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鉴昭行(南月知清)


“待我们进了牢房以后,她便开始骂人了。”
一瞬间瞪大双眼……林知清敛眉思考。
这种表情可以有很多解释,比如说惊讶、恐惧、惊喜等,具体的情绪还是要根据其他面部表情判定。
单从这里,应当是看不出什么的。
林十安越说,当日的情形在他脑海中越发清晰:
“我气不过,回了她几句,江世子倒是没有开口。”
“只不过,还没骂多久,碧落的声音就越来越小了。”
“我只当她骂够了,刚准备询问相关的事情,可却闻到了毒烟的味道。”
回想到当时的场面,林十安有些后怕:
“我在吏部当差这么久,对那种毒烟的味道还是有些敏感的,察觉不对以后我迅速将江世子拉了出去。”
“但江世子反应比我快,他退后两步后又迅速上前,想要把碧落带出来。”
“可他探过碧落的鼻息以后,才发现碧落已经死了,于是我们……”
听到这里,林知清已然明白了事情的真相。
将这个过程在脑海中仔细过了一遍以后,她的手渐渐握紧。
江流昀,果然是杀死碧落的凶手!

现在想想,碧落的死拢共只有一个疑点,毒烟是哪来的?
先前林知清自身难保,无暇查看碧落的尸体状况,与林十安紧张的关系也让她没办法打听这些细小的线索。
如今林十安细细一说,她倒是推断出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根据林十安的说法,当初碧落被押入大牢的时候,口中并无毒药。
这一点其实是毋庸置疑的。
因为在被关押之前,碧落就有过一次用石头寻死的动作。
只不过被林十安拦了下来。
当初那种情况,她并无任何作秀的痕迹,也就是说,她真的想死。
如若她口中藏有毒药,在用石头寻死之前便可咬破毒药,释放毒烟。
后续林十安等人猜测她是想拉林知清一起死,但一直没有等到林知清前去,无奈之下才咬破毒烟的。
这个说法可以成立,不过对于碧落来说,风险太大了。
她怎么就能确定自己会被关到大牢中,又怎么会确定林知清一定会有机会审讯她呢?
除非碧落能未卜先知,但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她不可能藏毒!
但她依然死了。
这是因为那毒烟很可能是外面的人带进去的。
甚至可能碧落自己都不知道那毒烟的来历。
这样推测,那当天去过大牢的人都有嫌疑,为什么林知清偏偏盯上了江流昀?
因为他与别人不同的是,他接触过碧落的身体。
林十安说当时碧落毒发,口鼻处流出的血最多。
这也是林十安等人推断碧落将毒药藏在口鼻中的最主要依据。
但大家都忽略了另一个问题,江流昀探过碧落的鼻息,虽然仅仅只有几秒钟。
然而,几秒钟已经够做很多事情了。
比如说,如若有人用极细的带毒银针戳进碧落的口鼻当中,便会让其他人产生一种碧落口鼻处毒素最多的错觉。
林十安便是这样想的。
他先前便同江流昀私交不错,即使看到江流昀探鼻息的动作,他多半也会以为这只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这种小细节当时绝对不会留在林十安的记忆当中。
因为在他的记忆中,这是合理的,正常的。
但现在看来,林知清这种推测才能让整件事更加合理。
毒烟从一开始便不在碧落手里,而是一直在江流昀手中。
从他踏入大牢的那一刻,碧落便注定会死。
但碧落不知道。
她甚至很有可能认识江流昀,不然无法解释那个瞪大眼睛的动作。
在进入牢房以后,江流昀看准时机,放出毒烟。
他装作不知,等待林十安先行发现。
他甚至算准了林十安来自吏部,能够闻得出毒烟的味道。
就这样,他将自己设计成了一个被江流昀救下的受害者。
以林十安的性格来看,他不仅不会怀疑江流昀,甚至还会觉得江流昀是受了无妄之灾。
拿准了这一点,江流昀继续表现出不顾自身危机,想救下唯一证人的样子,趁机接近碧落。
他或许是使用了银针或其他细小的东西,在探鼻息的时候往碧落口鼻中注入了毒药。
这样一来,没有人会怀疑他。
大家都会将目光放到碧落本人身上。
整理完这些想法,林知清感觉到自己身上已经出了一层冷汗。
按照推测,她内心已经确定了江流昀是杀死碧落的凶手,但本着严谨的态度,她还要进一步验证。
现在时间过去了这么久,唯一能验证的方式就是将碧落的尸体翻出来。
但先不说林家将碧落的尸体扔去了哪里,单单以江流昀的警惕,恐怕不会留下这么一大个把柄。
他很有可能将那具尸体处理了。
即使心中已经有了猜测,林知清依然需要验证。
想到这些,她心中十分急切地想查明真相,于是迅速打发走了林十安,去了林泱泱的院子。
刚一靠近房间,她便闻到了一股淡淡的酒味儿。
她推门而入,一眼就看到了睡得四仰八叉的林泱泱。
使尽了洪荒之力都没能让堂姐醒过来,林知清只得放弃了。
找碧落尸体的事,也只能等待着林泱泱醒过来再做决定了。
为什么一定要是林泱泱?
因为她只做不问,这样的人是最能保守秘密的。
但这段时间,林知清不可能闲着。
她又去了一趟大理寺,目的是想看看大理寺那边对刘邙的情况判定。
这一次,林知清进了大理寺的门,见到了周崇正。
不过一日不见,周崇正脸上已经有了明显的疲态。
想也正常,刘邙就这么死在了大理寺和刑部的眼皮子底下,这岂不是说明大理寺与刑部太过失职,皇帝肯定会震怒的。
周崇正对林知清的来意心知肚明。
现在林家在所有人眼中都处于受害者的位置,他没有理由将林知清关在门外。
今日不让林知清进门,恐怕明日林知清就会昭告整个盛京城的百姓。
到时候大理寺的公信力便会受到影响。
周崇正万万没有想到,当初在他看来十分简单的林从砚的事,竟成了这么一个烫手山芋。
“周大人,许久不见,我来是想问问那刘邙的情况的,大理寺可以查出他是因何而死?”林知清开门见山。
周崇正倒是没想到她这么干脆:“确实是中毒而亡的,不过那毒来历不明,大理寺初步判断是刘邙身上藏着毒药。”
林知清微微点头,并没有发表其他意见。
她其实也想问问周崇正,刘邙身上有无细小的伤口。
但她对江流昀实在忌惮,镇远侯府势大,这大理寺中的人保不齐就有江流昀的眼线。
若她今日的言行太过明显,江流昀得到消息,定会猜出她对碧落的死起了疑心。
到时候,再想暗暗探查便难了。
但现在仅仅是关心一下刘邙的情况,这属于正常的范畴。
即使林知清心中觉得刘邙是江流昀的人,杀刘邙的人也有可能就是江流昀,但刘邙跟碧落不同。
刘邙好歹是五品大员,其尸体不可能任由林知清查探的。
而且如若真的是江流昀做的,出了昨夜的事情,以江流昀的谨慎,所有痕迹应当都被他抹除了。
林知清跑这一趟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但她至少确定了一件事。
那就是刘邙的事多半会不了了之,不会再有结果了。

第216章 大理寺扛把子
因为周崇正并没有同林知清打马虎眼,而是直截了当地告诉了她,大理寺认为刘邙身上藏着毒药。
换句话说,他们认为刘邙是自戕而亡的。
周崇正是谁?
大理寺卿,大理寺的扛把子!
他的态度便代表着大理寺的态度,同时也代表着皇室的态度。
很简单,刘邙的事查下去对他们没有好处,但对林家有好处。
对林家有好处,那便是不符合皇室的诉求的。
那大理寺有什么必要继续往下查呢?
“初步判断”四个字不过是个托词。
毕竟离刘邙身亡,不过才过了一个晚上。
若是直接肯定他是自己吞毒而亡,这结案的速度也太快了些。
大理寺也怕林知清闹。
但林知清偏偏不闹。
林知清心中有了初步的猜想,刘邙有极大的可能是在替江流昀办事。
不管江流昀知不知道林知清已经识破了他的身份,林知清都已经确定了江流昀并不是一个好人。
刘邙同样不是好人,先前的种种线索都表明这二人很可能是一条贼船上的。
其一,林知清若是将这件事闹开,就算皇室知道,多半也是不了了之,因为镇远侯府的拳头太硬了。
其二,江流昀做的事与皇室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搞垮林家。
万一林知清将这件事闹了出来,仇人的仇人,那便是朋友。
现在就将皇室与镇远侯府推到一起,林家怎么可能扛得下来?
不管如何,刘邙的事已经下了定论,皇室说刘邙是自戕而亡,那他便是自戕而亡。
至少现在,林知清去追究刘邙的死因是一件没有任何收益的事。
总结出了这个点以后,她干脆利落地同周崇正道了一句谢,然后转身便走。
周崇正面色无异,但内心却是有些惊讶的。
刑场的事一出,在他的认知当中林知清是属于那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他本以为今日林知清还有得闹。
但从现在的状况来看,这个女子十分聪明。
他盯着林知清的背影,眯了眯眼睛。
林知清再次回到林家的时候,目标十分明确。
她先去拜访了林从砚,得知碧落的尸体早已经被一卷破席子丢入了乱葬岗,便歇了去找尸体的想法。
时间过了这么久,就算能找到,估计也腐烂得不成样子了。
碧落的事刚发生不久以后,林知清也有打听过她的家人,但得到的消息是碧落的家人早就死了。
也就是说,碧落本就孑然一身。
当时林知清也想过有人提前解决了碧落的家人,但她怀疑过这事是林家人干的,却没有怀疑过江流昀。
即使林知清现在心里明白碧落的死与江流昀脱不了干系,但时间太久,取证困难。
碧落的这条线,算是废了。
但她也不是没有收获的。
至少理清楚碧落究竟是怎么死的以后,林知清能得到一个结论:
碧落对自己的指控,很有可能是江流昀安排的。
判定这一点,林知清刨开了堂兄所说的那个碧落瞪大眼睛的表情。
这虽然能作为参考,但林知清到底没有亲眼看见,判断不出来什么。
先前林知清只以为江流昀是想顺手抹杀人证,让她查不出真相。
但如若只是这样,那江流昀杀死碧落的毒烟和遮掩的手段便不会准备得如此充分。
这是需要掌握一定的信息才能提前做准备的。
怎么样才能掌握信息?
除非碧落是江流昀一早就安排的人,又或者是林家有江流昀的耳目。
耳目肯定是有的,但当时事发突然,林知清触底反弹的动作是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的。
碧落才刚被抓不久,江流昀就过来了。
这时间根本不够江流昀提前准备。
所以,只有江流昀来之前便准备好了要杀碧落,这才能解释一切。
他是有这样的心机谋划一切的。
倘若碧落没有露出马脚,指控完林知清就死了。
那这就处在一个死无对证的状态,林知清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甚至很有可能会死。
而后,林泱泱的状况也不会转好。
林家那种一盘散沙的状态,绝对是支撑不了多久的。
或许都不用刘邙出手,林家就会自取灭亡。
所以,“林知清”的死只是一个引子而已,这个引子牵动着整个林家。
如若不是林知清阴差阳错来到林家,一切真相恐怕早就掩埋了。
但问题就在这里,林知清本以为自己查出来的真相就是真相,但现在看来,很可能不是。
真相就如同一张细密的网,将所有林家人都圈在了里面。
林知清以为自己撕开了那层网,却没想到还有一层更大的网套在外面。
好在,她至少知道撒网的人是谁了。
林知清来不及长吁短叹,碧落的路有不同,她便将重心放到了林静雅身上。
当初林静雅的手段并不高明,那套犀皮漆茶杯以及有毒的杜鹃花茶,便是最大的漏洞。
这两样东西都来自四叔。
猜测是江流昀在背后做局以后,林知清就这两样东西,再次询问起了林从砚。
提到这些,林从砚虽疑惑,但并不多问。
杜鹃花茶来自云南,十分珍贵。
林家在云南有产业,偶尔会带些云南鲜花制成的糕点到通政使司邀同僚一起品尝。
首当其冲的就是对林从砚释放善意的刘邙。
刘邙曾提过一嘴云南的杜鹃花茶,林从砚为讨好上峰,这才费尽心思将杜鹃花茶弄了一些回来。
刘邙是谁的人?不言而喻!
那犀皮漆茶具的来历同杜鹃花茶差不多,只不过,与之有关的官员已经在几月前被调任走了。
至此,与谋害堂姐一案有关的线索全都被斩断了。
除了……林静雅。
林知清心知肚明,在背后操控这一切的人是江流昀,想让自己和林家死的人也是江流昀。
江流昀背后的镇远侯府,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林知清甚至对父亲通敌叛国的事有所怀疑,镇远侯府上位的时机实在是太巧了。
不管如何,确认江流昀有问题以后,林知清想抵御镇远侯府,就必须先找到江流昀操控刘邙以及谋害堂姐的确凿证据。
刘邙那边死无对证。
谋害堂姐一事,还有得查。
林知清打定主意,要同林静雅这个关键人物再接触一下。
但现在林静雅身在汴梁,如若此时将她召回来,太过突然,恐怕会惊动江流昀。
林知清思索再三,觉得要想掩人耳目,最好的方法便是去一趟汴梁。
只不过,去汴梁的理由,就得好好斟酌一下了。

说到底,还是她被江流昀的事情影响了。
但如今镇远侯府的人都在外头,且江流昀的事只有林知清知情。
林家若是小心些,应当不会出现太大的麻烦。
重新将思绪理了一遍,林知清倒是越来越冷静了。
当务之急,除去寻找江流昀策划谋杀堂姐的证据,还要先稳住林家、发展林家。
如若不然,就算他们找到了证据,也很难同镇远侯府这个庞然大物抗衡。
将这些事情想清楚以后,林知清立刻在脑海中思考既可以发展林家又可以去一趟汴梁的办法。
她自己手中只有一个鉴心堂,但由于最近四叔的事闹得太大,先前的客户都已经流失得差不多了。
可刘邙在刑场上自陈其罪的行为如若运用得好,倒是可以成为一个上好的宣传广告。
这一点林知清之前就想过了,消息放出去的话,鉴心堂那边的生意月入两千两左右是没什么问题的。
四叔没出事之前,林知清有事上门看一次诊很可能就能拿到百余两银子。
当然,这是因为鉴心堂的业务面向的多半是达官贵人。
若换成林家到底其他产业,想要达到一千两这个数字,照目前的情况来讲是不可能的。
在四叔出事以前,那些产业还能够维持林家的基本运转。
可圣旨一下,田庄还好,里面的佃户身契都在林家手上,跑不了。
但商铺那边,原本同林家有来往的商人却跑了大半。
当年林知清父亲通敌叛国的事一出,大部分林家的产业都被查封了。
皇室为彰显他们的仁慈,给林家留了一些。
但这些年倒的倒,卖的卖,剩下的也都是些歪瓜裂枣。
并且那些商铺到目前为止都还是关门的状态,如今合作的商人一走,原材料等许多问题都解决不了,商铺是运转不起来的。
仅仅是一个鉴心堂,也不可能供养得住林家这么多人。
林知清花了小半天的时间,将林家持有的田地、商铺、农庄等产业清点了一遍。
这一回有了正儿八经的宗印,林知清能够接触到的东西比之前更多,也更复杂。
但好在身边还有个林十安帮忙。
二人花了一整天的时间,才将所有林家的产业整理了个清清楚楚。
林家一共有田产五百一十二亩,商铺十八间,农庄三个。
这些产业只能达到五品官员的规格,林家这个长宁侯府,也只剩下名头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