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种田]弃妇的极致重生 番外完结 (萨琳娜)


  
  待下葬的时候,将两块碑石随老夫人的棺木一起葬入坟中。
  
  崔幼伯一听这话,忙点头:“好,我这就跟叔父去。”
  
  崔源也知道墓志铭的重要性,所以才会石匠一完工他就来告知崔幼伯。
  
  听了崔幼伯的话,他忙引着崔幼伯去了洛阳最有名的石匠家,好让他亲自验看。
  
  两篇墓文皆是用极工整秀丽隶书镌刻,文章更是写的花团锦簇。
  
  开头先是介绍了老夫人的姓氏、门第以及生平事迹彼时士族写墓文,喜欢炫耀门第,不但把曾祖、祖、父的生平事迹写上,有时还会追溯到远祖,反正是写得越显赫越好。
  
  老相公也不能免俗,当然崔家也有炫耀的资本和值得骄傲的祖先。
  
  “夫人讳守贞,博陵郡安平人也……崔氏其先自周汉命氏,爰及魏晋,衣冠炜盛,至於隋唐,蕴而不竭……曾祖显,宋兖州刺史……祖谨,北齐尚书仆射……父允,陈徐州刺史······”
  
  长长一大段将老夫人曾祖父、祖父和父亲的官职,以及所作出的业绩,才能、品性等等全都赞了一通证明老夫人出身望族,先祖父辈皆是贤臣雅士。
  
  接着,话头一转,开始称赞老夫人,什么“幼而聪敏,孝悌柔婉”,什么“淑德已播于六亲,孝敬夙彰于九族”。
  
  当然还不忘赞老夫人的多才多学,什么“岁能属文,长而博经史”什么“书得理义,勤于隶学,巧于女功”。
  
  最重要的,还要夸一夸老夫人对家族的贡献,“抚弟侄慈,接姻戚义……若侄若甥孀女孤儿,远千里者,必提而聚之,慈扶义教……故中外欢誉”。
  
  各种夸赞的词语仿佛不要钱一样,全都堆砌在老夫人的身上,如果不是两块碑石的空间有限,老相公估计还能写出一大堆赞美长姊的词句。
  
  崔幼伯逐句的看着,确定与老相公手书的没有差错,这才满意的点点头,道:“极好,今儿我就命人将它们带回去。”
  
  崔源见崔幼伯很满意,也松了口气。
  
  旋即,崔源又想到了什么,道:“洛阳还有不少世交故友,听闻姑母明日下葬,也想来送老人家最后一程,还有人家设了路祭···…三郎(指崔鸿)已经同意了,命我再与你说一声。”
  
  长辈同意的事儿,崔幼伯没什么意见,再说,这也是给老夫人做脸的事儿,身为孙儿,他没有理由拒绝。
  
  点点头,崔幼伯跟崔源道了辛苦,便命人将两块石碑小心的搬上马车,回家准备明日的下葬。
  
  次日,崔幼伯与萧南,以及两个孩子,全都守在临时搭建的灵堂,恭谨的给每位参加送葬仪式的来宾行礼。
  
  吉时一到,清远真人推荐的方相士在前开道,送葬队伍浩浩荡荡的出了崔家,一路朝城北的邙山行进。
  
  纸钱纷飞,挽歌哀哀,一片雪白中,大家来到了城门口,崔幼伯向前来送葬的宾客致谢,然后恭送宾客返回,自己则带领家眷和下人,换乘马车,前往北邙的崔氏墓地。
  
  一行人抵达墓地后,崔幼伯头前引路,众青壮小厮抬棺木来到提前挖开的墓坑前,准备将棺木放入墓坑。
  
  老夫人的墓地也是清远真人帮忙勘测的,位于崔氏祖坟中间的位置,它上方的坡地上安葬着老夫人的高祖高祖母、曾祖曾祖母以及祖父祖母和父母等直系亲属。
  
  遵照老夫人的遗训,不许给她陪葬什么名贵的陪葬品,墓坑也是极简单的,只能放下棺椁。
  
  崔幼伯夫妇又是一番痛哭,一旁的崔鸿和崔雅伯等也都眼泪滂沱——崔家人对老夫人的感情很复杂,或尊爱,或敬畏,或钦佩,但大家都不能否认,没有老夫人,就没有崔家的今天。
  
  还有那些曾被老夫人报复、冷落的族人,站在老夫人的棺椁前也忍不住感叹:这是个了不起的女人,当得上一代奇女子。
  
  在众人或悲恸、或感叹的薜光中,崔氏守贞,一手缔造双相崔家的崔老夫人,终于安眠与地下跟她的父母亲长在九泉下团聚。
  
  京城荣康居里,崔守仁和崔守义兄弟,默默跪坐在堂内,他们也想亲自送阿姊回乡安葬,但老夫人不许。
  
  两兄弟面朝洛阳的方向,满是褶子的脸上,眼泪肆意流淌——阿姊,你是不是见到阿耶和阿娘了?阿姊,一路走好,阿姊、阿姊、阿姊…···
  
  老夫人的棺椁埋葬后,崔幼伯和萧南亲手在她的墓地种植了松柏,连刚会走路的长生都给小树添了一把土。
  
  “好了,大郎,咱们回去吧。”
  
  崔鸿抹了抹脸上的泪水,哑着嗓子对跪在墓前的崔幼伯说道。
  
  崔幼伯却摇摇头,道:“叔父,你同七哥先回城吧,从即日起,我便与娘子在草庐给阿婆守孝。”
  
  草庐?
  
  崔鸿目光落在一旁山坡上的两间刚刚建好的茅草屋,有些担心的说道:“还有几日就要过年了,不如过了年,你们再来草庐?”
  
  现在天寒地冻的,崔幼伯两口子住在这么个四处透风的茅草屋里,岂不要冻坏了。
  
  对长辈尽孝是好事,但也不能把身子搞坏呀。
  
  崔雅伯也觉得崔幼伯的决定有些不妥,顺着父亲的语气,劝道:“是呀,大郎,还是先回城里,待上元节过后再回来也不迟呀。”
  
  崔幼伯从墓前爬起来,跟崔鸿父子行了个礼,坚定的说道:“吾意已决,叔父与七哥就不必再劝了。天色将晚,诸位还是先回去吧,再晚城内就要宵禁了。”
  
  萧南也来到跟前,柔声道:“是呀,叔父,郎君与我都想好了,以后就在草庐抄写孝经,今年春节也暂时不回城里,我们守着阿婆过年。”
  
  崔鸿张了张嘴,还想劝什么,但见小夫妻两个神色坚定,心知自己估计劝不动人家,转而说道:“你们既然坚持,留下倒也无妨,但草庐简陋,你们如何度日?”
  
  没吃没喝的,你们和两个孩子喝西北风呀。
  
  萧南回道:“叔父无需担心,这里距离小崔庄不远,我们在庄子上也有田舍,田舍里仆役什么的都有,平日所需的吃食也都齐全。”
  
  崔雅伯见父亲都松了口,也不好再劝,只担忧的说道:“还有两个孩子呢?他们还这么小,住在这里,恐怕—”
  
  武氏也紧跟其上,劝着:“是呀,他们还离不了乳母呢,草庐就两间,你们怎么住得下?!”
  
  武氏真是越来越不理解萧南了,她想要个好名声,但也不用这么拼命吧?!如今更是连孩子都要跟着受苦?!
  
  萧南微微挑了挑唇角,轻声道:“多谢七哥七嫂关心,孩子们夜里随乳母回田舍,只白天跟着我们在草庐。”
  
  萧南看出武氏眼中的质疑,她知道,武氏心里还不定怎么埋怨她这个做母亲的狠心呢,为了个虚名,自己吃苦受累不说,还有连累两个孩子。
  
  其实,萧南早就想过了,他们夫妻既然要守孝,那就要大张旗鼓的守。在邙山下结庐而居,就是最好的宣传。
  
  邙山是什么地方呀,有句谚语说得好:“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这里安葬的不是帝王就是诸侯权臣名士,来往祭拜、游历的人也都不是普通百姓,他们见到大冬天还在草庐守孝的崔幼伯两口子,会怎么想?如何评说?
  
  如今虽不流行征辟了,但若是哪个人传出了‘纯孝,的名声,哪怕他只是个寒门士子,也能被圣人亲召入朝做官,更不用说科举出身、世家子弟的崔幼伯了。
  
  而萧南,也能得一个孝妇,在名声上有多了一层光辉,对她和孩子们也多了一层保护。
  
  PS:额,最近的订阅好可怜,某萨哭求亲们支持下正版订阅啦,~~~~~~


☆、第133章 守孝的日子(一)

  崔鸿崔雅伯等一干人马都乘马车回了洛阳,里长崔源和众族亲也都纷纷告辞,只留下崔幼伯一家四口和十几个奴婢。
  
  “走吧,咱们先去草庐!”
  
  崔幼伯目送大家离去后,伸手拉过萧南,夫妻两个相携往山坡上走去,长生和灵犀两只小包子被折腾了一整天,也累得倚在各自奶娘怀里睡着了。
  
  “嗯!”
  
  萧南也累得够呛,与崔幼伯相互搀扶着往草庐挪去,十几个奴婢则呼啦啦跟在后头。
  
  不一会儿,一行人便来到两间草庐前,崔幼伯两口子站在门口,仔细打量了一番。
  
  眼前这草庐说是草庐,其实并不是全都是茅草搭建的,而是木屋,只在屋顶上又铺了一层厚厚的茅草,远远看去,有点儿像茅草屋罢了。
  
  草庐距离地面还有几级台阶,崔幼伯打头,先一步拾级进了屋子,萧南则跟在他身后两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