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完结+番外 (文绎)


  “给你二百官吏的名额,自己招募人手,给所有人建立一份档案。”
  “名额不够就再来要。”
  “那谁弄的那个九品中正制挺好的,拿来借鉴一下,把那些有能力的人格外圈出来。”
  “真没想到有这么多人躲在荒芜中,去把他们弄回来要么当差要么投胎。”
  “你还需要什么?”
  地府什么样的人最多?死于暴尸荒野,没有人收葬,更没有陪葬品和祭品,甚至没有后人的可怜人最多。他们一生通常没做过什么大事,祖祖辈辈耕种,除了在乱世中有少数人能易子而食之外,连害人性命的机会、胆量和能力也没有。到地府之后,聪明的去自己做生意,读过书的努力当鬼吏,机灵的去做了鬼卒拿俸禄养家,或是给人当家丁伙计,踏实肯干的带着全家一起去屯田的地方耕种,木讷又想偷懒的人就游荡在荒野间。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在石头滩上捡石头的人也太多了吧!百万啊!这些人不工作也没饭吃,却为了逃避灾荒战乱不愿意离开。
  诸葛亮沉默好半天,他现在已经彻底负责地府的户籍问题了吗?这件事的确很重要,也是他最擅长的事:“阎君容禀,迁荒野游民回来,需要军卒协助。”
  阎君当然也知道,在桌子下面和桌上的杂物堆中摸了半天,互相询问是谁放丢了,最终无可奈何的问:“调兵的令符呢?”
  都尉:“阎君,五枚令符现在都交付出去了,正在外用兵。”
  嬴政哪能专心致志的吃柚子,一听见这话就精神了:“哦?”地府居然有对外用兵的时候?我还以为禁军大营里驻扎的军队都是等着地府有人叛乱呢。
  阎君们按了按钮,隔绝声音,默默的和自己人商议:“我就记得派去其他地府协助平乱的前后两支军队,还有去哪儿的?”
  “张天师借兵提走了三万阴兵你忘了么?”
  “那都是那年的事儿了,到现在还没还回来?”
  “行这是三个了,然后呢?”
  “然后?前段时间海里地震,龙王借了一万阴兵清理沙硕石头,挖他儿子和蛋。”
  “噗我想起来了,他和父母吵架,搬出去住在最深邃的海沟里,鬼进去都迷路。”
  “还有一块令符呢?”
  “我不记得了。”
  “嘿!还记得不,咱们之前让禁卫军轮流去当鬼卒,给鬼卒换班,拿了一块令符!作为调兵的信物。”
  至此,所有人恍然大悟。从旁边摸出一根银条,开始刻字。
  神仙阎君都懵了:“自己刻字?”地府的人手没稀缺到这种程度吧?
  “嗨,为了省事嘛。要不然我们得写下字来,让匠人拿去刻,刻好之后再拿回来,施以符咒法术辨别真伪,谁有那个耐心啊。”
  诸葛孔明也很懵,他是头一次见着这种事,不论是皇帝还是主公,都没有亲自掏出刻刀来给人刻虎符、大印的事。这或许不算什么,但和过去所积攒的印象相差太多。懵了一会,就整理好了思路,之前调给他的四十多人在搞定官吏兵卒的花名册之后,就都回到各自的衙门去了。现在这件事旷日持久,或许没有结束的时候,这二百人的名额差不多够用,得去召人,以生前做过功曹的人为主。唔,不知道这种人能有几个不下地狱的。
  领了令符,又问了送刘禅受审投胎的流程,确定他投胎之前真得去地狱受罚,不至于像胡亥、王莽那么惨,就拜谢而去。
  阎君们想了一会,又问:“现在的判官没有富裕的人手。除了历代贤臣和春秋镇里的贤君贤后之外,还得选人呐。”这也就能凑出一二百人,还差几百人到上千人不等,人间到底有多少县城?
  郡县制的划分倒是很简单,就按照阳间的城池来算就好了,人多的地方偷偷设下城隍庙,死了人就近抓来审问,完美。但是地府又没有荐举制,人间的官员大部分质量存疑,少部分好到不行的死后又不愿意工作,好难办。
  嬴政差点就说他们没认真看自己写的策论!想到了!写的很清楚!你们看东西……算了忍了忍了。他又重新说了一遍:“清点所有考过了判官考试但没来工作的人。”
  譬如说刘弗陵,现在还在快快乐乐的当着城门校尉,听扶苏说他乐于看城门口百姓的悲欢离合,寻仇、家人死后重逢、俩仇人同归于尽死后继续打。这究竟有什么意义?他有能力,就该去工作。
  “从校尉和曾经做过校尉的人中提拔。在门口贴召贤榜。”
  阎君们想了想,好麻烦,生前真没干过招募人才的事,死后做的……其实也不咋地,好些个人都只想隐居不想工作。
  他继续说:“有道是千金买马骨,只要写明白城隍的职务和爵位和俸禄,以及一些专供官员的奇珍异宝罗列出来,自然有人应召前来。要招贤得修造黄金台广而告之,要让士兵努力作战得数着人头给人加爵位,现在这样不已名利爵位诱惑,也不给人施展才华的机会,指望这些鬼魂什么都不为,就为了报效阎君,这太(可笑)为难他们。
  人才永远不缺,难的是识人用人。再有一点,昏君手下倒不乏名臣,只是被杀了心寒,不敢再为官。孙皓曾有一个大臣陈声,孙皓的妃子派人上街抢掠百姓财货,被他绳之以法,孙皓锯下他的头,弃尸山脚。车浚也很好,因治下大旱他拒不缴缗钱,被杀。凡此种种,不可枚举。像是这样的大臣,若令其安心,可用。还有些贤才,终生不曾入仕,应该让许劭、司马徽等人来点评举荐人才。”前者是说曹操乱世奸雄的,后者是举荐了诸葛亮和庞统的人,这种识人之明很不错。
  阎君:“说得好!说得对!”
  “我觉得你负责招贤就挺好。”
  “同意。”
  “真专业嘿。”
  “我也同意。”
  “哇我们之前有叫人来当判官吗?”
  “好像没有,来的人要么是一腔正气要么是穷。”
  “不愧是你啊,能把六国的人才都划拉来给自己用。”
  “这些人居然是不安心啊,我没想到。”阎君们光想着自己很好,可以以德服人,忘了让人吹自己一波。
  嬴政谦逊了两句,不由得想起当年因为生气和受人挑唆,下了逐客令,要不是李斯的谏逐客书……想起李斯真是令人难过。多么干练的一个人,非要和赵高勾结。
  其实每一个开国皇帝都非常善于给自己划拉人才,刘邦、刘秀或是曹操、孙权到这里来,也能给出同样的建议,但是他们或是懒得出来工作,或是出不来。
  孙权收到亡国的消息之后,在帝镇中狂骂了孙皓数日。
  曹操和刘备不胜其烦,只好来劝他。要么作为邻居听他咆哮,要么凑近点听他低声抱怨,后者还清静一点。而且,其实心里也挺高兴的,我们俩的国家前后脚灭了,你居然坚持了这么久,哼。
  孙权拍了一摞祭文骂骂咧咧:“臭不要脸的,还敢说大胜晋国,年年出征,年年大胜,结果就胜到亡国了?我早就知道不对劲!”穷兵黩武耗尽国力,要是不打仗还能好一些。
  每次大胜祭告祖先时的祭文,他都留着呢。当时就觉得用兵过于频繁,现在一看,好么,果然如此!
  曹操劝道:“别这么说,不只是因为穷兵黩武,他还滥杀大臣,把人剥皮挖眼。还采选天下的美人,官员的女儿未经选拔不许出嫁,还有一点,大兴土木建造宫殿,耗费万万钱。”这都是扶苏议论时局时说的,他格外避开了孙权,没有当面非议他的孙子。
  刘备也劝:“别生气了,不就是父祖辛辛苦苦的打下的江山毁于一混蛋吗?我不也是一样。你好歹是传位给了孙子,你看我,到我儿子就没了。”
  曹操:“玄德公,你房中无人,不如向张春华提亲。”司马昭让你儿子说出乐不思蜀,你就当他爹!
  孙权欲哭无泪:“我怎么见我父兄呢。这桀纣一样的孽子!你们蜀汉是国力衰弱,我东吴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富庶过人,兵力强横,硬是被折腾没了……”
  曹操心说:你这有什么的?我还无颜去见高皇帝呢(曹腾,他祖父,宦官),他老人家还专门跑来责骂我呢我也没吭声。
  刘备笑了起来:“曹髦现在整日围猎司马昭,倒是有趣。”
  孙权:“你们来干什么来了?”到底是安慰我还是聊天?“的确有趣,还总有好心人把他落空的箭送回去。”不用问好心人是谁,全镇子除了扶苏尽量保持中立、司马家本身就是靶子之外,都会把落空的箭扔出去。
  司马懿家三个男人现在出门都手持盾牌,尽量不在空旷的地方多做停留。
  杨艳的事情简单多了,她有丰厚的祭品,每天除了无聊的思念丈夫,惦记丈夫有没有变心之外,就是想儿子。多余的时间就是跟人争辩:“衷儿一点都不傻!我是他亲娘,知子莫若母!”大部分时候她都能赢。
  刘邦:“(ˉ▽ ̄~) 切~~你知道什么叫傻儿子么?小娘们,瞎模糊眼的能看出什么来?他好不了。老子见过的傻小子比你生过的还多。”
  他这话说的信心十足,因为一个皇帝,一个继任的皇帝,很难做到尽善尽美的程度,自己瞧着自己十全十美是明君的皇帝也必然有缺失遗漏的地方,或是懒惰,或是自己宠着自己。有些问题搁在别人身上,可以含糊过去,可以指责为守成之君,搁在一个全镇子都希望是傻小子的人身上,那就是傻。他们就不信了,司马家这样的乱臣贼子还能生出聪明儿子来?呵呵。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