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说你这身子要好好进补。外头看着是好好的,可是内里不知多少的旧伤呢。——是不是你嫌弃我为你准备的药方喝够了,不愿意喝了?以后我要看着你好好喝补汤!”
梁立烜早已挨过头疾发作时的那一阵极致痛苦,现下对着赵观柔笑得格外温柔:
“我没事观柔,切莫为我掉眼泪了。你给我的汤药,我每日都吃着,你还不信么?”
皇帝的第二次毒发,则是在龙徽十一年的秋初。
第143章 第二次毒发
自然了,外头的人——哪怕是身为皇帝心腹的徐棣、韩千年他们,也绝对不会将这件事联想到“毒发”两个词上。
在别人看来,这只是皇帝的又一次不舒服而已。
这个秋天过完,储君就要到了十一岁上了,而她的父亲随着年复一年的老去而感到身体力不从心,似乎也是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这一次不舒服,就表现在皇帝的心肺之间。
在这一年秋日的桂花渐渐于枝头间舒展了金黄细密的花朵时,一点一点馥郁的气息随之飘到宫中的每一个角落里。
而大中殿内,梁立烜在一旁咳血,赵观柔手中就捏着丝帕守在他身边为他擦拭唇边的血迹,一颗心反而因为这点萦绕着的桂香而感到无比舒畅。
已经数日了。
皇帝这般的症状,已经持续了数日了。
他开始不断地咳嗽和咳血,像是从肺腑之间咳出来的污血一般,浓黑、粘稠。
可怖,渗人。
让赵观柔看了几乎有些作呕。
然而留在面上给梁立烜的,赵观柔只有柔情和怜惜。
好不容易皇帝咳血稍止,他便心疼不已地握住了皇后的手,虽然不大容易说得出话来,但是望着皇后那双眼睛里的意思却不明而喻。
他心疼观柔一直守在他身边照顾他。
他心疼观柔不停地用丝帕擦拭着他咳出的血迹。
“陛下到底是怎么了!”
看到皇帝的症状稍有止歇,观柔便从坐榻上起身,连声向跪在下面的医官们责难下去,鬓发间簪着的华丽步摇也随着她的动作响动不止。
跪在地上的医官们脑袋转了几圈,想出来的还是那么几句话。
“回皇后陛下,陛下这、陛下这心肺之间污血积压太甚,约莫还是年轻时候受过什么外伤,当年肌肤破损、招致邪气入体,数年来没有清理干净,所以……”
观柔气得摔了手边的茶盏:
“无能!废物!”
医官们才抬起来的头又畏畏缩缩地收了回去,像是一群缩了脖子的王八似的。
“陛下年轻时候……胸前确实中过几次箭伤,但那都没过了当年就调理好的事情!如何人到中年了,还要受从前旧伤的折磨!”
赵皇后说着说着,眸中都泛起了水光,看着就要垂泪,一副关切不已的样子。
而她三言两语之间,也将皇帝这一次的极端不适仍旧怪在了“从前旧伤”的头上。
所有人也都这么相信了。
而皇帝梁立烜半靠在床榻上,一手抚着自己的心口处,配上那一头白发的相衬,让这位才刚过了不惑之年的中年帝王竟然真有了几分江河日下、命悬一线的意思了。
他抬起一只手唤观柔回来,即便身上万般苦痛缠身,他还是那样云淡风轻地安抚着观柔的情绪。
他摸了摸赵观柔的脸颊:“我无事,确实是陈年的老毛病罢了。你、你别担心。”
观柔让自己在此时恰好落下了一滴泪:
“我怎么能不担心你?你让我怎么不担心?”
“你若有个什么不好的,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如此的夫妻蜜意、温存相守,虽然极大程度上安慰了皇帝的心,但是仍然无法缓解半分他身体上的不适。
只是他始终也没有开口向自己的妻子倾诉和抱怨自己的不适。
于是,又这般拖拉了两三日后,赵观柔便向梁立烜提议,让他在身体不适之时不必强撑着去赴朝会了。
有什么事情,先交给女儿主持,重要的大事呢,由三省相公们合议了之后再送到皇帝跟前来,也是一样的。
层层纱帐之内,赵观柔扶着他的身体给他喂药,一边喂药,她一边又道:
“江山大业又算个什么东西?你人都要出事了,还守着江山做什么?这些死物之流的,眼下能甩到一边就甩到一边吧,我只盼着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来日和我白头偕老,咱们还要在一处逗重孙呢。”
观柔俯首吹了吹药碗里的热气,眼中坠了一滴晶莹的泪,
“我知道你是放心不下女儿,总怕月儿一个人在朝堂上会受了下面人的刁难,又怕护不好月儿。二哥,你别管这些了,好不好?女儿自有前朝相公们去辅佐,可是我却只有你一个丈夫,我只希望你能好好的……”
她这话说得极有意思。
她提出这样的主意,本来应该应该自己心虚才对。
——因为她明目张胆地说让皇帝不去朝会,让权于她的女儿。
在别人的眼中,简直是其心可诛。
然而赵观柔自己是个有主意的人,等她这一番语意回转之后,反而把自己放在了那个为皇帝“牺牲”的位置上,似乎显着自己是多么的爱皇帝、在乎皇帝。
你看,我原本是很在意女儿的,我也希望你可以每一日都正常朝会,希望你可以在朝堂上帮助女儿树立威信。
但是因为你现在身体不好,我只想让你好好静养,我连我的女儿都顾不上去过问了呢!
我多么爱你,我为你付出的何其多!
而皇帝也信了。
或者说,凡是赵观柔的话,他自从失而复得这个心尖挚爱之后,都不曾再去怀疑她。
所以对于赵观柔的提议,梁立烜想都没想地就同意了下来。
“好,以后只要我身上不舒服,我便好生静养着。月儿也大了,该独当一面了。也放手叫她去历练一番罢。”
观柔笑着贴进他的怀里。
“以后你不痛快,也切莫强撑着,我会陪在你身边,让你好好养着的。”
就这般下来之后,直到龙徽十一年的年末,这个年关里的许多大事也渐次交到了年近十一岁的皇太女身上。
可是朝臣们心里门清呢。
所谓交给皇太女,其实皇太女到底才十来岁,又能处理什么样的政务?
多半还是借着皇太女的名义,交由赵皇后一党的亲信大臣们拿定主意罢了。
然而这样的情况左右也是时断时续的,随着皇帝的身体情况而变。
在皇帝身体稍好的时候,一切的政务处理就继续恢复正常。
外面的人有心议论或是规劝皇帝几句,如此也不能了。
因为皇帝会毫不留情地斥责回去:“孤一时身子有疾,交由太女稍掌政务,尔等便对太女心生不满,一则是对孤心存不敬,二则,又是想要一心拖垮了孤的身体吧!你们其心可诛!”
于是渐渐也没人再敢劝了。
皇太女在皇帝偶尔抱病时在名分上独揽大权,似乎也成了一件再寻常不过的事情。
往后的许多变故,也是一点点从这些事情上开的口子。
然而等到龙徽十二年的新年过去了之后,在流水般的汤药和补品的服用之下,梁立烜身上又添了畏寒和不能见风的毛病。
这对他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他那样的身子骨,壮实得犹如虎牛一般。
年轻意气的那会儿,寒冬腊月里,披着一层单衣都敢出门,还觉得畅快得紧。
那是因为血气方刚的,身上的热气重。
然而,在龙徽十一年的冬日里熬了两三个月后,医官们却发现皇帝如今越发不能见风了。
尤其是见凉风。
到底有了几分枭雄暮年、垂垂老矣的萧瑟之象。
这一冬里,皇帝身上总是体冷寒凉、风寒不止,大中殿里烧着的炭火竟然比从前足足多了一倍。
皇帝还常强撑着身子带赵皇后和皇太女外出游玩,但是每每到外头去吹了风后,回来又兼头疾发作、咳血不断,十分痛苦。
比如腊月里有一天,皇帝和皇后、皇太女外出冬钓游玩,在湖面上吹了半日的冰风,皇后母女俩回宫之后意犹未尽,而皇帝却陡然捂着心口呕出一口血来,头疾亦发作不止。
了不得又是医官们接连熬药,赵皇后连喂带灌地让皇帝吃了不知多少的药,这才稍稍养好了皇帝的病。
皇帝的药碗里,更不知滴进了赵皇后多少的眼泪。
“从前在幽州时,你就是这样不爱惜身子的人!那时候高皇帝也常说你,你还不肯听。那会子倒是潇洒痛快了,冬日里披着单衣在外头巡营练兵,还常常用冰水沐浴。
多少的老人都劝你,说,少主公啊,年轻时候痛快,到老了毛病都要犯上来!你看看你现在这个样子,是不是年轻时身上受的寒,如今全都报复回来了?”
她总是能够找到足够的理由和借口,将皇帝身上的种种不适,都归结为皇帝一个人的身上,把自己撇清得干干净净。
赵皇后说完这番话后,下面捻着花白胡须给皇帝开药的医官们也小声附和:
“陛下,皇后娘娘这话说得不错啊。许多年轻儿郎青年时候仗着身强体壮不在乎,更不知保养身体,这等到中年往后,总会时疾不断……”
就连徐棣和韩千年他们,这会子也是相信的。
——这样的毛病,对皇帝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因为从这之后,皇帝的许多出行都受到了赵皇后的“限制”。有很多事情,皇帝都不能再做了。
赵皇后不再让皇帝经常外出,理由是皇帝的身子吹不了外头的风,为了皇帝的身子着想。
春寒料峭,春风吹不得。
秋日萧瑟,秋风也吹不得。
冬日里更不能随意出去。
反正一年中大半的时间都不适合皇帝出去。
所以,从前皇帝经常带着妻女外出游玩、共享天伦之乐的事情,也随之中断了。
而后,若是哪一日早上的风吹得略大一些,赵皇后都不让皇帝去赴朝会,怕皇帝出去时候又要受风,回来身体更加不适。
她理所当然地让她的女儿主持大局,让皇帝待在寝宫之中静养。
静养,即可。
梁立烜自然是听赵观柔的话的。
她一脸忧心地劝他在殿内养着,他就这样乖乖地养着,不出去露面。
他都听她的话。
年岁渐长,寻常男子或许都做了祖父的年纪了,可是对于梁立烜来说,他却觉得自己的心反而一如少年之时,越发离不开赵观柔了。
手握天下大权,坐拥八方之大,等河山万里握到自己手里时,他反而有些不在意这些了。
他只想沉湎堕落于爱情之中,不想清醒起来。
一旦清醒了,就是无边无际地继续疼痛。
他无法接受那样的痛。
皇帝才刚过了不惑之年,如今处事之间竟然懒怠起来,真的有了几分想要让权于皇太女的意思,外头自当有些四散而起的议论声音。
说来说去,还是有些埋怨赵皇后的风头。
毕竟如今皇帝身边就只有赵皇后一个亲近之人侍奉照顾,皇帝的身体不好,恐怕也和赵皇后是脱不了干系的。
这些人一则怨赵皇后床榻之间引诱了皇帝纵欲情色掏空了身体;二则怨赵皇后照顾皇帝不周到,以至于皇帝的身子迟迟没有好转的迹象,反而是旧病未去,新病又来;三则是觉得赵皇后为了自己母女的利益,肯定也是故意不好好照顾皇帝的。
他们猜的当然都是对的。
而且还少猜了第四点:皇帝的病,根本上就是皇后自己一手促成的。
龙徽十二年的三月里,观柔闻听这些传闻,扑进梁立烜怀中好一阵哭诉,哭着哭着甚至摘下了自己的凤冠,脱去了自己身上的皇后服制,泪眼婆娑地求着梁立烜废后、赐死自己。
梁立烜捂着心口、强忍着身上的病痛安慰她、哄着她,气得他几乎当场就要从床上起身去杀了那些多嘴多舌的造谣之人,又急令命京兆府尹去抓人来审问,看看是谁在背后还敢说赵皇后的不是。
观柔委屈极了,根本听不进皇帝的这些安慰哄劝,过两日后她又径直跪到了宫门外,向着邺宫叩首,以向天地证明自己对皇帝的忠心、对皇帝身体的在乎。
——跪着的时候,她素妆散发,身着一身灰扑扑的素衣,果真宛如一个被废弃的皇后一般。
疼坏了梁立烜的心。
他彼时才刚午睡起来,不见观柔的人,正要去寻她,却听下面的人战战兢兢地回话来,说是赵皇后正因为没有侍奉好皇帝而待罪于宫门之外,等候皇帝的发落呢。
梁立烜连外袍都来不及穿好,急急忙忙出去找到赵观柔的时候,见到她那般的模样,当真是让他的心都碎了,连呼吸都停滞了起来。
他说不出话来,沉默着将观柔从地上拉了起来,命人将赵皇后送回大中殿内去休息,然后自己一人纵马出了宫,去往京兆府的监牢里。
他厉声问府尹牢中哪些人是因为毁谤赵皇后而被抓来的,府尹连忙将那些人给带了出来,等候皇帝的亲自审问。
但皇帝没审。
他手中执剑,一个个亲自砍下了他们的头颅。
根本就不用细审。
伤害了她的人、让她不快乐的人,都该去死。
直到那些人全都变成了尸体,皇帝暴怒的情绪才慢慢止歇了下来。
他又一言不发地提剑上马回了宫。
这一日的纵马,又让皇帝将将欲好的病继续挑动了起来,让他在回宫的当夜又发起了高热。
虽然是三月里,但是因为下了一场雨,春风里还是夹杂着凉气的。
皇帝连外袍都没穿就出了宫,还是骑马出去的,来回路上不知吹了多少的凉风。
加之他自己还提剑杀人,更加劳累了身体呢。
暴虐杀戮之后,皇帝在四月中愈发缠绵于病榻之间,病情时重时轻,总是无法痊愈的样子。
不过,对于赵观柔来说,好消息就是外面关于她的传言也彻底止歇了。
因为梁立烜那日的发狂。
所有的窃窃私语,都像是被冰水迎头浇上来的一盆热炭,顷刻间全都变成没有烧完的灰烬。
他如今,倒是愿意维护她了。
薛兰信和赵观柔说起这些时,也是一脸的难以相信。
“他竟然用情至此……当年你被魏氏、乔氏她们挑衅争风之时,却没见他这般的情深了,更没见他护着你几分。”
观柔彼时正拨弄着釉白瓷盆中两片刚舒展了嫩叶的碗莲叶子,闻言不屑冷笑:
“过去那般的时日,也唯有你还愿意为我记得了。”
薛兰信轻叹了一声,“枭雄正妻,那时也要受尽妾室的闲气,我算是开了眼了,这辈子都不敢忘。”
赵观柔微微发了一阵呆,又收回了自己的手。
“他如今身上已添了许多的病症,可还有什么是还未发作出来的?”
薛兰信道:“个人的身子不同,症状也相异。左不过是你见了人老去是什么样,他日后就会怎样痛苦罢了。油尽灯枯,万念俱灰之人,身子又是如何呢?想怎么不痛快,就怎么不痛快!”
赵观柔莞尔一笑,“如此甚好。若是一夜之间死了的,那才没意思呢。”
这几年里忙得事情颇多,赵观柔自己更是没少经历各种风风雨雨,数年的历练下来,眸中除了那份坚定之外,更多了从容和镇定之色。
如岁月打磨过后的一块玉,永远都自若坦然。
同薛兰信说完了话后,赵观柔并没有急着先回梁立烜身边守着他。
她反而转道去了帝后及皇太女日常处理政务、召见文武官僚的武成殿。
赵皇后命人将去岁科举时才提拔起来的一个进士罗珩召来了武成殿中的一间偏殿。
这里是帝后及皇太女一家三口偶尔休息、用膳的书房,赵皇后有时私下召见一些官员,也会在这里和他们说话。
一身青袍官服罗珩入内向赵皇后叩首行礼时,赵观柔正慵懒坐在书案前翻阅着一卷书卷。
是《邺书赵偃世家》的那一卷。
写的是赵皇后母家家族的事情。
时年四十岁的罗珩是其主编者。
龙徽元年时,因为赵观柔的身死,梁立烜实际上没有给予赵观柔任何的追封,更不曾提起她的父母,所以编写国史里自然更无她父亲的地位了。
如今赵皇后母女俩的地位如日中天,身为皇后的父亲,储君的外祖,关于这位幽州故将的生平,也就被人郑重其事地编到了“世家”的那一卷里。
时人都在乎自己身后千古的荣誉,那些权臣王公者,更是在乎自己是如何被史官记载到史书里的。
譬如说以前经常出现这样的例子,很多负责编修国史的官员们,假如他们的姻亲、儿女亲家们犯了什么丑事的话,他们总是会私下走关系在史书里把这些事儿删去。
相似小说推荐
-
知难(任北方) [现代情感] 《知难》作者:任北方【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01-02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670 总书评数:143 ...
-
姝色可堪折(晓岚山) [古装迷情] 《姝色可堪折》作者:晓岚山【完结+番外】晋江 2024-06-03完结非v章节章均点击数:3100 总书评数: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