事儿了。
萧大石牵着驴往相反的方向走,“走,回家!”
回去的路程和原来家里差不多,并不远,宅院比以前的大,萧大石还特意去木匠那儿做了门匾,上头写着萧宅俩字。
门口两个小的石狮子,还有两颗榕树,不过这个时节只有光秃秃的树干。
树底下堆着雪,但门口很干净。踏上台阶开门,这大门也比原来家里厚重。进去两边就是门房,要是看门能从这儿守着,地方不大,不过能放下一张小床。
萧家暂时用不到这个,就先这样放着了。
影壁前头一个大缸,说是里面种了荷花,后头便是前院,乌漆嘛黑,林夏先去拿了灯。
前面三间屋都锁着,林秋然也没细看,直接去了后面院子。
各屋点上灯就显得院子亮堂了,萧大石去驴棚了,林夏去了鸡棚捡鸡蛋喂鸡,林冬去烧水了,搬家后还是这些活。
搬了家回来,依旧是自己做自己的事儿。
林秋然回屋了,屋子更大,地上铺了木板,床早已收拾好,是林夏上午留下收拾的。
屋里东西不算多,只是把原来萧家的给搬了过来,柜子桌子床,炭盆炉子,就是这些。
现在手里有余钱,可以慢慢添置。
林秋然觉得屋子有些冷,刚有这个念头,林冬就进来生炉子了,还拎了一个铁壶过来烧水。
做好这个她还把炭盆点上了,窗户开了条缝,很是妥帖细致,“林娘子,我和林夏轮流守夜吧。”
林秋然肚子大,万一晚上起来想喝水,林冬怕不方便。
林秋然摇摇头,“不用。”
也许是年轻,也许是一直坚持泡脚,又或许是孩子懂事,林秋然还没婉娘说的那些症状。
晚上基本上是一觉睡到天亮的。
林冬点点头,“热水还得一会儿,林娘子先歇歇。”
林秋然嗯了一声,等屋里暖和起来了,才换下衣服,她肚子比起上个月没大多少,毕竟大夫也说肚子越大生的时候越受苦,而且这个时代平民百姓条件有限,林秋然肚子算不小的了。
她换了身柔软干净的里衣,把头发也解开了,等水烧开林冬打了凉水兑好,林秋然泡了脚,舒服多了。
床上的被子柔软,林冬又塞了两个汤婆子进去,可以说林秋然屋里是家里最暖和的。
林秋然道:“你和林夏不必省着炭,但得给窗子留缝。”
林冬点点头,冲着林秋然笑了笑,过了一会儿,她又进来,把水给倒了。
屋外很寂静,这边宅子贵,离左右邻舍也远,听不见各家各户的说话声,原来住的地方就能听见。
真好,林秋然想,她要在新家住很长一段时间。
次日醒来,林秋然睁眼面对陌生的天花板还有些不习惯,缓了一会儿,照例感受一下胎动,这才起来。
炉子上的水变温了,炭盆也早就灭了,不过屋子还很暖和。穿好衣服,就着温水梳洗好,林秋然出门了,今儿是个晴天。
萧大石早早就出去了,林夏在院子忙活,昨日得去铺子,有些地方还没打扫完,这么大的宅子,弄的乱七八糟就可惜了。
林冬和孙氏在厨房忙活,孙氏看林秋然这些日子吃得少,早上就不再弄鸡蛋三样了,而是包些包子馄饨,往外面一冻,想吃的时候拿来吃,也很是方便。
今儿是做的是包子,有豇豆干猪肉馅儿,有芥菜猪肉馅儿的,还有林冬跟林秋然学的酱肉包,蒸出来是咸甜口。
大早就起来忙活,这也快熟了。
林秋然笑了笑,“娘,早上吃包子呀。”
孙氏:“我再滚个鸡蛋汤,外头冷,你快回屋去。”
早饭林秋然吃了两个半包子,一个酱肉的一个豇豆干的,芥菜的想尝尝,就吃了一半。
吃过饭自然得去铺子,萧大石也赶着时辰回来了,他得牵驴,没他不行。
腊月和以往比只是更冷了,马上要过年了,食肆生意平平,但是二楼生意不错。
有两日每晚二楼都是满的,那两天还有客人因为来得晚,没有订到位置,不得以定了第二天的。
这也能看出有钱人家和平民百姓,有钱人家越过节越热闹,平民百姓要攒钱过节。
还有人打听铺子啥时候关门,像食肆这种地方,一般都是等年根才关,初三开业。
不过林秋然月份大,等到月底就八个多月了,肚子大不说弯腰蹲下不方便,炒菜容易碰到锅,所以林秋然打算腊月二十六就关。
过年期间可以让林冬多学几道菜,足够林秋然坐月子食肆还开门,二楼就不用想了,好几桌菜,估计得三四年后才能学明白。
客人甚是惋惜,但还是在二十五当晚定了两桌,说是远房亲戚来这边过年,给接风洗尘。
萧家食肆风评好,就来了这边。
还要讲价,史掌柜没同意,笑眯眯说赠两壶米酒。
转眼就到了腊八,今儿每桌还送了腊八粥,自家也喝了,权当过节了。
晚上回家的时候,看见刘氏蹲在宅子门口。

第五十八章 年关
刘氏定睛一看, 萧大石赶着驴车,林秋然坐在车上。除了孙氏还是俩不认识的,不过好几个月没看见, 今儿见着闺女了, 刘氏高兴地站起来, “秋然!”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