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重生小地主 (弱颜)


  整座牌楼,全是采用的大块汉白玉石建造雕刻、飞檐斗拱,龙吻兽头,在朝阳映衬下,显得格外巍峨雄伟。
  牌楼前的众人都纷纷下拜,嘴里念诵着皇恩浩荡。
  拜过了牌楼,众人才渐次往新宅里来。
  新宅里早都预备好了,前院有吴玉贵和吴玉昌兄弟带着吴家兴做知客,帮连守信招待男客。后院则是张氏带人招待女客,吴家兴的娘吴王氏,张采云的娘张王氏,还有蒋氏都帮着张氏忙活。
  张青山、李氏带着张庆年、王氏还有孙女张采云是昨天下晌到的,连继祖和蒋氏,是昨天傍晚时分到的。
  男客六桌,在前院的正厅和书房用饭。
  沈家今天来了人,既不是沈六,也不是沈九,而是沈家的三爷,由钟管事带着人陪同来的。这还是连蔓儿第一次看见沈六和沈九之外,沈家其他的兄弟。
  沈家三爷看年纪大约将近四十岁,长的十分富态。那富态劲儿,和沈九到有几分相像,不过眉眼却是另外一番模样,和沈六相比,那则是一点相像的地方也找不出来。
  起码,连蔓儿是这么认为的。
  连蔓儿看了沈家送来的礼物,是两个玉石盆景,一张富贵牡丹的绣屏,另有四个上用的妆花缎子。
  小厮全福不知为何没跟着沈六,也跟了来这里。这小厮极机灵,瞅见机会就凑到连蔓儿跟前。
  “……这几样礼,姑娘看着可还好?这是咱们六爷和九爷挑的。”
  “多承费心。”连蔓儿就笑了,“你们六爷,还有九爷,都在家?干什么那,今天咋没来?”
  “九爷被关在书房念书那,六爷是十天前,就去巡边了。给姑娘家送的这些礼,还是那时候就挑好了的。”
  连蔓儿笑着点头,随后就找了小七过来,让他捎信给前院的五郎,将全福安排在跨院吃席,不能怠慢了。
  辽东府的知府、锦阳县的知县和一些属官也来了,这些人也多有礼物送上,多是玩器摆设。唯独那位李大人,送的是一套翰林院刊印的新书,另有湖笔一盒、徽墨一盒,端砚两端。
  宋海龙和连花儿,也带来了厚礼。
  第四百零六章 厚礼
  今天来的女客,一律在内宅招待。从穿堂进来,就见偌大的一个院子,都是青砖铺地,错落地种着些丁香、夹竹桃,上房廊檐地下,是四个大缸,里面种的是石榴。四周的抄手游廊下面,摆的整整齐齐的,都是应季的红的、黄的、粉的月季,盛开的月季,每一朵都有拳头大小。除了月季,还有应季的菊花,多是黄的、白的,紫的,辽东府有的品种,这里几乎都全了。
  这些花木,有的是人送的,有的是连蔓儿家自己买的。
  虽已经是晚秋初冬时节,这些花木依旧将整个院落点缀的格外精致又生机勃勃。
  宋家的老夫人本来说,也要来拜一拜牌楼,给连蔓儿家贺喜。只是这天一冷,她身子不大好,这一天,就没有来成,只打发了宋海龙和连花儿两个来。
  连花儿进内院的时候,身边只带了一个丫头,一个婆子。这两个,连蔓儿都认识,就是去年在连花儿怀孕的时候,曾经来过连家老宅,说要请古氏去照看连花儿的孙大娘和小红。
  这两个平常都是跟着沈老夫人跟前伺候的人。
  宋家的老夫人没来,但是话却通过孙大娘都捎到了。
  宋家带来的礼,很丰厚。
  两架炕屏,一架绒面的屏风,上面绣着孔雀开屏,据说是采用真的孔雀羽毛织绣而成的,适合稍冷的天气摆放,一架是鹅黄色的帛绢面炕屏。上面绣着四时花卉,最适宜暖和的天气摆放。
  一对双耳大肚。白底青花的大瓷瓶,这瓷瓶比小七还要高上那么一点点,是这个年代有钱人家最爱摆在厅堂做装饰的。瓷瓶内可装谷物。也可装水,瓷瓶口可以插花或做其他的装饰。
  另有上等细瓷茶具两套,彩缎两匹。贡茶两盒,鎏金的佛像两座。
  还有一只长木匣,里面是整整齐齐的一层银锞子。
  “……太太别笑话,这是我们老夫人看着我们翻箱柜,正好看见这个,就说,正好给太太留着赏人。比现去倾方处。”孙大娘笑着对张氏道。
  “老夫人替我们想的周到,我这感激还来不及那。”张氏就道。
  宋家老夫人的礼物备办的齐整,可见是真的用了心。
  除了这些,宋家另外还给连枝儿、连蔓儿、五郎和小七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
  一套文房四宝,一套辽东府官学新刊印的图书。这是给五郎和小七的。给连蔓儿和连枝儿的,则是一人一个雕漆的妆匣。
  “这是西洋舶来的新玩意儿,姑娘打开看看。”小红就笑着对连蔓儿道。
  连蔓儿依言将妆匣打开,不觉也有些喜欢。那妆匣盖子打开来,里面竟是镶嵌了一整幅的镜子。看那镜面,光滑、清透,照着人清清楚楚,没半点失真,竟是最上等的玻璃镜。
  “……家里的商队刚带回来。只有这么几个,我们老夫人惦记着姑娘,特意吩咐了,捡两个最上好、最精致的,送给姑娘。”孙大娘就笑道。
  “让老夫人费心了。”连蔓儿和连枝儿忙就站起来,谢道。
  “姑娘再看看里面的东西。喜欢不喜欢?”小红又笑着道。
  妆匣里面又分两层,第一层是销金的帕子,帕子一角系着一套精巧的金三事儿,第二层又分为几个小格子,里面胭脂水粉眉黛,象牙梳篦,日常梳妆所用的东西,竟然俱都齐备了,另有一根赤金凤头点翠簪子,并两只赤金小佛手压发。
  宋家这个份礼可真压手,不只是因为礼物贵重,还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准备礼物的人,那种重视、体贴、周到的心意。
  “这簪子和压发,还是我帮着选的。”连花儿这个时候终于有机会插话道。
  刚才一直是孙大娘,以传达老夫人的话的名义,在跟张氏说话。连花儿在旁边坐着,能说上的话极少。
  连花儿就伸手取了簪子,笑着招呼连蔓儿,要替她带在头上。
  连蔓儿笑着走近连花儿,却在连花儿要将簪子插到她头上的时候,突然好像想起什么来了似地,略微往旁边一躲。
  连花儿的手就落了空。
  “花儿姐,这簪子不急着戴,一会咱们到那边说话,你再慢慢帮我戴。”连蔓儿状似亲密地和连花儿说道。
  连花儿笑了笑,只得将簪子重新又放入妆匣里。
  “好,咱们姐妹,可有好些日子,没在一起好好说过话了。我在县城里,每天都想着你们。”连花儿也是一脸亲密地笑着道。
  孙大娘和小红在旁边看着,也是满脸的笑容。
  女客的宴席,也分做两桌,一桌摆在东屋,一桌摆在西屋。
  东屋这边,坐的都是年纪较长的女客,有张氏的娘李氏,娘家弟媳妇王氏,吴家兴的娘王氏,连兰儿、王举人的太太、知县的太太,另有锦阳县里两位属官的太太。
  西屋这边,则是年纪较轻,辈分较小的女客。有知县的嫡女,今年才十岁,跟着父母来看热闹,另外就是怀大奶奶、蒋氏、连花儿、连兰儿的小女儿银锁、吴家玉、张采云,然后就是连蔓儿和连枝儿姐妹俩。
  女客多是连蔓儿家的亲戚,别人极少,这是因为那些来拜牌楼的宾客中,只有锦阳县的知县和两名属官带了家眷来。
  连蔓儿家内院的上房,共有五间,东屋两间,是连守信和张氏的房间。连守信和张氏喜欢大开间,因此,这两间房并没有隔断,和连家老宅上房东屋的布局相仿。
  西屋两间,是连枝儿和连蔓儿姐妹俩的房间。房子中间设有木雕的隔断,在炕上的部分。与窗台齐高的部分为青砖隔断,外面镶有木板,窗台以上的部分,为雕花木格。镶嵌琉璃,这琉璃采用的是和上房的窗户一样的琉璃,透光性非常好。所以。虽然设了隔断,一点也不影响室内的采光。
  地下部分,与炕齐高的是实木板隔断,之上,也是雕花木格,这部分镶嵌的不是琉璃,而是厚缎子。隔断中间有门。
  这隔出来的两间。外间是客厅,里间则是两姐妹的卧房。卧房内有隔断全幅的帘子,将帘子都拉上,门关上,这里外两间就完全的独立起来了。
  西屋的这一桌酒席。就摆在外间的炕上。
  张采云、吴家玉和蒋氏是已经来过的,其余几个人,却是第一次进来,难免都会好奇。
  知县的闺女年纪虽小,却已经是一副矜持的大姑娘做派,进了屋,并不东张西望,怀大奶奶略看了几眼,便也不再多打量。
  只有连花儿和银锁。看的最为仔细。
  一进门,门背后,靠东侧墙摆放着两只躺柜,柜子上面,摆着两只帽匣,帽匣上面。是一架小坐镜。这是庄户人家中的富户常有的摆设。
  进门的正对面是隔断,挨着炕下面,靠着木隔断,摆放着两张椅子,扶手、脚踏俱全,两张椅子中间,是一张茶几,上面摆放着茶壶茶碗。靠北墙,是一张大书桌,桌上摆着两摞子书、笔墨纸砚,另有一只琉璃花瓶,里面插着各色鲜花。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