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了同宿舍那几个人也是技术工种,还有人读书学专业的那些理论,说是回国后考几级工。也有人学外语的,讲与当地的女人谈朋友了,会一门外语交流方便。
人家都这么有追求,就他一个人想打牌,也玩不起来。久而久之,他也从营地图书馆借了一些闲书看,什么武侠小说故事会,还有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出版物,逐渐沉迷。
花萌萌守在食堂等了许久,终于看到渣爹的身影。渣爹晒黑了不少,全身精气神与在国内判若两人,吃饭的速度很快,也不左顾右盼,吃完就直奔图书馆而去。
等着渣爹从图书馆离开,花萌萌才溜过去问,他平时都借什么书,管理员说就是一些小说之类的,还总是问正连载的那几本网文什么时候能拿到后续出版的本册。花萌萌记下了那几本书的名字,回到了直升飞机上。
花琨听到了直升飞机螺旋桨转动的声音,下意识往窗外看,瞥见了一个高瘦的女人背影,很眼熟,像他的女儿。随后他又垂下头,自嘲地想,怎么可能是他女儿呢,他把房子都抵押了,女儿现在不知道流落在哪里刷盘子呢,不可能来非洲的,来了也绝对不会想要见到他。
第253章 滑雪小镇酒店
花萌萌在回国的飞机上才略微提了一下偷偷单方面看了看渣爹的事情。林若妍也没有安抚她,她觉得经过这件事之后花萌萌能成长的更坚毅,完全把控自己的命运。
回到国内之后,林若妍就收到了追回的三千万,以及一千万表彰。据说是因为老徐他们捣毁了那个地下拍卖会,弄了不少没主的“经费”。
参加地下拍卖会的很多人,用的都是没来源不干净的钱,当年这些钱花了也就花了,谁敢去国安部门认领?自然也就充作办案经费和奖励了。
对于林若妍这样关键时刻直接砸钱支持的爱国商人,有好事自然给她留一份。当时若是等着系统拨款,拍卖会的机会很可能就失去了。
另外,陆方远被救回来了,正在军区医院治疗,他遭受的折磨很多,还被注射了成瘾药物,不成人形神智不清。至少一年以上的治疗期,身体状况也不太可能恢复如初,到时再看是直接退休终身疗养,还是能转岗二线。
林若妍将那一千万捐给了冀省几个贫困县的学校。这次捐赠,她也带上了王民,自己做善事,给王民撑场面,王民当然是乐意的,他也跟着捐了一千万。
王民的事业根基就在冀省,京市南边的xx新城因着样板组团,以及随后开业的规划展馆等等成为了上级很喜欢去的地方。每逢省里有什么活动,也都在xx新城的新酒店搞个分会场,安排省里政要和知名商人来xx新城参观。
毕竟那个时代很少有如此大盘的项目,把会所修成了镇中心加上规划展馆的格局,这就不是一般开发商能做得到的。
规划展馆中除了展示了未来小镇的外观,还有大量产业引入的逻辑,以至于来过的生意人都想着在这里也安置一个工厂或者办公点,有了这些又带动了一批家属的住房需求。
样板组团的那些院墅已经卖完了,随后再有住房需求,就是王民着手开发的洋房、高层等等产品了。
林若妍看王民渐入佳境,自己操心的就少了一些,转而去关注了崇l县那边的滑雪小镇推进情况。
科学种菜实验基地已经成了县里和地级市那边的一个研学基地了,不只是高校和省里相关部门的人络绎不绝轮流来参观搞实践和团建,还有一批食品加工企业也被李力请了来,围绕实验基地盖起了工厂。
王民在山脚下修建了一个小镇酒店,整体规划是林氏地产设计部给把控的,参考了北欧的房屋造型,结合雪场一期,落成后正好赶上了雪季,看宣传片就像是在北欧拍的一样。再加上一些刻意的引导,有针对性地投放广告,让京市及周边大城市的人充分体会到,三四个小时不出国就能平替国外高端滑雪的妙处。
这个酒店规模也是极大的,除了常规休闲度假之外,还有会议培训接待等全套功能,温泉不是真的,也用了先进的技术实现了地热泵人造温泉的效果。
看了唯美雪景宣传片的野生游客、滑雪爱好者络绎不绝赶来新场子体验,还有花萌萌那边酒店联盟的注册会员,也都收到了相关广告推送,将这里视为了冬季体验域外风情高端滑雪运动的最佳去处。
虽然从建筑设计和施工完成度来说,这个酒店并不如xx新城那边,这是林氏地产的设计部和工程部给的回馈,但是整个题材非常新颖,就是国内比较少有的滑雪运动项目。这个在国内逐渐兴起的冰雪运动分支,以前只能在国外体验,现在算是家门口也可以享受了。
除了酒店盈利状况不错之外,林若妍当时顺便拿的周围地块也被有心搞雪场和酒店的人盯上了,问价的价格越来越高,只等她点头挑个顺眼的卖地。
这些地当初拿的就便宜,不到十万一亩,她倒手一卖三四十万一亩就不少赚。除了山边那些荒地,县城主干道左右,围绕未来高铁站附近的一些地块也有人开始问价了。
县里的领导这时候已经醒悟过来。搞经济还是要流量才行,种菜和食品加工能带来实打实的收益,酒店业和那个滑雪也不是虚的,国内真有那么多人开车三五个小时跑来这种穷乡僻壤,在雪场玩好几天。
住店吃饭,旅游消费这都是收益,尤其下雪的这五六个月,以前当地人就是猫冬在家啥也没的干,现在这种月份,很多农民也跑去雪场和酒店帮忙打杂了。哪怕就是捡垃圾、铲雪呢,这都是不要学历的力气活。
还有那些身强体壮却没啥文化的小伙子,他们胆子大,借钱报名参加滑雪培训,学了一个季度,也能成为雪场陪练了。听说到了夏天,没有雪了,这里还能变成滑草的场地,照样能吸引客人来。
相对于酷热的京市和冀省南部地区,崇l县是先天避暑胜地。这样算起来一年七八个月都能算是旅游旺季了,剩下几个月种种菜,那也是农业观光项目,收入眼见提升了一大截,人们的生活越发有奔头。
周边几个山村贫困县的年轻人,以前出来打工肯定奔着地级市去,现在也会来崇l县找机会,工作几年就有钱在县城里租房买房安定下来,比住在山里村落好多了。关键是崇l县的工作机会多,种菜、端盘子、搞卫生这只要是下过地的谁都能干,又不挑学历。
这个模式做成之后,李力当年的心愿也算实现了大半。王民更偏重酒店这一块,两人在省里也算是风光得很。
没多久,两人又得了个项目机会,想起了林若妍的好处,再次连手去四合院那边登门拜访林若妍。
林若妍现在基本很少去办公室了,她一去,员工们都和打鸡血一样,她怕他们太辛苦了,只能是少去,让秦爽盯着摊子,重要的事情再找她商议就好。
她现在进化的更像是一位全职妈妈,每天送孩子上下学,毕竟小低年级,孩子放学时间比较早,学校在放学后有一些补习班,林梦溪也不用上,只挑了一些初中的实验课和创新项目跟着。
一周有两天下午三点就要回家了,林若妍就去学校接他。回来后还要督促他锻炼身体,娱乐休闲,不要总是沉迷学习什么的。
这天刚把儿子安顿给新的格斗老师,王民和李力就来了。她在四合院第一进的正堂与他们一起喝茶聊天,趁机介绍了一下自己在狮城那个豪宅项目即将开售了,诚邀这两位老板到时候去狮城观摩。
第254章 老酒店改造
拿着装帧精美的双语狮城豪宅宣传手册,王民和李力看得颇为心动。这两人也知道狮城与国内没时差,语言与社会人文环境更贴近国内,国内很多富商都会倾向在这里购置资产,退休后就算不移民也可以去那里长期生活。
买别家豪宅不知底细,林氏地产的豪宅那当然是可以的,质量和建造质量都没得说,还比较符合国内人的生活实用习惯,不像当地的人那种抠搜的小房间,国内还是讲究一些大空间大排场的。另外这项目是s岛999年的有地住宅,就和永久产权没啥区别了。国内的房子都是七十年产权,在海外买个年头久的私产,也算一种差异化投资了。
两人都表示要买一套,之后才说起了新项目的消息。
王民说:“在蜀中有个雪山林总知道吧?”
“窗含西岭千秋雪,那个西岭雪山么?”林若妍心念一动回答。
王民点头:“是的,那里算是南方比较少见的常年积雪不化的雪山了。有人给我们提了那边造雪场的机会。”
李力也说:“当地对于冰雪产业其实早有一些想法了。这也是我偶然知道的,一家海外的雪具生产商,居然在蜀中省会开了一个合资工厂,说那边人力便宜,政策给的也不错,建造工厂的场地底价拿到,还给了补贴。产品直接销往咱们国内,海外品牌也能卖不错的价格,交通倒也方便。他们打算继续扩建产业园,把滑雪周边的设备设施生产都纳入进来。”
林若妍好奇道:“李总说的周边,还有什么设备,是大型的室内造雪设备么?”
李力微笑道:“是啊,南方现在有几个人造雪场,都是在室内‘大棚’里弄成冰天雪地,堆出来雪道,只能是初学者用,维护成本也非常高,设计得较为落后了,真正滑雪的爱好者还是要室外场地才舒服。
也有一些训练场地可以用设备实现。我去海外参观过那种大型的雪地模拟设备,就是那种超级巨大的几十米半径钢铁平台,人在上面一圈圈滑,下面平台依赖机械臂托举自己转,有各种角度,能基本达到室外滑雪场的效果。在产业园引入这样的先进设备的研发制造,将来就在设备生产地附近搞这种室内雪场,与室外的结合,还不受天气影响,全年都能训练,绝对是南方一大特色了。”
蜀中位于我国西南,自古都是西部经济的一个核心区域,省会有个县叫大y县治理的很好。
当地提出来一个是在雪山做真的雪场,像崇l县那样,还有一个是在海拔低又温暖的地方搞一个人造的雪场,一年四季都能用,尤其应对酷热夏季。蜀中那边对东南沿海以及西部地区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本身也有不少风景名胜,是旅游大省,再加持一下这个题材,锦上添花更上层楼。
林若妍听着王民和李力的描述,当然是有兴趣的。
书中情节还有相关记载呢,蜀中有个雪山小镇,还有滑雪场馆,夏天就变成了南部多个省份的避暑胜地,李一琪和魏煦都去过蜀中,一个去谈业务,一个是拍电影。好像此前魏煦拍《埋伏》这部片子也去蜀中取景。
那边对东南亚、中亚那些邻国也很有吸引力。
“他们说起来在雪山那边有一栋老的酒店,建筑质量肯定没问题,如果我们接手改造一下,能很快就投入运营,雪场的建设那边也有扶持,甚至可以考虑在镇子里的工业园区,让咱们引入滑雪相关的产业。”王民说的眉飞色舞,“还是蜀中的管理者有头脑,经济上的发展思路更先进一些,不用我们自己忽悠,他们就想到了滑雪小镇这样的题材背后能做的产业引入与整合的价值。”
现在王民说话也已经自然融入了一大堆国际上先进的产业理念名词了,听了好几次产业方面的介绍,他出门也都是将经济和产业的价值先说出来,一套套宏观发展大逻辑信手拈来,而不是只讲什么酒店或者旅游单纯的小行业角度,所以领导们都很爱听他说的那些。
地方上的管理者,尤其这种已经有一定旅游发展的行家,目前更看重的是以旅游带动而来的,更多的高端产业就业机会,而不是以前那种普通的地段岗位了。尤其蜀中,随着国家大力开发西部的政策,那边的诸多装备制造产业的机会,也都蓬勃发展起来。
蜀中自古就是人口和劳动力大省,以前都是出省去东南沿海务工,现在他们在家门口的产业园里就能找到工作,还能学技术什么的,自然是乐意。
“那个老酒店是要公开拍卖转让,还是怎么个意思?”林若妍对于蜀中的认知大多数都是很美好的,唯一不放心的是几年后那场大地震,蜀中省会其实也被波及了。
那之后蜀中的房地产行业和旅游业其实都遭遇了一些滑坡,好在一方有难八方相助,国家在灾后投入了更大量的资金不光是基建造新村,还引入了更多的新产业。以前只依赖旅游的区域,涅盘重生,引入新产业,十几年后经济增长态势整体肯定还是上升的。
但是那边搞酒店,还是收购一个旧酒店改造,就需要慎重了。
林若妍说:“那两位需要我做什么呢?”
李力也不避讳:“我这边资金主要还是在崇l,山中雪道后续几期都是吞金兽,抽不开多少了。”
这是很含蓄的说没钱,但是李力有雪场设计方面的经验,也有一批滑雪爱好者群落,其实是放在现实世界里,他将来搞社群推广,振臂一呼,一大票爱好者们都可能去他的新雪场,不愁没有客源。
而王民说道:“我的根基在冀省,蜀中实在没什么资源。林总什么时候过去考察,我陪着去看看,真正能不能做,做多大规模,只弄个酒店还是要做成一个滑雪产业新城,这都是要仔细研究的。”
王民做事情很看重的还是人脉与地方关系。地方政府目前为了招商引资,对待有意向投资的商人当然都是好话和笑脸,但是真过去了之后,能不能赚钱,做多大规模合适,有否其他利益方面的牵扯影响,真不是凭空能想的。
林若妍在现实世界里听说过蜀中这个地方,有一段蓬勃发展期,很多大地产商过去造特色小镇,结果好几个亿扔着,没见到多少回款。这可能还是政策问题,或者说当地房价其实一直起不来也有关。
但是酒店和旅游行业以及上下游相关体育装备制造就不同了,引力模式不是买地卖房子那套土地财政,而是真正的实体经济、高端制造业,说不定可以更稳妥长线发展。她要和王民这种老行家亲自看看,当地管理者的心思以及管理水平,才能有更准确的判断。
第255章 蜀中山川好
从京市飞蜀中,林若妍和王民都是头等舱,白天的航程也不困,王民就和林若妍聊天,侧重问了海外的那些事。
林若妍之前已经讲过了狮城项目,改日约王民和李力去狮城,这会儿非洲项目还没开始投标呢不方便,就只能谈谈玻瓦国:“南美玻瓦国面积不大,他们那里总统很亲民,又有反抗西方奴役的传统,总的来说比较好相处。就是海外的人明显比较安逸,不像咱们国人这样勤奋。”
王民去海外也只是陪着妻女旅游,到高档商店买买买,看看名胜古迹,很少关注到更底层,他好奇道:“玻瓦国当年也是北美那些大国的后花园了,为啥突然闹崩了?我记得我年轻的时候,北美还在那里搞了不少建设。”
林若妍说:“那个时候北美的基建很强,他们国内土地私有不好搞项目,就对外输出基建能力,就近到南美,也是为了赚钱。不过他们总想着别家也和他们一个意识形态,变成他们的经济殖民地,这种剥削让当地大部分区域都发展不起来,还对北美产生了强依赖。
后来当地人觉醒了,自己有资源有土地有良好的气候,凭什么要被北美剥削呢?他们想要自己的工业体系,自己开采矿产之后搞加工,再出售的价值肯定比单纯出卖廉价矿产资源要赚的多。
北美怎么肯让他们这么玩呢?当地的大多数有钱人也已经习惯当买办,在自己国家赚够了钱,全家移民去欧美。如果资源都被国有控制了,他们这些买办私人企业怎么混?”
王民说:“那你一个女生怎么想到去那么远的地方做生意?听说还去总统家里吃饭了?”
林若妍说大实话:“我也是跟着大国企的船过去,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当地的稳定也不知道能持续多久,生意不敢做大,两三年赚到赚不到见好就收,锻炼团队而已。”
王民说:“祖国山川大好,在国内有机会的话不比国外差。你这想法不错,锻炼了团队去哪里都能继续做大生意。”
林若妍点头:“那是。冀省就不错,什么地貌都有,环京做一圈,十几年都足够做了。”
王民当然爱听这个:“这次去蜀中看,要是不行也别强求,老哥哥在冀省有路子,就像你说的环京做一圈,就够我做到退休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是的,我失忆了(岁既晏兮) [穿越重生] 《是的,我失忆了》作者:岁既晏兮【完结】晋江VIP2025-10-29 完结总书评数:838 当前被收藏数:2974 营...
-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陈年明月) [现代情感] 《他的夏天遥不可及》作者:陈年明月【完结】晋江VIP2025-10-29完结总书评数:595 当前被收藏数: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