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今天她们家的这个举动,和以前她们所作的任何以及所有的事情,包括没分家时她们的忍辱负重,以及分家之后的各种忍让、孝顺、供奉和各种收拾烂摊子相比,这一件事情的分量跟重。起码是在连老爷子以及老宅的那些人眼里。当然,可能很多其他的人也会这么想。
这就是文化、习俗的力量,不管合理不合理。
这一会工夫,连守信也看到了炕上放着的布匹。
“这是给老爷子预备出来的?”连守信问张氏道。
“嗯。”张氏点头,“这几匹布是做装裹衣裳的,一会给老宅那边送过去。装裹的铺盖啥的,我是打算另外拿布、棉花,我这给他做。”
“还是你想的周到。”连守信朝着张氏笑,因为由衷的感激而使他的脸色有些发红。
周氏的习惯,或者说是她定下的规矩,个人的男人和孩子个人管。连老爷子这些年的衣裳鞋脚以及铺盖,都是周氏自己缝制的。还有她自己的,以及连秀儿没出嫁之前的这些东西,也是她一手包办。
周氏自诩针线活做的俏,很有些居高临下,谁都看不起的意思。所以,她虽然让媳妇们孝敬,但是针线活上却不让她们为自己做。到了现在,连老爷子和她自己的身上,也全都是她的针线。在她看来,这是她的骄傲,她的权力领地,别人不能介入。
张氏就是想到周氏的这个脾气,才没有主动去包揽给连老爷子做装裹衣裳的活。贴身的衣物让周氏安排去做,而那些铺盖,是她做儿媳妇的想尽的一点孝心。
“爹,这个板买了,啥时候打棺材?”五郎向连守信问道。
“尽快。”连守信几乎不假思索地道,“我看老爷子也是这个意思。”
不仅仅是三十里营子,也不仅仅是庄户人家,而是大明朝老百姓都有这样的一个念想,就是要在生前备下、并亲眼看到诸如棺木和装裹衣裳、被褥这些东西。很多庄户人家的女人,甚至都还在健朗的时候,亲手为自己缝好那一件件装裹的衣裳。
当然,能够这么做的一般都是喜丧。也就是活到了比较高的寿数的自然死亡。
五郎和连守信商量了几句,就都起身,说是要去寻找合适的木匠。
“他三伯不行吗?”张氏就问。
“三伯那就靠着这个手艺吃饭,我知道这些天他手里接了不少活。老爷子又有点心急,还是不找他了。”五郎就道。
要给连老爷子做棺材,就得耽误连守礼自己手里接下的活,会影响他一家的收入。
“不过,这个事一会还是打发人给他送个信儿,到时候他能抽出几个工,过去帮帮忙,那也尽了孝心了。”五郎又道。可以说,他替连守礼那边考虑的相当周到。
“行,那你们爷俩去吧。”张氏见五郎办事这样妥帖,不由得又是骄傲又是满意,就冲连守信和五郎摆手道,然后又问,“那晌午饭还回来吃不?”
“回来吃。”连守信和五郎都笑着道。
等连守信和五郎都走了,张氏又叫过连枝儿来,她带着连枝儿和连蔓儿两个又开了柜子,挑选给连老爷子做装裹铺盖的布匹。
这期间,张氏一直叙叙地说着一般庄户人家的葬仪是什么样的,什么该准备多少套衣裳,多少套铺盖,都有什么忌讳等等。
连枝儿和连蔓儿都很仔细地听着,这是她们以后生活中会需要的常识。虽然大家都会祝愿自己的长辈、亲人长命百岁,但是他们却总有一天会离我们而去。生前自然要尽孝,而身后事自然也要为她们操办的妥妥帖帖。
将给连老爷子做装裹铺盖的布匹和棉花都准备了出来,就放到了东屋的炕上。
“这两天得闲我就开始动手,”张氏对连枝儿和连蔓儿道,“我打算把你三伯娘也叫过来,我们俩一起做。”
“那现在就叫我三伯娘和叶儿过来,和她们说呗。”连蔓儿说着话,就打发人去请了赵氏和连叶儿过来。
张氏就将事情跟这娘儿两个说了,赵氏连连点头。能给老人做装裹的衣裳和铺盖,这不仅仅是尽孝,它还是一种“权力”和“荣誉”。赵氏自己并没有能力做这件事,张氏将东西都准备好了,只是让她有空过来帮着缝几针,这是特意带携、抬举她。赵氏不能不感动。
“那咱就从明天开始做,咱着紧点,做好了就给老爷子送过去。老爷子亲眼看见了,这也就能放下心来了。”张氏就又对赵氏道。
“行。”赵氏感激地道,“还有给老爷子打棺材那事,叶儿她爹不会打棺材,刚才和她四叔还有五郎说了,到时候过去给帮工、打下手。我们也没钱,就能出些力气。”
好的棺材要漂亮、舒适,而且还得结实,尤其是缝隙必须处理好,也就是说要做好水密。打棺材这是一个技术活,连守礼目前还真是独自担当不了这个活计。
“心意尽到了就成。”张氏就道。
晌午,连守信和五郎回来了,一家人吃了晌午饭,连守信又看到张氏准备出来的那一大堆布匹和棉花,对张氏的感激和满意之情又多了几分。
“……岳父和岳母那,咱也给备出一份来吧。”连守信就和张氏商量道。
这个事情,不用连守信说,上午连枝儿和连蔓儿就已经和张氏提了。但是这件事,从连守信这个做姑爷的嘴里提出来,和张氏自己做主,或者连蔓儿几个张罗,其意义就很不一样。
连守信这话音还未落,张氏的脸上就有了霞光,那是高兴的。
“她姥姥和姥爷那,人家都有准备,用不着咱啥。……你有这个心意,……你说了算。”张氏道,竟然还有些小忸怩。
连蔓儿几个交换了个眼色,就都笑着从屋里出去,随手还将屋门给关上了。
傍晚,小七从念园回来,一家人吃了晚饭,就将给连老爷子准备的布匹拿着,往老宅来。
太阳西斜,炎热渐渐被一丝丝的凉爽所取代,街道两边大树下坐了好多吃过晚饭出来乘凉的事。乡村中,是没有什么真正的秘密的,何况是连守信在集市上买了两块好板送到老宅这样的事。这些乘凉的人,自然也看到了她们拿着的那些尺头。
问候与询问此起彼伏,人人都感叹连老爷子有福,能有这样孝顺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
走进老宅的大门,就看见了房檐下摆着的那两块木板,今天的老宅格外安宁,周氏竟然破天荒地没有用斥骂来迎接她们。
老宅的人此时也都吃完了饭,都坐在上房屋里,看连蔓儿一家进来,都忙纷纷起身让座。
等大家重新又都坐定,张氏就将那几匹白布和缎子送了上去,说明是给连老爷子做装裹衣裳的。
“……铺盖的东西我也都备下了,没拿过来。我打算让他三伯娘帮着我,我们一起做好了,再给你老拿过来。”
“好、好。”连老爷子连连点头,又叹气,说连守信和张氏太破费。“还用啥缎子,咱这庄户人家,用不上这好东西,换几尺大青布就行了。”
“爷,给你老准备了,你老就留下吧。”五郎就道。
周氏盘腿四平八稳地在炕上坐着,她低下头,伸手将布匹和缎子翻看了翻看,尤其是在那两匹青缎子上流连了一会,才收回手。她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将头垂到了胸前。
第六百六十四章 不要脸
周氏沉默的出奇,那边连守仁、连守义几个也都沉默地呆坐着。
“这还是四叔、四婶想的周到,也做的周到。”蒋氏见大家都不说话,就忙笑着道。
连守仁、连守义几个这才如梦初醒,也跟着附和起来。不过,很容易就能看出来,他们说的是相当的心不在焉、言不由衷。
不过这个时候,连蔓儿也没有什么心思去理会这些人会怎么想。
说完了装裹衣裳和铺盖的事,连守信和五郎又跟连老爷子说起打棺材的事来。
“我和五郎找人打听了,要说咱们这十里八村的木匠,打棺材打的最好的一个是罗家村的老罗木匠,还有一个是大沈屯那边的张木匠。”连守信对连老爷子道。
“这俩人我都知道。”连老爷子很快地接了话。看来连老爷子这要买木板、打棺材绝不是突然起的念头,应该是琢磨了一些时日了,因此对相关的事情才会这样了解。
“爷,这两个人,我都打发人去说了。都说有空,看你老更中意哪个,咱们就选哪个。”五郎就道,“明天咱就能把人请来。”
“好、好。”连守信不仅主动给他买了棺材板,还不用他催促,就将后续的事情给安排到这个程度,说不欣慰,那是假的。连老爷子的脸上,露出了很久以来第一次最发自内心的笑容。“这俩都是好木匠,也没啥可挑的。哪个都行。”
“……后街的王三爷的那副棺木,好像是罗木匠给打的。那个棺木,打的周正啊。”略微一顿,连老爷子又感叹道。
连蔓儿就笑着看了五郎一眼,五郎也笑了笑。不用提醒,五郎也听明白了,连老爷子是更中意罗木匠。
相似小说推荐
-
[穿越]独霸王妃 (淼仔) 潇湘VIP2013.12.04完结大明星纪沉鱼一朝落水,穿越成古代庶女纪沉鱼。嫡母别有用心,嫡姐自私阴险,纪沉鱼一一迎...
-
石器时代之酋长女 (喜是言非) 潇湘书院VIP2013-12-06正文完结她莫名穿越到石器时代,成了某一个原始部落酋长的女儿。在这样一个什么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