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乐妮见众人一副实在难以接受的模样,便安抚道:“大家不要激动,也不要害怕。这只是一副普通的图而已。我之所以把它拿给大家看,是想让大家都能了解自己的身体,以后若是哪里不舒服,大家也能知道是哪个脏腑生了病,也好对症下药。”
她顿了顿,继续道:“我知道今日来到这里的或许有一些大夫,希望各位大夫能够了解、记住、传播这副人体构造图,以便能更深入地去研究具体的病症,促进大汉医理和药物的进步。”
虽然诺大的场面没人回应,但却有许多人拿着早就准备好的笔和竹卷飞速记录着,还有人挤出人群跑去买了书写之物后又挤了回来,更有甚者直接捡了地上的泥块,直接在自己的衣裳上画了起来。
不管沈乐妮讲的东西重不重要,总之先记下来就对了。
沈乐妮站在台上,自然把台下的混乱看得一清二楚,但她很开心看见这样的混乱。
她抬起手,指着脏腑图继续道:“我先为大家介绍一下人体的脏腑。这是心,形状如……”
沈乐妮把上面画的器官都简单介绍了一遍后,才道:“今日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心脏、肺和胃。”
在众多视线的注视下,沈乐妮提出第一个问题:“首先,大家知不知道,人为什么会呼吸?”
这个问题,问懵了无数人。
人为什么会呼吸?是啊,人为什么要呼吸呢?
许多人茫然疑惑的时候,也有部分人恍若被打开了什么新大门,眼睛一亮。
这个问题好新奇,角度好刁钻,怎么以前就没想到过呢?
人,到底为什么会呼吸?
沈乐妮意料之中收到了无数双求知的眼睛,她没有急着为众人解释,而是先说道:“大家可注意到,我们在呼吸的时候,吸进去和呼出来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相对比较简单,很快就有人举手作答。
“什么也没有!”
“像水,因为有时候呼在手上会摸到一些水!”
“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雾!因为在冬日的时候会看见雾从鼻子里冒出来!”
“我觉得是一股风,或者气!”
即便许多人都是在乱蒙乱答,但沈乐妮依然精准地提取出了最接近正确答案的回答。她对着最后那人道:“你说的很对,就是气。”
沈乐妮用清晰而不快不慢的语速,为众人解惑道:“我们吸进去和呼出来的都是一股气流,叫空气。空气是没有形状、颜色、气味的,看不见也抓不着,但它无处不在,就像风一样,充满了我们的世界。”
“而空气,都是由很多很多我们看不见的小东西构成的,其中一种叫氧气。我们的身体需要它、离不开它,就像人要吃饭一样。不呼吸,就会死。所以人要呼吸,把空气吸进去,让身体汲取里面的氧气。”
沈乐妮一边阐释着,一边抬手在鼻子前轻轻扇动,配合着肢体动作。
本来百姓们还听得云里雾里,可听到她用吃饭来比喻后,一下就明白了,有种醍醐灌顶之感。
原来身体需要空气里的氧气,就像人必须吃饭一样,不吃饭,就会饿死。同样没有氧气,人也会死,所以就要呼吸。
而且空气竟是由很多看不见的小东西构成的?
有人当即抬手抓了把空气,却什么也没有感受到,有种奇妙的感觉在心里诞生。
明明是有很多小东西,却一点也感受不到它们的存在,好神奇!
“可是……”有人不解道:“既然身体需要氧气,那为什么吸进去又要呼出来?”
“这个问题问的很好!”沈乐妮夸赞那人一句,然后回答道:“人的呼吸就相当于是吃完东西后会排泄——也就是拉屎撒尿一样,要把对身体没用的、有
害的及时排出来。身体把氧气吃掉了,然后转化成了没用的东西,通过呼气把这些东西排出来。这些没用的东西若是留在身体里,则会对身体有害。”
听沈乐妮用排泄这等污秽之语来形容呼吸,许多人脸色登时就不好看了,一副想吐又吐不出来的怪异表情。
一直安静听着的霍去病、张骞保持着淡定的神情,心里却不禁说道:沈教官还是一如既往,简单,直接,粗暴,但又浅显易懂。
沈乐妮给了众人一些消化的时间,继续道:“大家来猜猜,我们的呼吸,主要与哪个器官有关?”
“我猜是心脏!因为心脏也在动!”
沈乐妮摇头。
“难道是胃?”
“我听说胃……好像是用来装吃下去的东西的。”
有人开玩笑道:“总不能是肾吧?”
座位区和凑热闹的人群依旧是一通乱猜,反正器官就那么几个,总有蒙对的时候。
等正确答案终于出炉以后,沈乐妮似是松了口气,才道:“说对了,就是肺。肺的作用在于……”
沈乐妮把与肺有关的知识简单大概讲了一遍,然后总结道:“氧气从鼻子进入后,会通过肺进入到身体的各个脏腑,同样,身体各部位产生的有害物也会通过肺被呼出体外。”
百姓们:好陌生好新奇的东西,感觉要长脑子了。
沈乐妮知道不能讲的太快,便回头把刚才讲的重要知识又慢慢复述了一遍,才进入下一个内容。
她道:“在讲下一个器官之前,先来讲讲另一个内容,便是‘多喝水’。”
啥?喝水?这有啥可讲的?渴了就喝呗!
而且为什么要多喝?又不是水牛。
在一片不解的表情中,沈乐妮道:“其实人身体里的水很多,占人体重量的一半多。比如一个成年人重两百斤,那么他身体里的水分约有一百二十斤左右。由此可见,水对于人是非常重要的。人不吃饭,还可以活一段日子,但若是滴水不沾,最多只能活短短几日。”
乍然听说人的身体里有那么多水,在场的人无不露出吃惊的神情,又开始一番唏嘘讨论。
没办法,谁让沈乐妮讲的东西全都是闻所未闻的,仿佛是来自另一个新世界。
有人惊讶道:“一百多斤的水?怎么可能!我怎么没感受到?”
“是啊!我只知道把肉割破会有血流出来,至于水?反正是一点也没看到过。”
有人好奇地捏了捏自己的肉,咦了一声:“你们说肉如此软的原因,会不会就是因为水多?”
他身边的人模仿沈乐妮的语气道:“你这个问题问得好啊!”然后他又道:“可惜我不知道。”
在一片嗡嗡声中,有一道声音突兀响起,带着调笑的语气高声道:“哎你们说,都说女人是水做的,难不成女人身子里的水还要比我们男人的要多一些?”
人海里忽然爆发出此伏彼起的哄笑声。
沈乐妮面色平淡地纠正道:“无论男子还是女子,水分都同样占身体体重的一半多一些。”
“沈国师还没说,人为什么要多喝水。”有好学之人忍不住开口把话题拉回来。
沈乐妮便继续道:“人要多喝水的原因,一则是人每日都会消耗掉一些身体里的水,比如出汗、排泄,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二则,水对于人的身体非常重要,只有你喝的水足够多,才能把你身体每一处藏着的有害物都给冲洗下来,然后通过出汗或者排泄的方式排出身体。”
她尽量把那些现代术语翻译成浅显易懂、简洁明了的话,尽可能使更多人都能听懂。
先明白这个道理,然后才去细致研究。
末了,沈乐妮补充一句:“多喝水,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美容养颜、减缓衰老。”
果然,茫茫人群里的极少一部分女性听了以后,两只眼睛瞬间放出红光。
什么什么?美容养颜?!减缓衰老?!
-----------------------
作者有话说:汉代的一斤大概相当于现代的半斤,文中举例说一个重两百斤的人,其实就约等于现代的体重百斤。
然后,关于文中的健康医学知识,我不是专业的,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最重要的是,大家不要在本书上学什么东西,请去专业书籍上学习。谢谢!
第95章 答对了
多喝一些水,就能有此种功效?那还等什么,今日回去就开始喝!反正又不花什么钱!
于是讲座结束后,‘多喝水就能变美’这句话,一夜就传遍了整个长安。
“但是!”沈乐妮话音一转,百姓们的注意力一下又被抓了过来,诺大的场地如风吹芦苇地,很快就由近及远地安静了下来。
她微重语气道:“也不能喝的太多,否则会对身体有害。每日适量喝一些就行。而且如果要喝水,必须喝烧开过的水,不能喝生水!”
望着一双双疑惑求知的眼神,沈乐妮解释道:“因为生水里面,有很多看不见的虫子和脏东西,喝下去以后很可能会导致腹痛、下痢,等等。”
话音落下,便听得耳边传来一阵接一阵的抽气声。
看不见的虫子?究竟是多小的虫子才会看不见啊?
若她说的是真的话……百姓们想起以前舀起生水就喝的场景,胃里不由一阵恶寒。
那些虫子应该都死了……吧?
有人恍然:“真的真的!我就是经常喝生水,经常下痢!”
有人身体发麻:“很多虫子?有多少?”
也有人不合时宜地满脸崇拜:“沈国师真是博学多才,比许多男子都强。”
却换来旁人一声嗤笑:“博学多才?还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
“就是,可别到最后闹成了笑话。”
沈乐妮自然不知道下面在议论些什么,她继续下一个内容道:“接下来讲第二个器官——心脏。但在讲心脏之前,先来讲一下与它密不可分的一个东西。”她看向台下,“有谁来猜猜,这个东西是什么?”
“与心脏密不可分的?是什么东西?”
“心脏里面还有东西?”
“不知道啊,这些问题也太难了。”
“是啊,我一个也没回答上来。”
“沈国师就不能出一些简单点的,是不是根本不想给我们米粮和布匹啊?”
“是你自己太笨了吧!”
座位区讨论半晌也没一个起来回答,这时候围观人群里却忽然冒出一个声音:“我知道我知道!!是血!是血!!”
他太过激动,以至于叫喊声盖过了周遭所有声音,尤为突兀。
无数个脑袋齐齐看向他。
沈乐妮面带笑容看向他,问道:“为何说是血?”
那人声音高亢:“因为心主血脉!”
沈乐妮浅笑道:“是的,你说的很对。心主血脉,这是一个医理上的知识。血液,便是与心脏密切相关之物。”
说完,她又问道:“那么有谁知道我们人的体内,血液有多少?”
台下的人又开始抓耳搔腮,嗡嗡不停。
“人的血有多少?这咋可能知道?”
有人憋出一句:“是啊,又不可能把人杀了放干血再称。”
他周围的人忍不住纷纷侧目。
有人突然
举牌回答道:“我猜是十五斤左右!”
沈乐妮眉梢微不可察地一挑,追问:“为何是这个数?”
那人憨笑回道:“我家隔壁是个屠夫,他跟我说过,一头四石重的大猪有三十斤左右的血,那么一个普通男子的体重在两石左右,那么也就是猪血的一半!”
见他竟把猪血拿来算人血,百姓们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那人似是没被这么多人嘲笑过,脸腾的一红,顿时有些手足无措,恨不能当即钻到地下去。
但下一秒所有人的笑声却戛然而止,因为沈乐妮笑着肯定他道:“恭喜你,你说对了。”
那男子有些难以置信地睁了睁眼睛,似是没想到自己这样也能说对。
沈乐妮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夸赞他道:“你能想到用这种方式来计算人血,不仅说明你很聪明,还说明你是个心思细腻善于观察的人,若你能寻一事坚持做下去,将来必有所成。”
那人被国师当众一夸,刚才的什么尴尬什么窘迫全都忘到了九霄云外,嘿嘿傻笑起来。
沈乐妮收回视线,扬声说道:“血液,是人体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若一个成年人重两石,那么他体内的血液重约十六斤。”
为了让百姓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沈乐妮让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大碗水和一个小一点的木碗拿了上来,把那碗水放在台面上,以便让底下的人和围观的人都能清楚地看见。
她指着那大碗水说道:“这碗水,就相当于一个重两石的成年人体内的血液。”说完,她俯身拿起另一个木碗,然后舀了些水,低举向前让百姓看,一边道:“我手里这碗水,约有四斤。若是你不小心受了伤,一旦你的血流掉超过四斤,你就会陷入昏迷,甚至是有性命危险。若是流掉两碗,也就是八斤,你就会死掉。”
百姓们往她手里的那碗水一看,不禁发出惊讶的声音。
她那碗里的水看上去也没多少,流掉这些血竟就有性命危险?
看来血对于人真的很重要了!
靠近台子的百姓在惊讶地四下交流,而站得远的人却怎么也看不清,顿时像被谁挠着心一样,痒得很!死命地往前挤,一时间人群乱的像涌动的潮水。
得亏沈乐妮有应对,她又让帮手们端着早就准备好的几碗水去外围的人群走了一圈,加上护卫维护秩序,嘈杂的人群才渐渐安静下来,不再往前挤动。
但看见那一碗水,百姓们又开始不可思议地惊呼。
人只流那么些血,就有性命危险?这可真是从未听说过!
“所以,若是大家不小心磕碰了哪里,一定要及时止血。”沈乐妮道:“尤其是我们身体的一些有穴位的地方,一旦被割破,是非常危险的,因为流经这些穴位的血液的速度非常快,很有可能还没等你止住血,你的血就快流干了。”
接着,沈乐妮科普了人体的几个动脉,再三给百姓强调这几个地方的重要性,让他们千万要注意,不要划破这些地方。
“可是万一不小心伤到了哪里,该如何做才能最快止住血?”有人问道。
沈乐妮道:“如何止血,是一个很复杂的知识,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必须掌握的急救技能,我会在下一次讲座的时候专门讲这个,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下一次来听。”
许多百姓一听,原本还遗憾没早点来、与那么多米粮布匹失之交臂的悔恨心情一扫而空。
原来沈国师以后还要开展讲座,下次一定早点来抢个座!
沈乐妮接着道:“我们的身体全身上下都是血管,只要人还活着,那么血液就会在血管内不断地流动。有谁来说说,为什么血液要不停地流动?”
座位区的人永远分成几部分,一部分抓耳挠腮面面相觑,把头破抠破也想不出来,那张牌子就没有举起来过;一部分沉浸在这些新奇的知识里,一直在认真思考问题,时而鼓起勇气举牌回答;一部分似乎就是单纯来这里坐着听讲的,从头到尾都安静不动,诸如张骞;还有一部分想也不想就举牌乱答,无非就是想抢那第一个回答可以领奖励的名额。
诚然,沈乐妮许多问题都很难,很少有人能真正回答正确,所以为了让百姓们保持住热烈的情绪,沈乐妮就放了些水,只要沾边的,都能拿到奖励,也不再仅限于第一个回答正确的,凡是起来回答的,沾了边都能拿奖励。
甚至是周围围观的人海,只要问出了比较专业性的问题,或者回答沾边,也能拿到。
等台下回答的差不多后,沈乐妮开口道:“因为血液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运输。比如被肺吸进的氧气,会被血液带着输送到各个部位和器官。然后器官产生的有害物,又会被血液带到肺部,通过呼气排出体外。”
“原来如此!”
“好神奇!这些我从未听说过!”
“是啊,要不是沈国师,咱老百姓一辈子哪能知道这些?”
“沈国师真是个厉害的女子!”
“她是神仙吗?怎么知道这么多?”
“说不定是别人告诉她的……”
“那她也厉害!”
沈乐妮又道:“下一个问题,是什么促使血液不停流动?”
让百姓们过了下抢答瘾后,她便道:“说到这里,便要开始讲第二个器官了。有谁还记得是哪个吗?”
立马有人举牌:“我记得我记得!是心脏!”
“没错,是心脏。正如方才那位兄台的回答:心主血脉。”沈乐妮抬手指着木板上的一处说道:“人体最大的血管连接着心脏,而心脏会不停跳动,产生源源不断的力量,推动血液在身体里不断流动……”
沈乐妮把相关知识一点一点拆开来,然后缓慢而清楚地讲给所有百姓听,遇到那些很重要但又很复杂的地方,就再重复一道,直到部分人能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