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曌点点头:“不错。”
李亨还有一个女儿,永和公主,也和和政公主关系好,一生致力于钻研美容术,研究各种中药、食材糊在脸上的效果。有十几亩地的天地,也不置宅院,也不修庙宇,让家仆去种各种她需要的中药,研究了两种记录在医书中的洁面粉和去角质香皂。
武曌也知道这个,公主没有藏私,用料也不贵,现在……已经抢了郭圣通的生意。
“宁国去回鹘和亲,去的第一年可汗就死了。唉,当时大唐国力衰微,回鹘也学坏了,居然要人殉葬。宁国就质问他们,大唐没有这种风俗,你们仰慕大唐,求娶公主,就是为了学习先进的文化知识,就应该摒弃恶俗。然后就回来了。”
李治皱了一会眉头:“岂能让亲女儿去和亲。”从汉朝开始,到唐朝,送去和亲的公主几乎没有皇帝的亲女儿。
李亨就等这句话呢,恰当的哭了起来:“若是大唐盛世,天朝上国时,又怎会如此狼狈。子孙不肖,不能守住祖宗家业,国祚衰微,神威动荡,嘤嘤嘤。”
他哭着骂的是自己无能,但首当其冲的是李隆基。
正在这儿哭着呢,王菱恰好也来拜访——她刚和长孙皇后说了李隆基的三车坏话,也来和拜访盟友。‘母子’一见面,都有点不好意思,现在做的事可不符合道德。
知己知彼当属夫妻,亲近莫过于父子。
李隆基恰好有一个致力于给他拆台的老婆,还有一个满心自保的儿子。
这俩人既了解政治,又了解他。
二人分工明确,王菱能言善辩,负责点破他的谎言。而李亨么,他有些笨拙和富于表面,就负责在必要的时候跪下道歉,哭,做一个‘跪直了挨打,认真道歉,深深悔过’的好样子,衬托李隆基。
在王菱和李亨的不懈努力下,他任何一个自我解释、辩白、推脱的举动,都被俩人拆毁。
李世民:烦。
揍李隆基没有太大意义,他们很快就继续数日不归的生活,忙自己的事。
原先宗室们很有上进心,现在都有些麻木了——只要工作强度够高,就能磨灭大部分人的希望。
数年间平淡无奇,虽然因为平定安史之乱抽调兵力,程元振隐瞒不报,让吐蕃打了进来,李豫也逃跑了一次,虽然有郭子仪力挽狂澜,还是国家颜面无存。
他丢失的妃子、太子之母始终找不到。
治理的很好,精简官吏之后盐的价格大幅下跌,盐的收入增加一倍,真利国利民。
刘晏实在是优秀。
但安史旧将田承嗣、李宝臣、李怀仙节度使,率所部驻于河朔三镇。不奉朝命,不输其赋。
唐玄宗曾追封姜太公吕尚为武成王,张良孙武配享(坐两边陪着),后来几次更改,附庙的武庙十哲有变动,武成王的封号也改回过太宗,配享的武将也变过。
后来唐肃宗又给改回去了,武成王庙和孔子的文宣王庙同样待遇。
李豫想把弟弟塞进去,被劝阻了。有打算把郭子仪送进去,但显然郭子仪寿命不短,未必是谁送谁。
很多已经绝祀的武将又有了天外横财。
张良闭关修炼一甲子,出关时打开门,只见眼前一片漆黑,就好像被什么东西埋了一样。没错,就是祭品山把他埋了。天下各州都有太公庙,按月祭祀,每当发兵出师或各将领及文武举人应诏,都要先去太公庙拜谒。
姜太公时常被拜,受人香火替人忧愁,有点为唐朝的局势。
关羽捋须沉吟:“为非作歹还敢求我保平安,有些离奇。”
……
又过了几年,李豫实在是思念弟弟,就给李倓追封为皇帝。
大唐一朝,有父亲追封儿子做皇帝,弟弟追封哥哥做皇帝,现在哥哥追封弟弟也没关系啊。
李倓:我要感动哭了!!爱他!!
第269章
大历三年追谥李倓为承天皇帝,与(玄宗女)兴信公主第十四女张氏冥婚。
李倓死后一直尽力让自己活得轻松一些, 松弛有度, 除了闻鸡起舞——他花高价买了一只鸡当宠物养——早上练武、读书, 下午出去游玩、读书、结识古人,晚上回家继续读书, 夜深时去练武。
不用为花销发愁,哥哥一继位就给自己封为齐王,改葬时埋入大量陪葬品。
他的性格也好, 聪明, 矫健, 正直,认识了不少朋友。相识相知才互相吐露真名:“其实我不叫李炎, 我是李倓。”
漂亮的小伙伴震惊了:“你一定想不到, 我是韩子高。”
“你说你是高郎, 我以为你是高长恭!”长得好看又武艺过人的人不多, 这么好看的人实在是太少。李倓原本不愿意和美到能让人看呆的男孩交朋友,显得自己不正经, 和对方打了一架之后才觉得可以交往。
互相交换了身份, 这才知道原来朋友中只有韩子高一个历史名人, 另外几个都得翻翻书才能查到, 还有一个名不见正史野史的。
李倓通知了几个新认识的好朋友:“朕作为皇帝要换个地方呆着了。”
别人都劝他别去, 听说阴间的皇帝行踪成谜,好像都不太自由,我们几个都等了很多年才见到自家皇帝, 还都要隐晦的交往。但他不为所动。没等阎君派来请人的都尉到眼前,自己先捏着追封为皇帝的祭文,背着打点好的包袱兴冲冲的跑的飞快,划船划的飞快,又跑到阎君殿前,见关着门,问门口的门卒:“请问,什么时候能进去?”
门卒道:“小郎君稍等一会,阎君们正在开会。聊完了就开门。至于时间长短,议事的时候谁能说得准。”
李倓在门口徘徊。时不时的露出微笑,又有点担忧。
嫡母张皇后已然不知所踪,哥哥默许李辅国杀了张皇后,后来又因李辅国越发过分,派人暗杀了他。这两个人是父亲的心腹,是他的左膀右臂,在父亲心里比我都重要。我得保护哥哥,肃宗陛下若要打我,我能扛住,我很扛得住,若要打哥哥呢?我能把他拉开,让他动弹不得。在此之前,恐怕玄宗祖父和肃宗父亲之间的关系也很不和睦,我是光明正大的看热闹呢?还是隐晦的看热闹呢?还是看一会就去拉架呢?
在四周徘徊,看到有一条小路直通后山,不是阎君们专享的后山,是另外几座。他想起自己现在的情绪有些激荡,恐怕不适合见阎君谈话,得平稳下来。信步往山上走了走,这里果然风景如画,又往高处走了数百米,回头一看,能看到阎君殿前又有几个人停下脚步,等候在门口。有这些人做标记知道什么时候能去求见了,又往上走,不多时看到李白坐在树下弹剑而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阎君殿中济济一堂,正在探讨一个比较严峻的问题。
水有源树有根,这件事说来话长。自从张巡死守睢阳之后,人间有争议,地府的态度倒是比较统一,在这里有不少人亲自体会过自己或家人因为城破丧命、没来得及自杀被人杀着玩。就连被安禄山的军队劫掠杀戮的百姓也有不少,都感慨自己没遇到张巡这样有能力死守的官员。
并为他写诗!平均每人写过一首。
谢道韫想起自己的蠢蛋丈夫,世界上怎么会有那样的人,竟然坐以待毙,再看看张巡,在位卑职小、兵力羸弱的状态下创造了一个奇迹。前者求助于神明法术,后者么,已经在人间被受其恩惠的百姓奉为神明了。隔三差五就写诗,和花木兰饮酒感慨。
花木兰听得多了,又想起老师和自己一直都有个心愿,想要创办地狱。
其实地府之中人人都想创办地狱,因为首创的人能力足够的,能直接一跃成为狱尉。不但禄位高升,还稳固清闲,权力大,且自由,提拔起自己人也更方便。
唐太宗也考虑过这个事,没想出正经地狱,倒是想出来一个不正经的——魏征激烈的劝谏和刘欣无差别开喷的声音如果能保存下来,超大声的对着陷入地狱中的人循环往复,让他们满脑子都被灌满了,倒是一种折磨。不过这种地狱中,只有晓是非、知廉耻的人才能感受到痛苦。
花木兰思前想后,觉得可以制造一个睢阳地狱,把在敌国、叛军谋反时,所有隐瞒不报的、拒不援救的、贪污军饷的、逞强好胜瞎指挥的、狂妄不抵抗的、里通外国的、屈膝献媚的统统丢进去守睢阳城,让那些端坐都城的衣冠禽兽体会一下什么叫守城,还有,为什么城池必须守住,为什么寸土不能让。京城中的官员们似乎觉得割让土地丢失城池都不是什么大事,可这对于无数人来说,是生死存亡。
把这主意和谢道韫一说,谢道韫脸上露出一种复杂的表情,‘蠢王郎’就该进去!二人又整理出章程来,拿到阎君殿前申请。
这好像和深坑地狱一样,是无休止的战争和饥饿。却又不一样,会让罪鬼们有一种幻觉,仿佛,若守住这城池,就能出离苦海。希望和绝望有时候比酷刑更折磨人。
阎君们一寻思,这个地狱正适合加急批量处理,每逢人间国破家亡时,那都是里外双方造成的。这些人造成的后果远远大于弄权、贪污、搞小动作。把那些事情的惩罚放大再放大也不够合理。还得分好多的个地狱,排列先后顺序,到时候还得把人提出来送到另一个地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