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部落:选夫攻略 (一弯新月)


“呵呵,当初萧大人可是半信半疑,现在相信了?”
“呵呵,相信,相信,不知是相信,简直是佩服。”
“雕虫小技而已,不敢当佩服二字。”
“先生,所谓清鉴,是不是就是坊间流传的相面之术?”
“坊间所流传的术数,多半是些皮毛。真正的术数,大都在各个世家代代相传,很少流到外面去的。”
“听先生之意,先生家传的清鉴之术,也是不外传的了?”
“逸然是不是想学?如果逸然想学,倒是可以破例一次。”
“先生可曾传给师哥?”
“会传的,只是现在还没有。”
“先生要是传给了徒儿,是不是就违犯了家规?”
“家规也是人定的,如今老夫是一家之主。”
“那然儿先谢谢先生。”
说完,萧逸然站起身来,走到桌前,从服侍的丫头手里接过酒壶,亲自给寇湘斟满酒,并双手把酒盅端起来,递到寇湘手里。
“萧大人,请恕老夫直言,此去京城,尽量不要让然儿出头露面,不然必会引起波折。虽对大人的前程无碍,却不利于然儿的名声。”
寇湘喝完萧逸然敬的酒,对萧国良嘱咐道。
“过完年,然儿也九岁了,也该深居闺房,不宜抛头露面了。”
萧逸然虽然生在这样一个讲究男尊女卑,女子深居简出,受无数礼教约束的时代,骨子里还是来自遥远将来的魂魄。尤其是上一次重生于荒古时期,作为一个族群的皇,更是过惯了自由自在,随心所欲的日子。如果真的像父亲萧国良所说,被限制在深深的宅院里,整日埋首于女红之中,萧逸然肯定是无法适应。不过,也不宜于此时反驳父亲和先生。
“先生打算何时回下邦?”
“上次准儿在的时候,就说过腊月初。这两天把清鉴之术传与然儿,天气转晴,就回去了。”
“先生,徒儿有一事不明想请教先生。”
“何事?”
“先生如此才学,为何没到赵宋为官?”
“为师经历了三个朝代,看尽了时代变迁,宦海沉浮,对此早已心生厌倦。虽然朝廷也多次派人前来,劝老夫出仕,都被老夫婉言谢绝了。之所以外出游历,也是为躲避他们。”
“老先生对于太祖杯酒释兵权如何看?”
萧国良低声问寇湘道。
“先是太祖夺去武将的兵权,继而又在各处驻军中施行文官为正武官为付的策略,无非是防止唐朝末年以来,各藩镇纷纷割据一方的历史重演。不过,凡事有一利则必有一弊。长久以往,必定会让宋朝文强武弱,兵备松懈。很容易让周边,尤其是北方的辽国,和西边的西夏乘虚而入。”
在一旁的萧逸然听到寇湘这番谈论,不仅万分佩服这位前朝状元的眼光。萧逸然这位重生者,自然十分清楚宋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正如寇湘分析的一样,重文轻武的结果,直接导致大宋朝兵备渐弱,先后被辽和西夏战败,到靖康之耻,已经无力回天的赵宋王朝,只能偏居江南苟延残喘。最终,覆灭于蒙古人的铁蹄之下。
“先生为何不把此想法报于当今朝廷?”
萧逸然试探着问了一句。
“这重文轻武的政策是太祖亲自制定的,如今的圣上又极力奉行,然儿不会以为,为师这样一个老头子的话,会被他们接受吧?再说,既然不想出仕,这些事情就更不该去干涉。独善其身与兼济天下,老夫还是选择前者。这兼济天下的事情,就让小儿辈去做吧。”
“先生的意思是把此事交给师哥去做了?”
萧逸然看似随便的一句话,却是语带双关的。
寇湘许是多喝了几杯酒的缘故,拿眼睛紧紧盯着萧逸然看了一会,才淡淡地说道:
“这可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做到的。”
很明显,寇湘的话是默认了寇准将来的前途无量。

  ☆、136.第136章 再见恰逢花开时

第一百三十六章再见恰逢春回时
寇湘是腊月出四告辞萧府,返回下邦县家中的。初三晚上,萧府为寇湘举行了十分隆重的谢师宴。萧逸然没有如以往那样,只是给寇湘施福礼,而是恭恭敬敬跪在地上,给寇湘行了叩拜大礼。在萧逸然心中,是十分感激这位先生的,不论是胸中才学,还是个人人品,都是难得一见的人物。
寇湘也没有食言,自从萧国良接到吏部行文的第二天起,不再教萧逸然学习琴棋书画,而是集中精力,传授给萧逸然家传的清鉴之学。
离别总是伤感的,萧逸然明白,如今已经年近古稀的寇湘,如不出意外,此次一别怕是永别了。就算寇准明年春围考中进士,也不会留在京城为官,所以,寇湘几乎没有再去京城的机会了。
殷勤把寇湘送到府门外的大路上,萧逸然有些哽咽地对寇湘说道:
“先生珍重。”
“哈哈,徒儿不必如此,人生不过就是聚聚散散,分分离离。老夫古稀之年,能收你这样一位弟子,也算是老天的格外眷顾。将来,我儿寇准仕途虽说还算平坦,不过身处宦海,难免有些磕磕绊绊,还望徒儿念在师徒情分上,对你师哥多关照一二。”
“先生言重了,若能帮到师哥,然儿定当竭尽全力。只怕师哥将来位高权重,未必需要我这位师妹帮忙。”
“用不到最好,有徒儿这句话在,为师就放心了。”
说完,寇湘便催促车夫,启程而去。
“夫君,行文上要求正月初十前到吏部报到,如今已经是腊月初四,夫君打算何时动身?”
“总要等继任者到来,交接了差事,方可动身。想必继任者不日就会到了,我们也收拾一下吧。”
“爹爹是打算到京城过节吗?”
“只能如此了,不然新官到任,我们就没地方住了。”
这就是住官衙府宅的不便之处。没有办法,萧国良只得安排管家蔡旭带领赵钱孙李四名长随,先去汴梁买下一所宅院,好等这边交接完差事过去过年,自己则在华阴的知州府衙等候新官前来接任。
下任知州是腊月初六到的,用一天时间交接完差事,萧国良一家便匆匆上路了。从华阴到汴梁城路途遥远,特别是路上有积雪,马车需要五天的行程。又临近年关,有许多事情要做。新住宅要收拾不说,这一次升迁,不比往常,这次是来到京城,许多人事需要打理。另外,明年的春围历来都是吏部主持,而吏部操办此事者,往往又都是吏部侍郎。那么,必然会有不少官员前来拜访,尤其是那些即将参加春围的众多举子,必定也会通过各种关系来走门路。
尽管萧国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等来到汴梁城,住进新买的府邸后,络绎不绝的客人,还是让萧府上下都有些应接不暇。
萧逸然一家是腊月十三傍晚进的汴梁城,第二天一早便有客人前来,此后,直到腊月二十九,就没有断过。整个萧府,也就萧逸然这位千金小姐是唯一能置身事外的人。不过,也仅仅是新年前的这二十来天,萧逸然还算个清闲的人。新年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
新年前前来拜访的,都没有带家眷。新年之后,则是有不少官员是带着家眷前来萧府拜访。尤其是萧国良接下来的吏部的一干同僚,无不是带家眷来的。所以,新年之后,萧逸然也不得不每天陪着母亲孙氏,在后院陪一干女眷说话。
让萧逸然没有想到的是,正月初四,原来的江宁府知府,后调任沧州府的王富春一家也来了。不仅王富春夫妻来了,林晨母子也赫然在列。
在后院,从王夫人口中,萧逸然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我家老爷也接到文书,被调到礼部做侍郎,也是年前腊月初六才匆匆进京的。”
“真是想不到,俗话说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真是如此。当年在太仓初识,后来王大人成为我家老爷的上司,几年过去,又同时进京。可见我们两家的缘分不浅呢,王夫人。”
孙氏微笑着说道。
“林家妹子如今的气色要比在江宁府时好多了。林小公子应该有十二岁了吧?”
“是的,萧夫人,我家晨儿比小姐大三岁,过完年刚好十二了。”
萧逸然本想问问林晨的情况,却一直不知道该如何称呼林晨的母亲,似乎孙氏也疏忽了这件事。
“然儿,林公子的母亲,你就称呼林姨吧。”
一向细心的孙氏,见女儿欲言又止的样子,知道是女儿不知该如何称呼林氏,就对萧逸然说道。
“是,娘。
林姨,林晨哥哥怕已是秀才了吧?”
“姑姥爷说林晨还太小,不宜过早下场,所以并没有考取秀才功名。”
“是这样,少年心性大都不够沉稳,我家老爷是想多磨练一下晨儿的性子。”
王夫人接着说道。
“王夫人,林家妹子,不是我多嘴,还真没见过像林小公子那样年纪,就如此沉稳的孩子。”
“呵呵,晨儿是比一般的孩子沉稳些。”
王夫人很是自豪地笑着说了一句。
“林晨哥哥应该长高了吧?”
“都快赶上他娘了。”
王夫人回答完萧逸然的问话,转头对身边伺候的丫头说道:
“去前院唤林公子过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