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八爷穿成四福晋 (纯属胡诌)



  胤|呵呵笑了,刚想说“你身子弱,过几年吧”,就听大福晋点头,“这倒提醒我了。你是到了该替父母分忧的年龄了。”

  说着叹口气,道,“那个马佳氏也是没福,还没过门就没了。儿啊,你别急,我瞧上赫舍里氏一个姑娘,模样性子都好,家里父亲又是镶蓝旗汉军都统。已经叫人去说了。只要这家没问题,赶明我就去宫里求太后赐婚。你也是要娶媳妇的人了,该出去办差就去。当年你阿玛,十六岁就领兵打葛尔丹呢。”

  弘昱听了,躬身应是。

  一家三口又说些话。大福晋劝胤|,“时间还早,你带弘昱去书房,好好讲讲你当初办差的事。今日咱们兵行险招,明日指不定老爷子怎么发落你。你若不能出门,咱家有弘昱撑着,也就不怕了。”

  说的胤|点头,“往常我说叫他出去练练,你还说怕他身体不好。如今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该叫他出去就出去。小鹰大了,迟早要学飞。”说着,站起来,嘱咐大福晋,“腿要疼了,就叫小丫鬟给你揉揉。一会儿我回来,再给你好好按按。”

  大福晋点头,不耐烦催促:“这我还不知道?放心吧。”

  看着胤|父子俩出去,大福晋吩咐丫鬟:“都出去吧。我静一静。”

  丫鬟们躬身退下,到外间候着招呼。

  看里间无人,大福晋双手合十,默默念叨:“弘皙,阿玛能为你做的,只有这么多了。接下来要走什么样的路,就看你自己了。”

  念叨完了,低头摸摸肚子,圆圆的硬硬的,悠悠叹口气,嘴里骂一声:“保清你个冤家!”——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大福晋:嘤嘤,保清,你个冤家

  大大:嗯嗯,我不是东西,小心,别抻着肚子

  弘皙:嘤嘤,大爷,还我阿玛。我不要弟弟,我要阿玛





  38、父子重逢

  第三十八章父子重逢

  四爷带着弘时、弘旺回到圆明园,叫俩孩子回去早些睡。打发小厮、奴仆们各自下去,回到碧梧书院里。站在门口脱了素服,教给丫鬟们收好,这才进屋。

  帘子一挑,就见八姐扶着肚子站起来,急忙问道:“怎么这么早回来了?我还想着,你要守灵,怕夜里凉,叫人去给你送衣服呢。”

  四爷摆摆手,走上前来,扶八姐坐下,吩咐丫鬟们到外头守着。对着灯影看一看,苦笑说道:“大哥这招――真是煞费苦心了。”

  说着,把胤|出生丧之事说明白了。

  八姐听了,按着胸口想了半日,终究噗嗤一声笑了出来。哎呀大哥,你可忒逗了。老四家小五都叫你给山寨了。

  四爷看她转悲为喜,笑的欢快,不由陪着笑一声,摇头叹道:“也不知明日老爷子得知,该如何处置。”

  八姐闻言,冷笑一声,“不外乎降爵、罚钱,总不能筑起高墙圈了他。”

  四爷听闻,摇头道:“想当年,大哥何等意气风发,处处欲与二哥争高下。其夺嫡之心,众人皆知。只是不知为何,自从二哥去后,大哥就逐渐平和起来。这一回老八几个举荐他。他自己竟然推辞说能力不够。本来我还以为他是谦虚。从今日之事看来,他确实是生出退意了。”

  此事八姐也不明白,“三十多年,不过就想争争那个位子。心思说变就变,别说你,我也想不通。大哥素来心性坚韧、百折不挠,怎么突然讲究起道家‘不争为争’了?”大**在这里,又扮演了个什么角色?

  四爷听了她这句话,微微抬头,隔着烛光看她一眼,随即瞥开眼,嘱咐道:“别的先别管了。好好顾好咱们孩子,才是正理。”

  八姐闻言点头。“夫妻”二人熄灯就寝,一夜无话。

  第二日休沐,四爷依旧陪八姐住在圆明园里,看书写字,教导弘时、弘旺。弘时好动,这辈子又有“八额娘”撑腰,没过一会儿,就不耐烦起来。

  弘旺倒是老实,上头有两位“阿玛”看着,动都不敢随意动,老老实实写字背书。四爷瞧了,心中大慰。总算有个儿子还能支事。

  八姐看了反倒心疼起来,叫丫鬟们端糕点上来,叫二人停下,陪着四爷吃东西、喝茶。一面给二人讲些笑话。

  说起有个八旗子弟,不事生产,整日靠着祖上荫庇,拿着朝廷铁杆庄稼过日子,还不知节省。常常到了月底,便没饭吃。这日实在饿的慌了,便到一家烧饼铺子逛逛。没钱买烧饼,又想吃,怎么办呢?便拿了一本书,放到人家烧饼铺子桌子上,装作苦读。

  卖烧饼的见他是旗人,也不敢撵。只好由着他。不一会儿,有个小孩子坐在桌旁吃烧饼,落下一些碎屑、芝麻。那个八旗子弟,就趴到桌上,装作苦思冥想,舌头倒是一点儿一点儿,把桌上碎屑芝麻舔个干净。

  说到这里,弘时哈哈笑起来,弘旺也摇头笑笑。四爷皱眉,“你们别笑,八旗生计愈发难弄。你们额娘讲的这个,怕真有其事呢。”

  八姐摆手,“还没说完呢。”

  爷儿仨便让她接着说。

  八姐就说,后来呀,桌上的都舔完了。那八旗子弟还饿。两只眼睛,四下搜寻。嗨,还真让他找着了――一粒芝麻。在哪儿呢?

  八姐一拍桌子,就在桌缝里头,两块木板夹着呢。抠啊抠,抠不出来,又怕人笑话。八旗子弟就想啊想啊,趴在书上想啊想啊,突然,啪的一声一拍桌子,大呼:“想到了。”那芝麻顺势蹦了出来,进了八旗子弟嘴里。

  听到这儿,弘时、弘旺都乐了。四爷则是皱眉,“果然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八旗入关,不过七十来年,竟然沦落到如此地步。”

  八姐笑笑,“当年元朝比此更甚。游牧民族想要统治农耕民族,要么给同化,要么回老家。端的要看咱们怎么办。说起来,八旗到底是咱们根本。纵然要治根,也得想个各方面都稳妥的法子。一着不慎,可就是动摇根基了。此事自有皇上,四爷用心办好手头差事,便是为皇上分忧了。”

  “四媳妇这话说的在理。”

  一声传来,一家四口吃了一惊。四爷急忙扶着八姐站起来,带着弘时、弘旺还没走到门口,就见康熙带着胤礼、胤m,领着一帮侍卫太监,大步进来。

  四爷一家急忙磕头请安,康熙坐到方才四爷位子上,对几个人摆手,“都起来吧。”看看八姐肚子,放缓声音劝道:“四媳妇身子重,老四你扶她坐着,别累着了。”

  四爷便去搀扶八姐,坐到一旁绣墩上。自己则带着儿子们站在康熙身旁,恭敬问道:“皇阿玛来,儿臣等有失远迎,还望皇阿玛赎罪。”

  康熙摆手,“不知者无罪。”摆手叫弘旺近前,摸摸他脑门儿,笑道:“过年时候见你,还不过三尺来高,如今蹿了一头了。”

  弘旺笑呵呵说道:“回皇爷爷话,孩儿吃的好,自然长的快。”

  康熙扭头冲胤m说道,“照他这么说,朕平日里都不给你吃,才叫你长的低了?”

  胤m呵呵笑了,“皇阿玛又拿儿臣开玩笑。儿臣虽然没有哥哥们长的高,也算不低了。”

  胤礼也陪着笑笑。弘时缩到八姐身后,低头不语。

  康熙瞥见,叫他近前,问道:“近日可读了什么书?”

  弘时低头回答:“回皇爷爷话,孩儿在读《孝经》。”

  四爷心中奇怪,弘时撒谎,居然嗝都不打。扭头看看八姐,见八姐低头不语,便不说话,听弘时回答。

  康熙问:“都读出什么感想来了?”

  弘时想了想,答道:“孩儿以为,孝道之事,首在于心,重在于行。”

  康熙看四爷一眼,便问:“何谓‘首在于心,重在于行’?”

  弘时低头慢慢回答:“回皇爷爷话,心中有孝心,方能尽孝。然而如只有孝心,而无所作为,便也算不上孝。故而,首先要知道孝顺,的是,还要做出来,比如端饭盛汤,给父母捶背,哪怕是给父母讲个笑话,让父母长辈们能够安心、开心,日子过的舒心。这才是孝。”

  康熙听了点头,问弘旺:“旺儿听明白了吗?”

  弘旺点头,“三哥说,要做出来,孩儿能听明白。”说着,丫鬟端过来热茶,弘旺急忙抢了一杯呈上去,嘴里道:“请皇爷爷喝茶。”弘时见了弘旺眼色,急忙端茶,依次给四爷、八姐,十七叔叔、十八叔叔奉上。

  康熙对着胤m笑说:“这孩子――跟你小时候一样激灵呢。”

  胤m挠头,“皇阿玛又拿我跟侄子们比。”胤礼笑说,“都是四哥四**会教孩子。”

  说的康熙高兴起来,接过茶喝了一口,点头,“老四果然雅致。连你家茶水都品着绵润。”

  四爷听了笑道:“儿臣哪里有这个闲心。都是家里几位格格做的。说起来,皇阿玛今日喝的茶水,还是大格格未出嫁时,收的梅花上雪水。总共就存了两罐子。平日里,孩儿只有想女儿了,才拿出来喝一口。”说着说着,兀自伤感一刻,随即赔笑,“不知皇阿玛来这儿,可有什么吩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