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在一旁却快要急死了,忙忙的再次问道:“姥姥,后来呢,茗玉小姐还在那里吗?”
刘姥姥是个极通达的老人,既然贾琏已经叫破了她就笑道:“并没有这样一个茗玉小姐,都是老婆子编排了哄哥儿的,哥儿别往心里去啊。”
贾宝玉失望极了,双眸都暗淡了。
撇开贾宝玉,刘姥姥便实心的和贾琏王熙凤说起闲话来,问及国师是多大的官,王熙凤便笑道:“爵比国公。”
刘姥姥又问国师是管什么的,贾琏便笑道:“执掌宗教,管的是驱邪伏魔的事儿。”
刘姥姥登时一拍大腿就道:“了不得,原来这等邪祟鬼怪的事儿都是您管着的,老婆子冒巧真是问对人了。”
“姥姥是遇见什么邪祟之事了?但说无妨。”贾琏道。
刘姥姥道:“方才我说那个茗玉小姐真真是骗人的,却真有那么个抽柴取暖的事儿,是个长着牛头的怪物,说起这怪物打从我们村方圆十里没有不知道的,凡是谁家要死人就都能碰见它,有见识的老人就说它是地府派来收魂的牛头鬼差,单管我们这一片的,让我们各家各户都敬着,逢年过节的都要在家门口献上三瓜俩枣的祭品,说来也吓人,头天晚上献上第二天一早就干干净净的了。
只是我私心里想着,鬼差那是阴人,咱们活着的人怎能轻易得见,阴阳混乱那不是吓死人吗,那次天蒙蒙亮时我听见动静隔着窗户往外一瞧就看见那牛头人偷我们家的柴呢,那分明是个长相怪异的人。”
贾宝玉听罢早吓黄了脸。
王熙凤怕把他吓出个好歹来急忙道:“宝兄弟莫怕,你大哥哥是国师,咱们家有护宅神兽,鬼祟莫侵,吓不着吓不着啊。”
贾琏瞥一眼贾宝玉笑道:“瞧你这点胆子,怕的什么,明儿咱们就叫上蓉儿蔷儿去姥姥那庄子上抓这个牛头人去。姥姥说的没错,活人轻易见不到阴人,这牛头人既还需要偷柴取暖那他便是个人了。”
作者有话要说:
从老家回到上海了,修整完毕,从今天开始大山菌尽量日更哈~
谢谢宝贝们一直的支持~
注1:关于这个茗玉小姐的这段描述出自红楼原文。
关于上一章的【情出自愿事过无悔】这八个字不是大山菌原创,在哪里看到的忘记了。么么哒~
第83章 勾魂使消亡寻继任
翌日, 秋光潋滟,贾琏果真召了贾蓉贾蔷来, 拉着宝玉, 以护送刘姥姥回庄为名, 带上家伙就兴冲冲的抓捕牛头人去了。
刘姥姥女婿所在的庄子就叫王家庄,在十里屯。
一路上骑马而行, 见识了不少山野风光,有峰峦叠嶂, 飞瀑流泉,也有铺满了野草低矮灌木的平丘,挨近十里屯时,高山峭壁便少了, 耕地农田多了, 满目拾掇整齐的庄家。
或是绿油油金黄硕果累累的玉米地,或是穗子压弯了枝杆的高粱地,或是炸开了口子的一田黄豆子。
这个时节正是秋收时, 农夫有戴着草帽割豆秧的,也有不戴帽子任凭秋阳暴晒的,那汗珠子啊像流水似的往下淌,那黑黝黝的面目呦, 满是喜悦。
田埂子上更有三两个光腚的男童,不知从哪处水洼里摸出了泥鳅、河蚌闹着喊娘要烧肉吃。
远远的农人看见一辆青绸马车驶来, 车旁伴着锦衣华服,头戴笠帽的年轻公子都纷纷停下手里的农活看起热闹来。
现已到了王家庄外了, 刘姥姥就坐不住了,嚷着看见熟人了要下车和人打招呼。
得了探亲假的青儿只好放了刘姥姥下车,她自己也下来了,回身又抱出了拿着鸡腿啃的满嘴油光的板儿。
“穗子她娘,是我呀,不认得了。”刘姥姥走上前去就给了蹲在地头上啃黑面馍馍的老妇人一巴掌。
老妇人年纪虽大,身体却倍棒,肩头上挨了刘姥姥一巴掌身子都没歪一下,笑声嘎嘎的站起来,用粗糙的手掌小心翼翼的碰了碰刘姥姥身上的酱色绸缎衣裳道:“这是绸子的不?”
刘姥姥兴高采烈的道:“那可不,是绸子的,国师府老太君赏我的。我那车里还有一大包袱呢,我自己穿不完回头给你送一件,咱们老姐妹一块享受享受。”
“那感情好呀。”老妇人再度嘎嘎笑起来,声如闷雷。
“我家里来贵客了,不和你闲磕牙了,我得回去杀鸡宰鸭的好好招待。”
老妇人连忙跟上刘姥姥,一边回头打量骑马跟随的贾琏等人一边笑呵呵的问,“老姐妹,你如今是了不得了,攀上京城的贵亲了,以往还当你是没脸没皮的打秋风去了,不成想你还有这本事,把人家贵公子都弄到家里来了,他们还要不要陪读,我家妮儿啥都会可听话了。”
刘姥姥笑道:“噫,还用你巴巴的说到我脸上呦,咱们老姐妹是啥关系,他家要是要人我第一个想的就是妮儿。”
“好好好。”老妇人顿时高兴的了不得,先不说刘姥姥的话真不真,只她说的这些话让人听了心里就暖烘烘的。
贾琏的耳力超出一般人良多,把刘姥姥和老妇人的对话听的一清二楚,脸上带笑,心里禁不住感慨,刘姥姥这么大年纪真的没白活,处处都散发着生活经验的智慧之光。
要知道,多少老人是越活越糊涂,活成刘姥姥这样的老人是少数,谁家摊上就是谁家的福气。
马车从庄外驶入,早有顽童把消息带给了在家里翻晒玉米的王狗儿和王刘氏,因着农忙,王狗儿就没有去走街串巷,因此一得了消息就跑到庄头上迎接。
一经刘姥姥介绍,王狗儿趴下就给贾琏磕了个头,口里直念贾琏的活命救济之恩。
贾琏下马笑着扶起,道:“快起来,要说救济你一家的是内子,可不是我。”
王狗儿连忙赔笑道:“夫妻是一家,都是恩人。”
一忽儿邀至家中,刘姥姥换上粗布衣裳,系上围裙就开始张罗着杀鸡焖饭,又令王刘氏去庄头屠户家里买肉,青儿刚到家放下自己的东西就忙着烧茶刷洗,她本知道自己家中没有待客的茶杯,现正在洗刷的是向丰儿申请的贾琏在家时常用的一套,她心细,便是茶叶也是从丰儿那里申请来的,贾琏平素爱喝的。
贾琏宝玉被请至堂屋炕上坐着,蓉蔷二人就指挥着赵天梁等护卫从车上往下搬米面。
共有细白面两大袋,碧粳米两大袋,精致的茶点花糕果脯若干盒,剩下的就是府中女眷赠送的银子钱串,数匹绸缎纱罗,穿不着的旧衣裳和一些针头线脑了,独贾母除了给银子之外衣裳还给的最多,都是没上过身的,众人年节生日献上的,每一件都是上品,由此可见老太太拿刘姥姥是当正经远房亲戚看待的。
王夫人因在做姑娘时和刘姥姥有一面之缘,故额外赠送了刘姥姥一百两银子,让买田置地,劝说以后再不能投亲靠友的。别的且不论,王氏赠这一百两银子的心是善的。
不久后,刘姥姥就整治出了一席丰盛的农家野味,贾琏独爱那一盆青椒地锅鸡,把肚子都吃圆了,直乐得刘姥姥合不拢嘴。
宝玉爱那一道野菌子汤,就着吃了一大碗碧粳米饭。
蓉蔷也不是挑嘴的,更何况刘姥姥是合了老太太眼缘的,他俩便都敬着。
饭毕,宝玉见了搁在墙根下的镰刀好奇,拿在手里试了试,见了纺纱车也要去踩一踩,兴头的四处逛。
贾琏便领着他们出了门,王狗儿跟在后面服侍。
乡下姑娘,能走路时就要跟着阿娘刷碗洗菜,拿得动扁担了就要挑水,空闲时还要抱着小弟弟,如贾琏宝玉这样长的好看的公子哥儿们进庄子就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甭管心里有没有旖旎的憧憬,大姑娘小媳妇都打扮的干净利索的出来看热闹。
蓉蔷二人脸皮子厚,大姑娘小媳妇看他们,他们也笑嘻嘻的点评这些村姑们。
宝玉愣愣盯着一个抱小弟弟的清秀丫头出神,喃喃的不知道在嘟囔什么。
贾琏笑着听了一耳朵,竟嘟囔的是:原来,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像家里的姐姐妹妹那样……原是我见识浅薄,自以为是了。
不知怎的,贾琏就想起“何不食肉糜”这则典故来。
和贾宝玉此时的心境大概有异曲同工之妙吧。
听的再多,都不如身临其境的震撼。
并不是所有的女孩都像红楼梦里的女孩子一样享富贵,镇日里风花雪月强说愁,还有许许多多的女孩们在受贫穷,灾年旱月里忍饥寒。
从庄头逛到庄尾,贾琏在一户门前种着枣树,树上趴着老鸦的地方站住了。
“叔叔在看什么?”蓉儿笑嘻嘻的上前询问。
贾琏道:“看那老鸦。”
“老鸦有什么好看的。”蓉儿寻着贾琏的目光看过去就道:“半死不活的蹲在那里不吉利。”
“是呀,不吉利。”说完贾琏就道:“今儿咱们在姥姥家住一晚吧。”
贾蔷忙道:“莫非那牛头人会来?”
贾琏点头,“这家将有白事。”
王狗儿震惊的瞪大了眼,不为别的,只因他是清楚的,这家里有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近几日就听见说就是这几天了,不过是还吊着一口气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