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家果然没有获罪。
李思雨看向了太子。曹家的冤屈已经被洗刷了,陷害曹家的欧阳成明也已经死了,表面上看来曹家的仇已经报了,但李思雨觉得仇还没有报,因为幕后的主使还好好的在她面前。
接下来她要杀了太子,才算为曹安报仇了。
太子从李思雨身上感觉到了杀意,这杀意是针对他的吗?太子心中有些无奈。
李思雨迅速拔下发钗刺向了太子,太子眼明手快,直接抓住了李思雨的手腕。与此同时潘杰也冲了进来拔剑指向了李思雨。(未完待续。)
☆、第171章 报仇(二)
太子紧紧抓住了李思雨的手腕,用另一只手抢下了她手中的发钗。
“我知道你有许多发钗,但也用不着送给我,因为我用不到。”太子似乎并没有计较她刚才对他的不敬。他明知道她刚才对他起了杀心,却装作不知道。
李思雨眼中有着浓烈的恨意,她道:“谁要送你发钗?”她想要的是他的命。
身上除了伸开那支发钗之后,就没有利器了。所以李思雨伸手去抢夺发钗。
太子道:“既然小雨舍不得这支钗,那就还给你吧!”说着将发钗插进了李思雨的头发里。
李思雨没想到太子如此轻易地就将发钗还给了她,反倒有些意外。她不相信太子看不出刚才她是要杀他。既然看得出,他又为何会把凶器还给她?
李思雨看了看拿剑指着她的潘杰,瞬间明白太子根本就是有恃无恐。有潘杰在她根本伤害不了太子。
见李思雨看着潘杰,太子道:“潘杰你先下去,别吓着小雨姑娘了。还有记住我跟你说过的话。”
他记得,太子说过任何时候都不得伤害她。
潘杰有些不愿意,但太子的命令他不得不听从。他用给了李思雨一个警告的眼神,然后很不情愿的退了出去。
李思雨有种拔下发钗再次刺杀太子的冲动,不过她知道太子已经有了防备,她的功夫又不如太子,她定然无法得手。所以她将自己的这个想法压了下去。
“太子殿下很闲吗?”李思雨下了逐客令。她怕再和太子呆下去她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太子道:“本太子每天的行程都是满满的,自然是很忙。不过,再忙也还是有时间陪美人的。第一眼见到你就觉得你很美,美得赏心悦目。现在越发觉得你美丽动人。”
他说的是实话。但这实话从他嘴里说出来总给人不正经的感觉。
李思雨道:“太子殿下真是越来越会说话了。你说你堂堂一国太子,好的没学会,尽学了些勾心斗角油嘴滑舌。”其实她的重点是放在勾心斗角上的。
看来她对他的印象真的不好。也对,对于李思雨来说,太子也是害死曹安的凶手,她自然不喜欢他。不仅是不喜欢,而且对他恨之入骨。
潘杰去而复返带来了一个让李思雨有些意外的消息:皇上要见她。
皇上这个时候见她是有何事?
太子皱了皱眉,皇上这个时候召见她有何意图?难道是因为欧阳成明的事?
李思雨带着疑问和忐忑不安跟随着太子去了皇宫。
这一次面见皇上李思雨并没有上一次的那么紧张。皇上看了看跪在地上的李思雨,然后对太子道:“欧阳成明怎么就畏罪自杀了?”
太子道:“或许是他觉得对不起曹家吧!毕竟曹二小姐坏了他的孩子。他自知罪孽深重无颜面对还未出世的孩子。”
欧阳成明害死了他孩子的外公外婆。自然是无颜见他的。所以太子这个解释合情合理。
李思雨见皇上在问太子问题,并没有让她起来的意思,心中觉得有些不妙。看皇上的意思,这是要为难她了。
不过她哪里得罪皇上了,居然罚跪于她?
皇上想了想然后道:“欧阳成明可有说这件事是否有同伙?”
太子道:“儿臣曾对他进行过审讯。他说此事是他一人所为,与他人无关,他说他没有同伙。”
皇上道:“他说没有同伙,是自己一人所为,那你觉得呢?”
太子道:“儿臣觉得他在说谎,他定然有同伙。而且他是受人指使才会这么做。”
皇上道:“那你觉得谁会指使他做这件事?”
太子想了想,“儿臣不知。”
他猜测他的父应该是在怀疑他。
皇上又看了李思雨一眼,然后道:“小雨,我听说太子曾当街求娶你为太子妃,而你拒绝了。可有此事?”
这事怎么传到父皇耳朵里了?太子觉得有种走进了一个大陷阱的感觉。
李思雨听得出皇上语气不善,但这件事她又不能说谎,因为皇上回这么问,就证明他已经对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了。再说了,那件事人尽皆知,皇上知道也不奇怪。只是她不知道皇上此时翻出此事是何目的?毕竟这件事已经过去了大半年了。
李思雨恭敬的道:“却有此事。”在不明白皇上意图之前她决定惜字如金,因为说的话少就不容易出错。
皇上等了片刻,却没见李思雨有其它的动静,不由有些奇怪,难道她不打算对此事解释一二吗?
皇上继续问道:“然后呢?”
李思雨抬头看着皇上。有些迷惑的道:“然后什么?”
皇上皱了皱眉,“是朕在问你,然后呢?”
李思雨突然哭了起来,这让皇上和太子颇感意外。
李思雨一边哭一边道:“然后民女就去南海我为自己的未婚夫曹安找良药治病。然后就要与曹安成亲,然后曹安被太子带兵杀死了。”她声泪俱下说得十分可怜。
她这话听起来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因为她拒绝了太子对她的追求,太子怀恨在心,所以太子在她成亲当日杀了她的未婚夫。
皇上道:“欧阳成明的供词说他之所以会陷害曹家是因为他爱慕你,想要阻止你嫁给曹安。对此你怎么看?”
皇上这是在审案吗?
李思雨道:“民女觉得这个理由不充分。”既然皇上是在审案。那她就好好回答。
“民女认为若真是为了阻止民女嫁给曹安,欧阳成明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的。因为曹侯怎么说都是他的岳父,陷害岳父一家,让其一家被满门抄斩,这么狠毒的事若没有充分的理由,欧阳成明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
皇上颇有兴致地看着李思雨,“那你觉得这个充足的理由是什么?”
李思雨抬起头看着皇上,一字一顿的说:“党派之争,皇位之争。”
太子和皇上的面色同时一变。
党派之争,皇位之争在皇上面前提起绝对是大忌讳。
太子立马跪下道:“回父皇,小雨姑娘刚失去未婚夫不久,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请父皇不要将她的胡言乱语放在心上。”
(未完待续。)
☆、第172章 报仇(三)
很显然太子是在维护李思雨。
他不懂平日里聪明伶俐的女子现在怎么犯起傻来了,居然在皇上面前提起了皇位之争。他怕他的父皇生气怪罪李思雨所以立马围李思雨开脱。希望皇上看在李思雨刚刚失去了未婚夫的情况上,原谅她的不知轻重。
不过李思雨并没有领他的情,她道:“民女认为此事涉及到了皇权之争,欧阳成明的身后必定有人在谋划这一切。请皇上明察。”
皇上道:“你可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他不怒自威。
李思雨当然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她道:“民女是说曹家是皇权斗争中的牺牲品。”
想用一个欧阳成明就结束曹家的事,休想!她一定要幕后的人付出代价。就算皇上不为她作主,不为曹家报仇,她也会去做。
皇上道:“不愧是太子看上的女子,果然有几分胆识。不过都说红颜祸水,虽然你不承认,但主犯却说这件事却是因你而起,他是为了你才去陷害曹家的。”
李思雨道:“那皇上相信那所谓的主犯所说的话吗?”
皇权斗争有多残酷,皇上应该比她清楚。欧阳成明不过是别人手中的一枚棋子,而她也成了别人算计的对象。她成了别人对曹家下手的理由。因为她要嫁给曹安,所以别人要置曹家与死地。这是什么逻辑。分明就是别人想除掉曹家,断掉恒王的臂膀,所以才以阻止她嫁给曹安为由,灭了整个曹家。
她恨这个人。明明是自己野心勃勃,反倒将罪名扣在别人身上,让别人无端背上罪名。什么红颜祸水?分明就是红颜薄命。红颜的命都被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夺走了。
见李思雨丝毫没有惧意,反倒淡定从容的反问他,皇上倒是觉得她很不错。心中很是赞赏。他自然明白欧阳成明的身后有人指使,但他不知道那个人是谁。因为除了太子以外恒王也有可能是的。
不过,还是太子的嫌疑更大。因为大家都知道曹家与恒王亲近。换句话说曹家是恒王的左膀右臂,恒王维护他们都来不及,怎么可能故意去陷害他们?他当日不顾一切的赶去曹家救援就说明了问题。相比于恒王来说,太子的嫌疑更大。太子知道曹家是恒王的势力。为了削弱恒王实力,他设计做出这样的事倒是很有可能。
况且太子曾当街向李思雨求亲,结果被拒绝了。太子对此怀恨在心,设计害死他未婚夫一家也是有可能的。当然这个理由并没有权谋争斗那么有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