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重生小地主 (弱颜)



如果真能找个店铺干活,工钱有保证,比打零工强多了。连蔓儿家县城两家大铺面的掌柜都是手面极宽的人,给人找个活干,并不是什么难事。

“这是个法子,那就照这个办。”连守信想了想,就点头道。

将这件事情定下来,一家人就又在庄院四周看了看。这庄院并不在罗家村内,而是修建在村外,前面临着河,背面依着山,是处极佳的所在。连蔓儿今天来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打算,就是要在这里建一座鸭舍,以后能填鸭的喂养流程成熟了之后,不用她在天天照看着了,就将填鸭的喂养场搬到这里来。

这里离县城较近,以后运输起来也方便。而且地方大,圈起来,保密方面也能做的很好。

连蔓儿看中了庄院西侧的空地,和连守信、五郎商量了,便定下来,就在这里修建鸭舍。

等正事都办完了,罗王氏早已经带人张罗了一桌丰盛的饭菜出来。一家人吃了饭,就准备回三十里营子。

连蔓儿向小庆嘱咐了几句,回去的时候,她们的马车特意绕到,在经过罗家村旁边一段高岗的时候,马车慢了下来。连蔓儿掀开车帘,按着小庆指给的方向看过去。

就是罗家村最东头,有一座并不大的院落。这院落并不像一般庄户人家的院落那样方正,而是依着地势,除了与旁边邻居共用的墙壁是直的之外,其它几面都呈不规则的圆弧形。那院子四周的院墙只有有少部分是石块堆砌的,只有半人高,大部分则是用树枝和秸秆夹的篱笆。

只看这个院子,就知道,这家的日子绝对不好过。

这就是罗小燕的家,很容易辨认。

因为那院墙四面通风,所以从这里,可以很清楚地看见院子里面的情形。院子里收拾的倒也算齐整,前后都有菜园子。另有正房三间,是乡间最为简陋的土房,屋顶是茅草的,连个瓦片也没有。从这里看过去,还可以看见房屋的窗户,黑洞洞的。正房旁边,是一间的耳房,比正房还矮了越一尺左右。

据说,罗家老两口子带着一双儿女住在正房,二郎和罗小燕带着两个孩子,则住在那间耳房里。

“二郎这是图希啥!”连守信坐在大青骡上,看见罗家是这样的一幅光景,不觉扼腕道。就是那个小耳房,以二郎的身高,略一抬手就能碰到屋顶。

就算不说罗家负担重,就是这个居住条件,与连家老宅就相差了不止十万八千里。如果二郎正正经经续弦,在老宅生活,那么现在,他应该是住在西厢房里。

“就这个条件,想娶媳妇怕是难啊。”张氏也感叹道。

“……说是她们家以前也有正经的房子,就在村里。是她们花钱看病,没法子,就把原来的房子给卖了,另外在这随便压了几间屋子。”连蔓儿将小庆打听来的消息低声地说给张氏听。

一般正正经经、周周正正地修建房子,才叫做盖房子。而修建像罗家的这种茅草屋,则只能称之为压。

以前只是听说罗家的情况,连守信和张氏就都觉得二郎以后的负担重了,现在亲眼看到罗家的房舍,这夫妻两个才发觉,二郎的负担比他们想象的还要重。

二郎图希个啥那?

连蔓儿也不知道,不过这件事倒是又一次证实了,二郎听媳妇的话,为了媳妇肯于付出、啥样的苦都能吃这项品质。

回到家里,连守信就有些闷闷不乐。

“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个的主意。就是咱自己的儿子,到时候也不能保证就啥都如咱的意,更别说还是侄子。”张氏对于这件事,看的却比连守信通透。她劝连守信道,“就老宅那样,虽说条件还行,可二郎要真找媳妇进门,也不容易。现在这样,以后过起来就好了。”

“我不是在想这个事。”连守信就道,“今天在庄子里,有人跟你说没?”

“说啥?”张氏不解。

“说老罗家跟二郎做亲,是看上了咱家。”连守信就道。

“这倒没人跟我说。”张氏就道。

“娘,那不是有我和我姐在跟前吗。”连蔓儿就道,“虽然没人说,可我看那庄子里,这么想的人不在少数。”



第六百九十八章 秋

庄子上的那些媳妇们,包括罗王氏,对罗小燕的态度都不算好。在连蔓儿她们跟前,还能维持表面上的客气。但是那股子防备和不屑,还是能让人看出来的。至于背着她们,那些媳妇们对罗小燕是什么样,总不会比当着她们的面的时候更好。

连蔓儿家有那么大个庄子在罗家村,罗小燕她们家肯定不会不知道。连蔓儿可以想象,外面很多人是怎样看待罗小燕和罗家的。

“所以不能安排二郎哥到庄子上去干活。”连蔓儿笑道。

“是啊,是不能。”连守信点头。

虽然,一家人此时对罗家和罗小燕都殊无好感,但是答应给二郎找活计的事情,他们并没有耽搁。不看别人,还要看二郎和二妞妞。当天,五郎就让人给县城里捎了信儿,很快,蒋掌柜那边就给二郎寻了个活计。就在锦阳县城城外的一个榨油的作坊。

那个活计并不轻省,但是不需要技术,工钱也不少。二郎每天需要走上将近十里地上下工,但这对于庄稼汉来说,并不算个事。

二郎和罗小燕过来道谢,二郎不善言辞,罗小燕比二郎强些,却也说不出太多的花样来,翻来覆去就是那么几句。

“给你找了这个地方,干不干的了,能不能干长了,就得靠你自己个了。”连守信对二郎道,“就跟原来在山上那样,得靠你自己的本事。”

“四叔,我知道。我肯定不会给你丢脸。”二郎感激地道。

一份能够挣到活动钱,贴补家用的工,是庄户人家可遇不可求的。

罗小燕又提了两只鸡来,张氏看过她家的那种情况,自然是不肯要的。

“我们也不缺这个,你这孩子。总这样,可就显得外道了。”张氏对罗小燕道。

“四婶,俺们知道你们啥都不缺。可这多少也是俺们的一点心意。你要是不收,俺这心里实在过不去。”罗小燕就道。她依旧是那天的那套衣裳,重新浆洗过,折痕非常明显。显然罗小燕是只有这一身穿出来见客的衣裳。不过,二郎今天倒是穿了一身大青布的新裤褂,就连鞋袜也都是新的。

“那、那就算我收下了。”张氏见罗小燕执意要留下这两只鸡。想了想,就道,“我再送给你,你爹娘不是身子骨不大好。回去给他们炖了,补补身子。……还有二郎,以后在外头干活,听说那个活计可不轻省,这吃的、穿的上面,你还得精心点儿。”

“四婶你就放心吧,俺们俩,俺啥都先可着二郎。俺知道,他以后是在外头做工的人了。这吃穿上头,肯定不会亏着他。”罗小燕忙道。

当天,连守信就打发了一个伙计陪同二郎去了榨油的作坊,过后还特意让人打听了,知道二郎在油坊里干的不错,才放下心来。

日子过的飞快,转眼就到了秋收的时候。这是一年中越是忙碌。就越是喜悦的季节。摘葡萄、酿制葡萄酒的活计依旧被安排到最后,最先收拾进门的是地瓜,然后就是拔花生,接着就是收割玉米、高粱、糜子、大豆等。

今年家里的田地翻了倍,自然比往年就更忙碌了。除了自家的长工,连蔓儿家又请了一些短工。就是小七也暂时将书本放下,成天不是跟着连守信就是跟着五郎,也学着照管里里外外的事情。张氏、连枝儿和连蔓儿虽然不用下地干活。但是每天在家里也不清闲。她们除了要照管大家的饭食,还要看着打谷场,抽空还要洗切、晾晒菜干。

虽然忙碌、劳累,但是看到一车车谷物满载归家,一笸箩一笸箩的地瓜干、各种菜干,每个人的心情就分外高兴并且满足。

秋收的日子。一家人最高兴的时光,还是在晚饭后。吃饱喝足,一家人就爱聚在院子里乘凉。这个时候,他们大多会再吃上一些地里摘来的瓜果,连蔓儿和小七就会凑在一起,汇总这一天的收获,计算出大约的收益。一天天的数字积累,金灿灿、沉甸甸的。一家人的心头也几乎都笼罩上了一层金光,并不是金子的那种金光,而是饱满的谷物那种暖暖的、充满了生机并且更令人满足的金光。

这一天,一家人吃过晚饭,依旧像往常一样在院内乘凉。只是他们刚坐下一小会,就起风了,天也飞快地阴了下来。

“不好,要下雨。”连守信霍地起身,看了看天,说道。

前几天都是大晴天,只不过今天上午开始,天气就时阴时晴,下晌却完全转晴了,大家还以为没事了。没想到,到了傍晚,这天整个的阴了下来,眼看着就要下雨。而且,看那铺展开来的乌云,显然这场雨不会小。

春种的时候,庄户人家最盼望的就是一场透雨。可在秋收的时候,一场大雨,却是最让庄户人家烦扰的。

连守信看着乌云越积越多,空气中的水汽也越来越重,他一刻也不敢耽搁,立刻就往跨院去。五郎和小七也跟了去,爷三个召集起长工来,忙着将打谷场上的谷物能收进屋里的收进屋里,实在收不进屋里的,就用油布或者草帘子等覆盖物遮盖严实。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