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远退下,阿肖又来:“娘子,裁缝来了。”
“唔,叫他们进来吧。”
因萧令先逝去,近期都要穿些素服,郑琰原本准备的冬衣颜色未免鲜艳,当年老皇帝驾崩的时候的丧服已经不能穿了,现在穿的是临时赶制的两套衣服,因丧期事忙,一直就凑合着穿了。如今略闲了,当然要做几套精致些的衣服。
池家用的裁缝是京中有名有号的好手,一个师傅带着两个学徒,取了一家四口的尺寸,便请郑琰示下要什么样的衣服。郑琰已有腹案:“我与郎君的只要暗纹,大郎与大娘的不能太素也不能太艳。样式不用过于别致,袖口都要收得小一些。”
裁缝又问了料子,说三天之后先交每人一套,其余的要十日后才能取:“先帝驾崩,做衣裳的人多哩。京里的宗室比往年都多呢,他们得穿孝,又想穿得好些,要做的活计就多,小老儿的生意比往年都好。累哩。”
郑琰道:“别人的我不管,我的那一身儿,明天就要见到,我进宫得穿,加你两倍工钱,给我赶出来,郎君和两个孩子的,你可三天后交。”
老裁缝想了一想,点头道:“成,小老儿回去连夜赶制,赚夫人几个辛苦钱好存老本儿。”
郑琰道:“那就紧着做吧,一并挂账,过几天你来府里一并结账。”
这一天,池修之回来得略晚,脸上略有倦意。
郑琰道:“你怎么还这样忙呢?李神仙掌鸿胪的时候,应该是井井有条的,难道他走了还坑你一把给你个烂摊子不成?”郑家池家跟萧令先都没有什么了不得的亲戚关系,早就不用按点儿跟着哭了,池修之现在要接手鸿胪的事情。
池修之道:“不是他,是北边的事儿。”
萧令先死了,天朝死了一个皇帝,按照规定要周知各藩属,由于空间距离遥远,这里面有一个时间差,京里丧事办得差不多了的时候,还要有一个小高-潮,这就是接待各吊唁使节,池修之正在做这项准备工作。
今年这项工作尤其重要——刚刚议和完的狄人也会派使节过来,没人能够保证他们不会趁此机会做出些什么来。打仗是不会了,打嘴仗是少不了的。
郑琰摸摸鼻子:“他们也就嘴硬罢了,尤其是现在,天寒地冻的,他们更不想打呢。”
池修之笑笑:“孩子们呢?”
“都接回来啦,你先洗脸换衣裳,等他们来了,你又不得安生了。”
池修之答应一声,衣服将将换好,池家两个乱神就一块儿来了。池小萝莉声音软糯:“阿爹~我好想你啊~”胡说,明明白天还想着要去外婆家当大姐头的!
长生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只好在榻上跺着他的小软腿以增加效果:“阿爹阿爹阿爹,想想!”
池修之一手抱着一个:“今天有没有很乖?”
“有!”萝莉抢答。
池长生咬咬手指头,果断地跟着点头,虽然他是听不特别明白啦,不过这个时候点头准没错。
郑琰心说,叫你们乐,吃饭的时候我叫你们哭!
与所有正常的小朋友一样,这两个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也有挑食的毛病。池长生现在正在断奶,尤其可怜!池春华不喜欢吃青菜,池长生现在只喜欢吃奶,坐在桌子上,看着自己面前每餐固定的一碟青菜,小萝莉一张好看的小脸皱成了包子样。小正太则用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渴望地、不含任何其他色彩地看着他母亲的,咳咳,胸部……
池修之支起手肘撑着额头,脸对着桌子闷笑:“别逗孩子了,给长生换牛乳粥吧,”米糊糊里掺着去掉腥膻味的牛乳,小正太还是肯吃的,“春华,你至少要吃半碟菜。”
小萝莉用一种“你很坑爹”的谴责目光看着池修之,抗议道:“我又不是兔子!”老子历经千辛万苦爬上食物链的顶端可不是为了吃素!
郑琰幸灾乐祸地道:“叫你护着他们。”语毕,把脸一板,两个因父亲好说话而想哼哼唧唧的孩子马上乖乖坐好。池小正太被他娘抱在怀里,一小只胖手已经很不良地摸上了不该摸的地方,现在又乖乖缩了回来。池小萝莉苦逼着低头咬青菜。
池修之心疼地看着儿子:“他还小呢,你要是不方便,咱们也不是养不起一个好乳母。”
“别说一个,就是十个也养得起。丫头那时候你就嘟囔,现在又来了。”郑琰坚持让儿子断奶,不吃母乳的孩子容易不健康,但是长时间吃母乳的孩子也会不健康,那么长时间了,奶水里的营养已经不多了,必须吃饭才能补充。现在还只是一半母乳一半吃饭呢,顶多再过一年,就要彻底断掉。
池修之闭嘴,在孩子的问题上,男人总是很难争得过女人的。
两个小孩子委委屈屈地吃完一餐饭,好吧,也不是特别委屈,在青菜之后池小萝莉吃到了喜欢吃的鱼丸,池小正太也吃到了有奶香味的米糊糊。吃饱之后,两个小家伙就开始点头打瞌睡,正合了父母的意。郑琰今天有事情要跟池修之商量。
————————————————————————————————————————
“春华这都三岁了,这两个月忙的我们都没留意,是不是要给她开蒙了?以前都是我胡乱教着她认字识数,现在可要立起规矩来了。”
池修之摸摸下巴:“她还略小,要不开春再说?”
“不是让她现在就读书,咱们这几个月也要打量打量了,开春暖和了,先生拜好了,就送她去读书。”
“也好,你有什么合适的人选没有?”
“我也是才想起来,这丫头要跟儿子一样的教,女儿教不好,要命的日子在后头呢。”
池修之不知道想起了什么,认真地道:“好!”顿了一顿,“咱们以后会有很多孩子的,找个有真学问的人,就供奉在家中吧。”大家族里都有族学,世家更是如此,有些世家自家资源过剩,干脆就是自家人教自家人。池家原是世家,圈养老师的事情很拿手。
“嗯。你也留意一下。”
“这还用说?说起来圣上也该延师入学了吧?他以前没读过书,现在都六岁【1】了,再不读书就晚了。”
“我已跟太后说过了,要怎么办,就看她的了。圣上到底是她的儿子,我插手多了可不好。”
也不能不管,池修之默默地想,皇太后那点儿能耐,实在让人担忧圣上的成长。“这还是要政事堂来定的,皇太后……面子上的事罢了。”
“那也得给人家这个面子呀,皇太后给我面子,我岂能不识趣?徐九有亲娘有亲嫂子,她还是心向着娘家人的。”
“她不要公器私用才好。”外戚擅权神马的,最让人讨厌了。
“政事堂会答应么?”正缺一个借口吧?如果徐莹敢违法提拔娘家人,宰相们一定开心得不得了。
池修之也笑了:“正是。”
他们的担心都多余了,因为第二天,郑琰正在徐莹处逗徐莹的女儿说话的时候,徐莹的三嫂于宫外求见——齐国大长公主薨逝。徐莹手里的拨浪鼓啪塔掉到了地上。二娘被她吓了一跳,扁扁小嘴就要哭。郑琰把她抱起来交给乳母:“别吓着了二娘。”
徐莹呆呆坐了一会儿,往后一仰,竟闭过气去了。郑琰与她三嫂上前看视,宫女们亦围作一团,又是掐人中,又是抚胸背,许久徐莹才缓过气来,睁开眼睛嚎啕大哭。这可比萧令先死的时候伤心多了。
郑琰徐徐劝她:“大长公主必不想你如此伤心的,这也算是喜丧了,凡事想开一点,大长公主的身后事,还要等着你办呢。”
最后一句提醒了徐莹:“我要回去!”
徐三嫂吓了一跳,皇太后亲临是荣耀不假,可这一尊大神放到家里要怎么供养啊?
郑琰道:“那要备车驾,皇太后亲临致祭,圣上也得露个脸儿,这阵仗就大了,得跟政事堂商议一下。还有祭文,祭仪……”
徐莹道:“要最好的!”
郑琰招过昭仁殿的宦官王顺:“去政事堂,告诉相公们,娘子要亲临致祭,圣上恐怕也要过去,请相公们尽快去办。”
徐莹声音低低地:“她最不放心地就是我,从小我就说,长大了要好好侍奉祖母,可……等我长大了,尽让她操心,跟死鬼怄气了,被死鬼嫌弃了,累得父母尊长为我奔波赔礼,好不容易到了现在,我能孝敬她了,她怎么就走了呢!”越说越哽咽,痛哭了起来。
郑琰听着她的语调心里难受:“有什么话,到了灵前亲自跟大长公主说,啊——我去看看圣上,你亲往,圣上也要过去才是大长公主死后哀荣。”只要徐莹去了,萧复礼不去也得去!
徐莹道:“正是!大正宫那里交给你了。”徐三嫂也觉得这样的安排很给自家面子。
郑琰到了大正宫正殿,在门口遇到了郑靖业打头的一帮大臣。互相见礼,郑琰道:“齐国大长公主薨逝,皇太后欲亲临致祭,圣上只怕坐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