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再活一世之悠闲的生活 (沧海秋叶)



房子盖好后小鸥并没有急出出售,而是隔着,做为厂里的职工宿舍,用来吸引人才入驻,要知道春之源现在的产品是只有化妆品,未来还有可能往一系列女性用品方面发展,要知道,在今后的岁月中,女人和孩子的钱是最好赚的。

“行,车里还有冷气,要是太热了你就开着睡吧,等会让李丽给你送枕头和单子过来。”柯小燕答道。

即使老吴睡在了车里,小鸥家一楼的隔间里还是又搭了一个临时铺,是给另一名女保镖李丽住的,而柯小燕和柯小莉则住进了柯兴家的屋里与徐永萍三人挤一张超大的古式老床,柯兴家带着儿子睡在了楼下的堂厅。

柯兴家的儿子柯振武已经快6岁了,农村里的孩子养得都很粗,孩子们都是满村的撒欢淘气,好在这附近只有一个塘而没有河流,而且塘边是经常会有人在那里洗菜或是洗衣,所以孩子们的危险系数要降低很多。

柯小文今年才11岁,虽然个头长得不小,可是性子里还是孩子,而柯振武从小文回来后就缠上了他,进进出出就象一个小尾巴式的紧跟着。

今个的中饭柯大林本来是答应了他的一个旧友去人家吃的,可是小鸥嫌麻烦给拒了,她是宁可在家吃泡饭也不愿意去应酬柯家村的人,更没有耐心去回答那些打探家底类的问话。

小鸥和司马明柏留在了大伯家里吃饭,小文也留下了,徐永萍看着俩人眼神有点闪躲,小鸥看她好似有话要说一样就问道:“二嫂,是不是有事?”

“没...”徐永萍嘴上说没有,可是心里还是很犹豫,她不知道该不该劝劝小鸥,她从公公那里得知了小鸥拒绝让柯兴旺一家来参加祭祀,虽然与她无关,可是事关公公的脸面,她想说又不是那么想管闲事。

“呵呵,你没事,我有事和你说哩。”小鸥笑了笑。

“啥事”

“再有一个来月就是国庆节了,反正现在又不用插秧割稻的,你和二哥带小武去北京玩玩啊,到时候我和明柏开车带你们好好逛逛紫禁城。”

“是啊,二嫂,我看小鸥和你挺投缘的,我们那新屋弄好之后也没什么亲戚去过,你就全当是认认门吧。”司马明柏也在一边劝道。

“怕是你二哥不会想去的,再说了家里还有几头猪要喂。”

“你别管二哥了,你说你想不想去吧,只要你想去就好办,猪可以让阿妹管上几天啊,到时候给她带些礼物回来就行了。”

司马明柏又说道:“如果想去到时候让大姐在杭州订好卧铺票,从北京回来的时候给你们买机票,坐飞机回来。”

“二嫂,北京你还没去过吧,我的新屋子很大的,有十多间房子,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到时候看看天安门,逛逛故宫,再爬爬长城,然后去全聚德吃北京最有名的烤鸭,要知道小武明年就上小学了,到时候你就是想走也不一定能有空了。”

七八两月正是农忙时节,早稻要收,然后紧接着就是插晚稻秧,就算孩子们放暑假了,家长们也不可能有空离开家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74、会稽山习俗

绍兴有一个会稽山,山上有禹王祠,还有禹王陵墓,传说4200多年前的治水大英雄大禹就长眠在这里。所以自远古以来,绍兴人对祭祀就非常的讲究。

8月26是个好日子,柯家一行人早早就起来梳洗完毕,全穿上了新衣。做为这一次的主角柯小鸥穿着一件鹅黄色雪纺束腰短袖与一条黑底描金丝的真丝及踝长裙配以一双白色的平跟皮鞋,乌黑的长发被大姐柯小燕一屡屡的编起盘在了头顶用一只玉簪卡住,然后只在耳后带了一付珍珠耳坠,就象古旧时期的大家闺秀一样,整个人看上去端庄、华贵又不失文雅。

村小学校离着祠堂不足50米,祭祀后的戏台搭在了校操场上,而流水席则是借用了学校腾出来的几间教室,人们可以边吃着美食边看着古老的越剧,而这里请来的是嵊县小百花越剧团,而连续三天的唱段则是《碧玉簪》、《梁祝十八相送》、《珍珠塔》和《五女拜寿》等等。

绍兴人一丝不苟的严格恪守着祖上传下来那繁杂的祭祀流程。鱼、猪头、鹅、鸡、羊肉五牲为主祭品,而这些柯大江早在小鸥一家还没有回来之前都已打好招呼,在他们到达的第二天祭祀用品纷纷的就运来了柯家村。

每一件祭品上都贴有红纸,以示红红火火大吉大利,而不知从哪里请来的道士班也早早的就来到了柯家村在祠堂边搭起了祭坛,四五个兼职道士用绍兴当地土话唱念着多数人听不懂的祭文。

老天爷这几天很给柯家村面子,连续几天都是多云的天气。日头并不烈,村里那些帮忙的大妈大婶们一大早就来到小操场,每个人的脸上都是欢快的笑容。她们有的杀鱼,有的宰鸡、有的洗菜洗碗各有分工。

做为主持人的柯大江。是跑前跑后的忙和着,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柯兴家和徐永萍也同样忙得不亦乐呼。只是徐永萍是在负责厨房这块,柯兴家在忙前忙后负责发放物品。

操场的一角早就用篷布搭起一个大没有围墙的棚子,一个超大的案板上摆满了各种成品或是半成品的食物,而棚子外面四五只油桶做成的火炉上的大锅早已热气腾腾。

柯小鸥梳妆完毕后与司马明柏一起来到了祠堂外围,看着里面走进出出的人打了个转又来到了小操场,村里的孩子们早就在戏台周围嬉闹着,更有孩子们在临时搭起来的戏台后面钻来钻去。想看看那些青衣花旦都是如何粉饰容妆。

“真热闹...”司马明柏呢喃道。

“呵呵,对了,你今个负责拍照和录像吧,我们这祠堂也是几十年才开了这一回,很难得的。”

“你要是不说我都差点忘了。对了,我们快去拿摄像机吧,这场景是很难碰到的,留下影像等我们七老八十了还能看看。”

“行,反正他们全弄好后,我只要按他们说的去磕几个头就行了,别的我也不懂,不跟着瞎咋呼了。”

俩人走到了一个背人的角落里,从空间里取出了照像机和录像机。转着各个场所取着各种精彩的瞬间,不知不觉的时间流失的飞快。

“小鸥,你咋还在这里,快去祠堂,大家都在等你呢?”柯兴家和柯小燕俩人一路急奔而来,小鸥看看时间。原来时辰就要到了。

祭祀安排在9:50分,这是当地的传统习俗,择取“九五之尊”之意。

祠堂里已摆上了一只超大的供桌,桌上摆有祭祀用的五谷:稻、麦、黍、稷、菽、三牲(鱼、猪头、整鸡各一只)、果品(枫桥的香榧、新昌的花生、上虞的板栗、红枣)还有黑、白、黄三色丝绸布数尺和绍兴的老酒一坛,另有七七八八的菜肴数十盘,而且还有这里的特产年糕,一共是36份,是9的倍数。

当族长宣布献祭开始的时候,族长先跪下在祠堂祖宗牌位前事先铺好的蒲团之上,由道士唱了一段经文,并把一张写有开祠堂原因的黄裱纸取出,将里面的内容唱一遍,然后再烧掉。

接下来就是柯大林夫妻带着几个孩子一起跪在牌位前,柯大林夫妻在前,小鸥在后,然后是柯小燕、柯小莉、柯小雅和柯小文居三,而柯家人又是分男左女右这样的排列。

一行人再听着道士唱一遍经文,呢喃着开祠堂的原因,而且女主柯小鸥还要跪在那里把经过道士手端过的祭祀礼再过一遍手,最后那坛黄酒里倒出三碗,二碗敬天地,一碗要自己喝掉。

说实话柯小鸥并不是很懂绍兴当地的土话,简单的聊天或是家常她还能应付,象这些类似于唱戏文的念经对她来说就象是听天书,只是这天书的时候还真不短,一席听完,双腿站起都有些酸麻。

司马明柏并没有进入祠堂,因为他现在算起来还是外人,并没有过过明路,因此他在外面没办法拍录像,只是隔着门槛看着自家女人象个木偶一样的听着指挥,一会磕一个头,又是一盘一盘的递接着祭品,为此他有点庆幸,因为小鸥和他说过,如果是正牌女婿子,以后家里有人老的时候,也需要跪祠堂的,而且一跪就是一夜。

一席经唱完,祠堂外面的礼炮就响起来了,十几箱二踢角被村里十来个小伙子拿着点燃,一阵乒乓乱炸,将柯家村这数十年才回轮的祭祀活动推向了高潮。

柯家人拜祭完毕后,就是柯家村的一众老少爷们们自愿的拜祭活动,村众站在祠堂外面分男左女右(出嫁女不算)排列,按着族长的指挥向祖宗牌位致大礼(双手抱拳,四跪四叩首)最后是团拜。柯大林为了感谢参加团拜的村众,每一名参加团拜的村邻都可以得到一个10元的红包,为此柯小鸥就多掏出了3000多元,不过比之事选准备好的万元回礼还相差了很多。

要知道10块钱在87年不算是小礼了,可以买好几斤猪肉,烟民们也可以买一条大前门过过瘾头了。柯家村民众加起来也有近千人,小鸥只出了3000多元的红包那还是很多人不愿意参加团拜的情况之下,就是不知道这些人为什么宁愿不要红包也不愿意参加团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