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母系部落:选夫攻略 (一弯新月)


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
萧逸然不是自己想不出好对联来,只是不想引起父母二人的讶异,所以才选用了这副老生常谈般的对联。
虽然人不多,气氛不是很热烈,一个春节过得还是非常温馨。
酒宴之后,自然是守岁。一直熬到子夜之后,萧逸然按照习俗,给父母磕了头,怀揣着两人给的大大的红包,坐在爹娘中间,接受李才夫妻,以及萧庆和小喜的跪拜。萧国良和孙氏也为每人准备了一个红包。虽说是卖身给萧家,萧国良夫妻还是按月给四人发月例钱。别人多少,萧逸然不知道,小喜每个月五钱银子,萧逸然还是知道的。
每次拿到月例钱,小喜都会给萧逸然看看,然后就放到自己床头的一个小木匣子里。里面不仅有每个月的月例钱,还有小喜的两件首饰。都是孙氏赏给小喜的,一支银簪子,一支银手镯。小喜从来不舍得戴,每隔一段时间就拿出来擦拭一下,然后再放回去。
萧逸然也有一个小木匣子,每天都摆放在卧房中的梳妆台上,里面有金簪一支,耳钉一对,金银手镯各一副,还有一把银质的长命锁。每个月一两的月例银子,也放在里面。不论是萧逸然要买什么东西,还是小喜要买自己所用的物品,萧逸然都让小喜那自己的月例银子去花,从不让用小喜自己的钱。
江南的春天来的格外早,新年过后不久,到元宵节之后,已经穿不住棉衣了。等到出了正月,萧逸然连夹衣都穿不住,只穿一件粉色的长裙,渐渐长开身体的萧逸然,粉妆玉琢的样子,十分惹人爱怜。虽然孙氏夫妻住在前院,每天都会到后院来上几次,甚至十几次,嘘寒问暖的。随着萧逸然读书识字,身上自然带出一份端庄晴丽的气质,更让夫妻二人,把萧逸然爱若珍宝。
四月二十一是萧逸然两周岁的生日,这天下午,萧国良早早便回到家里。因为是过生日,从早晨过来问安后,萧逸然就一直待在父母的房间。萧国良回来后,先是抱了一下萧逸然,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小木盒子,笑眯眯地递到萧逸然手中。
“然儿,这是爹爹送给你的生日礼物,打开看看喜欢吗?”
萧逸然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赫然放着一支纯金的项圈。高超的打造工艺,让小小的项圈看起来流光溢彩,美伦美央。
“谢谢爹,然儿喜欢。”
其实,萧逸然心中想,要是送我一套文房四宝,会更喜欢。这时母亲孙氏也递过来一样东西。从萧国良的眼神中,萧逸然看得出来,母亲孙氏的这件礼物,定然有故事在其中。
萧逸然接到手中,翻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来。是一件用上好的羊脂玉琢磨出的,月牙型玉佩。
“谢谢娘。”
“然儿,这是娘的祖传之物,一定要好好保存。”
“是,娘。”
这个时代还不流行生日蛋糕,长寿面却是必不可少的。萧逸然的一周岁生日是在来太仓的路上过的,也就没有像今天这样郑重其事。父母也没给自己送礼物,今天却不同,不仅有礼物,还置办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连带李才夫妻,以及小喜和萧庆,都接到了萧国良夫妻的赏赐。
“然儿想不想去县学读书?”
席间萧国良问萧逸然。萧逸然低头想了想,这个问题她倒是从没想过,自从住进后院中,父母之间商量的话,萧逸然自然就听不到了。抬头看看母亲孙氏,见对方也在等自己回答,知道二人早就商量过了。于是开口问道:
“爹,娘,我能去县学读书吗?”
“当然能,要是然儿愿意,你爹就去和县学的先生说说。”
“他们不会嫌我小,而且还是女孩子。”
“不用担心,只是去跟着读几年,又不是为将来考什么功名。”
“好吧,然儿愿意。只是,我只想读半天。”
“为什么?”
“上午去听先生讲课,下午然儿回来练字,陪娘。”
夫妻二人本来就没打算让萧逸然整天待在学堂里,既然萧逸然提出来,自然满口答应。
“然儿真乖,就去半天,也不是一定要去,什么时候想去就去,不想去,就在家里陪娘。”
“嗯。”
直到过完端午节,萧逸然才在小喜的陪伴下,由父亲萧国良领着来到县衙的学堂。让萧逸然没有想到的是,学堂里的学生,从六七岁,到二十多岁,甚至三十多岁的都有。只是,并不是都集中在一个教室读书。大致分成三个年级,六岁至十岁的孩子在一个年级,是新开蒙的学生。十岁至十五六岁在一个年级,是已经考中童生的学生。剩余的都是已经中了秀才的生员。萧逸然自然是跟在启蒙班读书。
对于突然来了一位年龄只有两三岁的小女孩,还是在县学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当一家人打听到,女孩子是县衙仅次于知县的萧通判的掌上爱女时,才释然起来。
启蒙也叫开笔,萧逸然入学的第一件事,就是开笔。先生是为五十多岁,须发花白的老者。知道萧通判送女儿来读书,只不过是让孩子能认识几个字而已。至于送只有两岁大的孩子来读书,先生还是有些不解。一般的孩子,大都是五六岁才启蒙,就是很聪慧的孩子,也要到四岁之后启蒙,怎么才两岁就送了过来呢?所以,待萧逸然坐到前排位子上后,开口问道:
“你在家里读过书吗?”
“读过。”
“哦?都读过什么书?”
“《千字文》和《论语》。”
其实,萧逸然除此之外,已经把《大学》也通读过了,正在读《中庸》和《尚书》。
“你说什么?你读过《论语》了?”
“是的,先生。”
“那你被一段《论语》里的句子给我听。”
从先生的语气里,明显能听出对方的不相信。随着稚嫩的童音响起,萧逸然都快本正本《论语》背完时,先生才反应过来。连忙说道:
“好,好,好。”
连说了三个好字。把坐在萧逸然身边的小喜,差点逗的脱口笑起来。
“你叫萧逸然?”
“是,先生。”
“能背《论语》,可否能讲呢?”
见萧逸然点点头,先生连忙说道:
“那你讲讲‘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一句。”
萧逸然略作沉思,便开口讲起来。听得先生如同见了什么怪物一样,惊疑地盯着萧逸然,嘴巴满满越张越大。等萧逸然讲完,先生又让萧逸然写几个字看看。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下午,萧逸然回到家里,不等孙氏开口询问,小喜已经喋喋不休地把学堂里发生的一幕,仔仔细细讲了出来。欢喜地孙氏抱起萧逸然,不住地亲吻着。
等晚上萧国良回来时,孙氏本想给他讲讲女儿上午在学堂的经过,萧国良却抱起萧逸然哈哈大笑起来。
“逸然,爹娘的好女儿,今天可是把县学的张先生给镇住了。”
原来,萧逸然上午放学离开后,下午那位须发花白的先生便找到萧国良,一五一十地讲了萧逸然的表现。并对萧国良建议:
“通判大人,逸然小姐可谓神童。就目前小姐掌握的知识,已经不适合再在启蒙班读书,还是送到童生班就读吧。怕是到童生班,小姐也是佼佼者。”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息?就算萧逸然是个女孩,将来注定不可能走上仕途之路,有孙氏的例子在,萧国良还是非常喜欢。把张先生的话转述给孙氏母女后,萧国良问萧逸然道:
“女儿,明天去和那些童生们一起读书可好?”
“好的,爹爹。”
萧国良和孙氏之所以要萧逸然去县学读书,还是存了一点别的心思。他们虽然也知道,女儿聪慧的事情传出去未必是件好事情,不过,只要把握得当,还是利大于弊的。女孩子早晚要嫁人,为了女儿将来能有个好归宿,趁年龄小的时候,传出点名声出去,等十几岁之后,再禁足也不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如此以来,名声在外的女儿,必定会引起众多豪门,或者书香门第的注意。如此以来,女儿的终身大事,也就有了更多可供挑选的余地。

  ☆、121.第121章 秋日客来人不识

萧逸然也存了和父母类似的想法。既然老天让自己接连重生两次,并保留了前两世的记忆,也就不再拿捏着,不知道老天还会不会有另外的安排,萧逸然决定放开心神,好好活一世。身为女孩,在这个时代,建功立业是不可能了,那么只能是挑选一个称心如意的夫君,举案齐眉也好,相敬如宾也罢,总之,要滋滋润润地活着。
不再藏拙的萧逸然,在县学中,表现出了同龄孩子难以企及的聪慧。就是那些十几岁的童生,在萧逸然面前也会自惭形秽。一时间,萧通判大人家的小姐,仅两岁多,就已经熟读四书的佳话,传遍了太仓县城的大街小巷。
本来,萧国良一家来到太仓县城是举目无亲的,而萧国良夫妻又是那种不喜呼朋唤友的人,独具一隅的小小院落,自从萧家住进来之后,几乎没有来过客人。可是,萧逸然的名声传播开去后,逐渐有太仓城的名门,特别是那些书香门第,开始逐渐和萧家走动起来。当然,来结交的人家,并不是奔着要和萧家结儿女亲家的心思。就算有这样的想法,人家萧家小姐才两岁多,萧通判又是新晋的进士,将来还不知道到什么地方继续做官,所以,并没有谁当面提起过此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