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靠军训拯救霍去病(沐雪焚香)


刘彻也不再和她说笑,正色道:“既然是国师献出的,朕岂能让旁人夺去你的功劳。朕就说,是国师曾经偶然间找到的高产水稻,当初入长安时将其带了过来,秘密钻研两年才有了些成果。这个解释,国师觉得如何?”
“臣觉着,甚好。”沈乐妮十分给力地捧场道。
反正她觉得无所谓了,招就招吧,她也想看看她这棵树能招得什么样的妖风。
后日的大朝上,刘彻当朝公布了杂交水稻一事,将他与沈乐妮商议好的说辞告诉了百官,又重点提了下今年的水稻亩产,不出所料地收获了一片抽气声和上百张震惊脸。
在听了这杂交水稻一亩竟能产出七八石的稻子后,以至于前面说的又是国师带来的这句话,百官都没怎么在意了。
在诸大臣的祈盼的目光中,刘彻大方地按照官职爵位各赏了些才出的稻子,又收获一片谢恩声。
十月初,第六次军训完成了最后的汇演,顺利划上了句号。
汇演结束当夜,沈乐妮回到国师府,叫出系统,提交了军训结果。
熟悉的声音慢慢响在脑子里:“检测到军训成果。
本次为第六次军训,目标人数为六千人,实际为七千二百一十五人。用时六个月,综合评分为七十七。军训合格,获得积分二百零七分。累积积分为八百二十四分。”
“正在兑换物品……兑换成功。物品已下发。本次兑换物品为:压缩饼干三千箱,马具两千套,肉罐头一千箱,锰钢唐刀五百把,军用手持弩一百把,弩箭三千支。奖励:防砍服十件,纸笔各一箱。”
沈乐妮的眼睛险些亮成灯泡。
军用手持弩啊!还是一百把!
这次竟然解锁了这么个好东西!
还有弩箭三千支!这么多,发了发了啊!
至于其它的东西,除了奖励的纸笔外,沈乐妮倒没有多兴奋,毕竟都是早就解锁了的。但这么多东西里,就唯独手持弩把她笑的都能看见后槽牙。沈乐妮赶紧把书房门锁死,然后迫不及待地从空间里拿出了一把。
通体漆黑,是单发的,拿在手中还是有点重量。
沈乐妮细细摸着弩的各种结构,漆面黑的泛着亮光,光是瞧上去,便能看出用来锻造弩的钢铁材料乃是上等中的上等。
将弩放回去,沈乐妮这才发现箱子里还附带了一张简短说明书,上面写的是手持弩的功能:单发,射程两百米至四百米,精准度高,具有强大冲击力。
沈乐妮越看越爱,恨不得晚上抱着这手持弩睡觉。
她之前了解过这时候的冷兵器,如今用在战争之中的,近战武器多为刀剑矛戟,用在远程战争中的,一般是弓箭和大型弩机。虽然也有类似于手持弩的武器,但灵敏度、命中率、爆发力都是如同最初版那般,远不及她如今获得的这个。
可惜只有一百把,若是将士们人人都能手持一把,就不必再用那笨拙的弩机了。
“系统,这手持弩能破开的最坚硬的东西是什么?”沈乐妮好奇问道。
系统一板一眼地回道:“若是抛开一切外因阻碍,按照手持弩的最高威力,可破大象头骨。”
沈乐妮不知道大象头骨有多坚硬,但想象一下大象那庞大的身躯……嗯,反正这手持弩非常厉害就是了。
她按下激动的心情,将其它东西都看了看。
这次除了解锁了一样新武器,还解锁了现代的纸笔。
沈乐妮搬出两只纸箱子打开看了看,如她所想,一箱里面是书写用的白色纸张,另一箱则是黑色签字笔。
有了这两个,以后再写信什么的就方便多了。
将东西都收回去,沈乐妮的目光转移到了整个空间上。
如今她的空间里的东西已经堆成了数座小山,但整个空间极大,望不到尽头,怕是再来几次十几次怕是也堆不满。
如今已是十月,离明年春的第一次河西之战连半年的时间也不到,她得好好规划一下这空间里的各种东西该怎么用,用多少。
按照历史,明年春的第一次河西之战结束后,紧接着同年夏日就是第二次河西之战。不过如今有了外挂,有了这么多不属于此间之物的未来东西,加上经过军训已然焕然一新的军队,不知道匈奴会不会一次就被打得屁滚尿流……
但沈乐妮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匈奴能令大汉头疼这么久,亦是不能小觑。
不过东西不能一次就全部拿出来,毕竟后面还有第二次河西之战,几年后还有‘封狼居胥’。她不确定打仗的这几年是不是会接着军训,所以明年就先拿出一半左右就差不多了。
思量好后,沈乐妮进入到下一个问题,她对系统道:“你替我看看,我那预备教官连,有多少人合格了,顺便把名单给我。”
系统早在检测军训成果时就对教官连检测过了,当下便回她道:“教官连总共八十四人,合格率为百分之百。”
沈乐妮呼了口气,继而有些骄傲地叉起小腰。
不愧是我,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全部拿下!
如今合格的教官新的老的加起来总共一百六十八人,就算下一次军训人数达到一万人,那也够够的。
“宿主可要选择兑换成积分?”系统好心询问道。
沈乐妮想了想,摇头道:“先存着吧。”
按照系统那抠搜德性,这八十四人肯定兑不了多少积分,反正这次军训已经合格,且放在那里等以后万一有什么意外时再拿出来。
军训结束后,沈乐妮先是在府里躺了好几日,才开始捡起事来做。
她先是去了一趟女医堂,考校了一番三个新学员的所学,然后听了一堂孙大有的课。听完后,却是皱起了眉,但并不是因为孙大有。
诚然,孙大有对于草药一类很有研究,熟悉了基本上所有的草药以及它们的药性,但孙大有毕竟不是大夫,没有系统性学过医理知识,他也仅限于教一些草药知识。
还是得给女医堂请一两个真正的大夫,最好是识字且医术高明的大夫。这样的话,既可以教认字,也能教医理知识。
除此之外,沈乐妮之前早就想过了,收养一些无父无母的女幼童,从小开始教起,这样等她们长大了也算学有所成,正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候,可以为夫子,也可随军。
大夫虽然不好找,但幼童倒是可以寻起了。
说做就做,沈乐妮找来了李知琴三人,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她们,没想到三人一点也没迟疑,十分赞同地肯定了她的想法。
“我怎么没想到呢!”罗娣用力一合掌,发出一声清脆的掌击声,“若是这样的话,咱们每年也就不用费劲地招人了,虽然以咱女医堂现在的名声来说,招人好像也并没有多费劲……但若是收养那些孤女的话,一来可以让那些可怜孩子有个活下去的机会,二来从小开始教养的话,待她们有经验在身时,岁数也没有多大,长大后还可以继续学习。等学到老身这个岁数,也算是一名医术高明的女大夫了。”
李知琴也道:“知琴也觉得这个法子很好,国师打算什么时候开始收人?”
沈乐妮琢磨着道:“你们可以去打听一下,或者放出消息,暂时先收养十个吧,年龄在四五岁左右即可。”说着,她又补充一句:“还有一个条件,要挑选神志正常、身体无残缺的幼童。”
毕竟是要培养女医,以后更要随军,她虽然很可怜同情那些有缺陷的小孩子,但她目前没有能力和心力收养那么多人。
“我们知道了。”李知琴点头。
“另外,从今日开始,你们空闲之余也出去四处问问,就说女医堂要招两个识字的医术好的大夫,包食宿,工钱也好说。”
“没问题,国师大人,等会儿我们就上街去,到各个医馆去挨个问。”罗娣道。
沈乐妮摆了摆手道:“不着急,大夫怕是没那么好找,慢慢来。可以找人先把消息散出去。”
李知琴颔首,问道:“若是有医术好的大夫愿意来,可他却不识字怎么办?”
沈乐妮无奈一笑道:“只要有大夫愿意来当夫子就行,至于识不识字的,再说吧。”
因为女医堂的都是些女子,所以即便是普通的大夫,也不情愿来此当夫子教学徒,更别提那些医术高明的老大夫。何况这时候来说,医术都是属于私人手艺,一般不会外传,要找弟子都是找后代或者熟识之人。
大夫要那么好找,她早就找到了。
若是找不到的话,她可就要另辟他法了。不如直接去找刘彻要两个御医?怕是不行,御医虽然不敢违抗刘彻命令,但若想让他们心甘情愿地掏出毕生所学,怕是不可能。
想来想去,还是得找自愿的人才行,可那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找到啊,唉!
沈乐妮忧愁一叹。
-----------------------
作者有话说:有没有参加高考的宝子呀,祝金榜题名哟!

离刘据册立太子,还有八日。
忙完军训的事后,沈乐妮空闲之余,也不忘履行一下自己作为刘据半个夫子的职责。
其实这一两年来,她很少去给刘据讲课,一来是军训人数越来越多、时期越来越长,一年之中大半时间都待在校场里,还要忙着其它地方的事,根本没什么时间往刘据那里跑。
二来,刘据年龄渐长,这马上要立为太子了,她又不是名正言顺的皇子之师,她怕教不好,误导刘据,所以教的东西都是与科学数理有关的,至于那些经史儒学,深奥道理,她是碰都没碰一点。毕竟她自己都搞不明白,别把人未来太子带沟里去了。
之前她也向刘彻提过,自己是不是可以不用教刘据了,但刘彻直接把她的请求驳了回来,说反正她闲着也没什么事,不如去帮他教教大皇子,又说朕觉得你教的那些还不错,很是实用,正好可以让大皇子长长见识。
沈乐妮:……
打扰一下?我闲着没什么事?
我自己怎么不知道我自己很闲?
大领导都发话
了,沈乐妮还能怎么着,继续教呗。
幸好刘据对于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都很感兴趣的样子,每次也都认真在听讲,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没让她操什么心。
这日秋高气爽。
沈乐妮小心翼翼抱着教学用的东西,走进用来给刘据上课的一处配殿。
刘据到这里已经有一会儿,他从桌子上抬起头,看见来人时眼睛明显亮了一亮。
他立即站起身,朝着沈乐妮端端正正、一丝不苟地行了弟子礼,嘴里乖巧喊道:“夫子。”
“大皇子这么早就到了啊。”沈乐妮笑眯眯也对着他行了揖礼。再怎么说,人家也是皇子,马上就是太子了,规矩不能少。
“据儿才到不到一刻,不久。”刘据认真回道。
沈乐妮听着他那软嫩的声音和稚嫩的脸庞,只觉心里软成一片。
怎么办,每一次看见他都想rua。
努力克制住发痒的手,沈乐妮弯眸一笑:“那看来夫子也不算来迟。不说了,咱们开始上课吧。”
刘据点头。
沈乐妮走到讲桌前,将怀里抱着的裹了层布的东西轻手轻脚地搁在桌上,然后将布小心翼翼揭开,露出了里面的东西。
先入眼的是一只约莫一只手那样大的天青色琉璃瓶,瓶身是蒜头形的,琉璃没有一丝杂质,很是纯净,能看得见内里。
这是刘彻赏赐给沈乐妮的东西,要不是这堂课用的到,她根本舍不得带出来,生怕就碰坏了。
除了这个琉璃瓶,沈乐妮还带了一只火折子,一块拿来盖住瓶口的布。
下面正对着讲桌的刘据一直安安静静的看着沈乐妮动作,瞧见这只与教室内书香气不符的琉璃瓶时也没有发出任何疑问声,反正眼睛里愈发的好奇和期待了。
上了这么多次沈夫子的课,沈夫子每堂课总会拿一些新奇的东西来,却又和所授知识很相符。
但无论沈夫子讲什么,他都很喜欢听,虽然她讲的知识很是陌生和新奇,但他每次却都能学得明明白白,记得清清楚楚。
这次是什么样的知识,和琉璃瓶有关呢?
刘据期待极了。
沈乐妮摆好教具,便抬起头来,对下面端坐的小人儿开口道:“好了,咱们正式开始上课。”
她拿起毛笔,在磨好墨的砚台里蘸了蘸墨,然后侧身在侧旁凌空架起的一块光滑木板上开始提笔写字。
第一次上课时,她就让人弄了这么一块板子来,当成黑板用,每次上课都让人提前换上一块新的。
董仲舒和石庆偶然看见后,觉得这板子很是方便,后来两人给刘据上课时竟也用了起来。而且这板子还被两人推荐给了旁人,据说这板子如今好像已经在太学里用上了。
沈乐妮一边扯着袖子,一边在木板的左上方写下两个不大不小的字——科学。
写好后,她挪开笔,看了眼笔尖和按着袖子的手,轻啧两声。
还是粉笔好用。
沈乐妮将笔搁回笔架上,侧头看着刘据,清朗开口道:“今日夫子给你讲讲,‘科学’二字。”
刘据在几日前满了七岁,虽然还是年幼,但时代不同,刘据身份不同,父亲更是一代伟大帝王,自然不能同普通孩子相提并论。虽才七岁,但沈乐妮从这两年来的多次教学里已经看出,他的心智比同龄人成熟太多,懂的也很多。
固然有他比较聪明的成分,但大多是在日复一日的勤学苦读里锻造而成。
这是他作为大皇子和大汉太子该承受的苦。前者是身份,后者是责任。
所以,也可以和他讲一讲科学的含义了。
“大皇子,可学过这两个字?”沈乐妮问道。
此前她也偶尔和他提过这两个字,但碍于他年龄的原因,并没有具体去讲。
刘据点点头:“学过。科,有法令、科目之意;学,有学问、学习之意,也有私塾之意。”[1]
“那这两个字连起来,大皇子可知是什么意思?”
刘据疑惑地眨眨眼,想了片刻,老实地摇了摇头。
沈夫子有时讲了课之后,会对他说“这是科学方面的内容”,但又没具体跟他讲过科学是什么。他询问时,沈夫子只说你尚且年幼,以后会给你细讲的。因而听了许多次,他都不知道‘科学’之意。
沈乐妮又蘸墨提笔,一边在板子上写嘴里一边念着:“科学的意思,是指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认识和研究,通过系统化的方法,如观察、实验、推理、验证等,获得的知识体系。”[2]
她先将这个词的含义完整地给刘据又念又写了一遍,待放下笔后,果然瞧见了一张懵然的小脸。
沈乐妮笑着,指着板子上的长句子继续讲道:“通俗一些来讲,就是指咱们人啊,对这个世界的山川河流、草木、动物,对脑袋顶上的天,对脚底下踩着的地,还有对人所生存生活的环境、也就是社稷,甚至是对人的思想的了解和钻研,通过观察、做实验等等方法,来获得的一类庞大知识。这样理解了吗?”
刘据认真听着,半晌眼睛遽然睁大了些,恍然地点了点小脑袋:“夫子,据儿懂了。科学之意,说的便是人对天下间所有事物的钻研,通过观察和试验等一些方法获得的庞大知识。据儿说的可对?”
“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沈乐妮满意地颔首,夸道:“大皇子真是聪慧。”
刘据腼腆地抿了抿小唇瓣,道:“是夫子教的好。”说完,他看着木板上的某个地方,提出疑问:“夫子,什么是知识体系?就是您说的庞大知识的意思?”
沈乐妮想了想,温言对他道:“大皇子暂且就这样理解吧,等大皇子再长大几岁,夫子再给大皇子细讲。”
孩子始终才七岁,一下塞太多现代知识,怕他消化不了啊。
刘据似有所悟道:“欲速则不达,据儿明白了。”
沈乐妮牵着唇点了点头,肯定了他的悟性。
她继续讲道:“总之,科学是一门复杂且全面的学问,就类似儒学,经过三百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一门高深全面的学问,自成体系。”
刘据安静且认真地听沈乐妮说着,末了出言问道:“为什么会有这门学问?”
“因为科学可以使得百姓们的生活变得更好,也可以使国家变得更繁荣富强。”
刘据一听,有些讶异道:“科学,可以使大汉更加兵强马壮、社稷更加风调雨顺、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他以前学的那些有趣的小知识,竟有如此强大之能?
沈乐妮肯定了他的疑惑:“可以这样说。”
刘据露出更加茫然的神色,不禁开口问了句为什么。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