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敏却没同意,说道:“你媳妇孩子还等着你回家呢,如今当了爹,凡事就该多考虑考虑妻儿,现下我这也没什么大事了,早先回家报喜才是正经,横竖不过几个月我也上京了,到时候咱们娘俩有的见,带你媳妇孩子多来看看我。”
贾琏故作委屈地道:“侄儿没成亲的时候您多疼我,如今三句话不离凤哥母子,姑妈还说我吃儿子的醋,您看看,连您都不疼我了,我能不吃醋嘛。”
“刚说你稳重,又油嘴滑舌,这么大人了,就这么给你儿子树榜样的?”贾敏嗔了贾琏一眼,宠溺而慈爱,“别说你了,就是懋哥儿志哥儿将来成亲了我也一样。”
贾琏自小没了母亲,邢夫人万事不管只知敛财,只有贾敏给了他母亲般的关怀教导,贾琏实在是羡慕他人有母亲疼爱,连责打也是他羡慕不来的,他知道贾敏是真心为他考虑,虽然贪恋这种母子般的感情,还是听了贾敏的话,在林府歇息了三天,就带着贾敏给贾母的平安信启程北上了。
此事过去之后,贾敏又劝过林潆打消和离的念头,那些道理,那些不得不考虑的现实,林潆心里都清楚,也知道自己的和离之路难于登天,即使顺利和离,卫若兰和卫若莲兄妹俩的前途也会因此而断送,卫桭是不可能不会再娶妻的,继母到底不是生母,即使面子上待卫若兰兄妹过得去,也不可能对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孩子付出真心,而且一旦有了自己的孩子,为了爵位家业,狠心铲除卫若兰都不是没有可能。
原着中卫若兰属于王孙公子,有才貌仙郎之称,而史湘云的门第虽然不差,但父母双亡,在保龄侯府地位尴尬,和卫若兰门第上并不十分相配,这结亲之事,恐怕也是有后母做主的因素,林潆也不想让卫若兰和史湘云结亲,其实她并不讨厌史湘云,而是她想规避这个剧情。
因为在许多红学家的猜测中,卫若兰和史湘云成亲不久就病逝了,如果卫若兰没有和史湘云成亲,是不是会逃过一劫呢,卫若兰到底还是林潆的孩子,她无论如何也不想看到儿子英年早逝。
卫若莲是个意外,却是林潆的心头至宝,若女儿没有了生母,生存环境更为艰难,可卫家却不会让她带走若莲,若莲留下是伯府千金,跟着她走了就什么都不是,将来说亲也很难找到四角俱全的人家。
这些不得不考虑的问题,每一天都在折磨着林潆,为了儿女,还是为了儿女,当了母亲,果然什么都不是了。
在赵弸查案之时,菁玉收到了命轮的提示,增寿半年,许鸿才痊愈了,菁玉没有刻意去问红藤许鸿才的情况,看她的样子也知道她大哥活下来了。不过这时间还真是巧,林家遭诬陷被调查,许鸿才的病好得便这么快,想来是看林家即将落败,无利可图,那点不切实际的痴心妄想登时散了个干净,人清醒了,这病也好得快了。菁玉冷笑了一声,遂撂开不再去想,他们阖家即将上京,整理行李就够让她忙的了。
黛玉第一次遇到搬家这种事,有些期待又有些不舍,住了这么多年的宅子,这一去,估计将来就不会再回来了,她只在书中游记里看过一些外地景物人情风俗的描写,也想出门看看,现在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黛玉依偎在贾敏怀里,好奇地问道:“母亲,京城那么远的地方,是什么样子?咱们在京城的宅子又是什么样的?有扬州的宅子大吗?”
贾敏牵着女儿的手,含笑温言道:“京城是天子脚下,是最繁华不过之处,和扬州很不一样。咱们在京城的宅子可比这里大多了,你还记得我跟你说过,咱们林家祖上是宣平侯。”
“嗯,我记得,您说到了父亲这一辈爵位就没了,但是父亲凭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中了状元。”黛玉用力地点头,眉眼弯起得意的笑意,自己父亲连中三元,当然是值得骄傲之事。
贾敏笑道:“林家是侯府,祖宅是敕造的,侯府的规制可比这盐科御史的官邸大多了,只不过北方建筑大气雄浑,南方精致婉约,风格迥异,等咱们到了京城,你就选个喜欢的院子住。”
黛玉拍手笑道:“那我还要跟姐姐住,到时候咱们在院子里种上松竹梅,既能吃竹笋又能吃梅子,姐姐做的话梅和笋干都可好吃了。”
菁玉失笑道:“完了完了,我把我的小妹妹养成个小吃货了。”
“能吃是福,你们长得健健康康的,我就放心了。”贾敏在梦中看到黛玉身体虚弱,心疼不已,如今黛玉甚少生病,还喜欢吃菁玉做的小零食,贾敏求之不得,只要女儿健康成长,吃点零食算什么,林家也供得起。
赵弸押解崔玮进京受审,对元康帝如实禀报自己所查到的一切,林海的罪名查无实据,盐税库银分毫未少,元康帝早就猜到是有人诬陷林海,而林海入京途中遭遇数次刺杀,更印证了他的猜测。元康帝将此案交给赵弸审理,同时赦免林海,留京任职,官位待定,元康帝先给了他两个月的假,回扬州和新任巡盐御史交接,再携家眷入京。
卫桭原本也想和林海一起南下接妻女,不想卫翎突然病倒了,身为长子,卫桭要于榻前侍奉汤药,便委托林海一路照料林潆母女上京,同时应了林海的请托,安排工匠修葺林家祖宅。
长安城中,贾琏高中举人的喜讯让贾赦比平时更挺直了腰板子,一高兴给了贾琏不少古董宝贝,贾母收到贾敏报平安的信,又听闻圣上赦免了林海还要留他在京任职,虽然官位待定,但巡盐御史已是正三品,他还有个正二品的兰台寺大夫的虚职,将来官位只高不低,更是高兴得不得了,立即打发玻璃去把邢夫人王夫人和王熙凤叫过来,商量等贾敏进京之后接女儿女婿小住之事。
作者有话要说: 换地图,接下来进入京城剧情,去贾府住是不会了,林家祖宅已经开始修葺了,会回娘家做客,但贾敏知道后事,对娘家已经失望了,不会留女儿在贾府住下来的。
☆、第三世(五十三)
王熙凤比贾母更早知道贾敏即将上京之事,这些年她常听贾琏说姑母待他如何之好,林家又位高权重,如今眼瞅着要留京升官,贾琏已经考中了举人,将来还需要林海提携,她哪有不奉承的理,此时听了玻璃传达了贾母的话,就已知道要做什么了。
王熙凤换了件衣裳,让乳母好生哄着芇哥儿睡觉,携了平儿丰儿出门,不妨刚走到门口,听到外头丫鬟说道:“二爷回来了。”
贾琏携一身风尘从外面进来,脱了斗篷给丫鬟,见王熙凤穿戴整齐,便问道:“有事出去?”
王熙凤笑道:“老太太叫我呢,可能是因为姑妈即将上京的事儿吧。”因见贾琏一身风尘,又问道:“二爷一大早就出门送姑父南下,这会子才回来,怎么就弄得一身的灰?”
贾琏道:“姑父回扬州接姑妈,让我帮着卫大人采买些修葺宅子的材料,卫老伯爷病重,卫大人忙不开,我亲自去看了一遭,找了几个工匠,明儿就开始动工。”
王熙凤心念一动,林海修葺祖宅,这么说来林家上京就不会来贾府暂住了,林海上个月进京时是戴罪之身,贾府可没一个人替他说话的,如今林海升官在即,虽说不会对贾家太多抱怨,但肯定有所不满,不然也不会这么急着修葺祖宅了。
贾琏也想到了这一层,道:“一会子见了老太太先别提这事,免得她老人家不高兴,老太太说什么你只管应下来。”届时贾敏愿意不愿意住,贾母再生气也落不到他们头上。
王熙凤笑道:“我晓得轻重,二爷先进屋歇着吧。”说完和平儿离了自家院子,去往贾母的荣庆堂。
和贾琏说了几句话就耽误了时候,王熙凤加快脚步,好在进了荣庆堂,王夫人和邢夫人都还没到,暗自松了口气,进屋笑道:“老太太急着叫我过来,可有什么事儿吩咐?”
贾母满脸喜气盈盈,“天大的喜事,等她们两个来了再说。”
正说着,王夫人和邢夫人一起到了,小丫鬟打起帘子,几个丫鬟簇拥着两位夫人进来。
“都坐吧,我有事跟你们说。”贾母喜气盈腮,王夫人见状便猜到一二,元康帝赦免林海的旨意已经下来了,贾母紧接着就喊她们过来,不是为了贾敏还能为了谁,胸口不由有些发闷。
贾母道:“姑老爷要留京任职,现下回扬州接敏儿他们母子几个进京,这事你们都知道了吧。”
邢夫人木木地点了点头,王夫人挤出一丝笑意道:“琏儿一大早就去送姑老爷南下,我们都知道了。”
“二爷回来那天我就听他说姑妈可能要上京,没想到真应验了,姑妈上京,老祖宗母女团圆,果真是天大的喜事呢!”王熙凤站在一旁,笑得灿烂如花。
贾母笑道:“算起来也有十一年也没见了,我就这么一个姑娘,又嫁的那么远,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林家老宅十几年都没人住了,且先在咱们家收拾个院子出来,等敏儿他们一家子来先住着,老二家的,这事就交给你和凤丫头了,敏儿素日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你可比她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