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这么大,有钱有闲又宅的人会错过很多热闹事,现在又没地方雇佣太多家丁,全靠这些帮闲来通知哪有热闹。
刘辨正和不知道多少代以前的祖姑婆东倒西歪的躺在一起,喝的醉眼惺忪。听歌女唱着曹操的词——这歌女生前是曹操府里的歌姬,得病死了。
有人来敲门,吹箫的美人得到示意之后,去开了门。
进来一个脸圆圆眼睛大大看起来就很讨喜只是有些轻浮的帮闲:“东家,地府出了一件大事,您可知道?”
刘辨懒洋洋的问:“什么事?”
“大喜事儿!神鬼伊尹给神鬼华佗的《青囊经》准备了一千本,好纸,好字,自从华佗死下来就开始雇人抄写,抄了这些年总算凑够了一千本。”
“这热闹吗?”刘辨死的时候没听说过这人的名字。
“热闹啊,扁鹊老神医也来了,几位老先生亲自坐镇。生前行医的可以得到一本,生前学医的可以买书,要是单纯想要本书,两千钱。明天正式开始,现在正在准备呢。”
这里俩人对此没什么兴趣,却有很多鬼对此趋之若鹜。虽然不学医,也不想学,但是都想瞧瞧这几位神医长什么模样。还有病死的鬼想问问,自己的病当时有救没救,是不是真的只能死。
发书的地方就在阎君城中最繁华的大街上,在阎君殿前那条笔直的大路边上,现在还在准备。
伊尹理直气壮的进了阎君殿:“给我一百名鬼卒做排场。”
“十八个,一边站九个就挺好看了。”
“给我五十个如何?”
“适可而止啊我们这儿没那么多人。”
“行,那就十八个,披甲胄,拿斧钺长矛。”
斧钺长矛不只是武器,更是礼器。(仪仗队武器)
阎君问:“死后学了这些东西,等投胎之后还记得么?”
“有些人学东西很快,一点就透,就是前生和做鬼的时候琢磨透了。只不过大部分的鬼都不学无术,赚够了钱就去玩。”
阎君伸手:“先给我们两本。”
伊尹笑眯眯的从袖子里抽出被包裹好的五本书递了过去:“我要在门外立旗帜,三日。”立巨大的旗帜这种事要提前禀告的。
得到允许之后,回去叫人拿了染色的布和竹竿:“贤弟,来写个旗。”
“是,您让我些什么?”变得非常年轻的华佗有点不好意思,他写医书是愿意世上的医生都成为名医,自己研究出什么东西来,也愿意在成熟之后给人分享,奈何生前觉得没写好,等到要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他现在的相貌是刚学医的时候,十几岁的模样,那时候精力充沛不知道累,每天都在快乐的学习。
“写上华佗著《青囊经》。”
伊尹非常骄傲,一代代的医术变得更强,更厉害,这可真好。
他当年的外科医术至多是让那些受刑被砍了鼻子、砍了脚趾头或脚的人别死。
华佗更不好意思了,受儒家思想影响,医生的地位并不高,只是方技。他从没想过在类似于皇宫的阎君殿对面摆开阵仗送人书籍,能送书就算是算是开宗立派啦。这再挂上高高的旗帜,有点太招摇了:“这合适吗?在阎君殿对面,大街之侧,赠送方技书籍。”
“阎君同意了。”
最终因为华佗老神医精通小楷但不善于写巨大的大字,没法在两丈白布上写字,由伊尹代笔。
场地还在布置,走过来两个低着头的人,其中一个结结巴巴的小声问:“神医,您您,您能治结,结巴么?”
华佗差点让他伸手把脉,后天的结巴能治一治,先天的说不准。
伊尹好奇了:“奇怪,韩非死了之后就不结巴了,变成鬼怎么会……等会。”他招手叫过来一个家丁,附耳嘀咕了几句:“去吧。你等着,我让人去抓药了。”
很快就端过来一碗黑乎乎散发着怪味的汤药。
伊尹语重心长:“我这药乃是秘方,不是家传,我发明的,专治鬼魂的哑巴结巴,一剂见效。”
结巴跪下磕了个头,接过碗来吨吨吨的喝了:“呃,这药味好怪,啊?我不结巴了?”又磕了两个头,快活的退到旁边。
华佗激动的问:“这是什么秘方?请兄长教我!”
“薄荷、冰片、樟脑、附子适量。”
华佗认认真真的推演了半天药效,没想明白:“这药能醒神开窍,补益肾阳,寒热相冲……”不对啊,不合理啊。是我才疏学浅吗?
扁鹊在旁边笑倒:“喝了之后舌头又凉又麻,觉得治好了就好了,是也不是?”
伊尹抚掌而笑,还没适应鬼魂生活的年轻人真有意思。
“这算是情志病了。”张仲景玩笑道:“若让我治,就按百合病来治。”
两位还得回忆一下金匮要略里的百合病,抑郁疲惫和受了刺激,想吃饭吃不下,平时不和人说话,坐立不安,很难受,像发寒又不冷,像发烧又不热,口苦,小便赤红,用药不能治。
华佗问捂着脸的女人:“姑娘,你有什么事?”
那女鬼移开袖子,露出一张脸,她这张脸可谓世间少有,额头上大半红色的胎记,脸颊上有一道扭曲的伤疤,脸上还有三个黄豆大小的黑痦子。“神医,您能把胎记和痦子去了么?俺打小就长成这副模样…俺怕下辈子还长这样磕碜…”
几位医生在旁边各自思考自己会怎么解决这个问题,要是她小时候还能试着用针拔除。
华佗直接说:“痦子可以试为之。这胎记……”
“怎么治?”
“用刀剜去。”华佗说:“我生前在人身上试过,留的疤痕很淡,用脂粉可以遮掩。煮一碗麻沸散来。”
女鬼狂喜之余,定定心神:“您能把这片胎记削下去吗?求您了,试一试,鬼不会死。”
伊尹说:“胎记到不麻烦,你找个文身匠,刺一朵牡丹花的轮廓上去,红色的正好是花瓣。”
几人进了屋,女鬼被一碗麻沸散放翻在地,华佗洗了手,在烛火上烧了烧小刀,开始一层层薄薄的横削。虽然早就知道他精通内、外、妇、儿等科,但到地府认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他给人动刀。
“真妙啊!”
“真能给人开颅而不死么?”
华佗:“我也没试过。曹丞相问我如何医治,我说开颅可治,我也没劝他一定要试啊。咱们都知道,脑袋上这层骨头难以用针砭触及,用药也不好使。唉。”就是提出治疗方案而已,不听就不听嘛。
伊尹偷偷喝了一口麻沸散,要亲自试一试,坐在旁边拿镊子扒拉着瓷盘子里切下来的小黑片片:“没想到这么有意思。”
“没想到地府里还有需要大夫的鬼。”
几人一对眼神,异口同声:“开一家医馆吧!”
切完痦子的女人和不再结巴的结巴相携离开了。
伊尹大着舌头:“瓦,瓦有店,唔?”他捧起水碗狂喝了两碗水,抖了抖身体,把这些水都抖到地下去:“好麻沸散,真妙!”
扁鹊:“我尝尝。”
没过一会,又来了一个鬼:“俺天生少一只脚,几位老神医能给俺治一治么?”
四个人这顿研究,觉得他需要找一个木匠,而不是医生。
一传十十传百,来求医的鬼倒是不少,都是求切痦子切瘤子的。
到了申请好的正日子,跑过来十八名鬼卒,个个身披亮甲,手拿长矛。
先在伊尹的指挥下把大旗立起来,然后,两边各九个人,对称的站好了。
家丁们搬来了席子和桌子坐垫,又搬来一箱子又一箱子的书放在旁边。
伊尹的号召力很强,没过多时地府所有的神鬼就都来了,几百个散发着微光的人在街上缓步行走,整个地府的街道都变得明亮了,还有一些在人间修炼的地仙也来了,又过了一会,诸子百家就从阎君殿墙上的锦画中一一出来。
然后他们稍微露了一面就都去玩了。
自称生前行医的鬼只要接受华佗的抽查,就可以拿到书。
神鬼之一的许平君看到神医聚会,想问问自己当年中毒是不是真的没救,是不是太医院太废物才导致,又想了想,虽然知道中毒了,却不知道是什么毒,总不能让人家猜嘛。就搁下一锭金子,买了一本《青囊经》,听名字好温柔的一本书,打开一看映入眼帘的……如何给中箭的人清创,还附了皮、肉、筋、骨的截面图。在往后一翻,如何给孕妇催生。。。
不看了,谢谢,干货太多,拿回去收藏吧。
好些个鬼挤过来也不为了买书,也不为了看华佗,只想见传说中被狱卒烧掉的青囊经。
关羽也过来买了一本,他虽然喜欢读史书兵书,偶尔也看看闲书。
邻居跟他不谋而合。孙策、周瑜、鲁肃仨人也来了,两位都督想要学习一下养生之道,买本医书回去看一看。
孙策没有买书,只想问一个问题:“我死前是面部中箭,若是神医,可以治吗?”
华佗问:“哪里中箭?”
“面部。”
“具体是?是额头,脸颊,还是眼睛?”
孙策丧丧的指给他看:“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