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媳妇连一个眼神都不给他,林南江也一直找不到开口的机会。
柳素琴正欣赏小老弟风云变幻的脸色,上辈子都少见他这么严肃的时候,可见是真的上心了,她也就见好就收,说出自己的解决办法。
她一开始跟林南江的想法差不多,若是父母舍不得给柳平买相机,自家可以提出借钱,借来的钱可以慢慢还,不用一口气掏出来,想来爸妈他们也不会那么心疼了。
但是说起摄影班需要自备相机的时候,柳素琴突然灵光一闪,立刻想到了更好的方案,出声询问,“倒是也有省钱的法子,你介不介意用二手的相机?”
柳平了解什么是二手后,瞬间像是抓到了救命稻草,双眼放光的看着她,“要把你们的相机卖给我吗,多少钱?”
“想得美,我家相机买来还不到一年,用得好好的,怎么可能出二手。”柳素琴没理会旁边疯狂点头的林南江,选择继续戳亲弟的心窝子,“再说亲姐弟明算账,这么新的相机卖给你,最多打个七折八折,你买得起吗?”
“买不起买不起。”柳平还是有点逼数的,连连摇头加摆手,“别说七折八折,就是半价我也买不起。可是姐,除了你们,还有谁会给我这个二手相机?”
“我们店里那群摄影师,每天聊得最多的就是各个品牌的新款相机,只要出了新型号,参数不错的,他们都想买回家,据说工资大头都花在这上面了,那他们手上应该也有玩够了、愿意淘汰的旧相机,你不介意的话,我到时候帮你问问价格。”柳素琴分析道,“他们干这行的,选的肯定都是专业相机,并且都很珍惜自己的设备,机子顶多旧了点,用起来都一样。”
“我也算是半个懂行的,到时候可以帮你检查检查。”林南江补充道,“说起这个,经常来店里的老顾客中也有两个干摄影的呢,我们前阵子正好聊起这个,他们也有朋友平时省吃俭用,有点钱就忍不住想买新设备,我也可以帮你打听下二手相机,或者请他们问问同行朋友们,总之我跟你姐一起努力,总能帮你寻摸到符合诉求又不贵的相机。”
钱菊香心想干这行怎么像中邪了一样,一个个赚了点钱就想买相机,那跟白干有啥区别!
他们老四确定还要跳这个坑么?费这么多心思,又是报班培训,又是到处找便宜好用的旧相机,要是这小子最后学出来,也跟前辈们一样带不回钱,钱菊香不敢想象她会有多崩溃。
钱菊香又一次打起了退堂鼓,只是在她出声之前,柳平已经对着亲爱的老姐和姐夫千恩万谢起来了,热泪盈眶,一副他的未来就托付在他们身上的架势。
而林南江之后的一番话,更是彻底转移了大家的注意力。
“对了,学费也有便宜的,我也是听那两个摄影师顾客说的,官方摄影协会牵头办了一个摄影函授学院,也是为了培养专业摄影师,总部在首都,但后来几个省会城市也分别建了分院,我们隔壁也有分院,因为算是半官方组织,这个学院跟私人培训机构比起来,学费要便宜很多,大概几百块一年。”
钱菊香一听学费只要几百块,瞬间抛弃所有顾虑,一门心思只想捡漏,“这个好,这个好,听起来就是正规学校!”
柳素琴和柳平的注意力倒是在他最后两个字上,不约而同追问出来,“要培训一年吗,或者还要更久?”
林南江回忆了下,“好像就是一年,记得他们提过,这个学院的老师也多是专家教授级别的,在大学里上课的那种,因为都加入了摄影协会,才会被请过来上课,想来他们教的东西也比较深入了,还有人专门去里面进修的。”
专家在这会儿是百分百的褒义词,钱菊香和柳老根一听自家儿子还有机会上专家教授的课,当时就肃然起敬,纷纷劝起了柳平,“你听听,这是多好的机会啊,别说学一年,两年三年你都不亏,反而是占便宜呢。”
柳素琴也认同道,“你还年轻,不急着工作,有机会可以多学点知识。”
柳平笑得没心没肺,“我知道,明年我就去姐夫说的这个学校报名,应该报名就能上,不用再考试了吧?这下学费和相机,我都可以自己出钱,不用找爸妈要了。”
“考不考试我不知道,朋友也没提过这个,到时候再问问。”林南江笑道,“不过学校在隔壁羊城,你一个人在那边待一年,吃住怎么办?”
柳平对此不以为意,“老妈一早就说了,我明年就算在深市学车,也是自己去城中村那边租个小单间,不能一直赖在你们家的,那这跟去羊城也没啥区别呀,到了那边先看看学校有没有宿舍,没有就自己在旁边租房子,吃饭也可以找同学一起拼菜,肯定有跟我一样的外地学生,他们怎么解决吃住,我有样学样呗。”
林南江提起这个是带了点调侃的心思,却不想小舅子看着没心没肺,内心还挺有分寸,且这话也并非无知无畏,他既然能接受厂里的吃住条件,去羊城培训一年而已,确实没什么好怕的。
这么想着,林南江竖起大拇指,不吝夸奖,“这话说得大气,小平,你长大了,像个大老爷们!你放心,姐夫到时候亲自陪你去羊城,帮你安顿下来。”
“姐夫,其实是你自己也想去瞧瞧吧。”柳平正经不过三秒,又开始呲个大牙傻笑,“要不你咋会把这学校的事打听得这么清楚。”
“你猜对了。”林南江也不介意被看穿小心思,反而顺势提出要求,“我确实想去上课,可惜没时间,所以你要认真学习,毕业回来也教教你姐夫我。”
“嗯嗯,保证完成任务!”
郎舅俩说着说着,就站起来勾肩搭背,嘻嘻哈哈,柳素琴见状,也起身伸了个懒腰,“那先这么说好了,到时候大家一起去羊城,送小弟上学,顺便还能旅旅游。早点休息睡觉吧,明天还要赶火车呢。”
钱菊香听到前半段话,正要开口反驳她才懒得掺和呢,在家带带孩子不舒服吗,他们年轻人爱往外跑,自己去就行了,别拉上他们老人家,不过闺女最后一句话说完,她立刻把话咽了回去,转而催促起来,“没错,别聊了,都回屋睡觉去,明早谁也不许赖床。”
说着一把抱过老头子怀里的小芳芳,喊上大侄女柳香香回屋睡觉,这两天是她们三位女同志睡一屋,柳老根和柳平父子俩
柳素琴当然是雷打不动的跟老公睡一个被窝,他们各自回屋时,她已经拿上睡衣去浴室洗漱了。
妆是吃完晚饭就去卸了,卸完顺手涂了精华和面霜,这会儿简单洗漱后,柳素琴直接扑倒在大床上,长叹一口气,“熬鸡汤好累啊。”
这一晚上,她接连做了两场人生导师,给堂妹和小弟量身定制两套发展方向,委实有点超出自己的负荷,关键是一时不察,已经接近十点了,想到明早四五点就要起床,柳素琴就感觉压力山大。
林南江心想这能怪谁?他可是刚吃完饭就提醒媳妇早睡早起来着。
虽然有点小情绪,但他更不忍心在媳妇伤口上撒盐,于是什么都没说,一味的抱起扑在被子上无力动弹的人,动作熟练又轻柔搬进被窝里,盖好被子,接着自己也躺了进去,熄灯睡觉。
“老公晚安。”柳素琴只来得说这么一句,就两眼一闭失去意识了。
今年回老家的队伍,少了个林全生,却又多了好几个人,行李也相应增加了,老邓一辆车显然不够,林南江让对方喊了个朋友,两辆车早早等在他家楼下,顺顺当当把他们送到火车站。
检票上车的过程也很顺利,忙而不乱,一行人依旧是夜深时下车、走出车站大厅。
不过这次在旅客匆匆的火车站小广场,仿佛听到有谁在喊他们,林南江最先反应过来,“我好像听见了姐夫的声音?”
柳素琴闻言跟他一起张望起来,不过还是林南江个子高占优势,他很快发现了人群中使劲挥手二姐夫何胜利,快走几步,双方顺利会师,等她带着娘家众人过去,对方已经跟林南江这个舅子简单寒暄完,正解释他深夜出现在车站的原因。
第84章 芳芳小机灵鬼。
何胜利年初跟小舅子林南河结伴来县里学开车, 郎舅俩共同努力、互相鼓励,也是在差不多的时间里通过所有考试,结束学习, 接着又拉上小舅子一起投奔远房亲戚何大武的车队。
他们家跟大武哥的关系已经出五服了,只能说攀得上一点关系, 但不多。
不过何胜利父亲曾经救过何大武的命, 早些年还是半大小子的他去河里摸鱼, 游到一半不小心腿抽筋,差点就淹死了, 还是何父注意到动静,当机立断跳下水把人捞了上岸。
何大武这人是有点匪气在身上,说好听点是讲江湖义气,否则也不能白手起家组建起一支规模不小的车队。
要知道这年头跑运输还属于高危工作,在省内周边线跑一跑还好, 多少算是同乡,能通融通融,换成长途线, 才不管你是谁, 也半句不听你忽悠, 有些穷疯了的村民光明正大设路障抢劫,报警都没用, 屡教不改,被抓进去大不了蹲两年, 放出来重操旧业, 反正都是没本的买卖,干一票吃两年,不亏。
何大武能在这样的环境下混出头, 只能说手段心性样样不缺,有股狠劲,但该大方的也非常大方,像是车队早期就跟着他的那几位司机,都是他过命的好兄弟,这些年纷纷在县里买了车子房子,媳妇孩子统统安顿得很好。
反而是何大武这个当老板,只最开始在城里买了个院子,稍微收拾下把媳妇孩子和父母都接到城里住下,后来赚的钱就都投入到车队里了,家人还住着稍显破旧的院落,父母惦记的老家房子也顾不上修,十几二十万的大卡车却买了一辆又一辆。
直到今年,他发现车队再扩张已经有点管不过来,这才停止了继续买卡车货车的打算,年底算算盈余,发现今年赚的钱,完全可以买个街面上的铺子,让媳妇和爹妈随便做点小生意,给他们找点事情打发时间。
剩下的钱,再买辆二十万的面包车刚刚好。
依着何大武以前的想法,他手头宽裕的第一件事,必然是满足父母的心愿,回老家盖个最豪华漂亮的别墅,好让乡亲们一天三顿的上门来吹捧他爸妈。
但这几个月何胜利不是带着小舅子跑到他收下干活来么。
何大武做人做事讲究有仇报仇有恩报恩,敢拦路抢劫他的路霸,他不怕拼个鱼死网破,但对他有恩的,比如小时候救过他命的何父,他发达后也没有抛之脑后,逢年过节回村的第一件事,就是拎着好酒好烟去找何叔喝两杯。
他也想多报答一些,奈何人家不需要。
何家可是他们村子里的一流人家,何父小时候跟着地主家的少爷读了些书,能写会算,公社时期被推选做了大队会计,后来大队部解散,成立村支部,他也在其中担任了个不大不小的职务,以前领着工资,现在则是退休金养老金,数目不多,也足够农村人家每月的开销了,生活十分滋润。
更何况何胜利还有个在部队里当军官的大哥,娶了领导的女儿,正是意气风发、保卫祖国的时候,短期内基本没有转业回乡的可能,作为长子却常年无法照看父母,何大哥只能一味的给家里打钱作为补偿。
何胜利的妹妹也很出息,念了高中,何大哥先是托关系给她在单位找了个临时工的活儿,后来又把转业回乡的战友介绍给妹子,然后在娘家和婆家的一起努力下,何小姑的临时工顺利转正,端上了何父最期盼的铁饭碗。
何家怕给在部队的老大造成什么不好的影响,一家子都很低调,住着青砖瓦房,一点也不羡慕某些大户人家的二层小洋楼。
不过再怎么低调,真正亲近的人家也多少清楚他们的底细,像是何大武,便一直都知道何叔并不缺他钱财物质方面的报答。
他这些年不仅没能真正报恩,反而还欠下更多的人情,有时候生意上遇到麻烦,跑断腿都解决不了,也只能求到何叔跟前,而何叔只要打一个电话,不论找大儿子和还是小女婿,最后轻松摆平对他来说像是天大的麻烦。
何大武对此心情复杂,半无奈半庆幸吧,最后本着债多了不愁的心理,养成了一回村就带着好酒去陪何叔喝两杯的习惯。
老爷子也就好这口了。
至于报恩什么的,慢慢来吧,总会有机会的。
如今这机会还真给他等到了。
说实话,比何大武预料的要快一些,但并不意外。
站在旁观者清的角度,他对何家的情况,看得要比何父更清楚一些。
他们家三个儿女,长子是公认的有出息,上过战场立过军功,是一条响当当的英雄汉子;小女儿也在城里端上了铁饭碗,嫁的老公大小是个单位的二把手,也脱离了平民老百姓的范畴;唯独他家老二从始至终窝在村里种田,连带着媳妇儿子也只能当泥腿子,村里人当面夸何父有个孝顺的儿子,背地里没少嫌弃何胜利,认为他就是没出息,比不上大哥小妹,干脆赖在父母身边啃老。
但何大武知道何胜利不是这种人,这些年他每每上门找何叔喝酒,何胜利都有陪同,三个人一起打开话匣子,聊起外面的形势以及生意上一些不必保密的事,何胜利也总能跟上他的话题,何大武就知道,他比村里很多人都更有想法,也有能力,在老家种地,靠着自己琢磨就学会了开拖拉机,和简单的维修,再有何叔以前的香火情,顺利接管了村里的拖拉机,给自己找了份外快。
他一直留在村里,说到底是何父要求的。
放寄予厚望的长子去部队打拼,把乖巧贴心的小女儿弄进城里端铁饭碗,听话孝顺的二儿子留在身边尽孝,这大概是属于他们老一辈独有的生存智慧,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点小心思,何叔不必明说,只看他们给何胜利找了个同样为人厚道又孝顺、而不是那种掐尖要强的媳妇,何大武就看得真真切切,何叔对二儿子是真没别的期望,只希望他踏踏实实在身边,尽孝的同时,也让大哥小妹可以没有后顾之忧的为人民服务。
反正他们家又不缺钱,以后老大老幺事业发展得好,也不会让他白白牺牲的。
何大武能理解这种想法,但不赞同。
老爷子毕竟年纪大了,在村子里待了一辈子,残忍一点来说,他的思想和眼光都落伍了,如今的社会越来越向钱看齐,用一句话形容当前社会的风气,那就是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所以说,何大哥何小妹在自己的单位混得再好、再受人尊敬,又跟在老家种地的何胜利有什么关系呢?他们是会那种以权谋私、大肆为自己人敛财,还是能把自己的工资福利分出来补偿人家?
都不能的,最后的结果只会是何胜利夫妻的牺牲,对他们自己毫无益处,甚至还可能耽误孩子的教育发展。
再说句难听的,什么时候何叔两口子没了,何胜利跟端铁饭碗的大哥小妹家怕也只剩下面子情,都已经不是一个阶级的人,又能与多少感情呢?
何大武看得出来,何叔对长子充满自豪,但更亲近满意的其实是何胜利这个次子,毕竟是唯一在身边照顾老人的儿子,老爷子也是真心希望老二家过得好,对老二的独子更是满心满眼的疼爱,可能老旧的观念加上一点点私心作祟,让他始终把老二拘在身边不放。
同样的,何大武也不希望自己尊敬感恩的老爷子临到老了这个后悔,看出何胜利对他的工作感兴趣后,他每次都会多提提自己工作上的事,争取就算说服不了固执的老爷子,也要对何胜利潜移默化,让他自己下决心迈出这一步。
不过在何大武的计划里,这一天大概要好些年后才会实现,何胜利有点聪明,可惜太过孝顺,甚至有些愚孝了,让他忤逆老爷子的心意,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何胜利媳妇娘家冷不丁出了个有出息的兄弟,在大城市做生意赚大钱,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出钱出力支持家里的小弟去学开车当司机,这事彻底鼓励或者说刺激到何胜利,毕竟他产生这个念头的时候,三舅子还没开始发家致富呢,如今就连几乎是他看着长大的小舅子也要走在他前面了,他可不就着急了么。
在乡亲们眼中老实敦厚的何家老二,到了而立之年头一次反抗老爷子的安排。
何父好面子,没让外人知道动静,但其实在何家和亲友之中,这事闹得挺大的,就连何大武都过来劝了好几次,加上有亲家那边的乐见其成衬托着,好面子的老爷子只能低头,嘴上说着以后不管老二,实则一口气把他的培训费全掏了。
相似小说推荐
-
京都宴(菌落PCR) [古装迷情] 《京都宴》作者:菌落PCR【完结+番外】番茄2023-08-26完结简介: 宝安十六年,苍北敌寇作乱,镇北将...
-
玩家是心灵导师才不是第四天灾!(玉食锦衣) [网游竞技] 《玩家是心灵导师才不是第四天灾!》作者:玉食锦衣【完结+番外】晋江VIP2025-10-05 完结总书评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