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皇帝们的死后生活 完结+番外 (文绎)


  赵光义不解:“她又说什么了?”
  “没说什么,当年劝我阿耶别去。”
  刘欣嗤的一笑:“都只有开国时兵力最强。”
  唐武宗李炎正在惦着飞镖,随手丢了他一下。
  刘欣异常敏锐的闪避,飞镖差点打到后面的李豫,全靠李适一把将父亲推倒才躲开,打到了李漼的茶碗。
  李豫大怒,站起来:“李炎!休走!”
  李炎拔腿就跑,跑了几步又觉得不对,停下来回去道歉:“代宗,饶恕我吧,一时不慎。”
  李豫抖着衣服上的土:“以后瞄准再出手。”
  狄青也已加入了名将阵营,时常和庞籍对坐饮酒,偶尔暗恨自己生不逢时,未能扫平乾坤。偶尔和高长恭聊聊人间好色的妇女,还有阴间好色的女鬼们。
  狄青长得非常俊,时常为此感到困扰。生前重文轻武,武将长得俊也只是看看而已,现在则不然,示好的美人太多,令人眼花缭乱。
  包拯看完阴律之后,就觉得很熟悉,觉得这好像是我写的。
  特意去三生石前头照了照,依然没想起什么。
  他对阴间的一切都觉得很熟悉,又想继续为宋朝做些什么。
  人间传说包拯是阎罗王转世,公正无私,阎君们也探讨这事,特意请来见面:“觉得我们熟悉吗?”
  “照了三生石吗?”
  “照了。”包拯黑着脸眉头紧皱:“虽然觉得熟悉,却……”
  朱砂痣阎君一拍大腿:“我知道了!我来之前,不是有几位阎君为民请命,暗中宽纵百姓,颠覆了自己写的阴律,最后认了错去投胎吗?我觉得他就是其中之一。很有可能是朴实无华的阎君,包拯的文笔实不怎么样。”
  阎君们:“……”
  “……”
  “虽然不无道理,但你要是能把嘴闭上,别跟他说这事,就更好了。”
  朱砂痣阎君:“我的意思是让他来接替我的位置,让我回家……”
  包拯一摆手:“前世之事已成尘埃,是阎君还是冤魂都不重要。究竟是什么事,令阎君退位?”
  “鬼魂能否头七回魂的事。”
  ……
  赵曙继位只有四年,一继位就生病,到三年多又开始重病。依然是请太后代理朝政。
  大臣们感觉他要死,强行把皇帝从床上揪起来,强迫他写传位究竟给谁的遗诏。
  不是大臣们想要以下犯上,实在从一开始,再三的、反复的要求仁宗立太子,仁宗拒绝。等仁宗驾崩,他们在一团凌乱中抓住了皇子,强行脱去他的皇子衣服,加以黄袍,还是心累。
  然后调节曹太后和他之间的矛盾,两边说好话劝慰,这边劝太后您贤名远扬一国之母,哪边劝皇帝说舜王最大的名声不是贤德而是孝顺,您想想舜的爹妈,您再想想太后。费劲千辛万苦,把太后和皇帝劝的和睦了。
  就和皇帝争论了十八个月‘名义上的父亲——先皇仁宗’和‘生父’之间追尊的问题,大臣们无不心累,皇帝死了到好,死了省心,新君。
  赵曙难过的哭了,他病了几个月,好像只有皇后希望他活着,大臣们都急于确定太子是谁。
  灵魂脱离肉体还不彻底,太医确认了死讯,大臣急招太子赵顼入宫继位。
  气的他格外激动,尚链接灵魂的手指动了一下。
  守护尸体的曾公亮:“啊啊啊啊!”跑去找韩琦,婉转的说皇帝诈尸了。
  韩琦淡定得很:“先帝复生,乃太上皇。”
  对不起,来不及了。
  赵曙气到穿墙而过,被几名黑衣阴差拉住,送回尸体旁边。
  没过几天,见到了名义上的父亲,顿觉尴尬万分。
  宋仁宗虽然小心眼,好色,爱嘀咕,但有一个最大的特点,脾气好,脾气真的很好。虽然这四年来认真耕作,时常练武,但只会揍揍稻草人,对赵曙依然下不去手。盯着他看了一会,难过的掩面:“你怎么能追封皇考,辜负朕呢。”在宫中以皇子的待遇对他,让皇后照顾他,不就是有了亲儿子就叫他出宫么。
  赵曙叹了口气,也就破罐子破摔,实话实说:“初时对太后与陛下感激不尽,怎奈反复无常。”是我,不是我,是我,又不是我,又是我,还不是我。让我何以自处。要么干脆就是,我拿你当父亲看待,要么干脆就不是我,我回去当闲散宗室。这么折腾着,从小到大,全无安全感。
  “二十多年间,学太子应学的东西,做太子应做的事,只是无名无实。司马光说,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何谓礼?纪纲是也。何谓分?君、臣是也。”给我个名分啊!
  赵祯哀叹一声:“朕始终属意你。”只是万一我有亲儿子活下来呢,万一我四十岁立你为太子,然后我生个亲儿子,我是废了你还是让我亲儿子俯首称臣?不到人生最后一刻,怎么能相信自己没儿子呢?
  父子二人互诉衷肠,各自有满腹委屈。
  不由得痛哭。
  被赵匡胤一人踹了一脚:“带着你儿子酿酒去。”
  ……
  新君(宋神宗)赵顼,一边感与国家积贫积弱,召自己喜欢的王安石回来探讨改革问题,一边看司马光修到现在没修完的通鉴,并赐名为《资治通鉴》。
  书名译为:华夏政治·国家兴衰·帝王将相优劣·内部参考资料史


第321章 露馅+对线
  赵曙在隔壁开始种地,本来有点不情愿, 看隔壁唐朝也在种地, 顿觉不丢人。悄悄询问哪块地是唐太宗的, 才知道唐太宗的地被唐玄宗承包了,连连感慨。一则是唐玄宗果然崇尚仁君, 追悔莫及,二则是他也想和唐太宗多亲多近,奈何没这个机会。
  宋朝和唐朝相比, 开始用植物油炒菜, 有了更多的烹饪方式和调味品, 但在种植方面没有什么变化和进步,没有新的植物品种, 耕种的方式也没有什么变化。
  这赵恒到赵曙父子三代都在抱怨, 自己为什么要耕种, 伯父能不能少喝点酒?父亲能不能少吃点饭?这话又不能说。
  赵光义正坐在大树上看书, 自从南北朝十六国时种下的树苗,到现在算得上枝繁叶茂。有一个树杈正适合看书, 又稳又安全, 还有风轻轻吹过。
  赵匡胤刚刚演练了一遍盘龙棍, 看这祖孙三代在旁边扎马步, 嘿呀哈呀的喘着粗气, 一副想抱怨又不敢的样子,放下盘龙棍冷哼一声:“你们够幸运了。百姓们不仅要缴税服役,被官吏盘剥, 又要遭受水旱蝗灾。你们在这里耕种,直接就是春种秋收,连深耕细作都不用。如今各人全凭自己实力,刘裕和郭荣凭什么活的风生水起?这哪一样不是辛苦磨练出来的?看看隔壁唐朝,唐太宗亲为教头。”
  每隔半年,唐朝皇帝们乖乖回来接受检阅和再教育,被唐太宗依次揍翻一顿,再详加指点其中的弊病疏漏。
  赵曙小声说:“唐太宗一贯如此啊。”他让人佩剑上朝,亲自训练三军,还亲自教人武艺。看起来很弱的唐高宗在眼睛没坏之前,也最爱骑马狩猎,他们自己家里还有唐高宗狩猎俑呢。
  赵匡胤痛心疾首的想,他那可是亲儿孙,你们是我什么?侄子。混蛋侄子。
  郭荣拎了一只牛犊回来:“赵祯?”
  小牛犊浑身乌黑关联,毛茸茸,看起来还挺可爱。
  一落地立刻开始低头吃草。
  赵祯正盯着眼前的日晷颤抖,他的身体不算差,但是被逼着扎马步,还要半个时辰,有点过分:“周世宗,你好啊。”
  郭荣一脸严肃:“送你头牛。养大了可以耕地。”他的子孙凋零,赵匡胤虚情假意的说要厚待,但等到赵祯时才寻找、加爵。虽然于事无补,但赵祯这一番搜索,让他知道自己子嗣的现状,以及一切都还不错:“赵匡胤,便宜你了。”
  赵匡胤点点头:“嗯。这是犯罪的鬼魂?地府的还会有鬼魂犯罪?”
  “法律焉能制止犯罪。呵。你以为罪人都和你一样,做事之前深思熟虑吗?”郭荣冷笑一声,一个箭步踩着水缸口上了房顶,居高临下的看了看,见这里到处都是麦田,只是歪歪斜斜不成片。旧的房舍没有被推平,淹没在稻田中看起来有点像荒草中的坟头。
  一大片平整的打谷场,日常用来练武,地面平整,微微能看到一点棍子重击留下的白痕,看来赵匡胤从来没有松懈。
  赵恒前些天想上房顶,当做高台,欣赏欣赏周围不一样的风景,但废了好大力气才爬上去。实在不能理解伯父和父亲,或是别人怎么能做到一步上房。
  赵匡胤一脸淡定,就当他是在夸自己。这句话里,最起码深思熟虑是个好词。
  二人一个冷漠一个平静的凝视了一会。
  赵匡胤摆了个起手式:“我兄弟和侄孙都不堪一击,周世宗能否陪我一战?”这几个废柴打的很不过瘾,当年在周世宗麾下南征北战时,真的很快乐。
  郭荣本来就想揍他,又觉得如此耿耿于怀有失大丈夫本色。见他邀请,脸色缓和了许多,一跃而下:“可以。”
  赵恒趁机结束了扎马步,他到旁边去思考一个问题,既然人间的祭品,自己能收到,那自己的祭品玉帝会收到吗?他有什么感想呢?难道不会因为我如此虔诚恭谨,给一点恩惠么?人们都说可以在山中做祈福,能为去投胎的人超拔加福。怎么就人间的道士不行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