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兰天听后,居然没有立即说话,而是陷入沉思。
大殿上的朝臣一看,心道,这灾情已经解除了,有什么理由不让人家回来呢?这件事还值得这么费脑筋思考吗?
大殿上的朝臣一个人一个心思,慕兰天心里想的也是另外一回事。
说实在的他希望岳王此次能够圆满完成任务,可是一旦他真完成了,他又觉得不放心了。
在他想来,那么一个不靠谱的混人,怎么会有能力在这么短时间内将灾情控制住?他在疑惑是不是岳王平时故意隐瞒了实力?他想趁此机会好好地查探一番。
“确实该让岳王返回,可是朕担心灾情刚解,民心不稳,不若就让岳王暂时在冀州停顿数日,当局势完全稳定之后,再行返回,众位爱卿觉得意下如何?”
本来就是他说了做主的事情,最后偏偏要询问众位大臣的看法,这不明摆着让众人当枪吗?
众位大臣能说什么,只能三呼皇上圣明。
因为喜讯,慕兰天简单的又跟众人讨论了一些事情,随即就让大家散了。
皇宫御道上,上官勋并没有因为听到灾情以解的喜讯而有半分的喜悦,脸色反而变得更加凝重。
上官轶在旁边看着,低声问道,“父亲,灾情岳王已经控制住了,不日也就会返回,您怎么反而不高兴啊?”
上官勋摇摇头,叹息一声,“哼,你以为事情有这么简单吗?如果皇上真的信任岳王,当看到奏折之后,按照惯例首先应该下旨予以表彰,然后安排返回事宜。可是今天在大殿上,你看见皇上有让岳王返回的意思吗?”
伴君如伴虎,君心难测,古来如此。
“难不成皇上还不相信岳王?那为什么要将他派出去?”上官轶摸到了一点思路,但还是很混乱。
“如果这次岳王办差一波三折,不这么顺利,皇上可能还不会怀疑,可是你也看到了,从岳王离开到现在,除了找皇上要赈灾粮,岳王上过一回奏折,其他时间一直是安安静静的,连句抱怨也没有。这昨天喜讯刚一入京,老百姓的联名上书也就到了,这说明什么?岳王在冀州很得民心,单这一点就犯了皇上的大忌。”
上官勋顿顿,然后接着说,“另外,天下就没有不贪的官,你我也不例外,按说岳王前去赈灾,冀州官员肯定会多方阻挠,那办起来应该是困难重重。可是据我们自己得到的消息,冀州官员上下一心,共同出资筹粮,就算朝廷的赈灾粮不到,冀州的灾情也成不了气候。”
上官轶听到这里,终于明白了皇上怀疑的原因,也知道自己父亲为什么更担心了。
“父亲,那你说岳王是不是真的隐瞒了实力?”
上官勋顿住脚,转头看向自己的儿子,“你认为呢?”
上官轶仔细想想,“岳王应该不是如此怂包的一个人。”
上官勋听了,眼中闪过欣慰,“你我能看到,皇上不是傻子。”
T
☆、第252章 作事
左相府老太太的锦绣轩
“母亲,岳王如今赈灾立功,想来用不了几日就会班师返回,到时候荣华富贵随即加身,我身为他的岳父也是与有荣焉。”
老太太毕竟年岁大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看见自家儿子一副得意洋洋地样子,暗自叹息,心道,现在见人家立功了你把人家当女婿了,那当初呢?人家岳王要不要认你这个岳父还是两码子事呢!高兴的有点早了。
“母亲,你说咱们是不是要给楠儿说声恭喜啊?这可是大喜事!”李浩林越说越兴奋,眼瞅着都坐不住了。
“好啦,你先稍安勿躁吧!事情有你想的那么简单吗?”
老太太这句话,犹如一瓢凉水,刷一下子就将李浩林的满腔热情给浇灭了。
“母亲,您什么意思啊?难不成这事情还会有变化?”
老太太白他一眼,然后从榻上站了起来。
“你白活这些年了,怎么见识越来越浅?皇上若是相信岳王,喜讯一到岳城,奖赏随即就应该过去,但是现在呢?别说奖赏了,就连岳王都要继续在冀州待着。”
老太太这番话犹如醍醐灌顶一般,让李浩林豁然开朗。
“看来是儿子思虑不周了,母亲那您说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老太太沉思片刻,“贺喜肯定是要去的,但是不需要大张旗鼓,正好楠儿也怀孕着,一就两事,也不引人怀疑,让二太太带着礼物过去看看就行。就算外人问起来,咱们也有说讲。”
姜倒是老的辣,凡做一事之前,连后路说辞都想好了。
“我知道了,一会儿我就跟她好好说说。”李浩林说完了,就要站起来往外走。
“等等,这事不用你去吩咐,待会你让人将她叫到我这来,我亲自跟她说。”以她对二太太的了解,如果是李浩林吩咐她,她肯定是敷衍了事,定不会好好准备的。
虽然现在时局还不明朗,皇上也是疑神疑鬼的,但是岳王成功赈灾的事实谁也磨灭不了,到了最后为了堵住天下悠悠众口,皇上的奖励怎么也要有。
趁现在跟岳王府搞好关系,绝对是明智之举。再说了,楠丫头的后面还有一个强有力的督御候府做外援,怎么着也不吃亏。
李浩林答应之后离开了老太太的住处。
还没到自己的书房,二太太迎面就走了过来。
“老爷您回来了。”
说完轻轻施礼,温顺的走到李浩林的一旁。
“你现在没什么事情吧?”
“没有。”二太太不知道李浩林问这话是什么意思。
“那你去老太太那里一趟,母亲有事情吩咐你去做,记得一定要尽心的去做。”说这话时,李浩林的表情很严肃。
二太太赶紧低头应了,“老爷您就放心吧,臣妾一定尽心办事。”
“那你去吧!”
随即李浩林抬腿就要走。
“哎,老爷,我有一件事情要禀告你。”
见李浩林吩咐完了就走,连句多余的话都没有,二太太脸上闪过失落。
“有什么事情啊?”李浩林有些不悦,不耐烦的站住。
“我大哥刚才派人来过了,说是想跟咱们结亲。”最后这俩字二太太说的有点小声没底气。
李浩林眉毛一扬,“结亲?给谁?”说这话时,脑海中迅速回想曹大人的子女。
“给咱们擎哥。”
二太太话顿了一下,“老爷在外面天寒地冻的,要不臣妾到屋里给您详细禀告?”
李浩林隐约记起来他的大舅子确实有两个嫡女,也差不多到了适婚的年龄。
“到书房说话。”
说完头前走了。
二太太见李浩林没生气,脸上的紧张褪去,屁颠屁颠的跟在后面。
到了书房,二太太先是体贴的给李浩林端来参茶和点心让他再垫补垫补,然后才慢悠悠的坐在他的下首。
“老爷,擎哥一天比一天大,也是时候给他找门合适的亲事了。昨天我嫂子来了一趟,听她那意思想要将二丫头许给咱们擎哥。你也知道,这二丫头是我们看着长大的,这脾气秉性委实不错,又才貌双全,年龄也相当,我当时就没拒绝,不过说要给您商量一下。”
二太太一边说,一边拿眼角瞟着李浩林,将他的反应都尽收眼底。
“二丫头的秉性倒是没得挑,就是不知道孩子们喜欢不喜欢。这件事情稍后你到老太太那里时,顺便提一提,听听她老人家的意见。如果老太太觉得可行,你就抽时间将你那侄女请到咱们府里,让他们见见,也让老太太相看一下。”
这儿女亲事事关重大,他万不敢绕过老太太而独自决断。另外曹大人现在在朝中也很得皇上器重,跟几位年轻的皇子相处的也很融洽,如果两家能够亲上加亲,将来擎哥的仕途会更通畅一些。
见李浩林没有反对,二太太眼角眉梢都是笑。
“老爷您就放心吧,我肯定会好好给老太太说的。哦,对了,刚才您让我去老太太那里,是不是有什么事情啊?”
二太太故意装作不在意的样子,好像就是随口一问。
李浩林本来就是想亲自跟二太太说的,如今见她问起来了,也没有隐瞒,一五一十将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出来。
刚开始二太太还算淡定,脸上笑盈盈的,后来听说要她亲自拿东西去岳王府贺喜,她脸上的笑脸就架不住了,嘴角慢慢绷得紧紧的,一看就是不高兴。
李浩林光顾着说了,也没怎么在意二太太的反应,他说的唾沫横飞,半天二太太那边都没个反应,这才引起他的注意。
一见二太太那张冷脸,李浩林那股子高兴头一下子就淡了。
“怎么你有意见?”
李浩林声音冰冷。
二太太最会看眉高眼低了,哪里不知道李浩林生气了,于是赶忙换上一副笑脸,柔声说,“瞧老爷说的,妾身怎么会不高兴呢?只不过我想着这皇上都没表态呢,咱们就巴巴地凑上前去贺喜,是不是有些不合时宜啊?如果这件事被有心人利用,拿到朝廷里说事,妾身就是怕对老爷的仕途有影响。”
二太太脑筋转的就是快,明明是她不乐意去,她偏能找这样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你无话可说。